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2024-07-02 08:46刘家宇
国际公关 2024年9期
关键词:校园贷防范措施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主体,但是消费观念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实际的还款能力与过高的消费水平并不符合。暴力催收与过高的利息都摧残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着校园与社会的稳定。本文就不良 “校园贷”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家庭、学校、放贷机构、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不良 “校园贷”;防范措施

一、不良“校园贷”定义

“校园贷”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正规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但由于 “校园贷”发展过快,出现了监管不严、随意借贷等诸多乱象。[1]一些放贷平台在追回欠款的过程中采取人身恐吓、非法拘禁、拍摄借贷者裸照等犯罪行为,这就是不良 “校园贷”。除此之外,不良 “校园贷”的特征就是放贷门槛低,有时甚至只需一张身份证、学生证就可以拿到一些小额度的贷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借贷公司通过收取高额的手续费、服务费、违约金、罚息、担保费等种种理由在短时间内将借贷数额迅速增长为天文数字,导致了大学生无力偿还的后果。而且大学生的贷款目的偏离,再加上放贷公司讨债手法极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严重地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这些放贷平台为了赚取高额息费、利息,无视借贷人群类型、无视法律、无视借贷人群是否有能力偿还,随意进行贷款业务。这样的行为不仅破坏校园环境,还危害了社会的公共秩序。至今,不良 “校园贷”已经造成了诸多惨剧,让很多本应充满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家庭破碎。

如在2017年4月11日,泉州大二女生如梦 (化名),因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选择烧炭自杀,她曾在 “今借到”借入种种款项达57万元之多,累计笔数达到257笔。同年7月,20岁大学生范某在老家溺水而亡,此前他曾在网络借贷平台借款13万余元,其中一笔借款仅周利息就高达500元。

又如学生小郑,由于迷恋上网络赌球,先后通过某不良借贷平台共计借款6万元钱,这笔钱利滚利,数额变得越来越大,小郑就偷偷用同学的身份信息去贷款还债。他先后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去借钱,欠款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后竟变成了60多万元。小郑最后不仅要偿还巨额贷款,还要面临来自家庭和同学的压力。最后小郑不堪重负,选择自杀来逃避。

“校园贷”会将借贷的大学生拖得越来越深。小侯通过 “校园贷”,借款5万元,借条却打了9万元,而借款5万元中,对方要求扣除2 000元的上门费和8 000元的中介费。至于9万的借条,对方告知,如果按时还款则无须按照借条还款。在小侯按约定还款3期后,放贷人突然要求要将剩余借款全部还清。正当小侯一筹莫展时,当时的介绍人欧阳某再次出现,并称可以帮小侯 “平账”。就这样,小侯被带到了另一处的借贷公司借款1万元,一个月后还款1.3万元,并打了6万元的借条,在这1万元的借款中,介绍人欧阳某和借贷公司分别取了1 500元的中介费和2 000元的手续费。最后小侯到手的借款只有6 500元。有了上次的教训,小侯在短时间内凑齐1.3万提前还贷,却被告知提前还贷属于违约行为,要求偿还6万的违约金。最后走投无路,小侯只得继续求助欧阳某,欧阳某又把他带到借贷公司,打了一张12万的借条后,要求每月还利息1.2万元。小侯说,借款者 “安慰”他,本金可以等拿得出来的时候再还。可小侯不清楚的是,这一次次的借款背后,是无尽的深渊。此后,小侯经历了超过10次被介绍到不同的地方借款,“拆东墙、补西墙”。最初借贷的4万元经历了十几次的翻倍、打了二十多张欠条,变成了100多万元。即便中间筹款了30多万,但是贷款的数额还是在不断增加。4万元的 “校园贷”已经完全打乱了小侯的求学生涯,小侯只能辍学在家,因不堪借款者的骚扰,他们一家只能四处躲债。[2]

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较为单一,再加上这类群体在借款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偿还能力,大多数时候还款的担子落回到这些大学生父母的身上。[3]这些不良 “校园贷”不仅对借款人本人造成危害,还会让一个家庭不堪重负、摇摇欲坠,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很多网贷公司甚至会以出售个人信息以牟利,贷款人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都掌握在网贷公司手中,这是他们重要的催收筹码,一旦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害人害己。[4]

二、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观念变化

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2岁之间,虽然已经成年,但是还未完全走入社会,阅历尚浅。[5]他们并不能辨别自己的购买力是否与偿还能力相匹配,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选择不良 “校园贷”是出于购物的需要,如购买服饰、手机、化妆品等。[6]在美国,即便是合理借贷用来交付高昂的学费,也会让很多美国在校大学生应接不暇。所以,许多美国学生即便毕业,学校贷款也会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他们的主要债务。[7]

(二)大学生周围环境影响

1.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大学生进行贷款消费的比例就越高。调查显示,父母月收入20 000元以上的有29.84%的大学生使用过校园贷款。而父母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下的只有17.63%的大学生使用过校园贷款。这与相关已有发现一致。[8]大学生刚刚完成从高中生的身份转变,有限的生活费可以凭自己的喜好调遣,他的消费观念受家庭经济能力的影响,消费观念会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

