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人才聚集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

2024-07-09 12:34:18刘祖友刘祖军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祖友 刘祖军

摘 要: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大学城作为人才高度聚集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学城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如市场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作用欠缺、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科研分配制度导向有待优化、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等困境。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首创性政策,推动创新资本和人才聚集相融合,做好人才引育规划,建立市场化的科研成果分配制度,打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制度,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人才聚集;人才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福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福州高质量发展战略下东南(福建)科学城高端人才聚集研究”(2022FZB0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院校高层次人才聚集研究(FJJKBK22-110)

作者简介:刘祖友(1984- ),男,福建泉州人,福建江夏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人才赋能等;刘祖军(1976- ),男,福建泉州人,闽江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等。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大学城作为一个“高精尖”人才集聚区域,对内通过综合配置资源能量,对外通过区域辐射与区域个体寻求良性互动,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学城人才聚集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拥有者,也是应用技术创新的源泉[1]。大学城作为高校集聚的区域,是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创新外溢效应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对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2]。

(一)微观层面:通过知识溢出、集体学习和创新外溢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溢出效应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学城内高校聚集从两方面提升了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是大学城各高校教师队伍作为人力资本最为丰富的知识型组织,必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创新带来具有竞争性、差异化的知识供给,成为知识生产、传播、共享、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周边城市产生积极的知识溢出效应,有效促进区域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二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地,其核心功能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授专业基础的理念知识,扩充年轻人的视野,以达到人力资本的积累,大学城高校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提高培养优质人力资本,带来人力资本扩张,诱发人力资本知识溢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3]。

集体学习效应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具有持续性的集体学习,集体学习也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城作为一个独特的区域环境,有着特有的功能要求,在周围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坐标系中有着自身集体学习效应,知识在区域内通过集体学习机制,在组织间以网络式的模式积累和传递。区域学习能力又与其内在的创新力及持续学习能力相互影响,从而推动集体学习效应形成,在区域内机构间传播、创造和积累新的技术和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这种本地化的集体学习机制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创新显著的共同特征[4]。

创新外溢效应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学城人才聚集通过“三个融合”放大创新外溢效应,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首先是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大学城众多高校的聚集必然促进不同交叉学科的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提供创新支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其次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相比于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大学城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发展来得更加充分,两个学科之间的融合为科技创新挖掘更多的研究方向,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开发更多的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更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最后是大学城高校聚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合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了智力、知识、设施等重要的先决条件,这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合提供了潜在可能,在推动科技创新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6]。

(二)微观层面:通过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数字技术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学城人才聚集有助于提升高校同区域协同创新融合度,促进技术转移、数字经济转型,使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在协同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大学城众多高校在与区域建立协同创新链接中具有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第一,高校与区域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加速了重要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和速度,催生大批新兴产业部门,引领新能源技术、高分子新型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品研发,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潜在技术机会窗口,推进产业升级[7]。第二,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有效降低了研发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提升生产工艺和专利成果的转化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结构升级。第三,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往往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等方式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嵌入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8]。

在技术转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技术转移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城聚集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在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化驱动产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高校中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移来影响生产及创新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在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的先天优势,推动先进科学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一体化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和企业员工的流动,加快知识技术溢出和转移,提升员工的劳动生产效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促使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重新在企业和产业间进行配置,进而带动产业调整升级[9]。

在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当今社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学城众多高校中不乏数字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些高校还设置数字经济方面专业,这些都有助于助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10]。高校在引领产业数字化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其科研成果作为实体经济数字转型的理念工具和技术工具,正在成为企业新产品研发的一部分,不断加深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度,不仅推动新业态、新产业产生,还正在引领着产业内外部生成管理的转型升级[11]。大学城众高校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数字化方面有自身的人才优势,以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以数字技术来改变产业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12]。

(三)宏观层面:通过低碳转型、城市规划、理论支撑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以环境资源为代价换来粗放型高增长性的发展模式,导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问题。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知识和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通过服务政、地、企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和储能源,以自身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13]。首先,大学城人才聚集,通过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改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其次,大学城人才聚集可以促进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共同推动环境质量的提升。最后,大学城高校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大学独特的自身优势以及内部可持续发展模式也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和范本,正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14]。

