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也需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保证良好的教学,才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笔者将深入的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助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学;素质教育;大学教师;价值观
引言
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对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大学更多的是学生专业学习,素质教育内容涉及较少,仅仅是某一学科的学习,不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势必会导致本末倒置,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当下,社会更需要综合性人才,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素质。
一、培育正确价值观
(一)严于律己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良好的品德不仅是其个人修养的部分,而且也是其高校教师职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1]。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中,高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更加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从内而外,从上到下,成为学习的目标。在衣着上,需要保证穿衣规范、整洁,避免出现奇装异服的情况[2]。在言谈举止中需要文明礼貌,引导学生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在个人的行为和活动中,需要注重守时,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提前10min进入教室,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些大学生刚进入学校时懵懵懂懂,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感觉迷茫,缺乏学习动力,更多的是得过且过,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社会上的个人责任,强调其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的关系,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个人价值,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言传身教
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影响学生,使其具备良好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相关内容时,一些理论由于经济和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具备更强的时代性和涉外性,这就对教师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在该门课程中,一部分重要内容是讲解“国际贸易是一项涉外活动”,而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全方位覆盖,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的时候,应该在其中融入育人的内容,强调外贸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不仅与企业和个人有着重要的关系,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教学“教育磋商”的相关内容时,需要将谈判礼节作为讲解重点,明确外贸谈判中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文明、讲礼貌的外贸人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且片面,不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而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师可以更深远地影响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觉醒公民意识,强化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3]。
二、输出专业知识
(一)精炼地输出知识
就大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其课程时间有限。而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输出精华内容,教师应该抓住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矛盾,提炼出其中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重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的学有所得。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个人应该明确教材内容,熟悉整个课程的大纲,对相关知识点十分熟悉。在这之后,根据该课程具体的课时,合理的分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程书本的目录为标准,将其视为教学大纲,然后根据每学期具体的课时,合理的分布每一课时所需要教学的内容,再从中提炼出主要的教学点,一些小点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自行阅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输出精华知识[4]。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加倾向于深入浅出,但在大学的素质教育中,还需要重视浅入深出。对于一些深奥难懂的复杂理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应该将其以更加通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教学内容的可理解性。对于一些十分简单的案例,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理论总结,从原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升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内容。在大学素质教育中,教师本身的作用无可替代。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练习不容忽视,多练出精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可以真正的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用词,课堂逻辑性等方,对其进行反复推敲,打造精品课程,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二)输出新观点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教师也应该注重输出新观点,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了解行业的前沿信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时代感和新鲜感,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地推陈出新,强化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帮助其逐渐的熟悉知识点,然后变得更加精通相关知识,真正的实现熟能生巧,学好相关内容。作为未来祖国接班人的教育者,高校教师绝不可一成不变,只关注教学内容本身,而是需要时时刻刻注重自己道德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强化自身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习知识,及时输出优质的新观点,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在满足求知欲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从而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输出“美”内容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若教学内容干瘪乏味,势必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学好相关内容。而在授课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注重内容的丰富性,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头,在结尾提出悬念,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大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授课中的“美”,既包括外在的美,也包括内在的美。在外在的美方面,主要与教师的板书设计、言谈举止、 PPT等设计等有关,他们都会给大学生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的艺术性,以更加亲和的态度进行教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教学,在外在给学生学习美的享受。在另一方面,内在的美也十分重要,高校教师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内在美,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身修养,大量阅读,高效输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内在美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底蕴所在,是教师时间积累的结果,能够引领大学生前进,成为其学习的标杆。
(四)输出实际内容
就高校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这样才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学好相关内容。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内容的输出,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从教材着手,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明确重点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学懂学透教材内容。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实践教学尤为关键,其甚至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安排恰当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明确学生是否掌握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优化学习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案例不容忽视,这往往是相关人员专业上的具体体验,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内容,避免其中种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更好地提升其专业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幸运的,前人在行业中贡献出了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我们在这里乘凉。为了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扩展课程知识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文献资料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课程的具体情况,了解跨学科行业的发展情况,丰富自己对行业的知识储备。除了文献阅读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带领学生走进科研工作,走入实验室,通过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加深印象,提升其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其在未来岗位中的竞争力,在职场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学习思维的导入
(一)用兴趣导入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而言,使学习质量高低往往与其学习兴趣有关,一些学生之所以对相关内容学习的更为透彻,往往是因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诙谐幽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至关重要,其可以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学习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半功倍。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使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断的创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在其中注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要求相符合,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保证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内容。
(二)用需求导入
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尤为关键其可以驱动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有孝心。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学习动机,着眼于其外在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各种各样的策略提升其学习的有效性。在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方面,需要关注教师的表扬、学生的学习成绩等,这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影响。但就外在动机本身而言,其往往只能暂时性的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效果甚微,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内在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学生的远大目标、职业规划等,只是大学生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是内在因素,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驱动力。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在动机,通过课堂教学,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强调其自身对未来的规划,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外在动机的强化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学生,提升学生因为外在动机要学习的积极性。也需要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通过外在动机学习成绩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认真听课,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用疑问导入
就高校课程的具体情况来看,其更多的是以问题为中心,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而为了提升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着眼于探索,设计一条求索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在链条最开始的阶段,往往会出现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深入的对其进行思考。在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探讨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咨询等方式解决自己的疑问,在这一过程中又可以学习新的知识,解决自己原有的疑问,一举两得。针对大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可以通过内因和外因对其进行诱导。一些学生虽然对学习存在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引导性,导致其不明确自己在某一方面存在问题,而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在外部诱因中的重要角色,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设计疑问,从而明确大学生自己对某方面的不懂之处,对其进行探究,更好的学习相关内容。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埋下伏笔,提出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疑心理,积极思考。不断的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内部诱因往往是学生自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会思考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学习相关内容。
(四)用困难导入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而言,困难的学习也至关重要。如果学习内容过于容易,那么势必会使学生感觉缺乏挑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其往往喜欢更据挑战性的学习,在其经过思考和努力下完成的学习内容,才具有更大的意义。所以,困难和挑战至关重要。在高校教育中,教师应该恰当的用困难导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新的课程内容时,对于基础概念的知识这一类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其自行阅读,明确每个概念的内涵,了解本章节内容所讲的基本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避免由老师带着学生过一道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节约课堂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按照逻辑一步一步的学习,从而提升其学习通关的成就感,更好的学习相关内容,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
在时代的发展中,企业对员工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大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高校教师应该明确自身教书育人的责任,从自身做起,发挥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专业教学内容本身,而是应该注重使用恰当的方式,培养其各项综合能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将大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避免大学教育的单一性,提升大学教育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奇,徐晓,徐媛媛.“启发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以《会计学》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8):136-139.148.
[2]王世平,赵春燕.立德树人理念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2(21):184-188.
[3]张伟年.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6):14-15.
[4]吕佳,关于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21(29):75-77.
(作者单位:天门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