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康养文化内涵

2024-07-02 08:13任笑萱王凤华
国际公关 2024年9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产品设计

任笑萱 王凤华

摘要:想要完成新时代下具备科学理念的设计,尤其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就不能忽略在设计中的康养理念。在现代的设计中,很多不符合康养理念的产品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还会阻碍产品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由康养理念的基本内涵出发,详细介绍了康养理念的界定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康养设计理念,并分析了康养设计中的核心思想,以求在产品设计中系统融合康养思想,优化当前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康养理念;产品设计;设计理念

康养理念自古以来存在于各种文化、各个领域之中。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发展至今。有些理念观点在不断发展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或是完善成为新的学科。这些都在指导或影响着人们对造物的理解,进而影响其所呈现的风格及特点。设计与康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的,在设计中不具体表现为某一风格或是某一特征,而是体现在其形成根源与蕴含的文化之中。

一、康养文化的内涵

康养理念是在各种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经过积累和沉淀而产生的,不仅是身体长期养护的方法,更是一种对于自然生态、个体之间如何运转的理解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思维理念。在康养理念中,人的个体与生态环境乃至天地宇宙的运作关系是相近的,其蕴含的原理是能够互相参照并加以运用的。“康”与 “养”不只是对于目的与方法的简单概括,而是理念中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处事安排中大到社稷长谋、小到个人养生,在造物活动中大到工事土木、小到手工制作,都无法离开康养理念的指导。康养理念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是人们进行造物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

(一)康养理念的界定

静态康养中,人体内部的运作要考虑精神的养护。精神可从 “神”与 “心”两个角度解析:“神”是指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是指人的思想与内心情感和活动,包括能够察觉的心理活动与无法觉察的潜意识层面的情感心理。“神”与 “心”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影响人的状态,如人体内的正负反馈作用、激素分泌、所处环境、性格特点、认知理解,这些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并作用于人体本身,故这些都是静态康养研究的重点。

康养中的动态思维。动态康养的重点不是简单直接的以动养身,而是根据具体环境及个人体质、状态,结合相应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人体的活动是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质是通过外在的 “人之动”带动人体内的能量运动与平衡。《易筋经》中记载,动态养生要根据不同的体质,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纠正体质的偏差。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上、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1]

产品生态中的康养。《道德经》中讲:“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即是对顺应自然的诠释。“居善地”既指要善于主动寻求适宜居住的地点居住,也指人要居住在有利于人的生态环境之中。在生态中,设计出的产品构成了人所生存的环境。产品生态既包含人所处的环境,又被包含于自然生态之中。人对于产品的设计不可能从人对于生态的考量中剥离出来,只是现代的一些商业设计思维淡化了这些意识,从而忽略了其本身的重要性。在绿色设计理论中,“reuse”指废止后再重新加以利用,优化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与康养理念相吻合。康养理念非常重视对 “长久”的追求,将这种理念迁移到产品设计中,是指产品寿命的长久,也是指人和产品所构成环境的 “生生不息”。关注人的身心健康,注重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从而达到人、产品、环境 “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2]

(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康养设计理念

儒家的康养理念源于其珍视生命、注重修养、推崇爱与敬的思想内涵,希望通过个人道德仁义的修养感化他人,使整个社会达到礼治仁义,从而实现永续发展。儒家核心思想之 “仁”即 “仁爱”,在设计中既是对物的关注,也是对人的关怀,是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设计相关学科的思想基础。从设计物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产品的内涵所指、使用体验,也要考虑其外观特征,以满足人的认知与期望。

追求肉体与心灵上的健康,是佛家思想中的康养重点,被广泛地应用在设计之中。佛家思想蕴含对人本性关怀的思想,主张万物皆空,这也是现代诸多设计的灵感根源。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结合佛家思想中的 “空”,来表达意境中的空灵,将 “简素”思想在设计中充分体现。

