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学科实践的问题与误区解析

2024-07-03 12:08杨其勇
教育家 2024年23期
关键词:政策学科活动

杨其勇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科实践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这一改革旨在强化学科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并探索与素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学科典型学习方式。然而,学科实践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

对学科实践的原理性理解存在偏差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脱节可能会导致学生难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影响学科实践的效果。例如,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几何原理,但如果没有通过实际测量和图形构建来应用这些原理,他们就无法深刻理解这些概念的实用价值。

学科实践的目的理解不足。学科实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然而,一些教师可能将学科实践视为单纯的活动,而不是一个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技能发展的过程。这种理解不足导致学科实践活动变得形式化,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在学科实践过程中,学生应被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应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然而,有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仅要求学生跟随步骤操作,而没有鼓励他们提出假设、探索可能的结果,学生因此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机会。

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未被重视。跨学科实践要求教师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一些教师尚未意识到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或者缺乏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的策略和技能,导致学科实践活动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限制了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

反思与评价的缺失。反思和评价是学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实践活动的效果,并据此进行改进。如果教师没有建立起对实践活动进行持续反思和评价的机制,会导致学生对实践成效缺少有效感知,学习获得感不强,教师也无法对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进行有效调整。

对学科实践的政策性理解存在偏差

在学科实践的政策理解方面,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和误区主要集中在对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执行上。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政策精神的表面化理解。教育政策通常旨在引导和改善教育实践,确保教育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一部分教师和学校只是表面上遵循政策,没有深入理解政策的真正意图和精神。这种表面化的理解可能导致学科实践活动变得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和创新。

政策执行的机械化。在执行政策时,有的教师往往采取机械化的方法,简单地将政策要求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环境的差异。这种机械化的执行方式忽视了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科实践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包括教学材料、设施设备、时间和专业知识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资源的分配往往不均衡,一些学校或地区可能因资源不足而无法有效实施政策。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对学科实践整体推进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政策变革的抵触情绪。教育政策的变革往往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面对这些变革,一些教师可能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阻碍了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学科实践的改进。

政策理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育政策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对其的理解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需求等多个因素。如果教师没能充分理解政策的复杂性,那么就容易在实践中出现误解和偏差。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需要深入理解教育政策的精神和目标,采取灵活和创新的方法来执行政策,确保教育活动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分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政策变革,增加对政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学科实践的操作性理解存在偏差

在学科实践的操作方法理解方面,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和误区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

实践活动设计的形式主义。一些教师在设计学科实践活动时,过于追求活动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内在教育价值。这种形式主义的设计导致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仪式,学生参与其中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深入学习和探究。例如,一个科学实验的设计可能包含了复杂的步骤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但如果没有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科学原理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个实验就失去了教育意义。

缺乏对学生差异的考虑。在实施学科实践时,教师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他们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那么操作方法便会缺乏个性化,导致学生感到无聊或挫败,或者感到被忽视、不被支持。例如,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某个概念的学生,重复的实践活动会显得枯燥无味;而对于那些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没有提供适当支持的实践活动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

过度依赖教师指导。在学科实践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但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发展。有的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习惯“过度控制”,不允许学生自由探索和犯错误。这种操作方法往往会抑制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力的养成。

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和不完善。学科实践需要一个立体全面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的进步和实践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无疑是一项困难的工程,教师的评价方法和路径往往比较单一,如仅通过书面考试或实践报告等来评估学生的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忽视了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和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确保所开展的学科实践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来优化教学策略。

此外,学科实践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实施策略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因此,教师需注意实践的阶段性差异——

在小学阶段,学科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将学习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这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初中阶段,学科实践的重点转向跨学科活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而对学科学习策略的训练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

到了高中阶段,学科实践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高中教育应更深入地探索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真实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并鼓励学生进行复杂和创新性的项目研究。

学科实践的实施策略应随着学生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而适时调整。这样的分阶段教育策略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和应对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学科实践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者要深入理解学科实践的原理、政策和操作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政策学科活动
政策
【学科新书导览】
政策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助企政策
政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