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涌 林敏 刘思敏
【摘 要】 以我国2011—2021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检验融资约束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可以有效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融资约束会放大金融科技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削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通过外部地域属性及内部产权属性差异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在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更强,而对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在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实现金融科技的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盈余管理质量及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 F832.5;F275;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14-0108-09
一、引言
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制度导致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可能基于维护企业声誉、进入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等一系列动机[ 1-2 ],利用自身信息主导地位以及对公司的管理权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塑造出企业盈利状况良好的形象,并将这些虚假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且可能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扰乱资本市场合理秩序。已有研究表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虽然在短期内体现了利润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却损害了企业价值[ 3 ]。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如何抑制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以提升企业盈余管理质量成为重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合规”写入其中,体现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企业合规工作的重视。2022年8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规定“要推动中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有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体现的高质量发展趋势相一致。所谓合规管理,即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为导向,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为对象开展的建立合规制度、强化监督问责等管理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催生了金融科技。学者们认为金融科技能有效缓解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升对外披露信息的准确度[ 4 ]。此外,金融科技借助互联网平台发挥的监管功能和治理效能也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更公开透明,更有利于外界追根溯源、有效捕捉一些企业的私有信息[ 3 ]。当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时,虽然通过调整应计项目改变了盈余数量,但并没有改变企业真实的现金流,且由于改变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一贯性,为审计师揭露盈余操纵行为留下了证据。此外,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也导致应计盈余管理被发现的可能性变大[ 5 ]。因此,本文试图验证金融科技是否能够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能为加强企业合规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比而言,真实盈余管理拓宽了盈余操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弥补了应计盈余操控空间的不足,且此做法不易被审计师发现,违规成本远低于应计盈余管理,能让企业获取多方面的利益[ 5 ]。李春涛等[ 6 ]研究表明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会导致管理层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因此,本文试图探讨金融科技是否会导致企业由原来的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隐蔽、更灵活的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融资约束作为强化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与金融科技交互作用的影响下是强化企业盈余管理动机还是弱化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其次进一步探究融资约束与金融科技交互作用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检验在外部地域属性和内部产权属性差异下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扩充了金融科技的经济后果研究,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企业融资约束、企业成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鲜有文献基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第二,区别于以往仅以应计盈余管理或者真实盈余管理单一视角进行的研究,本文同时探讨了金融科技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效果,且纳入了融资约束这一企业内部影响要素探究融资约束与金融科技交互作用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方向是否一致,以明晰背后的作用逻辑,为促进金融科技与企业深度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第三,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地域属性和产权属性的差异,探讨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产权性质对金融科技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异质性作用,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政府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回顾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途径与影响因素研究
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应计盈余管理,即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会计估计变更,对企业的盈余进行调增或调减以达到自身目的,这种盈余操纵方法不会改变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只会改变利润的时间分布状况,具有易识别性;另一种是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具有难识别性,因为它将盈余管理方式糅合进了日常的生产经营中,通过改变企业真实的营业情况来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主要有销售操控(降低企业销售单价、改变企业赊销政策等)、生产操控(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费用等)和费用操控(减少广告支出、管理费用等)三种模式。现有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 7 ]、高管特征[ 8 ]、会计信息质量[ 9 ]、内部控制[ 10 ]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可以有效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同时有研究发现,外部治理机制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分析师关注[ 11 ]、媒体关注[ 12 ]、市场环境[ 13 ]等也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科技的经济后果研究
数字技术与金融交叉渗透、深度耦合,催生了金融科技这一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服务。依托于数字技术,金融科技被认为具有缓解信息不对称[ 4 ]、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 14 ]两大显著优势。李春涛等[ 15 ]研究发现投资方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深度挖掘具有创新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同时对企业生产运营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减少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丁娜等[ 16 ]提出金融科技与分析师市场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即由于金融科技与分析师具有相似的功能,金融科技会挤出证券分析师占据的市场,从而导致分析师提供的信息阅读和评论数量下降。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有关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较为丰富,也有研究从金融环境视角探讨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但鲜有文献直接研究金融科技是否能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认为金融科技所具有的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管理层自利行为以及替代分析师市场等功能,可以提高对企业整体运营活动的监督作用,但金融科技能否真正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金融科技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逻辑是否一致?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金融科技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
企业是否进行盈余操纵主要考量盈余管理成本的大小。一方面,依托于数字技术发展的金融科技可以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增加企业盈余管理成本。金融科技在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同时,加大了企业进行违规操作被发现的概率[ 17 ];金融科技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覆盖广度以及影响深度,企业将付出更大的声誉损失;银行在进行信贷评估时会考虑企业的违规行为,通过提高有违规历史的企业借贷利率降低自身风险,从而加剧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8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缓解企业融资贵的问题,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倾向;金融科技引入企业的资源越充足,将越有利于企业创新、企业成长以及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进行违规操作的潜在动机[ 17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可有效增大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和潜在的风险,减弱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越高,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二)金融科技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