二、大学城人才聚集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体制机制困境

大学城一些高校在引才工作中往往缺乏详细的规划,在制定人才政策时缺少配套实施方案,制度创新缺乏系统设计,碎片化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高校在人才引进中对紧缺人才定位不清,招聘偏离初衷,为提高专任教师博士比,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注重招聘人数的数量,忽视人才引进的真正目的,存在为招聘人才而招聘人才的局面,没能真正做到按需设岗,按需取才。大多数高校未建立健全考核人才师德师风、教育背景、专业方向、科研和工作经历匹配度等人才引进考评机制。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因引才资金、所处区位、学科平台等因素经常出现被动应付、等待观望等现象或是墨守成规,求稳怕乱,缺乏创新意识。人才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相互的价值观或者利益目标的不断调整的趋同,管理组织或管理者通常希望以最少的投入求得最大的回报。但高层次人才也有自身的利益需求,除了有正常的生活所需、劳动回报,他们还希望得到更好的工作科研条件,争取尽快取得成果,同时通过被重视、被尊重,得到自身价值的认可,引才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缺乏与高层次人才有效的商谈等因素导致缺少促使双方在利益目标上达成一致的态度和办法,更谈不上主动放下身架“三顾茅庐”。而一些高校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实验设备、科研经费和住房等生活条件时,言行不一,不能及时实现或拨付到位,致使高层次人才对管理组织的信誉产生怀疑。高校在对人才引进后如何使用好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引进的人才仅成为单位的摆设,在处理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关系上缺乏领导艺术等等[15]。

(二)资源配置困境

高校在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配套的科技创新资源往往是引才对象的关注焦点,目前社会力量参与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一些不足,市场和社会力量这些重要资源未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是社会组织和团体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来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后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抑或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引进这一工作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层次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发展机会。二是创投基金等社会资本还没能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在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载体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当中。三是市场尚未形成自身具有引领性、创造性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平台载体,市场化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介机构、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得非常不够,无法让高校集中优势资源,在点上实现快速突破,形成效率优势和示范效应[16]。

(三)利益协调困境

一些高校在科研分配制度制定过程中存在分配导向偏差。现行科研分配制度导向过于强调论文、课题、获奖、专利等显性指标,而忽视了科研的实际贡献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将主要精力用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获取奖项、争取经费上,而不愿投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实际价值和产业前景的相关研究工作上来。而另一方面,一些投身于产业化项目和成果转化的人才却难以获得更多尊重,享受人才政策红利、经费分配体制还主要依赖行政命令,科研分配受行政权力干预强,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市场认可的多元分配机制还未形成[17]。

(四)公共保障困境

大学城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公共服务资源与人才对资源的需求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道路交通的通达性和顺畅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学城一般位于离市区较远的地方,人口密度比较大,公共交通往往无法满足居民交通出行需求,特别是放假等特殊时间段,激增的客流与公共交通的矛盾更加的突出。随着我国大学城不断发展,逐渐暴露出对周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建设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在大学城资源共享问题上,政府与学校的目标利益存在差异,从根本上说学校把自身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资源共享放在第二位。政府建设大学城的发展规划与思路却是本着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的同时,以较经济的投入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双方在办大学城目标利益上的差异导致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和理念也产生不协调,从根本上影响了资源共享的效率和效益[18]。

三、大学城人才聚集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做好人才引育规划、先行先试的政策和气魄,把大学城片区办成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的创新发展新区

首先,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非营利性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对人才需求进行摸底,成立由省市牵头的专门人才引进机构,在薪酬、奖金、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出资建立含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研究经验、研究兴趣等完整的区域内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信息库,免费供各企业与科研院所查阅。其次,政府要牵头引导建立相关的机制制度,调动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积极性,激活大学城片区的人力资本,阻止人力资本空置和外流,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便利和激励,拿出加快大学城发展,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政策创新的勇气,把大学城打造成园区、校区和厂区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新区,确立和坚定以“大数据”经济引领大学城发展的格局。要努力破除校地院地的“物理围墙”“心理围墙”“治理围墙”,突出双向赋能,推进大学城科技创新和科学城产业发展,打通“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N”的协同创新产业链条,推进大学城人才走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让大学城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的创新“大脑”,让区域成为大学城的创新“沃土”,全力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第三,高校要做好内部人才的培养工作,打造“两栖双师型”人才平台,积极选派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园区进行挂职锻炼,选聘企业优秀科技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授,把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工作创业实践高度地结合起来,使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化、企业向发展型企业转化,真正做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促使人力资本增值和人才价值增值。最后,协同构建人才增值培养机制和制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知识和科技不再是越老越值钱,所以政府、高校及社会要协同构建起完整的、科学的人才增值培养机制和制度,定期让引进人才和现有高端人才有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包括定期培训、出国考察访问学习的机会、到世界一流科研和企业单位从事研究和实习的机会,并在大学城片区全面构建人才循环流动机制、人才再培训机制。

