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宵 骆辉
中图分类号:G804.49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h07020016)。
备注:null
作者简介:王迎宵(1991—),女,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质量和标准化、认证认可。
普通作者:骆辉(1982—),男,硕士研究生,正高级-正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质量标准化、认证认可。
作者简介:王迎宵(1991-),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和标准化、认证认可。
骆辉(1982-),男,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标准化、认证认可。
摘 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改善学生体质状况、为国家提供学生健康数据一手资料、分析、评价和反馈学生体质状况并加以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实地调研,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发展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学生 体质健康监测 问题 建议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WANG Ying-xiao LUO-Hui
(Anhu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4000)
Abstract: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students, provide first-hand information on student health data for the country, analyze, evaluate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student physical condition, and enhance it.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bined with field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at the current stage. Finally, based 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targete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achieve the tru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Keywords: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problem standard system
0 引言
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是重要的新生力,学生的体质健康直接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只在 1989年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来,学生的体质状态才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后体育锻炼开始逐渐被重视,体质健康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肯定,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才逐渐被人们纳入教育的一部分。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始于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中规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在校长领导下,由学校体育教研部门、教务部门、校医院(医务室)、学工部门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1]。2021 年 4 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2]。
在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大背景下,为了上报并掌握在校学生的体质状况,目前全国各地均开展体质监测活动。但当前的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学生健康意识薄弱,敷衍了事;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未将体质监测与实际教体结合应用;体质的测试工作又受时间短、任务重、被测试人数多,人员、技术水平、设备不统一等因素影响,使得监测过程存在种种问题。本文以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学生体质监测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各部门先后颁布《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政策文件并提出一系列学生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改善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3]。1975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首次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自1979年以来,我国每五年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分别进行横向、纵向群体调研,逐渐形成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系统。此后至1990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分别经历3次修订,根据不同的年龄组调整测试项目,并在1991年、1988年、200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中应用[3]。期间国家出台《学生体育合格标准》,2002年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在测试年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奖励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2007年结合国外经验及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发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又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启了重大修订,对学生运动能力、分配权重进行了重新规定,测试对象的划分标准也更为细致,起到了强化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主要基于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下,此标准逐渐提高实际应用程度[4]。2002年以来,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公示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为了保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2004 年开始,国家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信息系统”,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2007年以后由“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统一管理学校上报的体质数据,每年由各地各学校将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获得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上报,这是衡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权威资料,为更好地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强化学生体质监测的监督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监测体系,目前我国有关学生体质监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四个方面:体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以及结果的分析运用启示、体质监测制度和基于大数据的体质监测探究等。总体来说,部分学者对我国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学生体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的研究;通过多种技术的运用,为我国体质监测数据的使用和分析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在第三方的参与下,学生健康监测机制在不断完善;基于大数据的体质监测目前聚焦于数据收集、处理和应用等方面。
