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果?李睿智
摘要:为了推动混合式“金课”建设,寻求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有必要开展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将感知价值理论与期望确认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工科类专业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332份调查问卷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内容收益、情感收益和发展收益的增加能够提高学生的感知收益,从而对感知价值产生正向影响;而资金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则能通过降低感知成本提高学生的感知价值;此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价值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效果;感知价值理论;期望确认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引言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普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高校的主流学习方式。但整体而言,混合式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推行应用过程中依然面临众多困难,与混合式“金课”建设所追求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目标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1]。因此,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寻求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对推行混合式“金课”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围绕混合式教学效果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3类:(1)关于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对比考量。(2)关于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关于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部分学者从教师自身条件、教学支持系统角度探究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内在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可见,已有文献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但鲜有文献基于学生的感知价值视角探讨如何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构建学生感知价值视域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为教师优化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理论基础
(一)感知价值理论
在高等教育领域,感知价值则是指学生将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其所付出的全部投入相比较后,对高等教育总体效益的综合性评价[2]。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工科类专业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本文将从感知价值的概念出发来研究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即通过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来衡量感知价值。感知收益将通过内容收益、情感收益、发展收益3个指标来测量,而感知成本将利用资金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两个指标来衡量。
(二)期望确认模型
期望确认模型主要阐述了期望确认度对用户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以及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的路径关系[3]。先前的研究中,董庆兴等在研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时,采用了感知价值来替代期望确认模型中的期望确认度[4]。鉴于此,本文将期望确认模型中的期望确认度替换为感知价值,并进一步将影响确认度的因素细化为影响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的变量。
二、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一)感知价值与学生满意度
感知价值是指学生在进行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知识增加、能力提升(感知收益)与他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资金、时间、精力(感知成本)进行权衡后对混合式教学的总体评价。在感知收益保持一定的前提下,随着感知成本的降低,感知价值会增加;而在感知成本保持一定的前提下,随着感知收益的增加,感知价值也会增加。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混合式学习后,通过将其收获与期望进行比较,并形成满意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感知价值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隗静秋等的实证研究发现,感知价值中的内容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交价值对满意度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5]。因此,提出假设:
H1:内容收益对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
H2:情感收益对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
H3:发展收益对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
H4:资金付出对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
H5:其他成本付出对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
H6:感知价值对学生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二)感知有用性与学生满意度
感知有用性是指学生在接受混合式学习后,感觉到学习有效果、有作用和有意义。期望确认模型指出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王哲在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6]。因此,提出假设:
H7:感知有用性对学生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三)学生满意度与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是指在完成混合式学习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价值观方面具备了应有的能力。学生满意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刘选会等的实证分析证实了专业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以及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7]。因此,提出假设:
H8:学生满意度对学习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理论与研究假设,通过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来衡量感知价值,结合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工科类专业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借鉴已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对相应题项进行调整和优化。问卷包含9个研究变量,每个研究变量2~3个测量题项,每个测量题项通过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问卷设计完成后,首先发放给工科专业的15名学生填写,并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对一些理解困难、有歧义的题项进行了修订。然后进行小范围的前测,收回问卷136份,对前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测量题项26项。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借助“问卷星”制作了在线问卷,然后将其分发给工科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填写。共收回383份问卷,剔除“年级”选大一的、“专业”选非工科的、答题时间过短过长的、有明显规律的等不符合研究要求的问卷,最终得到332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数量大于测量题项数量的10倍,符合样本稳定性的要求。运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男生数量远多于女生,占比83.73%,符合工科院校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分布特征。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比为35.24%、34.04%和30.73%,样本覆盖了不同的年级并且各年级人数分布比较均匀,符合研究要求。
四、 数据分析与检验
(一) 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采用不同的测量题项对同一潜在变量重复测量时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常用Cronbach'α系数来检验,一般要求Cronbach'α系数大于0.7。本研究应用SPSS 26.0来检验Cronbach'α系数,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收敛效度通过标准化因子载荷、组合信度CR、平均方差提取值AVE来衡量,一般要求标准化因子载荷和AVE均大于0.5,CR大于0.8。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测量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和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大于0.5,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区别效度通过比较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的平方根与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来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对角线上平均方差提取值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和所在列的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二) 模型拟合度检验
应用AMOS对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为了保证样本数据与理论模型匹配,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应该处于规定阈值范围内:绝对适配度指数GFI>0.8,AGFI>0.8,RMSEA<0.08;增值适配度指数CFI、TLI、IFI均大于0.9;简约适配度指数X2/DF<5,PCFI>0.50,PNFI>0.50。检验结果显示,绝对适配度指数、增值适配度指数和简约适配度指数均在适配标准范围内,表明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度良好。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共同方法偏差指的是因为同样的数据来源或评分者、同样的测量环境、项目语境以及项目本身特征所造成的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之间人为的共变,是一种系统误差。检验结果显示,提取载荷数量为1时,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累计方差解释比为12.263%<40%,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表明问卷调查的结果良好。
(四)假设检验
应用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若|C.R.|>1.96,P<0.05,|β|>0.1,说明假设成立。检验结果显示,内容收益、情感收益和发展收益对感知价值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88、0.181、0.148。资金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对感知价值有负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15和-0.242。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对学生满意度均有正向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48和0.124。学生满意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路径系数达到了0.285。并且|C.R.|均大于1.96,P值都小于0.05,说明所有假设都成立。
结语
本研究将感知价值理论与期望确认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论证了感知价值和感知有用性通过影响学生满意度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丰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体系。研究表明,内容收益、情感收益和发展收益的提高能显著提高感知收益,进而提升感知价值;而较少的资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能有效降低感知成本,从而提升感知价值。此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价值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些结论对于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增加学生感知收益,提升感知价值
本文研究表明,内容收益、情感收益、发展收益显著正向影响学生的感知价值。这要求授课教师应当精心打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使其内容丰富、实用、专业、有趣。此外,教师应该利用在线平台的互动功能(如在线讨论区、在线问答和即时聊天),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提升学生的情感收益。同时,教师还应该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减少学生感知付出,提升感知价值
本文研究表明,资金付出、时间付出和精力付出显著负向影响学生的感知价值。这要求授课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简洁明了的学习指南,使他们清楚了解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减少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浪费。此外,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仿真实验、视频、图片等)来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减少学生学习复杂理论和抽象概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为了进一步降低学生的感知成本,教师可以压缩视频文件,以减少学生学习线上视频时的流量费用。同时,教师还可以申请学校的机房供学生线上学习使用,以减少学生购买辅助学习设备的费用。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感知价值。
(三)提升感知价值,提高学生满意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研究表明,感知价值通过影响学生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授课教师在组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应重点关注学生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把提升学生的感知价值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进的重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收益,降低感知成本,从而提升学生的感知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最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的研究主体是工科类学生,未讨论不同学科、不同生源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差异,将学生分类来讨论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徐春华.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投入影响因素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
[2]娄超,杨曦,刘婷婷. 基于CDIO理念和个性化学习的商科课程改革探索——以《商务智能》为例 [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2 (04): 45-53.
[3]刘珈琪,柯湾,刘春. 基于TAM-ECM模型的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软科学,2019,33(07):116-121.
[4]董庆兴,周欣,毛凤华,等.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J].现代情报,2019,39(03):3-14+156.
[5]隗静秋,严佳馨,陆文文. 感知价值视角下大学生B站视频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21,(10):44-50.
[6]王哲.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01):78-83+143.
[7]刘选会,钟定国,行金玲.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7,(0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