金融科技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管理层是否会为了满足盈余需求寻找更为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主要取决于以下动机。首先,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调增或调减的金额有限,不能满足管理层的盈余需求。其次,随着财务报表审计日益严格,企业对财务报表应计项目的操纵会引起审计师的详查,应计盈余管理的潜在风险加大,企业偏向于寻找更保险的盈余管理方式。最后,由于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审计师通过审查财务报表难以有效甄别盈余信息,因此真实盈余管理更具有隐蔽性。
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否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关键在于金融科技能否改变管理层将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金融科技的发展会缓解信息双方的不对称性,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会减少监管层的审计成本,从而加剧了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潜在风险,但是并没有增大真实盈余管理的风险,因为审计师只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非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审查[ 19 ]。此外,一般的审计人员难以甄别出真实盈余管理的信息,只有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才具有相应的识别功能[ 20 ]。因此,金融科技可能加剧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转换的动机。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越高,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三)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融资约束作为强化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当企业融资需求一定时,融资约束越高表明企业越难获取到资金。当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时,金融科技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双重机制。一方面,企业可能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实行较高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被识别的风险会加大。同时,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会损害企业价值,加剧企业风险,从而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3 ]。融资约束和金融科技交互作用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存在两种相反的机制,但卢太平和张东旭[ 21 ]通过构建模型发现,在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带来的收益将小于其获得的成本,即企业融资约束越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弱。综上所述,融资约束会加大金融科技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同时会削弱金融科技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企业融资约束越强,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会增大。
H4:企业融资约束越强,金融科技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推动效应会减弱。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上市企业作为初始样本,剔除金融行业、ST和*ST以及数据严重缺失的企业,并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缩尾处理,最终得到18 525个样本。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二)关键变量度量
1.真实盈余管理
借鉴曾芝红等[ 2 ]的方法,首先,将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分为销售操纵、生产操纵以及费用操纵,并分别采用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R_CFO)、异常产品成本(R_PROD)和异常酌量性费用(R_DISEXP)来衡量这三个维度的盈余操纵程度。其次,由于企业可能采用多种盈余操纵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本文构建了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的综合性指标REM(R_PROD-R_CFO-R_DISEXP),REM为正表明企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为负表明企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
2.应计盈余管理
借鉴Dechow和Dichev[ 22 ]的方法,对模型(1)按年分行业逐步回归,用残差表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残差的绝对值表示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DD)。
其中,WC代表公司的营运资金(等于折旧和摊销前营业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CFO代表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TAST代表公司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总资产。
3.金融科技
借鉴丁志国等[ 23 ]的研究,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1)”衡量金融科技的地区发展水平,该指数涵盖31个省、337个地级市,数据来源可靠、全面。
4.融资约束
本文采用kz指数测度融资约束,kz指数采用多指标法全面衡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被广泛应用于测度企业融资约束水平。
5.控制变量
参考已有研究,在模型中引入企业微观层面等控制变量。变量具体说明见表1。
(三)模型构建与说明
1.基准回归模型
为了验证H1,构建模型(2):
DDi,t=?茁0+?茁1indexi,t+?茁2controlsi,t+?茁3yeart+?茁4firmi+?着i,t
(2)
为了验证H2,构建模型(3):
REMi,t=?琢0+?琢1indexi,t+?琢2controlsi,t+?琢3yeart+?琢4firmi+?着i,t
(3)
2.调节效应模型
为了验证H3,在模型(2)的基础上,引入融资约束以及金融科技与融资约束的交互项(kz×index)来构建模型(4)。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交互项做中心化处理。同理,构建模型(5)检验H4。
五、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基础回归
1.金融科技与应计盈余管理
表2列(1)报告了金融科技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年份以及企业个体差异后,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系数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H1得到验证。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会降低企业采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从而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
2.金融科技与真实盈余管理
表2列(2)报告了金融科技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系数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H2得到验证。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分指标来看,表2列(3)—列(5)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减少广告支出、降低管理费用等费用操纵方式来进行企业向上的盈余管理。同时,虽然金融科技与销售操纵、生产操纵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但从其系数的方向可以看出,三个分指标与复合指标的回归结果一致,即金融科技促进了企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再次从侧面印证了H2的可靠性。
3.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企业盈余管理
表2列(6)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与金融科技系数方向一致,表明融资约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H3得到验证。表2列(7)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与金融科技系数方向相反,表明融资约束削弱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H4得到验证。即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提升,金融科技与融资约束交互作用会抑制企业两种盈余管理的程度。
(二)稳健性检验
1.替换变量衡量方式
首先,借鉴姜永宏等[ 13 ]的研究,将McNicols模型计算出来的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应计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采用RM(R_PROD-R_DISEXP)作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其次,将控制变量ROE替换为ROA,代入模型重新回归后。由表3的回归结果可知,基准回归与调节效应的回归结果均与主模型回归结果一致。
2.工具变量法
借鉴李春涛等[ 15 ]、王相宁和刘肖[ 4 ]的研究,采用互联网普及率及相邻省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iv)分别作为模型(2)和模型(3)的工具变量,表4展示了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可见工具变量均通过了弱工具变量检验以及不可识别检验,表明采用互联网普及率及相邻省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均值作为工具变量是合理的。同时,在解决了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回归结果与基础回归保持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三)异质性分析
1.基于产权属性的异质性分析
