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斌
摘 要 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职语文的教学也赋予了更多的期盼。但是,中职的语文教学因受诸多因素影响而饱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师教学中漠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注重的是对人的关怀,体现为以人为本。由于中职的语文教学所面向的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人文关怀在其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关怀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实现“三转变”和“二构建”。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人文关怀 教学转变 教学构建
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关怀,所涉及的对象是人,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也是一样。所以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中进行中职语文教学,需要转变一些旧的语文教育理念,并积极构建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三转变”
1.教与学的转变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学生,它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韩愈在《师说》中高度概括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可是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与学之间并不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考取更高的分数;学生学的目的,也是考取更高的分数。二者的关系,在分数的绑架下,变得有些畸形。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他们主导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客体,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成了学习的“机器”。这种情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很常见的。虽然中职语文的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要相对小些,但是中职学生毕竟要参加对口高考,也要考语文,而且竞争压力也不小。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为注重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也就是考试的分数。毫无疑问,中职语文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主角。这样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课堂,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而只是一个为了考取高分数的受教育者。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严重打击了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的自我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必须转变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只是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而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有主见,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真实的生命体验才是学习知识之道。
2.教学内容设计的转变
教学的内容是教学的载体。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对它们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然后教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在处理教材方面,教师也需要转变。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只是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比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这两种教材。这两种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注重学生的实践,每一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个与中职学生联系紧密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演讲、应聘、导游等同学生专业联系紧密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消耗精力多、花费时间长,且又与考试很难沾上边,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把这些教学内容弃置一旁,不闻不问。这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就形同虚设了。教师偏重于对课文进行详尽的分析,分析人物,分析结构、分析课文主旨。遇到文言文,教师毫不犹豫地从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来讲,这样应试式地处理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就将具有审美性、人文性的课文肢解成了应试文,这样就导致语文课堂枯燥无味。此外,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上过分依赖教材。现在虽然提倡校本研修,提倡使用校本教材,但只是停留在倡导上。一个学期,教师围绕着教材翻来覆去地讲,把一些内容像“炒冷饭”似的不停地重复。教师在依赖教材的同时,还忽略了学生。在使用教材时,教师的眼里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对于学情的考虑是很不够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学习内容,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学生对哪些学习内容还比较陌生等,教师在备课时,很少将上述问题考虑进去。教师多数是用一本教材,再外加一本教参。所以,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就一定得转变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为了教会学生而合理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尽量地扩大教学的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只顾着考试,而应该兼顾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教学评价的转变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评价有特别的要求: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提供信息反馈,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其中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应当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尤为重视的。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中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应该讲究一定的技巧,只有对学生或者教学作出科学的评价,才能达到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要做如下转变。
(1)转“虚”为“实”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某些评价是“虚”的。尤其是在公开课当中,教师的评语充斥着这类空洞的表述:“好!”“你真棒!”“你真聪明!”“非常不错!”比如有位学生朗诵中,由于胆小,读得很不流畅,结结巴巴。教师却评价道:“读得不错。”这类评语固然是对学生的肯定,可是多了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有时甚至是一种误导。这些都是应付式的、不切实际的评价。教师在肯定学生时要更诚恳、更务实。例如,“你真棒,这个回答非常全面。”“好,你分析得很到位,而且有自己的见解。”“不错,你能独立完成了。”在上述评语中,加上后面这些务实的语言,这些评价就会显得更真诚,学生得到的就不仅是一个表扬或者一个肯定,而是知道自己的好,好在何处,或者知道自己不错,不错的理由在什么地方。这样转“虚”为“实”的评价就能极大地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2)转“果”为“过”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看重的是结果,把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在语文课堂上很难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教师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学期学生到底考了多少分数,一篇作文学生最后的得分是多少。一叶障目,只注重结果,就会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忽略掉。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教师在评价中往往把最重要的内容丢弃掉了,这是舍本逐末。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学评价,既不利于中职语文课堂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在评价中,教师要转“果”为“过”,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在追求学生共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二构建”
1.构建尊重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尊重的意思是尊敬、重视。人文关怀的核心要素是关心人、尊重人和培育人。要调节人的心灵,使其往健康方向发展。所以在构建人文关怀教育理念时,应先构建包含尊重在内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学生的家庭也逐渐殷实。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是父母共同的心愿。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能有尊严地活着。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半是独生子女,父母多数外出打工。孩子是大人手心里的宝,长辈对他们是百般呵护,希望他们在社会、在学校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中职学生在物质上是富足的,在精神上却是贫瘠的。少部分中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前瞻意识,易安于现状,缺乏追求,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薄弱。他们不愿意与班上的同学或教师交流,处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但是他们的内心的自我表现欲和自尊心却是很强,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却相对较差。他们喜欢听教师的表扬,不愿接受批评,尤其是一些无缘无故的批评。稍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挫折感、自卑感会慢慢侵蚀他们进取的心,一件小事、一个小问题就可以导致他们与教师、同学发生矛盾,甚至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构建尊重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自古以来,教师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而现在需要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去尊重学生,很多教师难以接受。尊重的是互相的,所以教师只有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去尊重学生,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样的教育理念才会在教学中起到双赢的效果。
2.构建平等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和谐社会需要平等,和谐教育同样需要平等。所以人文关怀教育理念本应包含“平等”二字。这里的平等,既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中职学校中,少数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有问题的,喜欢迟到旷课,不爱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所以在一个班,在语文课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大“阵营”,而且这两大阵营在学习的实力上相差很悬殊。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这两大“阵营”,我们语文教师不能顾此失彼,需要平等地对待这两个“阵营”,让他们都能“向阳而生”。可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平常的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为其贴上标签,戴着一副“有色眼镜”,不愿意去发现那些成绩差的、上课爱捣乱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部分学生稍有差池,语文教师就会毫不留情去指责和批评;教师会把过多的精力去关注那些成绩好的、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他们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违纪现象,有时会“一笑而过”。殊不知这样做会让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语文教师的重视,总是挨批评,而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也会由于语文教师过于“偏袒”的心理,他们也会对此产生优越感而忽略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他们也会逐渐淡化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见构建平等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是在中职语文课堂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
中职语文教学有人文关怀的参与,才会熠熠生辉。而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应该从思想上、从行动上完成“三转变”和“二构建”,这样才会让语文课堂真正具有“语文味”。
[作者通联:云南文山州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