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保险和基金产品

2024-07-02 16:30张箬菡
国际公关 2024年9期
关键词:老龄化金融服务

摘要:非银养老金融产品是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为代表的非银养老金融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销售规模较小、市场表现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相关产品经验,未来,我国非银养老金融产品应当加强银行渠道销售推进,在资产类型和久期配置上与投资目标相匹配,发挥长期投资优势,多方面加强风险管理,以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养老目标。

关键词:专属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老龄化;金融服务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推出能够有效服务老龄化社会的金融产品,是我国金融行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是老龄化社会对金融行业提出的诉求,更是老龄化社会中我国金融行业长久发展的必然举措。随着我国养老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除银行体系提供的储蓄存款业务、特定养老储蓄和养老理财产品外,以保险和基金为代表的非银养老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在第三支柱养老金中占据重要地位。

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对其目前市场表现进行分析,有利于思考未来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方略。同时,利用金融产品服务老龄化社会是全球金融行业的议题。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金融体系较为成熟完备,非银金融占据较为重要的市场地位。其金融产品服务养老产业的途径,以及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促进社会资本流动以纾解养老压力的方式,能够为我国保险、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在面临老龄化问题的挑战时更好地提供产品与服务、尽到社会责任提供良好借鉴。

因此,经对我国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的市场表现分析,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情况,对其销售、投资和风控提出建议。

一、研究背景

(一)人口背景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8亿人,总抚养比达到21.8%。按照联合国 《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老龄化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就属于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老龄化标准;2022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4.9%,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适龄劳动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增加为养老带来较大压力,劳动人口只有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保证社会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不但总量多、年龄结构失衡,还呈现性别结构失衡、城乡和地区失衡的特点,为解决养老问题进一步增加压力。[1]

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承担资金配置的工作,能够为增加养老保障供给、服务老龄化社会贡献力量。金融机构推出养老金融产品是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力求满足投资者的养老财务管理需求。

(二)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家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台了大量有关政策,鼓励金融产品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出:“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养老金融产品。国家对养老金融改革发展高度重视,确定了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和创新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产品的两条方针,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先行参与。金融机构开发养老金融产品的工作得到国家政策倾斜。

(三)学术背景

近年来,针对老龄化社会中的金融产品议题,国际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部分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理论分析层面,针对具体产品表现的分析比较缺乏。

国内研究较多集中在我国老龄化形势、养老金融发展现状、现有金融产品的情况等方面。柯文轩 (2023)等提出,应当充分发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在监管和制度的配套下发展适应我国形势的养老金融。[2]杨晓奇 (2023)将老龄金融产业机构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四类,指出其推出市场化老龄金融产品构成了目前已有的老龄金融产业形式,但是产品的 “养老”功能还不够突出,建议加强产品设计、服务配套、技术创新和行业约束。[3]张恺 (2023)通过分析老龄金融服务的国际经验,建议我国金融机构着力加强产品、服务、产业联动方面创新。[4]孟令国 (2020)等认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能够刺激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和发展产品,但金融供给仍然存在与养老需求脱节、客户覆盖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加强产品创新和风险监管。[5]

国际学者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普惠金融、金融机构发展养老产业与政府发展养老事业的协同等方面。伊利诺伊大学的Angela C Lyons (2018)等提出,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增进老龄群体的金融安全,需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金融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金融市场,获得更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O.S.Mitchell (2016)提出,进一步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需要国家的社会保障计划、雇主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建设。

二、商业养老保险

(一)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2021年5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 《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1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有16款披露或产生了2023年结算利率。2023年,稳健型账户结算利率均值3.44%,进取型账户3.73%(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2022年,稳健型账户结算利率均值4.64%,进取型账户5.14%。2023年投资市场波动较大,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股票市场表现不佳,2023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结算利率相较于上年下挫。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整体表现稳定,实现了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总体高于险资平均收益率,相较于股权和混合型基金、股票等产品具有竞争力,体现出了稳健的优势 (详见表1)。

投保情况方面,截至2023年1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42.7亿元,保单件数37.4万件。同期,我国特定养老储蓄业务余额263.2亿元;“稳健、长期、普惠”特征养老理财产品存续51支,购买金额1 004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监管总局)。相较于养老储蓄和理财业务,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具有保本保息的巨大优势,在债市利率下行、股市下行的时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保费规模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二)国际市场商业养老保险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均采用了 “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商业养老保险是第三支柱中的重要选择。

美国个人退休储蓄账户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IRA)是个人自愿参加的储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美国第三支柱养老金。IRA享有延迟缴税、免资本利得所得税等政策优惠,在投资上注重长期收益。ICI数据显示,传统IRA账户20年期年化收益高于普通储蓄账户33%。

瑞士商业养老保险的结算利率除了有最低保证利率,还有最大值的限制,以限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随着瑞士利率的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率的增大,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越来越难以维持原先的最低保证利率,目前大多数公司的最低保证利率已经低于储蓄存款利率。

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快、保险产品多。日本以iDeCo计划作为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补充并受其投资监管,是个人缴款的养老保险账户。参保者自由选择开设机构,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配置投资组合。在投资方面,iDeCo计划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风险管理,以不同风险类型的资产配置比例为管理核心,并允许资产市值变化导致不超过±5%的容差。[6]iDeCo计划保本产品主要是保险产品和定期存款,投资产品基金化运作。2021年,iDeCo计划综合收益率6.79%,相较于我国商业养老产品,市场表现较好。

三、养老目标基金

(一)中国养老目标基金

我国市场上的养老目标基金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募基金;采用FOF形式或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 (定义来源:光大证券)。