2.周围环境影响

一些大学生看到周围有人购买了名牌篮球鞋、最新款手机、箱包等,自己也想与之相同,如果不买就是 “落伍”。但并不会考虑自身的月收入与贷款数额是否相匹配。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恋爱,由于交友不慎将自己带入高消费的泥潭。也有一些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认为姣好的面容就是优势,外表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轻易获得利益,进而选择去贷款整容。一些整容机构会直接与非法借贷公司进行合作,使没有能力负担高额整容费用的大学生接触到了不良 “校园贷”。[9]

(三)借款步骤简单

最开始的 “校园贷”可以追溯到2002年由招商银行推出的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该项业务在2009年被银监会叫停。随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分期乐”“名校贷”等面向大学生的网络贷款迅速兴起。[10]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贷款形式,由于借款方式非常简单,需要的信息少,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多数放贷平台的初始额度并不多,多数借款都可以按时还。随着定时借还款的良好行为记录,借款数额逐渐增大,但是否有能力偿还却成了未知数。

三、关于不良“校园贷”的防范措施

(一)个人防范措施

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不攀比、不超前消费。不轻信放贷平台营造的美好假象。“蚂蚁花呗”曾在某些城市的地铁站投放一些有关宣传超前消费的广告,如通过借贷去旅游、家里人生病用钱首选网络借贷平台、购买奢侈品等,随后不久下架。用不符合自身条件能力营造的美好并非真正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正确观念,不要被影响。除正规银行办理贷款外,其他借款步骤过于简单的借贷通常都会有高额的手续费或利息等。而这种广告的价值观与主流相悖,不仅是大学生,即便是走入社会的成年人有时都会判断失误、掉入陷阱。所以,大学生更应当谨慎地辨别是非,一旦价值观念不够坚定就会掉入无尽的深渊。

(二)家庭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 “校园贷”,家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平时可以多与自己的孩子多沟通,了解他们生活上最近是否有什么困难。应当加强家庭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与此同时,家庭也承担着很重要的宣传相关知识的责任,家长应当给孩子多宣传关于不良 “校园贷”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超前消费,不攀比。

(三)学校防范措施

“校园贷”行为的发生地多发生于校园内。大学生一年中有8—9个月的时间在校园里生活,所以,学校就承担着很重要的防止不良侵害的宣传工作。对于不良 “校园贷”危害以及 “中招”套路的宣传在此时就显得更为重要起来。平时应当多举办一些关于借贷套路的讲座,列举相关案例,将 “校园贷”的危害公之于众。让学生对于借贷的目的、过程以及借贷后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这一点尤为重要。

还可以在学生经常出入的教学楼中摆放相关的宣传海报,在学生的宿舍宣传板中粘贴相关海报。学校也可以举办关于校园中常见违法行为的知识竞赛,扩大不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后果的宣传。

(四)借贷平台规范借款

“校园贷”以网络金融的形式在大学生中兴起,且大有经久不衰之势。借贷平台应提高贷款门槛,对于大学生人群应严格限制其额度的使用。[11]即便可以办理,也应当手续齐全,而不是只凭借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借款上千元的数额。如 “京东白条”只需一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就可以拥有2 000元的额度。如此一来,借贷行为变得轻而易举,大学生的借款来得容易,却并不会预见到自己日后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形。所以,提高借款门槛、完善手续、降低借贷额度,是所有正规借贷平台需要做的。

(五)完善相关政策

国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律,约束借贷平台无下限的行为。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 “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针对个人信息安全方面,2021年11月1日,我国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对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进行非法买卖等行为做出了强有力的规范,使个人信息的权益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同时,可以加强政府、社会和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将借贷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从学生层面约束,从社会层面管制,从政府层面实施。三方面信息有机融合,从而减少大学生的不良借贷行为。

四、结束语

虽然现在不良 “校园贷”已经绝迹,但还是要继续提防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不能松懈。有些不良 “校园贷”会在学校中寻找代理人来介绍 “客户”,而当 “客户”的借贷条件不满足、不符合放贷公司要求时,代理人则会伪造 “客户”的信息而达到抽成的目的。所以,学校、社会、媒体舆论应当加强宣传这些贷款背后的真实面目,尽快为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念。只有在大学生中间筑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防线,才会防止这些违法犯罪的行为蔓延。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约束放贷平台,加强对不良 “校园贷”或高利贷公司的打击力度,严格监管网络借贷的乱象。

参考文献:

[1] 邓雁玲,杨亚强.“校园贷”的犯罪风险及防范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05):76.

[2] 华律网.校园高利贷案例有哪些—法律知识[EB/OL].[2022-7-5].https://mip.66law.cn/laws/239605.aspx.

[3] 任一帆,马旭峰,王欣丛.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干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02):75-76.

[4] 蔡立新.校园贷对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及法律保护[J].法制博览,2021(32):31.

[5] 王克俭.不良校园贷接触特征研究及预警方法探讨[J].高教学刊,2021(01):67.

[6] 朱春梅.大学生校园贷款的现状分析与防范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1):79.

[7] 何树彬.当前美国大学生校园贷款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05):82.

[8] 朱迪.当代大学生的信贷消费与 “校园贷”风险[J].青年研究, 2019(06):52.

[9] 曹辉.不良校园网贷的运作机理、侵权类型与分类治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1):122.

[10] 吴鹤群,成晓越.风险社会视域下 “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18(01):106.

[11] 翟君丽.大学生金融风险因素预测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商论,2021(01):86.

作者简介: 刘家宇,女,汉族,吉林人,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护理学、医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校园贷防范措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大学生之歌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