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可泽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有七个学部(校区)的十五年一贯制全学段公办学校,多年来着力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推进、协同化发展上进行探索,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历经“生活化实验探索—跨学科项目推进—协同型机制完善”三个阶段的实践,目前学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一贯制学校科学教育协同机制。具体举措如下——
搭好少年科学院数字平台
在生活化实验的实践基础上,学校建设了少年科学院数字平台,目前在籍学生14000余人。平台的建成和运行,体现了多层面、多维度的教育协同。
完善数字平台架构。突出建“好”平台:整体规划,系统建构,引导和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科技创新活动;突出更“好”使用:开发并上线平台客户端App,方便师生、家长下载和使用,打造应用生态;突出做“好”扶持:加大帮扶力度,在活动设计和过程实施上更具实时性。
拓宽贯通培养途径。鼓励科学家入驻,加强导师结对和引领,变教师理答为教师提问,加强创新课题的过程性指导,创造更有价值的师生互动。邀请学校加盟,变“齐步走”为“分队行”,加大对有兴趣学校的支持力度,鼓励学校推进适合的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培育机制,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利用平台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和体系,创新学段衔接机制,开展创新人才前置培养。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凸显评价赋能,用好积分制,试点以科学的方式选拔高潜能学生,撬动师生、家长主动参与。促进产教融合、大中小学校联动,优化实施载体,突出工程实践,共同解决苗子甄别选拔与衔接培养难题。拓展品牌辐射面,加强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生态建设,把平台建成拔尖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孵化基地,打造成有海岛教育辨识度的特色平台。
突出学段衔接和课程建设
学段衔接。每年度推进师生专项课题研究,重点在师生态度和知能上进行有效衔接。一是一体化设计,从目标、课程、师资、管理和评价上形成衔接,固定流程。二是依托学校项目化学习的特色,基于真实问题,设置学生感兴趣并需要挑战的任务,融合中小学相关核心概念、思维要求和技能,构成项目单元。
课程建设。将“科学和科技教育”作为三大主干课程之一进行开发实施,在建构学校课程体系时将技术工程教育融入其中,形成基础课程中渗透、拓展课程中强化技术工程教育的“南海模式”。通过横向整合跨学科课程、纵向贯通学段,构建科学与工程实践教育框架体系,探索完善技术工程教育评估机制。帮助学生从发现兴趣到形成科学学习共同体,再到培养基础研究能力,逐步完成基于真实问题的、具有挑战性的跨学科项目。
抓牢三个环节
课堂实施。一是强化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形成“小初高一体化考虑,年段各有侧重”的目标体系,在兴趣、能力和志向上强化一致性。二是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整合科学学科知识、学科关联内容和生活实际问题,形成贯通设计、相互关联的实践架构。三是凸显教学实施的学科性。根据科学教育的学科特点,加强课内外实践融合,统筹科学第二课堂各类实践活动,使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适合的实践活动,有效体现“动手动脑学科学”的教学理念。
产教融合。强化校企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系统化协同机制。一方面,畅通 “双师型” 教师培养通道,引入行业背景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人员担任实践课、实习课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建立紧密协同、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与合作网络,密切不同行业、组织之间的联系,构建多元协同的融合型发展模式。
评价赋能。建设科学教育评价中心,推进评价赋能机制,顺畅协同育人通道。完善内部学段协同的评价要求,体现不同侧重。突出团队导向,聚焦基本组织单元建设,多思考科学教育问题在哪里、需求是什么、目标怎么定、过程如何做。突出学习导向,倡导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在培养和评价学生科学素养和高阶思维品质上下功夫;突出精细导向,利用教育技术,完善工作流程,将具体的过程评价内容分别纳入年级组、学科组和各班级的精细管理;突出实绩导向,激活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