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要:英语谚语是英语国家人民在历史社会发展实践中创造和提炼出的睿智的语言,值得全世界人民学习和借鉴。在现代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归纳英语谚语的艺术特色,探析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只要译者关注中国读者的文化审美和期待视野,充分发挥汉语的语言优势,灵活地使用翻译策略和技巧,把英谚蕴含的寓意和文化内涵,用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翻译出来,英语谚语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就可以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再现。
关键词:英语谚语;现代接受美学理论;艺术特色;翻译策略和技巧
引言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提炼出的智慧的语言,它具有简短凝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它们承载了各个民族的地理、历史、风俗、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信息,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般规律和真理[1]。
英语谚语具有谚语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包含西方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其在词汇语法、文化内涵、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与汉语谚语存在巨大的差异。英语谚语的语言特色、审美特色和文化特色非常明显,在当前中国文化语境下,把英语谚语完整地介绍给中国读者,并非易事[2]。到目前为止,翻译界的一些学者和专家从翻译理论视角和跨文化视角,对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进行过分析,一致认为,精彩的英谚汉译文,不仅译文精准,而且能把其中蕴含的文化典故和深刻寓意表现出来,并进行恰当的跨文化转换,让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本文以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在对英语谚语艺术特色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英谚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一、现代接受美学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接受美学学派认为,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读者,其文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会实现。(H·C·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检验[3]。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专家杨武能对此理论非常重视,并发文指出,现代美学把读者纳入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是完全合理的,因为文学作品就是给特定读者阅读欣赏的,只有有了读者的参与,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才能最后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要得以延续,必须依赖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阐释[4]。
二、英语谚语的艺术特色
(一)英语谚语的语言特色
英语谚语是经过英语国家人民的反复锤炼形成的,具有音律优美、对仗押韵、节奏感强的语言特点,因此读起来音节悦耳,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强烈的音韵之美;大多数英谚为简单句结构,也有复合句和省略句,句式简短凝练,结构匀称,紧凑而有张力。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简洁优美,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例如,
Soon learnt, soon forgotten. (记得快,忘得快。)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此外,不少英语谚语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呈现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染力强的语言特色。例如,Reading without reflecting is like eating without digesting. (读而不思,犹食而不化 。)
One father is more than a hundred schoolmasters. (父亲一人胜过教师百名。)
(二)英语谚语的文化特色
英语谚语虽然在语言层面上凝练简短,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既能体现诸如天文地理、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广义的文化,也包括西方宗教著作、文学典故、诗歌散文和传说故事等狭义的文化,甚至有的英谚就直接来自文学著作。因此,不少英谚都拥有浓厚的西方民族文化和人文特色。例如,The mountain has brought forth a mouse. (大山生了个小老鼠/雷声大,雨点小。)
注:此条谚语源自《伊索寓言·大山临产》(有座大山响声隆隆,就像即将临产一样,于是周围的人纷纷跑来观看,然而,过了很长时间以后, 山里只钻出了一只小老鼠,让人们大失所望。)
(三)英语谚语的审美特色
英语谚语在语言、思想、意象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从形式到内容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它的语言形式虽然偏向口语化,但押韵凝练,易于诵读,充满了音律的美感;它的内容和意象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的地理风俗、社会百态和人民的劳动实践,阅读之后往往会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种真实的美;它蕴含的思想深邃而睿智,让人增长智慧,通晓事理,给人以思想启迪之美。
三、接受美学指导下英语谚语翻译的方法
在遵循“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和翻译英语谚语,即在准确传达英谚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关注中国读者的接受程度和阅读体验,发挥汉语语言和文化的优势,适当地进行再创作,让其汉译文在当代中国语境下获得新的艺术魅力。
在上述理论和翻译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在英语谚语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归纳了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英语谚语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当译者碰到意义直白清晰,寓意浅显易懂,没有深奥文化背景的英语谚语,可使用直译法,即根据英语谚语的基本结构和字面意义,顺句操作,保留英语谚语中的西方文化信息和民族特色,直接将其意义翻译给读者。例如,
例1. 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
译文:畅言是银,沉默是金。
分析:此条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是头韵重复,分句对仗,富有节奏感。此处用直译法,以尾韵重复的对偶句来处理此英谚的头韵重复,使译文的语言和句式保持了原文的音律之美。此外,“沉默是金”也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成语,其涵义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将这个成语用于此英语谚语的译文,更有助于中国读者理解和欣赏。
(二) 意译法
有些英谚源自西方的宗教典故和文学作品,并且表达方式不符合汉语文化的表达习惯,普通的中国读者对此类英谚往往不易理解。这时,译者需考虑到中国读者的接受能力,可意译法,即破除原文语言字符的束缚,直接译出其内涵意义,同时,对其中的西方文化信息进行灵活处理[5]。例如,
例2. 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 rules the world.
译文:母亲统治着世界。
分析:此英谚来自威廉·罗斯·华莱士(William Ross Wallace)的一首名诗《摇摇篮的手》(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意思是母亲比男人拥有更大的力量来统治世界,因为她们负责养育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来改变和影响着世界。
如果此处用直译法,译为“摇摇篮的手统治着世界”,则读者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他们不禁要问,这个摇摇篮的人到底是谁呢?在家里,除了妈妈以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都可以摇着摇篮哄孩子入睡。于是,缺少背景文化的中国读者就会对译文感到困惑甚至误解。因此,译者打破了原文字词的桎梏,直接译出原文的内涵意义,把“摇摇篮的手”象征的原型——“母亲”翻译出来,让读者彻底弄懂这则英谚的内在寓意。再如,
例3. Opportunity seldom knocks twice.
