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4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备注:null
作者简介:朱若菡(1997—),女,大学本科,初级-中小学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为小学体育教育。
普通作者:null
作者简介:朱若菡(1997-),女,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摘要:随着国家女排精神的广泛传扬,排球运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为了促进排球运动的长足发展,必须从小抓起,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通过开展排球教学、训练及比赛,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质,还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因此,本文先分析小学开展排球运动的意义,然后分析小学开展排球运动训练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排球运动;意义;困境;发展
The significance,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of volleyball in primary schools
Zhu Ruohan
(The Second Yuy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Nanjing,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spread of the spirit of national women's volleyball, volleyball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volleyball, we must start from childhood, especially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volleyball teaching,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not onl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but also can further enrich and develop the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volleyball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volleyball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volleyball; meaning; dilemma; development
前言:
加强排球等体育项目在校园中的推广和实践,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在深层次上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塑造和提升,进而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 小学开展排球运动的意义
1.1塑造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推动学校综合进步的关键要素,不仅驱动着体育创新活动,还负责塑造中华体育的精髓,对增强学校及其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内聚力和自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排球作为学生广泛参与的三大球类运动之一,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在激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挑战自我极限方面展现出独有的重要性,对于新时期校园体育教育及体育文化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排球精神的实践与传播,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景观,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锻炼身体的平台,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在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方面,排球活动通过其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这些都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积极、健康、向上校园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1.2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与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养至关重要,而各种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均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对排球这一运动而言,它的练习过程中需全身协调作用,从而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为学生承担日益增长的学业压力提供了良好的身心支撑。排球运动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全面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一种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活动。在进行排球运动时,学生不仅需要频繁进行跳跃动作,强化下肢力量,还需要维持核心部位的稳定,这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有助于促进其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展。此外,排球比赛的间歇性质,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有效进行能量消耗,有助于避免体重过重和身体肥胖问题的出现。同时,通过有效降低身体脂肪比例,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体型和身体状态。
1.3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倡导和强化集体主义的理念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核心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体教育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在团队的成长中认识到自我责任与义务,而且能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协作分工能力以及处理层次关系的能力[1]。以排球为例,这项集体性质的运动,非常适合于培育和展示集体主义精神。在排球比赛中,信任队友、互相激励、精密配合以及协调一致等行为不仅是取胜的关键,也体现了集体主义的重要价值。目前,很多研究指出现代青少年在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较少参与此类集体体育活动。因此,学校开展排球等集体性体育项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在无形中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归属感,进一步促进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其对集体的认同和责任感。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集体主义理念,为他们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4为储备后备人才力量打下基础