国有企业不仅面临市场的监督,而且面临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多重监督,加上国有企业管理层往往具有行政级别,一旦被查出财务舞弊行为,管理层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因此,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一般获得的政府扶持较少,主要依靠银行、股票市场进行融资,融资来源较为单一,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金融科技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为缓解非国有企业的资金压力提供了契机。此时,非国有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转向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而国有企业由于本身性质,资金压力较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也较小。因此,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非国有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会提高,而在国有企业中这一现象不明显。
为考察金融科技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产权异质性情况,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表5列(1)和列(2)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均能显著降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行为,进一步比较两者系数可知,在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表5列(3)和列(4)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将有效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而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验证了上文的推理。
2.基于地域属性的异质性分析
金融科技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东部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人力资源及科学技术,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主要集中于此,在东部地区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被发现的潜在成本会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会更强。对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由于东部地区的审计质量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上市企业为了满足其经济动因并降低被发现的潜在风险,将有动机寻求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在东部地区,金融科技会促进企业由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的转变,而这一现象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为考察金融科技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区域异质性情况,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西部两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表6列(1)和列(2)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均能显著降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比较两者系数可知,在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表6列(3)和列(4)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将有效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而这一现象在中西部地区中并不显著,验证了上文的推理。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11—2021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科技会显著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同时会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且主要通过费用操纵的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究了融资约束与金融科技交互作用对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和地域差异下金融科技对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具体来说,融资约束会放大金融科技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同时会削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金融科技会显著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
本文的研究结论明晰了金融科技作用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双面性,为助力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如下经验证据:一是加强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监管力度。金融科技的使用方应关注企业打折、扩大生产线以及广告费用支出等异常经营活动,对不合理的活动进行相应的量化,并纳入信用评级范畴。政府部门应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制定规章进行规范,比如可以强制企业在年度报表中对企业异常经营活动进行合理性说明,并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监管部门应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地区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二是灵活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深入企业挖掘信息,以降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此外,在运用金融科技优势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加大金融科技数据算法在企业的运用,提高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被识别的风险。
本文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检验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效果,尚未深入探索金融科技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中介作用机制,后续可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构建更为完善的金融科技作用机制网络图。此外,在考虑金融科技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异质性影响方面,只考虑了产权属性及地理位置差异的影响,未来可以将公司能够主观调控的因素考虑在内,如高管背景、内部控制水平等。
【参考文献】
[1] 管考磊,张蕊.企业声誉与盈余管理:有效契约观还是寻租观[J].会计研究,2019(1):59-64.
[2] 曾芝红,张友棠,韩子超.数字金融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23,43(2):87-95.
[3] 张嘉伟,胡丹丹,周磊.数字经济能否缓解管理层短视行为:来自真实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22,44(1):122-139.
[4] 王相宁,刘肖.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1,37(13):151-154.
[5] 汪宏华,安亚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能抑制企业盈余操控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3):141-156.
[6] 李春涛,赵一,徐欣,等.按下葫芦浮起瓢:分析师跟踪与盈余管理途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6(4):144-157.
[7] SAONA P,MURO L,ALVARADO M.How do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board of directors' features impact earnings management?The Spanish cas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 Accounting,2020,31(1):98-133.
[8] 朱卫东,苏剑,武子豪.高管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基于随机森林的实证[J].会计之友,2022(12):100-107.
[9] 柳光强,王迪.政府会计监督如何影响盈余管理: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准自然实验[J].管理世界,2021,37(5):157-169.
[10] GONG Y Y,YAN Y J,YANG N X.Does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improve earnings persiste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a-share market[J].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1(10):58-68.
[11] 胡世亮,徐高彦,董文昊,等.产业政策、分析师关注与企业盈余管理[J].经济经纬,2022,39(4):118- 127.
[12] 王福胜,王也,刘仕煜.媒体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2,19(6):832-840.
[13] 姜永宏,张馨颖,穆金旗,等.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基于“陆港通”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监管研究,2022(4):40-57.
[14] 刘志洋.金融科技的主要功能、风险特征与规范监管[J].南方金融,2021(10):63-71.
[15] 李春涛,闫续文,宋敏,等.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0(1):81-98.
[16] 丁娜,金婧,田轩.金融科技与分析师市场[J].经济研究,2020,55(9):74-89.
[17] 牟卫卫,刘克富.金融科技发展能抑制公司违规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9):29-43.
[18] 朱沛华.负面声誉与企业融资:来自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20,41(4):50-65.
[19] HOANG H V,HA S T,TRAN M L,et al. Is auditor toleran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socially responsible firms?Evidence from China[J]. 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2022,30(5).
[20] 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3(4):81-88.
[21] 卢太平,张东旭.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4(1):35-41.
[22] DECHOW P M,DICHEV I D.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the role of accrual estimation error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35-59.
[23] 丁志国,刘欣苗,金龙.金融科技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效果、机制识别与异质性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