译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6]。
分析:此英谚的字面意思是: 机遇很少会到你家敲两次门。它喻指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宝贵,一旦错过,就很难再得到。这条英谚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机遇比作人,并且它会去敲别人家门,给人带来好运。然而,“机会敲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和文化意象,中国读者可能感到陌生和别扭,不容易接受。因此,译者采取了意译法和归化的翻译策略,略去了英谚中的文化意象,用中国读者熟知的成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来传达这句英谚的内涵意义。
(三)套译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社会发展、生活体验以及自然规律认识等方面,都会有相似的认知和体验。因此,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语言形式和内涵寓意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翻译此类英谚时,译者可以发挥汉语语言和文化的优势,采用套译法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即直接套用与其思想内涵相近,甚至相同的汉语谚语或习语来翻译。这样,中国读者不仅可以理解此类英谚的寓意,而且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享受到与英语读者相似的心理感受和阅读体验。例如,
例4. Sickness comes on horseback but goes away on foot.
译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分析:此英谚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内涵意思是:疾病通常来得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而病情的恢复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此处用直译法,译为“疾病骑着马来,步行离开”,让“疾病”人格化,又“骑马”又“步行”,中国读者理解起来肯定觉得有点别扭。因为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从没有作品把疾病拟人化,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文化意象,直译肯定不会让中国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
因此,此处应用套译法,即变更其字面意思,发挥出汉语的语言优势,套用中国的习语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表达此英谚的寓意。同时,该译文也很好地体现出了原文的修辞之美和思想之美。
(四)释译法
不少英谚都包含了天文地理、社会风俗和宗教著作等西方文化信息和知识,而普通中国读者对此却并不熟悉,因此,译者需在此类英谚译文之后,加上注释,写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中国读者了解其英谚的来源出处和相关的文化典故,了解其外延的文化信息,让他们在全面的西方文化语境下,鉴赏其精彩的文化寓意[7]。例如,
例5.See Naples and (then) die.
译文:那不勒斯美景,看过死也甘心。
注:Naples: 那不勒斯,意大利港口城市,西临那不勒斯湾,(the Bay of Naples), 东面可远眺维苏威火山(the Volcano Vesuvius),景色异常绚丽,为意大利的旅游业中心。
分析:此英谚的意思是:人们只要到过那不勒斯这座海港城市,欣赏到它异常壮观的美景,就没有白来世上走一回,哪怕之后死了都值。此英谚如使用直译法,译为“看了那不勒斯就死去了”,那么此译文就完全成了孤立机械的语言符号,成了“误译”或“死译”,读者也会对译文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此处译者使用了释译法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原文中重要的异域地理文化信息[8]。Naples(那不勒斯)并不是世界知名的国际都市,因此大多数中国读者对此并不知晓,所以有必要加以注释。了解那不勒斯这一重要的地理文化信息后,中国读者才能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此条英谚所传达的情感之美和寓意之美。
(五)分译法
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在行文结构和遣词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结构,多长句,多显性衔接;汉语句法重语义,多短句,多隐形衔接[9]。在现代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当把中国读者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到他们对英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翻译时可将英谚的语言结构和句式进行适当的转换,以适应当前中国的语言文化习惯[10]。因此,对于一些长句的英谚,译者可采用分译法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把英谚拆分成两句或数句。这样就发挥出了汉语多短句、重意义的语言特点,译文结构也显得匀称和谐、前后呼应,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例如,
例6. Sometimes words hurt more than swords.
译文:有的时候,说话伤人,胜过刀剑。
分析:此谚用了英语的比较结构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恶意的言语给他人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胜过刀剑对身体的伤害。此句英谚结构简单,意义清晰。但如果将它直译成“有的时候话语给人的伤害要比利剑还强”,那么译文就完全失去了文采,变成了大白话,不再具有谚语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了。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分译法,将原句拆开后翻译,连续运用3个汉语四字格来表达,发挥出了汉语语言的优势,这样,既生动准确地译出了此英谚的意义,又让译文显得整齐匀称,音律优美,富有气势和文采。
结语
通过以上英谚译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接受美学理论,充分考虑了普通中国读者对英谚译文的理解程度和阅读体验,在此基础上,发挥汉语语言和文化优势,灵活地采用翻译方法和策略,让英谚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得到了重生。
在当今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中,既要博采众长,也要坚定文化自信。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既要忠实原作、保留其异域特色,也要尊重本国的文化地位和语境,关注当代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程度和审美需求,让异域文化最大限度地融入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顺利实现积极的跨文化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朱文娟,张智.英语谚语的来源、特点和翻译方法[J]. 成都大学学报, 2011, (05):27-30.
[2]杨小双.英语谚语汉译的审美再现[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 (03):67-71.
[3](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1-23.
[4]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1-122.
[5]赵亮.刍议当代翻译美学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80-82.
[6]徐守勤.袖珍英语谚语词典[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82.
[7]付艳丽.跨文化语境下英语谚语翻译的意蕴和特征表达[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6,(04)90-91.
[8]王坤,王春阁.归化和异化原则在英语谚语翻译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 2013(03):43-44.
[9]霍小静.英语谚语的审美和翻译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05):51-52.
[10]王书亭.英语谚语汉译中的结构等值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 2003(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