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丝路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丝路文化的传播,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也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本文重点探讨国潮崛起背景下中国丝路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从文化自信角度出发,将中国丝路文化融入当代时尚与艺术创作,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国潮崛起;中国丝路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近年来,中国国内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中国丝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展现出独特魅力。国潮崛起作为中国文化自信和创新的象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丝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国潮以其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的独特风格,吸引了全球青年一代的关注和追捧。这使中国丝路文化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并为其国际传播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为此,要实现中国丝路文化的对外传播,就要以文化为基础,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中国优秀文化资源,并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应用,从而更好地推动丝路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一、国潮崛起与中国丝路文化
(一)国潮现象的兴起与发展
国潮是指中国本土品牌和文化现象的崛起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于本土品牌和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国潮现象开始兴起。[1]从国潮崛起现象来看,之所以能达到目前的高度与热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等国家事件,让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增强促使国潮现象崛起。第二,国潮品牌不再简单地复制西方品牌,而是更注重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表达。通过在产品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潮品牌成功吸引了大批青年消费者的关注。第三,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迅速。国潮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和推广,能够更好地与青年消费者进行互动,快速传播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国潮品牌的成功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丝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挖掘和重新诠释丝路文化,能创造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此外,国潮品牌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注重与时尚的结合。丝路文化通过与现代设计、时尚元素的融合,使其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丝路文化的价值内涵
1.促进文化多元性和交流互鉴
丝路文化是多种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它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促进了文化多元性的发展。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和艺术风格,丝路上的文化交流不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智慧的碰撞与交融,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2.推动文物保护和传承
丝路沿线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敦煌壁画、莫高窟、大昭寺、雅克布寺等,这些文物见证了丝路文化的繁荣和交流。因此,丝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订保护计划,确保这些珍贵的文物得以妥善保存,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承。同时,也要注重挖掘丝路文化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智慧,促进文化的持续繁荣与发展。[2]
3.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
丝路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和贸易的繁荣。经济和贸易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而文化交流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随着丝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传统商品被带到中亚、西亚、欧洲等地,也引进了香料、玻璃、铁器等外来产品,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这种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促进,为丝路沿线各国带来了共同繁荣的局面。
二、中国丝路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
(一)国际社会对中国丝路文化的认识和评价
中国丝路文化作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被认为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丝路文化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也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相互渗透、融合,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许多学者致力于丝路文化的研究和传播,通过学术论文、专著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相信中国丝路文化将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目前国际传播渠道和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丝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渠道日益多元,从传统的商路到现代的网络,每一种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瑰宝,传递着友谊与合作的精神。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丝路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通过保护、修复和开放等措施得以保存和展示。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丝路文化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前来体验和领略丝路文化的魅力。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中国丝路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加强了文化交流与合作。[3]举办丝路文化节、论坛等活动成为常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丝路文化的魅力。此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让丝路文化得以在虚拟空间中生生不息地传播,吸引了更多青年一代的关注和参与。
三、国潮崛起背景下中国丝路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
(一)进行艺术再创作,创意诠释丝路理念
在国潮崛起的背景下,中国丝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艺术再创作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通过现代的视角和创作手法,重新诠释丝路理念,让更多的国际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国丝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艺术再创作是指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现代艺术创作,将丝路文化的历史故事与当今社会的人文情怀相结合,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艺术再创作,可将丝路的多元文化融合进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打破时间的界限。例如,在绘画中可运用现代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将传统的山水、花鸟等元素与现代城市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丝路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特色。在音乐中将传统的古乐和民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以新的形式传达出丝路文化的美学理念和情感体验。艺术再创作还可以通过展览、演出、电影等形式进行国际传播。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利用文化再创作,为丝路文化赋予当代艺术新的内涵,不仅是对历史的简单复刻,更是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艺术家可以丝路为灵感源泉,创作出既继承传统又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让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活力。这种跨时空的对话,使丝路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东西方、沟通古今的文化之桥。第二,艺术再创作也能够促进丝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不同国家的艺术形式得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和语言。