在道家的理论中,人体的运行规律与自然相同,人体的康养之道可以联系自然的康养之道。孟子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的思想既是我国古时农耕社会对于气象规律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视,也是我国古人对自然生态的学习与迁移运用。要融合道家康养理念的设计思想,在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环境友好的材料,奉行绿色设计理论,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保护潺潺清泉与万里青山。

二、康养设计中的核心思想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强壮,不虚弱,不生病,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人的身体、精神、社会福利的完善状态。在康养理念下的设计中,首要保证人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人的安全,进而还需要关注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以及用户长期使用产品后的身心健康,还要保证产品的生产、使用、废止等相关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及其长期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现代的设计中有很多是不符合康养理念的,如一味地追求风格与功能、只关心产品短期使用中所产生的问题而不考虑产品的生产、使用对生态造成的负担,或忽视使用者心理感受等。当使用者在使用中感到不便或产生错误时,通常会将问题归咎于自身的习惯或使用时间、使用规范,但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产品的设计中存在纰漏。

(一)美的内在联系

人们所认为的美,通常是指美好的、看上去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没有特定的标准,且相对来说更为主观。人的审美有一部分是后天的,而有一部分则是先天的,后天形成的差异性较大,先天的则趋近于相同,存在于人类基因之中,与人类的进化息息相关。康养型理念下的设计美感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人们天生的喜恶。在康养设计中,人的美感大部分来源于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基于生活的经验、自身认知的判断等,这可以是降低思考成本的 “有序”“相近”,或是带来安全感的材质、颜色等特征。此外,产品设计符合人的预期,如发力方式、使用习惯等同样也会被认为是美的。在进化论中,人们认为象征女性丰腴的曲线以及象征男性肌肉的线条是美的、安静的树林潺潺的山泉是美的,这是基于人在进化中对于健康的向往。同样地,如果某一特征可以象征健康或生命的延续、与康养理念相符合,那么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即是被认可的,也会被基因认为是美的。

(二)康养理念中的人机工程学

康养理念的重要思想之一是对于我国 “天人合一”这一古老智慧的科学理解与实践,即天下万物都在一个生态体系中,每一个个体同时也有自身的结构与体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人自身的生命系统结构,充分考虑产品工作的环境条件。

通常情况下,人在使用产品完成某一项任务时,身体的运动是做周期性重复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菜刀切菜、用电脑玩游戏等。这些运动长时间做,有些会达到让我们强身健体的效果,有一些则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如果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康养,那么就不会了解什么动作是对人有益、什么动作是对人有害;什么动作可以长期做、什么动作不可以长期做。最终产品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体验,甚至长期使用会危害使用者健康。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顺应人自身的客观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人的身体结构、发力方式、本能反应,自然习惯、运动负荷、致病机理等都是康养理念设计研究的要点。在设计中对于产品进行适配性优化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层面;二是感知层面。生理层面包括各个具体的部件、单元及特征之间的配合关系,分为尺寸适配和形状适配。尺寸适配是人机工程学中最先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人的尺度的基础,应做到全面考量人为因素,以人为本,参考相关环境中人的尺度。形状适配是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自身各部分的配合以及产品与人之间的相适应程度,对于产品及人的工作空间进行把握,结构布局合理,工作方式符合人的预期。感知层面是指产品与人之间的情感升华交流,它不单单指人对于某一产品的认知与其外形的直观感受,还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感受与情感迁移。了解目标用户及地区的文化,产品的语义、外观、使用等都应与用户的认知相统一。在设计中如果可以感知使用者的心理变化,洞悉其内心感受和心理需求,就能开发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三)康养理念中的设计心理学