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尤其是排球这类集体性强、技巧性高的运动,其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整合,不仅充分展现了其深远的教育意义,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小学阶段作为塑造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通过系统地开展排球训练,不但能够为我国排球运动储备潜力巨大的新生力量,而且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并激发对此运动的热情,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培育出杰出的运动员,必须从小打下牢固的基础,早期的专业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技能的积累和提高,而且为他们日后承担更高级别及更为复杂的训练内容提供了可能。排球的训练是一条漫长而复杂的路,要想走好这条路,取得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学校、社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参与,才能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反复的实践,不仅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还可以系统地提升学生在排球领域的整体技能。其次,如果能在小学级别就有效激发学生对排球的热爱,并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专业体能,这无疑会为各级排球队培养出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优秀选手。这样的选拔和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持续为地方乃至国家队输送新鲜血液,同时也为中国排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小学开展排球运动训练面临的困境
2.1训练与学习间矛盾凸显
调查显示,学生运动员普遍面临排球训练与学业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核心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是问题的直接表现,学生运动员需要同时兼顾排球训练和文化课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排球训练计划时,同时考虑到学习需求,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平衡。这可能需要教练和文化课教师之间的紧密合作,以调整和优化学生运动员的日常时间表。排球训练后的身体疲劳影响学习状态,进而使文化课成绩受到负面影响。训练强度导致运动员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2],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至最佳学习状态,从而影响了其学习效率及成绩表现。学校与教练团队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时间管理和身体恢复,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学生运动员在追求体育成就的同时,也能保持文化课学习的稳步进展。
2.2缺少学校政策的支撑
学校政策的支撑和校领导的关注对于体育运动,尤其是排球等体育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种支持不仅关乎学校体育竞赛和活动的整体规划,还深刻影响着学生对排球乃至所有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情和态度。得到政策和领导层面的支持之后,教练员们对排球运动的热情与投入也会相应提高。学校通过制定支持性政策,旨在提升教练员的训练动力,促使他们将更多精力专注于排球训练,进而激发排球队伍追求胜利的渴望。此外,学校对体育运动的政策支持和领导重视程度,还体现在是否给予运动队伍以及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一些教练员指出,学校在运动员和教练员取得佳绩后,往往仅限于口头表扬而缺乏实质性奖励,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而成为限制学校排球运动及其他体育锻炼发展的一个因素。
2.3场地、器械设备受到限制
排球训练的效果和运动员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场地和设施条件。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有户外场地的学校而言,恶劣的天气条件,如下雨、大雾或下雪,都会无可避免地影响到排球训练的正常进行。此外,多数老旧户外场地采用的水泥地面,对于需要频繁跳跃的排球运动来说,长时间的训练很可能会导致运动员下肢产生慢性伤害。对排球运动员而言,体能训练是其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配备合适的训练器材和设施,比如力量训练房和跑道,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是促使运动员体能和技能提升的关键资源,也是实施系统化训练计划的基础。训练场地和设施的设置直接关系到训练内容的配置和运动员训练的安全性,例如,装设了塑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地板的训练场地,能够有效地支持教练实施旨在提升运动员弹跳力和下肢爆发力的快速伸缩综合训练方法[3]。然而,若是在硬质非弹性的场地上大量进行此类练习,就大幅提升了运动员遭受下肢伤害的风险,例如增加罹患髌腱炎和跟腱炎等慢性伤害的可能性。
2.4训练环境质量和教练团队有待提升
要想在运动训练中获得突出成果,必须坚守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训练原则。在诸多因素中,除去之前提到的“学习与训练矛盾”给运动员持续参与训练带来的挑战,教练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样在训练成效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实现训练的最佳效果,必须在多方面共同作用下进行,其中影响运动训练成效的主要动力包括训练环境、指导教练以及运动员自身等关键元素。首先考察的是训练环境,包括学校中排球运动的整体氛围、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以及学生对该运动的兴趣和热情等。一个优越的训练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训练动力,还能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技能的环境。其次,教练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他们的执教年限、经验丰富度以及专业技能,对于确保排球训练的逻辑性和科学规划至关重要。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科学的教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合理的训练指导。然而,调研发现不同学校间训练环境质量和教练团队的能力存在差异,显示出学生排球训练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实际操作中呈现不一致现象,说明在整体提升训练品质上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3 促进小学排球运动训练发展的措施
3.1科学应用家校联合模式解决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训矛盾”[4]常常成为学生运动员在追求体育卓越与学术成就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主要挑战。这种矛盾源自学习与体育训练之间的时间与精力竞争,尤其在学生运动员力求在两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的情形下尤为显著。因此,有效解决“学训矛盾”不仅需要家庭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学校体系内部的合理调配与制度支撑。对于学校而言,摆在首位的是构建一个灵活的教学与训练时间表,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学习与体育训练之间的冲突。学校可以根据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计划,调整其学习时间表,甚至设计专门的补习班和个性化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在紧张的训练之余,也能高效地完成学术学习。另外,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价奖励体系,将学术成绩、训练出勤率及比赛表现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上的积极性,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家庭方面,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学生运动员成功克服“学训矛盾”的关键之一。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体育成绩,更要关心其心理健康状态和学业进展,通过开放的沟通与正面的鼓励方式,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压力,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同时,家长也可以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他们能够在繁重的训练日程中找到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平衡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