但当前体质监测工作多集中于单纯测试结果的跟踪分析,缺少对过程的问题研究。作为体质监测的重要手段,体质健康测试是一种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主要靠仪器仪表。然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准确性、统一性缺乏相关规定,数据跟踪设备不一致,测试人员不专业导致的数据不真实问题普遍存在。体质健康监测作为对学生长期、连续的健康跟踪和观察的重要手段,其发展问题的剖析至关重要。
2 学生体质监测发展的问题
2.1意识形态薄弱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大部分人对体质健康的重视度不够。目前,整个社会包括学校的师生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正意义都不太理解。师生群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意识形态没有建立,导致了体质监测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一方面,校领导缺乏对学生体质健康关键地位的强调,导致师生在思想上的松懈[5]。同时没有专门针对体质健康测试制定资金计划。各校的体质健康测试大部分为第三方外包组织,学校没有组织教师等相关参与测试的人员参加专业、规范的培训,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测试前的要领培训。另一方面,因为意识的缺乏,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体质健康测试知识,学生只有在学校组织一年一度体质健康测试的时候才会接触到这一活动,加上对自身体质健康缺少关注,使得学生群体更难以理解国家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意义和目的,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参与测试敷衍了事,数据不真实,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上可知,在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上,师生的意识形态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国家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发展。
2.2.缺乏统一健全的标准
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里有明确指出:在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参与下,设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研究机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的政策咨询、技术研究、质量监测、结果公示和人员培训等工作。这为第三方监测参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当前各地开展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绝大多数也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寻找符合要求的第三方体质监测机构,但是对测试要求各不相同,第三方机构可依据操作的标准,如学生体质的测试流程、数据的采集、评估报告等也相对匮乏,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可能存在测试数据不准确的情况[6]。从测试数据的采集来看,目前测试的数据大部分无需人工操作记录,基本是学生穿着相应的服装或是带有感应设备完成测试,形成数据。普遍存在仪器记录有所延迟,反应过慢;测试完成后所记录的数据与学生完成的数据不一致,甚至差距很大等问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科学性和分析价值,影响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国家研究学生体质数据、开展校园体育带来了干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间体测数据的对比,对于国家综合分析、监测、进行各区学生体质数据对比工作带来阻碍。
2.3数据利用存在技术壁垒,缺乏反馈
一方面,不同单位、机构和部门存储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数量巨大,但不同机构的测试方式不同导致数据格式迥异。加上数据采集设备、标准、企业壁垒等因素会影响体测数据的通道方式,造成了不同主体间的数据不能共享融合,难以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目前,学生体质测试数据采集绝大多数是自动录入电脑或相关设备,然后由相关人员进行网络上报。测试数据结果对学校教师,学生自己,包括学生家长均没有反馈渠道。仅仅是机械性的进行测试,获取数据,完成既定任务。实际上教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了解并不深,无法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给出相应的引导建议,更无法因材施教,针对数据反应出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排课,以达到训练增强的目的;同时家长也无法根据测试情况,调整孩子成长所需的体育户外时间;学生自身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无法加强,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加上目前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仅停留在测试阶段,大部分学校完成测试工作既完成了监测任务。但体质健康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活动,他是一种健康跟踪,旨在通过一定的测试方法,得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综合数据并加以分析,以了解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地方学校体育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可见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估结果在个人、学校、政府及其相关机构早期发现体质健康问题的应用中至关重要。但当前,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评估几乎是空白的,很少有地区在完成测试工作后,要求第三方机构根据学生的健康数据给出针对性的评估报告及锻炼建议。可见,评估机制的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指导。
2.4缺乏监督机制
为了有效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明确指出各地区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起到约束和引导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涉及的工作人员及被测试人员,推动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发挥体质监测的真正效用。但当下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方面各地政府监管的缺乏,对体质监测工作的要求更多关注点在监测工作是否按期开展,数据是否按时上报,导致各校忽略监测工作质量,主抓效率。另一方面,学校意识薄弱导致监管制度流于形式,监管措施无法落地,以至于存在数据谎报、测试过程不规范、对学生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测试结果分析不结合实际等种种问题,最终测试工作完成,但所获数据失真,不具备科学意义。
3 建议
3.1加强宣传引导
