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国 严爱军
摘 要:“易加生态课堂”是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呼应时代“人网融合”的要求,依托“E学习”平台,创新育人方式,探索出的教学形态,主要包括“引导自学”“探究展学”“评点省学”三大教学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易加生态课堂”遵守生本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关键词:“易加生态课堂”;教学形态;生本性;共生性;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校园、课堂、教学行为等教育要素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渐演变成网络架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的新型、现代、充满科技感的教育环境。[1]为了积极响应时代变革的要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新育人方式,学校应积极探索教学形态,优化“互联网+教育”的课堂模式。钟绍春认为,从理论上讲,最好的教育应是:学生在内驱力的激发下,调适学习方式,调整学习方法,找到适合的学习伙伴,找到合适的老师,最后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2]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呼应育人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自2017年起,调整研究视角和重心,回归课堂主阵地,坚持“生态课堂”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样态的探索。
一、“易加生态课堂”的教学形态
中小学生态课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生本理念,以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将课堂教学中环境、学生、教师、文化等一切因子进行有机组合和协调作用,进而产生内驱激发、共同参与和质疑探究的浓郁氛围,从而实现美美与共、持续发展、共同进步的生态追求。[3]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班级文化、技术支持等种因素之间,和谐发展,互为平衡。
学校选择腾讯、小闲网络等6家公司建立“E学习”联盟,构建包括“E教室”“E课堂”“E巡课”在内的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样态,探索以模式样态为统领、以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特质、以教学相长及全程高效为目标的“易加生态课堂”。“易加生态课堂”的教学形态包括“引导自学”“探究展学”“评点省学”三大教学环节(详见表1)。
“易加生态课堂”,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教育教学规律,旨在回归学习的本味,进而提炼课堂基本元素,融合校本“E学习”实践成果,创新育人方式,探索教学形态。它聚焦从“怎么教”到“如何学”,思考从教师的“教学力”到“管学力”、从课堂的有序性到生态性。[4]
二、“易加生态课堂”的实施原则
苏大附中的“易加生态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 生本性原则
生本性是生态课堂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黄大龙认为,在生态课堂中,学校应该坚持以生为本,侧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促进心智发展,教师的教学侧重转向学生,学生的学习侧重内转。[5]“易加生态课堂”突破传统课堂的“教师中心论”“知识中心论”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化资源,依托网络构建学习平台,创设人网融合模式,优化学习路网设计,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易加生态课堂”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强调课堂的生态,坚持生本理念,践行“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基本原则。学生是教学环节的主体,学情是教学内容的起点,成长是教学目标的落点。“自学”“展学”“省学”三大环节聚焦学生的学习方式。“自学”是学生独自默学的状态,重在温习旧知,发现疑问与难点,继而“研读深思,诵记提疑”,在疑问处、重难点处“让思维发生”,以达到思维“愤悱”状态,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点燃思维火花,为下一步的多边对话奠定基础。“展学”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多边对话,围绕议题探究合作,这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聚焦核心话题的深度讨论。探究是展学的前提,展学是探究的深化。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我汇报、我补充、我质疑、我反驳、我板书、我总结”等话语标记,首先阐明自身观点,有条理地分析原因,最后总结出自身的答案(疑问)。学生在激辩中达到深度理解、意义建构、知识梳理和方法归纳的目的。这种深度学习,不是通过“师讲—生听”模式展开的,而是始终靠学生思维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来推动的。[6]“省学”是学生“体悟梳理,检查反思”的状态。在这一环节,学生一方面深入思考,消化整理,围绕核心点构建知识结构,归纳学习方法,丰富内在思想,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习的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迁移和应用。所谓迁移是把情境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转移到新的情境中,而应用则是内在知识的外显化、内在能力的实操化和内在思想的对象化。对学生而言,“省学”既是一种梳理与总结,又是一种迁移与应用,更是下一次学习的起点与基础。
我们认为,教师要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易加生态课堂”基于典型的应用场景,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学生。这一课堂样态,在学习兴趣方面,着力改造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在学习策略方面,让学生在多边对话中实现意义建构;在学习情境方面,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实操;在学习目标方面,基于学生立场,坚持生本理念,重视思维创生,提升综合素养。
(二) 共生性原则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的主体间性是生态课堂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关系。主体间性强调师生之间是“我与你”“人与人”的关系,二者追求的理想状态是: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与友好交往。在生态课堂系统中,双方努力的方向是共赢与共美,二者双向奔赴,实现“人—人”交往;在教与学两类活动的时间上,师生具有“双边共时性”[7]。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讨论、共同成长的,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教育愿景。
