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瀚
摘 要:“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实现“五育”目标之间的深度融合,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活动阵地,目前在协同育人形成合力的实践过程中尚未形成有机联动,限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背离了“五育融合”的实际精神。为有效施行校家社共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达成教育目标共识,厘清三方职责定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五育融合;校家社共育;协同育人;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063-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强调要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同时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2]。”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3]。”这一系列政策要求为促进校家社共育的实践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简称,旨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融合育人理念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以实现各育目标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发挥好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兼容并蓄、同心同向的重要作用[4]。校家社共育蕴含的价值内涵,有助于教育者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取长补短,以教育合力改变当前“学校教育社会化、家庭教育学校化、社会教育家庭化”的错位现象[5]。
(一)融合育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综合型人才。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融合育人更是坚持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各方教育主体需要积极调动自身力量,优势互补,协同育人,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着想,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功能互补明晰三方的角色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全面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主张,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6]。学校作为育人主渠道,以专业优势进行学科教育、正规教育;家庭拥有情感优势,可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习惯养成;社会拥有大量场馆资源,以实践优势进行体验教育。三者优势的发挥还需更高层次的育人理念和更加明晰的角色定位:学校志愿帮助家庭,家庭志愿帮助学校,社会志愿帮助支持家庭和学校,由此方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的良好生态模式。
(三)生态重构助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社会本位论认为人是属于社会的,在社会中发展并且受制于社会。“五育融合”式的发展应借助各种先进教育资源以丰富孩子的体验,拓宽孩子的视野,塑造孩子的品格。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高度整合的校家社教育资源才能承担起新时代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学校作为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应积极利用其专业优势指导家庭和社会办好教育;家庭除了要配合学校完成教学任务,还应适时联系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有力补充,借助自身优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基于社区指导家长。孩子的成长需要完整丰富的教育资源,必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资源,共同赋能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十三五”时期,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虽然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校家社三方共育实践过程仍面临诸多困境,出现协同育人层级较低,资源共享级别不高[7],审美价值单一窄化[8]等现象。究其原因如下:
(一)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愈加迫切。但是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专门机构,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即完成了教育的责任,与寄宿在学校的孩子更是沟通甚少。归根到底,这既有家长家庭教育意识薄弱的原因,也跟家长自身工作忙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成长情况的往往是母亲,父亲在家长会等家校沟通场合较少出现。“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人们必须尽可能多地通过榜样和规矩教会孩子们他们应当履行的义务”[9]。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的缺席必然也会导致榜样教育的缺失,也必然会失去榜样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体验与情感共鸣,也就难以促进学生对榜样精神的理解[10]。最后,部分家长接受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一味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针对家庭教育面临的种种挑战,家长们需要接受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改变家庭教育重“工具”、轻“表达”的现象[11]。
(二)学校教育统筹困难
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校、社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是旁观者,三者应相互配合,同向偕行[12]。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者,需要统筹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在统筹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部分家庭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资源不足,如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无法承担过多的教育费用等。这些因素导致学校难以有效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方面也存在困难。首先,社会教育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机制;其次,学校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最后,部分社会机构对教育的参与度和投入不足,也增加了学校统筹社会教育资源的难度。
(三)社会教育实践缺失
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公民素质、
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社会教育实践缺失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首先,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存在不足,实践环节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实践内容零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其次,实践内容脱离实际,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缺乏深度,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和体验,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思考,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此外,从事社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性和经验,导致社会教育实践效果不佳;最后,校企合作是推进社会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合作模式,制约了社会教育实践的发展。
家庭、学校、社会作为教育者共同拥有着“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目标,但三者功能各有侧重,家庭重生活、学校重课程、社会重实践[13]。教育实践需要把三者“有机联动”进一步探索难题破解路径,使教育合力达到最大化,让孩子成长得到全方面保障。
(一)达成校家社共育目标共识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共识来源于一个共同愿景——全力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学校作为教育主导者,可以成立校级家委会、家校共育中心、家长学校等组织,定期召开主题会议,传播教育理念,分享教育故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另外,学校还可不定期地举办家长访校、教师家访等活动,促进双方的深入沟通交流。社会作为教育实践的协助者,可以邀请家长和学校,将具有当地教育特色的实践场所打造为研学基地,或是利用周末等节假日在社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拓宽孩子成长视野,提升家长科学教育理念。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积极让孩子接触各类有益的教育资源,深入了解并反馈教育效果,不断提升自身育人理念,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的良好互动。
(二)厘清校家社三方职责定位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依赖于不同主体的协同行动[14]。当前校家社协同教育实践中,各方职责往往不明确,导致协同效果不佳。家庭在协同教育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习惯和个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与学校和社区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区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支持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方面各有侧重,但也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只有三方共同努力、各司其职,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三)改革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评价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改革中小学评价体系,提高全面育人功效势在必行。除了传统的学科考试成绩,为契合全面育人要求,还应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纳入多元化评价指标,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建立起家长评价机制,让家长参与到教育评价中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学校教育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家校沟通和合作。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还可制订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以更好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最后,教师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执行者,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让教师了解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和专业。
孩子的未来就是民族的未来,建设教育强国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15]。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校家社应根据三方职责定位,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发挥各自育人功能,将“五育融合”贯彻到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构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生态模式,努力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刘婷婷)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www.moe.gov.cn,2021-10-23.
[3]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EB/OL].www.moe.gov.cn,2023-01-17.
[4]梁钦,杨慧梅.浅谈“五育融合”.[EB/OL].www. sizhengwang.cn,2022-11-11.
[5]施久铭,董筱婷,魏倩,谭希.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J].人民教育,2021.
[6]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王萍.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突破[J].中小学德育,2022(02).
[8]李珊珊,易晓明.现代性危机下学校美育的窄化问题及其协调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10).
[9]康德.论教育学·系科之争[M].杨云飞,邓晓芒,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10]张聪,王紫璇.21世纪以来我国榜样教育研究的历史回溯与发展前瞻[J].中国德育,2023(21).
[11]蔡翮飞,李丽.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内涵、现状及提升策略[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3(05).
[12]白娴棠,于苏宁.家、校、社“三结合”的内容、路径和启示——自《林哈德和葛笃德》切入[J].现代教育科学,2023(06).
[13]罗燕,郭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分工合作,构建良好育人生态[J].民生周刊,2023(24).
[14]刘庆龙.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何以落实——基于“愿景-权能-风险”行动逻辑的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3(03).
[15]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求是,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