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力的养成:从自然中来,到生活中去

2024-07-03 12:08李宗录
教育家 2024年23期
关键词:学科教师学生

李宗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于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而言,紧要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教育理念和要求在实践中落地。

野外考察:破解自然的秘密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科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具学科特点和挑战性的一类学科实践活动。根据课标要求,地理野外考察主要有地质考察、植被考察、土壤考察以及自然地理综合考察等。提高野外考察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专业教师队伍。野外考察需要解决的问题看似都是基础、具体、微观的问题,如观察岩石的特点、区分岩石的类型等,但往往这些考察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专业支持。例如,在北京昌平虎峪地区的考察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专家为师生做指导。同时,鼓励地理教师走进大自然,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践中磨砺专业能力。

开发系列考察课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区域资源状况,建设目标明确、体系完整、操作制度完善的野外考察课程方案,地质、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都可以作为考察对象。例如,北京八中先后建设了北京房山石花洞、昌平虎峪、昌平十三陵、永定河河流地貌、延庆古崖居等多个地质考察基地,依托考察基地的建设开发了系列实践性课程,并在校内建设了以“地质考察”为主题的“地理走廊”。

科学设计考察任务。为了保证考察效果,教师须提前做好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科学设计考察任务。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根据野外考察相关课标和实际学情,设计适合学生的任务清单,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以北京虎峪地区地理考察任务单为例,分别设置了如下任务:1.请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标注出本次考察路线,以及景区大门所在的经纬度(提示:可以使用指南针或者手机中能显示方向、海拔、经纬度的App);2.观察沿途的植被类型,列举一种此地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树种和一种针叶林树种,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并说明原因(提示:可以结合生物课的知识,运用手机植物识别软件辅助);3.观察两种此地区典型岩石,并简单描述其中一种(提示:可图文结合,内容包括岩石名称、类型、组成、特点等);4.观察一种地质结构,并运用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5.观察河流阶地地貌,并简单绘制素描图(提示:标注出河流的阶地,观察阶地上的土壤颜色,以及人类对河流阶地的开发利用)。最后的“实习小结”部分,学生可以用图画、文字、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实践感受、遇到的困难、学习障碍、心情等。

联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知。来自野外考察的鲜活材料,能够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野外考察的对象是具体的地理事实和现象,要想进一步提升到地理原理、规律、理论的层面,还需对这些野外考察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课堂教学开发。例如,基于对昌平虎峪的野外考察,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相关教学内容,设置观石、辨石、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等任务。

建立野外考察评价体系。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层级,结合野外考察内容,对学生进行素养等级评价。评价模块包括人地协调观(地对人、人对地)、综合思维(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区域认知(观察点事实、区域事实、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地理实践力(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多点评价)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可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细分出不同标准的评价内容。每次考察结束后,可以通过考察报告、展板展示等活动,及时给予学生科学、准确的反馈。

社会调查:走进火热的生活

地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说野外考察是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社会调查就是人文地理教学的最佳选择。社会调查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法、统计法、访谈法等。

在人口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人口迁移状况的社会调查。例如,学生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祖辈、父辈、同辈的出生地、居住地展开调查,绘制迁移路线图,分析迁移原因。这个调查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自己家族历史的过程,有助于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同时对社会变迁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城乡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居住的乡村或城市的选址、具体功能区及历史演变等进行调查。乡村和城市作为人类的居住地,本身就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关系思想,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主要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或线下的问卷调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农业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农业相关的教育资源展开调查实践。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对超市农产品进行调查,超市中的农产品品种繁多、产地多样,学生在调查农产品的同时,深入思考农业生产的条件、农产品的加工以及物流的过程,进而加深对农业生产重要性以及区域地理的认识。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挖掘本地资源,将之与地理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例如,在工业内容的调查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工厂,引导学生分析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工业生产的过程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服务业的调查中,可以结合附近的商场、饮品店、“网红”店展开实地调查,分析其区位,了解其经营的过程,从学科视角诠释真实生活,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交通、环境、资源等问题,都可以设置调查专题。开展调查实践前,教师或教研组要进行选题、方案设计、方法培训等。社会调查内容繁多,给学生的任务量不能太大,每名学生一学期能够完成一两个调查任务即可。教师要统筹安排选题,使调查与教学内容同步进行,以达到最佳效果。

地理实验:转变学习的方式

作为地理学科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实验,由于时空条件限制较小,一直受到一线教师的热捧。地理实验主要包括:科学实验,如水土流失的实验、温室效应的实验、热力环流的实验等;演示实验,如海陆变迁、地转偏向力、冷暖锋、密度流、地球运动的模拟演示等。由于地理事象发生的空间的宏阔性和时间的久远性,大多数地理实验只能采取模拟演示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有些地理过程的动态模拟,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观察的效果更显著、更直观一些。此外,模型制作、地理观测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形式,这些实践活动对于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地球运动”的教学中,可以围绕简易圭表的制作和使用展开学习。方案设计如下:

1.介绍圭表、创设情境: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是我国古代用来度量日影长度定节气、定回归年,进而指导农事活动的一种天文仪器。

2.展示教具、设计问题。根据古代圭表的样式,制作一个简易的圭表模型,供学生模仿;材料很简单,就是两根木条按照比例钉在一起。

3.因势利导、开展活动。比如,围绕“不同地区在设计制作和摆放圭表上有何不同”的问题,学生两人一组,用铁丝等简易材料模拟制作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圭表。

4.结合教材、总结规律。讨论“圭”和“表”的比例,探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5.挖掘内涵、拓展探究。讨论古人利用圭表测定节气的方法。

地理学科的学科实践既不同于文史哲的思辨与阅读,也不同于物化生的实证与实验,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教育已经步入新的变革时期,肩负着全面育人的历史重任。在迈向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学科教师学生
【学科新书导览】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超学科”来啦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