康养理念包含共情思想。共情理论是设计体现价值 “价值共鸣”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是指导设计整体思维发展的一项重要设计理论基础框架与科学方法。价值与共鸣理论使设计主体的社会主客体双方在价值感知过程与情绪活动上形成了同步,形成彼此能感知、体会共鸣的思维状态。设计者需要先实现这种思维状态,才能最终在设计创作的整体设计思想上充分满足某些特定领域社会客体与社会人之间的需求。实现这种 “共鸣”需要设计师着重研究以下几个设计关键的要素:明辨客体价值取向;对心智模型更深入地理解;对具体设计目标信息的精确编码处理;以及特定应用场景语境下的设计意义的构建。[3]产品不仅需要满足物理功能的要求,还需要满足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要求。对人的更深层次精神、意识的关注是现代设计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度—设计心理学限度。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康养设计中要把握好各种材料的使用。产品材料的选择不仅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产品本身的性能、对环境的保护,还要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预期和使用习惯,例如,相比于塑料,大众更倾向认为木头这一类天然材质更加环保、健康、有价值,哪怕是面对可降解的新型塑料;产品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部分通常使用木头、硅胶、树脂等材料。材料的使用决定了产品给使用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和初次使用产品时的认知及学习成本。先天的因素以及后天长期的生活学习经验影响我们对产品的判断。如果违反这些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认知、习惯,就会不同程度地给使用者带来认知失调的不适感。融合康养理念的设计思想强调,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感知觉中各个方面的考量。如对声音、听觉通道进行优化,当我们使用电器时,如在使用吸尘器进行清洁时,电机高速驱动叶轮旋转带来 “轰轰”的运行声,虽然有时觉得噪声有些恼人,但却让人产生了一种 “它在努力工作”的感觉反馈,如果吸尘器没有一点工作声音,可能会让人不禁产生一种 “是不是真的在清理地上粉尘”的怀疑。[4]

(四)康养理念中的长期性原则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与 “设计”一词出现的时间相近。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作为意识流的存在,“生态”概念一直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古往今来的造物活动。[5]在世界各地区的文化瑰宝中,包含许多以长远发展、自然和谐为核心的思想。在中国,千百年来凝练出了科学、先进的自然生态观。我们先人在很早时候就形成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解自然的意识。明白保护生态对于人类、国家、族群乃至个人的重要性。古时人们信奉鬼神,在殷商时期最为明显,人们敬畏天地,祭祀鬼神,怀揣着对自然的顺应与敬畏,祈求天地平衡,万物和谐。在古代朴素的生态平衡观中,也寄托着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畅想,如老子设想中的 “小国寡民”、孔子心目中的 “大同社会”、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态和谐的向往,更体现出对于生活中的人情之美的追求。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在感情上与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健康幸福状态的追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不可分割的。

在儒家思想中讲究 “克己”“爱物”“畏天”,是指人不能够肆意妄为,要能够克制自身的欲望,合理使用资源,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不可逆天而行。这些思想也是儒家核心思想 “仁爱”的体现,对于万事万物都不可乱取乱用、滥杀滥伐,这既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造物思考之道。在道家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世间万物都是遵从于自然的,万事不可违背自然而行。古时的自然生态观来源于伦理观,更加倾向于人文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在思想、文化、造物活动等的交融碰撞下逐渐形成生态平衡观相关的设计思想与风格,发展到今天,这种设计思想与风格也已经随处可见。

三、结束语

康养理念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理念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也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人们在讨论健康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产品所带来的附加效果。自古以来,康养理念包含于诸多文化及思想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与造物活动。设计中的康养理念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如何将创新性融入其中,并结合当前先进、成熟的技术更好地表达产品中的康养,是任何时期设计师不变的课题。研究前人凝练的智慧,方可逐渐洞悉康养理念所蕴含的文化及原理。如何承前启后,将康养中的文化与理论更创新、合理地融入设计中,是接下来应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 王志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7):2.

[3] 陈峻良.基于设计心理学的产品设计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2(14):37-40.

[4] 徐诗愉.浅谈设计心理学与设计伦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关系[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3):57-59.

[5] 方安妮,解勇,关佳征.论产品设计中的生态属性[J].设计, 2022,35(07):84-86.

作者简介: 任笑萱,男,汉族,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王凤华,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中国风表达
解析国外优秀平面设计师及设计方法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设计理念
比吃药更贴心那些关注老年人的创意产品设计
色彩渐变之美与极简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