此外,家庭和学校应采取协作态度,共同为学生运动员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教师会议和个人咨询会等,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孩子在学习和训练方面的进展与挑战的平台。这种沟通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运动员的需要,从而提供更为精准有效地支持与指导。解决“学训矛盾”,实现学业与体育训练的双赢,不仅对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考验。通过学校的灵活调度、家庭的无微不至关怀以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可以为学生运动员搭建起通往成功的桥梁,帮助他们在追寻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既不放弃学业的追求,也不放弃对体育的热爱。
3.2完善政策与奖励制度
政策的精心制定和实施,在学校排球运动训练的各个阶段扮演着关键角色,涵盖了从运动员的招募、培训到参赛的全过程。因此,建立健全的政策框架,特别是关于运动员选拔、培养、提升以及参与比赛的标准和规程,成为确保运动员成长和发展的基石。此外,这一政策体系也是促进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提升的核心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排球的热情,同时为体育竞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政策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激励,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健康竞争,激发他们的训练热情与比赛斗志。这种激励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规模的赛事,比如内部小型比赛、评测赛甚至是地区比赛,来实现,既增进了实战经验,也提升了团队协作和竞技水平。这样的奖励体系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成就感,还有助于体育竞赛文化的深入人心,从而为学校排球运动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3.3 采用结构化培训
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教练团队的能力与知识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排球等体育项目来说,教练员的专业知识、经验积累及其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直接关联到运动员的表现和团队的成绩[5]。为了提升排球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校体育部门必须重视教练员间的结构化培训,确保技术与知识的传承和创新。老教练员承担着向新教练员传授实战经验和比赛经验的重要任务,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比赛和带队经验,而且在面对突发情况、团队管理、运动员心理调节等方面拥有独到的见解。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对新教练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实战环境,提升指导能力。同时,新教练员也应将自己掌握的现代训练方法和理念带入团队。这些可能包括先进的训练技巧、科学的体能管理方法、心理健康指导等。他们的加入,为老教练员提供学习和更新知识的机会,从而使整个教练团队保持活力,实现技术和理念的革新。为进一步提高教练团队的专业水平,学校体育部门应着手构建一个持续的学习与成长环境。这包含组织教练员定期参加国内外的培训活动、研讨会以及实战观摩,这样不仅能够拓宽教练员的视野,让他们紧跟排球运动和训练理论的最新发展,还能激发教练团队内部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互补共享。
此外,学校体育部门还应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分析、运动生理监测等,为教练团队提供科学训练的工具和数据支持。这样的做法能够让教练员在训练中更加精细地把握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技术动作,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通过建立一个全面、开放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能够促使教练员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训练方法,还能够增加教练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
3.4重视教练员训练科学之间的结构化培训
在进行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在参与排球训练的教练团队中,成员在执教经验、年纪层次、比赛背景等多个维度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这种差别导致他们在理解和应用排球技术培训以及体能锻炼的方法和理念上存在差距,使得最新的训练思路和技术难以在实践中被普遍采纳和执行。因此,高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是由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引入系统化的培训程序,鼓励经验更丰富的教练与新晋教练展开深度的交流与学习,促使后者能够迅速积累宝贵的比赛及指导经历。通过这种方式,教练之间不仅能共享和吸收现代化的训练理念与方法,还能进一步推动校队训练工作向科学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其次,为了保证教练团队的能力与排球运动理论、训练方法的最新进展保持同步,学校体育部门还应定期组织教练参与专业培训或研讨会。这类活动不仅有助于教练及时掌握行业前沿知识,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在提升个人教学技巧和团队协同工作能力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多样化的培训资源和渠道,比如邀请知名排球运动员或教练进行讲座,以及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进行远程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教练员的学习兴趣,还能实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库,从而有效地增强训练质量和效率。最后,为了全方位提升教练团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应该鼓励教练员进行跨学科学习,比如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这将帮助教练在训练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和身体状况,促进训练方法的个性化和科学化。
4 结语
通过结构化培训、不断学习和技术革新,同时联合家庭,并做好政策、场地、器械设备等方面的完善,以及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反馈机制,可以全方位提升学校排球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水平,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俞.体教融合背景下川渝地区沙滩排球队伍组建模式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23.
[2]朱媛媛.小学学校开展排球运动训练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J].健与美,2023,(04):143-145.
[3]宋程伟.兰州市畅家巷小学排球运动训练与竞赛现状分析[J].内江科技,2022,43(10):73-74.
[4]程瑜倢.体教融合背景下上海市排球传统特色学校优化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2.
[5]张瑞,张力文,王少洁.排球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干预实验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