耿士伟
【摘 要】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的传授、单项能力点的训练,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因此课堂教学需要设计真实的情境和驱动性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创造性的表达,让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探究,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情境任务 思维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应当既重视学科内容的习得,又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习惯的养成。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围绕挑战性任务主动学习,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目标,是高中语文课堂实现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有效方式,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
以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一课为蓝本,笔者创设拍摄《荷花淀》微电影的情境教学,以人物形象探究为导向,围绕潜台词,安排了四个学习任务,整合了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学生仔细揣摩语言,在具体的学习情境和亲身体验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体现了由情境任务到核心素养的建构过程。
情境:学校拟举办“弘扬革命精神”主题活动,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微电影作品。我们班准备以《荷花淀》为蓝本拍摄微电影。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为此次微电影的拍摄做准备,重点是挖掘文本的潜台词,把握荷花淀女子的形象特点。
直觉思维是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直观地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心理过程。由于是直觉,结果正确或错误的可能性都有,因此这种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强化,以提升直觉思维的准确研判能力。阅读能力,特别是速读能力,核心就是直觉感悟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它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基于感性经验进行判断,对文本做出整体的感知。
【课堂片段一】
任务一:补写潜台词——感知形象。
活动1:编剧组拟写剧本大纲,给全文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四字的标题。
生:我们认为全文被分为三个部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活动2:为剧本补写提示语。
学生商议探究第33~37自然段: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整了整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心直口快地)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前倾着身子似要站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羞红着脸,低头扯衣服嘟囔着)
速读文本是直觉思维活动,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学生通过速读文本,迅速在脑中建立感知印象,梳理出文本的大概情节,对重要人物的语言背后的神态、动作等加以判断,进而通过概括、描述表达自己的直觉认知。直觉思维中的感知和判断有时可以直达本质,因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直觉感知到的本质作为教学的起点,以此进行假设,并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完成论证。
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对于丰富精神、净化心灵、提高修养至关重要。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学生应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并在直观体验的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文学形象的感受、理解、思考。
【课堂片段二】
任务二:演出潜台词——演绎形象。
活动1:演员组表演“商议探夫”。
活动2:演员组表演“归途说笑”。
学生评价1:我认为他们读出了每一个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有的顾虑重重,有的焦躁……对不同人物的心理有个性化的呈现。
学生评价2:我认为这里的女性角色是一个全新的角色,表现出抗日战争时期思想进步的劳动妇女的整体形象。她们的表演展示出了当时进步女性的刚柔并济之美。
学生评价3:我觉得这几位同学的语气中透露出她们很强烈的情绪——对刚刚当上兵的战士们表示出一种不服气,觉得自己其实也能做到,体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刚打完仗的兴奋。
想象和体验是锻炼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对文本中的典型场景进行表演,主要体现的是形象思维。活动采用“朗读体验法”和“表演体验法”,让学生将自己代入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从而对水生嫂等妇女的形象特征有了深刻的认知。戏剧表演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整体形象,这样的活动设计强调体验性和互动性。选择的两个表演片段具有典型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学习文学作品,不能仅限于感知作品中的人物,还要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人物行为的逻辑,并据此分析情节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逻辑,从而对人物前后行为的一致性或者矛盾性做出判断。
【课堂片段三】
任务三:挖掘潜台词——把握形象。
活动1:导演组给水生嫂扮演者说戏。
活动2:导演组给水生嫂同伴扮演者说戏。
生1:水生嫂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并不是夸奖,而要表现出水生嫂担心、关切的那一面。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暗示丈夫要多保重,记得活着回来。
生2:水生嫂过了一会儿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说明她对丈夫外出其实是支持的。“家里怎么办”说明她对家里的情况还是很担忧的,并且对丈夫的离开也感到不舍。一开始水生嫂没有说话,表现了她矛盾的心理。她在仔细考虑了以后,最终表达了支持丈夫外出打仗的想法。
生3:“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说这句话时要用一种傲娇一点的语气。因为她是想要去见自己的丈夫的,但是又不想承认,只好拿婆婆当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羞涩。
在“导演说戏”活动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生现场的阅读体验,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再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形象表述。水生嫂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妇女,同时也是一个走向革命的进步女性。人物身上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决定了该人物既要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含蓄,又要有进步女性的深明大义,果敢刚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独特、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为新颖的理解和形象的再创造,是在其他思维基础之上的创造,是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的创新。
【课堂片段四】
任务四:拍出潜台词——烘托形象。
活动:摄制组选取几个典型的场景或景物镜头来烘托荷花淀女子的思想进步的过程。
生1:我想用三个空镜头来拍这些女子的成长。荷花是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我觉得荷花和这些女子有一种共性——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勇敢坚强的品质。在拍摄这个画面的时候,我的构思是突出从娇弱到挺立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
生2:我们选择的意象是从水到火。她们刚开始时只关注自己的儿女情思,而到后来她们主动走出家门,成立队伍,成为战士,这个变化就如同从柔弱的水变成了热烈的火,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战事业中。
生3:我设计了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小院子和荷花淀的夜景,主体是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角落里是月光下的小院,有一盏灯,这样可以体现出一个为家操劳的家庭妇女的形象。第二个镜头是荷花淀全景,荷花在阳光照耀下坚韧挺拔,仿佛英勇的战士在守护着家乡。
该任务是学生在对人物形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继而描述场景,学习用景物渲染意境,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主题。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学生设计的场景都是跳出文本的,是对作品的再丰富、再加工,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创新性理解。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进而进行思考、辨析、讨论,从而形成新的论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批判性思维更多地指向思辨性,并不是简单的批评或者否定。
【课堂片段五】
合作探究:“虽然战争还在继续,可我们分明看得清楚,战争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这句话放在影片结尾合适吗?
生1:我认为不太合适,因为这篇文章讲的是女子在革命年代的意识觉醒,最后成为一名革命战士。而这句话是表达对战争胜利的信心,与主题不太相符。
生2:我认为这个要分情况考虑一下,如果从电影设计的角度看可能有些不太符合。但是如果结合时代背景看的话,我认为还是合适的。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可以用鼓舞人心的话来激起人民共同抗战的决心。
生3:这部作品是聚焦于女性的成长,有一种诗意的美,是比较含蓄的叙事风格。如果加上一句这样的话,可能会削弱作品的逻辑,感觉比较突兀。
生4:我觉得这句话放在片尾非常合适。因为抗战的战士背后有一群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女性,强调了女性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次,我觉得这里的战争也不一定非要理解成就是现实意义的战争,也可以理解为野蛮对于文明的入侵。战争的残酷是对人们心灵净土的一种侵占,但人性的光辉永不会被其消磨掉。
这个问题的讨论能激发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从而对作品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谐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四位同学分别从主题、叙事风格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无论赞同还是不赞同,他们都是在文本之中找证据,进而做出自己谨慎的判断和思考。
基于语文课标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的传授、单项能力点的训练,转向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设计真实的情境和驱动性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创造性的表达,让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探究,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