(二)实施 IP 跨界合作,带动丝路文化传播
IP跨界合作是指不同领域或行业之间基于共同IP资源展开的合作。在文化传播领域,IP是具有独特性、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文化符号、形象、故事等,通过跨界合作,将这些IP资源应用到不同领域,实现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和延伸。丝路文化强调互通互鉴、多元共生的理念,体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通过挖掘丝路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IP跨界合作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创意,推动各国间文化交流,促进丝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在IP跨界合作的框架下,文化元素得以跨越地域和领域的限制,为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4]艺术、历史、传统技艺等各种文化资源相互融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这种合作不仅拓展了文化产业的边界,也加深了人们对丝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IP跨界合作中,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包括跨界合作对象和平台。合作伙伴应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能够与丝路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IP内容。要注重内容创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结合当代审美和市场需求,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丝路文化IP产品。同时,要灵活运用数字科技和新媒体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深刻洞察不同文化间的共鸣点,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造出更具包容性和吸引力的作品。要注重IP保护和版权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合作机制,合理规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只有在严谨的法律框架下,各方才能更好地共享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IP跨界合作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具备跨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推动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激发青年一代的创造力,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参与文化产业,让丝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三)认同受众情感,注重内容传播形式创新
认同受众情感是成功传播的基础。中国丝路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哲学和价值观,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来说,其内涵和意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需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与他们建立共情,使其对中国丝路文化产生认同感。注重内容传播形式的创新是增强传播效果的关键。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受众的需求。在国际传播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如VR、AR等新技术,将丝路文化呈现得更加生动立体,使受众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的魅力。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促使青年一代更积极参与互动,形成文化传播的良好循环。在内容创新方面,应注重结合当地特色,融入当代元素,使丝路文化焕发出时代的活力。此外,要善于借助国际交流平台,在国际交流平台上,加强与各国文化机构和学术界的合作,共同举办丝路文化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中国丝路文化国际传播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奖励制度,鼓励艺术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与到丝路文化的创作、研究和商业运营中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交流中要注重平等对话,倾听他国文化的声音,形成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避免单向传播和文化侵略的局面,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丝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立起跨国合作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共同保护丝路沿线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5]
(四)通过多元化传播,实现渠道融合推广
国潮崛起背景下中国丝路文化的国际传播要以多元化传播为主要策略,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精彩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内容,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丝路文化的魅力。在推广中国丝路文化时,需明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以创新的视角和手段,使传播内容更贴近受众心理。具体来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这也会影响其对中国丝路文化的接受程度和方式。例如,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多地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而在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因此,在推广中国丝路文化时,需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推广,以便更好地被接受和认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在推广中国丝路文化时可考虑利用多语言翻译和本地化策略,将传播内容转化为目标受众所熟悉的语言和文化形式。一方面,通过与当地艺术家、学者和文化机构的合作,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内容定制和传播方式选择,结合当地的节庆活动或文化盛事;另一方面,在推广过程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解目标受众的价值观和沟通方式,有助于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总之,在推广中国丝路文化时,还需关注文化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发展。除了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外,还应该注重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使之更具生活化和实用性。
四、结束语
中国丝路文化在国潮崛起的背景下,具有很大的国际传播潜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传播策略,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交流,进一步拓展文化影响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的表达,更需要巧妙地融入当地生活,让丝路文化在异域焕发出新的魅力。因此,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结合数字化科技,打破时空界限,使丝路文化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唐宏智.丝路文化背景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国际传播与交流[J].音乐生活,2023(10):40-43.
[2] 汪妍,禹建湘.中国图书国际传播新动态与新思路:基于 “丝路书香工程”皮尔逊系数的运用[J].出版广角,2021(24):26-31.
[3] 宋媛媛,王雪野.“一带一路”背景下媒体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J].国际传播,2019(05):21-27.
[4] 宋明翰.“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海南文化产业传播平台[J].青年记者,2018(05):123-124.
[5] 陈旭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城市形象传播与媒体担当[J].新闻战线,2017(05):64-66.
作者简介: 胡飒刘爽,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