截至2024年2月6日,我国市场现有471只养老目标公募基金,总规模715.3亿元。覆盖养老目标风险FOF和养老目标日期FOF类型,收入型投资风格占46%(详见图1、图2)。覆盖多种投资策略。养老目标风险FOF基金主要通过综合研判主要资产的趋势与风险,形成对股票、债券以及大宗商品等资产类别的战略配置意见,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基准资产配置比例;考虑宏观经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流动性环境、市场走势、投资者行为等方面,对被投资基金基于历史业绩、风格、投向资产、投向行业、稳定性、资产跟踪能力、流动性、规模、风险控制、合规运作、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等多种因素进行遴选,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满足养老资金理财需求。养老目标日期FOF基金在资产的配置战略上,基于生命周期假说,考虑目标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特征演变路径、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所投资各类资产的相关性,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目标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路径,随着目标退休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资产组合的波动水平。在资产的配置战术上,利用多种研究交易方法综合考量选择基金池,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费用方面,中国养老目标FOF基金平均运作总费率0.99%。因我国养老目标基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美国费率较高。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2018年在我国获准发行之后表现强劲,规模增速和业绩表现在公募基金产品中较为领先。2022年后,养老目标基金市场表现大不如前。近两年,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情况难以令人满意。排除因发行时间较短统计时长不足的基金,截至2024年2月6日,养老目标风险FOF基金中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正者仅有4支,占2%,甚至有35%近一年净值跌幅超10%;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均值为-4.44%,正收益产品仅占21%。养老目标日期FOF基金表现更加不尽如人意,近一年没有净值增长率为正者的产品,92%的产品跌超10%;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均值为-9.40%,正收益产品仅占20%,年化回报均值为-7.34%。较早的产品收益率难以令持有人满意,46.7%的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不足5 000万元 (详见图3、图4) (Choice数据,截至2024年2月6日)。

近两年股票市场整体行情不佳,多次触及较长周期内的低谷。采用FOF形式运作的养老目标基金和股票市场收益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即使收益优于业绩比较基准,也不尽如人意。但是,长期稳健增值才是养老目标基金的最终管理目标。作为希望能够提前配置养老金的个人,养老资金的理财需求实质上并非短期收益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而是拥有绝对正收益,对抗生命周期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贬值,为老年生活提供经济支持。股票市场表现对养老目标基金收益情况的重大影响说明,目前我国的一部分养老目标基金资产配置比例没有根据资产市场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投向资产与目标投资风格发生偏离,市场风险管控能力尚有不足。但是,还能够看到,发行超过5年的产品里,10支养老目标风险FOF基金中有8支近五年净值增长率大于10%;10支养老目标日期FOF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有8支近五年净值增长率大于10%。可见养老目标基金具有在较长周期内获益、把握市场牛市行情的潜质。随着越来越多产品期限的拉长,能够对养老目标基金的表现持观望态度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截至2024年2月6日)。

(二)美国养老目标基金

美国自1935年就开始建立养老金体系,体系成熟。401K养老计划是养老目标FOF基金的稳定资金来源,共同基金也以多元化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等优势成为美国养老金的主要流向。截至2021年底,美国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2.23万亿美元,10年长期年化收益率8%—9%(数据来源:《2022美国基金业年鉴》2022 Investment Company Fact Book)。

作为养老金的重要投向,美国投资公司协会 (The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对养老目标日期FOF基金做出了特殊监管要求。基金董事会需要定期审查基金投资业绩、合规控制、顾问费用等方面,过程严格,持续数月到一年。

截至2024年2月6日,美国市场现有750支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和450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在近1年的年化收益方面,公布收益的产品均没有亏损 (详见图5、图6)。但是,绝大多数产品的收益集中在0%—3%,较为保守。作为投资者的重要考虑目标,美国养老目标基金费率近年来在不断下降。目标日期基金的费率在0.08%—1.04%,目标风险基金的费率在0.02%—3.92%,均值为0.52。目标日期基金主要的构建策略包含设计下滑轨道、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风控,其中下滑轨道结构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因素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四、结束语

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覆盖率较低。目前,养老理财产品是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中所占规模最大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大多数由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银行作为终端个人客户资源最多的金融机构,具有渠道优势。因此,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应当加强银行渠道销售工作,进一步与银行做好总对总准入和网点销售推进,发挥产品独特的优势。

我国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收益短期内就体现出了稳健优势,养老目标基金长期业绩表现远优于短期。个人养老保险和基金产品旨在为老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在投资策略上最为注重长期收益。因此,个人养老保险和基金产品应当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在资产类型和久期配置上与投资目标相匹配。投资端需发挥长期投资优势,根据股债资产市场表现调整基准资产配置比例,注重被保险人或基金持有人风险偏好变化,实现长期的稳健收益,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

鉴于养老金融产品的特殊性,推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的机构公司应进一步在资产负债管理、产品设计、信息披露、资产组合和资产类型选择、公司内部治理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以期达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养老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石.中国人口结构失衡及其调整战略: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税务与经济,2022(05):1-10.

[2] 柯文轩,施文凯.中国养老产业金融发展业态研究[J].新金融,2023(09):51-56.

[3] 杨晓奇.我国老龄金融产业中长期发展趋势及政策选择[J].老龄科学研究,2023,11(05):1-13.

[4] 张恺.老龄化社会金融服务创新[J].北方金融,2023(01):90-95.

[5] 孟令国,沈振辉.中国养老金融发展及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20(16):75-80.

[6] 赵敬,史涵婷.日本个人养老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iDeCo计划为研究对象[J].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06):83-94.

作者简介: 张箬菡,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险学。

猜你喜欢
老龄化金融服务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加坡CPTPP金融服务负面清单及对我国的启示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四个聚焦”打好疫情期间金融服务“组合拳”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