体质健康的监测和测试工作,需要学校利用教育间隙进行科普式教育。可以通过课堂、专题讲座、宣传片、标语以及网络等方式对体质健康测试进行科普教育,拓宽家长的认知渠道,在家长会或是家访中提高家庭的重视度。让学生、家长都可以有更多渠道了解到体质健康的相关知识,端正体质测试态度。再者,学校应加强教师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及水平。尤其是体育教师,是体质健康监测的重要推动者和监督者,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强化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思想意识,提高教师在学生体质监测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加深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目的、意义、测试流程、测试技巧及安全事宜等方面的了解,让他们明白这项工作不是为了满足单一的及格率,而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秉承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正确发挥教师在体质健康监测中的引导作用。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教育时间,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比如采取竞赛的模式,引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由教师向学生传导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锻炼目的及意义,重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以达到能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2研制学生体质监测系列标准
合理有效的规范不仅能够减轻工作人员工作的负担、改进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精度,数据获取更能反应测试者的真实水平。因此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为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为更加有效的控制和稳步改善学生的健康问题提供可能。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建立学生体质监测测试流程和数据采集的规范化标准,适用于各地学生营养调查、健康状况调查及监测时的人体测量等各种监测过程,解决当前各地开展体质监测过程中无统一标准的现状。以此实现在学生体质监测这一活动中,各服务环节有据可依,有效保障体测数据的可靠性,为国家研究学生体质数据、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提供支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积极发展。
3.4构建学生体质监测标准体系
学生体质监测工作范围涉及广,人员涉及多。它包括从监测咨询到监测服务到监测评估众多环节,其中又包括监测机构资质、人员要求、场地要求、设备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测试要求、应急准备、监测报告等各方面,只针对某一领域单独研制标准是不够的。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重要依据[7]。所以在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工作中,研究构建学生体质监测标准体系尤为重要。通过对监测工作中测试、评价、预警、反馈、干预等方面进行分解来确定标准化要素及要素覆盖的领域和内容进行构建。尤其是学生体质监测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具有服务业的特点,可以参照服务业组织标准化的方法和原理及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标准,并结合学生体质监测的特点,利用特定的层次结构构建出学生体质监测服务标准体系[8]。体系包含一定范围内现有、应有和预计制订标准的蓝图,是一种标准体系模型。为今后学生体质监测的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3.3研究学生体质监测关键技术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融合技术、评估技术等方面。而数据融合及评估技术直接关系到体质健康的评估结果。为了实现对学生体质监测数据的评估,就需要针对数据融合及评估技术进行研究,以实现获取数据的有效利用。那么对已获取数据的融合是学生体质监测评估的第一步,基于数据融合和处理结果,才能对现阶段学生体质监测大数据进行案例分析与评估,才能为历史数据重用提供基础。
此外还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案例管理体系,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和案例进行整合,建立案例资源管理体系,以实现体质数据的融合管理,解决目前多组织数据重合的问题[9]。其中可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类,从而建立满足不同评估层面和不同评估需求的多层次的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以出具更可靠的评估结论及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正意义。
3.4 强化监督合力 提高监督效能
政府、学校、第三方监测机构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学校及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保障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对开展测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专项检查,并建立奖惩机制,以保障学校体质测试及监测工作的质量。同时学校应有针对性的成立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并设置专门岗位,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配套的实施方案,完善体制健康测试的相关制度及安全保障,落实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检查,自我监督完成监测任务。学校还要加强与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协调与沟通,对监测方案详细对接,如测试设备的功能、操作流程、规范要求等,必要时可以制定相关课程让学生提前演练,防止测试开展过程中因被测试对象不了解设备而导致数据采集失真的问题。最后应建立第三方监测机构考核机制,从第三方体质健康监测人员的专业性、仪器设备的精准度、测试过程的安全性、数据采集的规范性等各方面对监测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学校下一次选取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形势下的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本文根据当前学生体质监测的工作流程,从监测过程中测试、评价、预警、反馈、干预等各阶段着手找出问题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发展,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发挥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EB/OL].(2008-05-13) [2024-03-26]. https://www.sport.gov.cn/gdnps/content.jsp?id=572586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1-04-21.教体艺厅函〔2021〕16号.
[3] 罗钧.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我国学生体质测定发展历程研究成都体育学院[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2023.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林佳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的影响因素探讨[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9).169-170.
[6]张超耀.上海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监测模式的研究——以嘉定区为例[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训练学院),2019.
[7] 王兆红.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EB/OL].(2024-03-07) [2024-03-17].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NEW_srxxgcjjpjjsx/jjsxyjqk/sxlt/dt/202403/t20240307_1364682.html.
[8]骆辉,王迎宵,曾杰等.学生体质监测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36).155-158.
[9]李晓玥,曹林,赵旺等.基于学生体测大数据的健康智能评价方法[J]. 办公自动化,2021(18).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