(二)设立创投基金,推动创新资本和人才聚集相融合,把大学城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增长引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高校人才引进后的科研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些不具有科研潜力和资本实力的企业,一般不投入这项资金,即便是跨国公司一般也比较少参与具有风险性的科创投入。创投基金亦称“创业投资资本”,是机构性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新创立的、经评估认为有不寻靠成长机会与潜力的小企业的资本,其投资选择的核心标准是在可预期的未来获得高额回报,对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要主动引进创投基金作为引进人才的研发基金。高校要执好宣传这个子,做好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宣传工作,提升创投基金投资的方向感,提高创投基金引进成功率。中介要执好时效这个子,发挥好桥梁作用,高校人才聚集必定会产生科研成果,中介机构在为科研成果提供资金资助同时可以从创投基金处获取补偿,形成良性循环。政府要执好机制这个子,推动创投基金对高校人才科学研究的投入,应当开辟以“私募”和“公募”两种方法来设立创投基金,建成以企业或金融机构为主体,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出资,以小型科技型企业为对象“私募创投基金”和以政府为主体,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为主体,中型及以上科技型企业为对象“私募创投基金”,由政府正确引导,形成长效机制。

(三)建立灵活的、市场化的科研成果分配制度,激励人才勇闯科技“无人区”,激发首创性成果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奖励方案。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以技术转让,构建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判断和归类的方式对技术、应用推广可行性、市场竞争、政策等风险进行鉴别,加强建立成果转化的运作机制,为高校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一个平台,以减少转化环节的风险。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和绩效评价,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和能力。同时,支持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科技人员考核、评价、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引导科技人员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力度,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基金等形式,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加快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承接体系,推动大学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联姻”,畅通高校科研成果供给与企业技术需求渠道,常态化举办项目对接会、路演会、落地筹建会。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建好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深化政策对接、引才聚才、连接催化等功能。积极探索传播新路径,用好用足移动传播矩阵,深化科技金融集聚效应,推动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尽快落地发挥效能,探索打造天使投资基金池,为大学城科研成果转化及科创团队孵化提供金融保障。

(四)建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制度,为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前景筑优高品质人才“栖息地”

公平与效率是影响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的两大基本因素,其本质是对公共产品服务供给进行合理分配,更好地满足科研人才的利益诉求。在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行试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提升大学城交通通达性。构建大学城域慢行交通系统,优化绿色交通结构,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促进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按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加强步行和自行车道建设,加大共享单车投放数量,推行智能交通系统,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引导师生和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打造公私车位共享便利平台,在特定时间段内将闲置车位向社会开放,以实现车位资源的有效利用,盘活现有的停车资源,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错时共享停车,缓解教职工停车难的问题,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以及减少城市土地的浪费。

构建生态文明区域。在构建生态文明区域中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再论证、再完善、再提升,规划中引入湖、江等水系资源,将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生态系统植入中心共享区,构建良好的生态框架,如利用当地森林公园,推动休闲医疗养老中心建设、休养机构机制的完善,保证高端人才休假和退休生活的品质提升。

构筑大学城共享区。规划串联为科教共享综合服务的科研服务组团、为高端人才提供文体共享服务的文体服务组团,注重文旅融合,补齐综合服务短板,与优美环境共融共促。打造集学习、科研、生产、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共享区,设置人才公寓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通过不断织补功能,推动教学资源、科学资源、师资队伍共享,打造人才集聚的中心和“没有围墙的大学城”。

公共卫生紧急处置中心。大学城是人员流动最具有季节性特征的地方,建立公共卫生紧急处置中心,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配合当地的卫生部门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收集的数据,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医疗资源进行救援。此外,应建立应急医疗队伍,为可能出现的疫情提供专业的医疗支持。总之,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努力把文人汇集的大学城建设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王帅龙,李像新.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管理决策,2022,14(35):174-177.

[2] 苗峻玮,冯华.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经济问题,2020,11(6):116-117.

[3] 姚旭兵,邓晓霞,陈鸣.高等教育对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2,5(38):24-26.

[4] 史彦虎,郭莉文.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3,5(57):68-71.

[5] 房逸靖,李静,司深深.政府干预、创新驱动与人才区域配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7(21):8-9.

[6] 牛冲槐,张帆,封海燕.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48-49.

[7] 武翠,谭清美,王磊.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效率的影响—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6):48-54.

[8] 刘备,王林辉.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外地吸引与本地依赖[J].求是学刊,2020,47(5):66-75.

[9] 曹长芳.地方高校科技资源转化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7):53-58.

[10] 肖旭,戚章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J].改革,2019(8):61-70.

[11] 任保平,李佩.以新经济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2):113-124.

[12] 钞小静.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33(2):15-19.

[13] 黄鲁成,张淑谦,王吉武.管理新视角—高新区健康评价研究的生态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3):5-9.

[14] 张宪涛,丁峻强,需霞.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35-42.

[15] 牛冲槐,高祖艳,王娟.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12):127-133.

[16] 葛立宇.要素市场扭曲、人才配置与创新强度[J].经济评论,2018,29(5):31-11.

[17] 罗碧峰,靳聪聪,徐旭等.引进高校科技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科技——以“蓝火计划”百色分团实施为例厂[J].中国高校,2019(Z1):34-36.

[18] 查成伟,陈万明,唐朝永等.高技术产业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技术创新协同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147-152.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北方经济(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57:53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4:21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