“易加生态课堂”,不仅关注师生与信息技术外在环境的关系,而且关注师生之间互惠共生的关系。我们在构建十大典型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师生在“易加生态课堂”中的成长与发展。“易加生态课堂”主要从两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一是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引导自学”环节,教师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明确教学起点,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向“可能发展水平”跃迁;在“探究展学”环节,学生展开多边对话,在质疑、思辨、深度对话中,运用高阶思维,实现思维的创生与成长;在“评点省学”环节,学生自行消化整理,归纳方法,触类旁通,抵达“可能发展水平”,实现自我的成长。二是关注学生充满阳光的生命状态。营造民主氛围、点燃学习情绪、强化自主赋能,一直是“易加生态课堂”追求的目标。课前,学校通过师生共建、文化宣传等活动,营造民主平等氛围。课中,教师基于“E学习”平台,创设多元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把自由表达和展示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七嘴八舌”,自由而畅快地发言,多途径调动学生的状态,共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后,教师俯下身子,主动与目标学生交流,寻获学生问题,并与之讨论,助之释疑,做好学生的“领路人”“贴心人”,使学生活出舒适的生命状态。
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全面发展,是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重要依据。“易加生态课堂”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让教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人生”(朱永新语)。教师是“易加生态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加工者和转化者,健康生活的践行者。“易加生态课堂”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理想乐园。在技术技能方面,学校构建的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实现了常态化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学校通过培训、互助、示范等方式,助力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和实操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在推进生态课堂模式中,提高了课程编写、目标定位、思维提升、学生管学等综合能力。在专业精神方面,“易加生态课堂”弥漫着民主、信任与真诚的氛围。教师充满爱心地教,学生充满激情地学。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收获幸福而完整的人生,学生收获健康阳光的高峰体验。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主要指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包括满足对未来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参照生态学理念和相关文件,生态课堂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师生共同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和课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8]
“易加生态课堂”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会学习”“善学习”“勤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引导学生聚焦主业、自我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通过主题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内化,开展“管理者离场”实验,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超越自我。在“易加生态课堂”中,教师也要学会学习,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实操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实现理念转向,提升教育教学境界。学校采用书院制培养方式,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系统中,学校坚持学员自愿参加的原则,开展辈朋研修,聘请名家开坛讲学、理念引领。在活动中,学校着力强化书院精神,构建“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的专业发展之路,精心打造师德师风、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等必修课程。在硬件方面,学校坚持不断更新升级,从交互式电子黑板到“易加学院”学习平台,从“4G+教育”到“5G融合教育”,优化技术环境,逐步构建“E学习”平台的典型场景样态,实现技术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永远在进步的道路上。苏大附中“易加生态课堂”还需要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更新信息资源,提升网络支撑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强化技术赋能,实现人网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彭小容.浅谈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8.
[2] 钟绍春.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9(4):2329.
[3] 杜亚丽.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8.
[4] 赵光义.基于知识建构视角的易加生态课堂实践刍议[J].华人时刊(校长),2021(1):4849.
[5] 黄大龙.关于生态课堂再思考(上)[J].人民教育,2010(18):5255.
[6]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7]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5.
[8] 杜亚丽.探析中小学生态课堂的实施原则[J].教育探索,2012(11):7173.
(张存国,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严爱军,苏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