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知识源R&D搜寻活动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

2016-12-03 23:01张琳曹园园
价值工程 2016年31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吸收能力

张琳+曹园园

摘要: 知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优势资源,但企业往往缺乏创新所需的知识源,即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识缺口,企业不得不从外部或内部进行知识源的定位、查找活动。组织内部的R&D活动被认为是内部的重要的知识搜寻行为。然而组织内的这项“搜寻活动”究竟对企业的吸收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内部R&D活动、知识基础与吸收能力三者理论模型,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

Abstract: Knowledge is the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sources to enterprises survival. While companies often lacks sufficient innovation knowledge source, which will form a knowledge gap in the enterprise. So enterprise has to orientate and search knowledge source from enterprises external or internal. The internal tissues R&D activit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knowledge searching behaviors. However, what impact will be the organizations search behavior to the enterprises absorption ability? The article analyze with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build a theoretical models of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R&D activities, knowledge bas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sts it wit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关键词: 吸收能力;R&D搜寻活动;知识基础;结构方程模型

Key words: absorptive capacity;R&D search activity;knowledge bas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064-03

0 引言

R&D活动是组织内部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企业通过组织内部R&D搜寻活动主要用于弥补组织内部的知识匮乏及解决由于知识过时引发的绩效问题,这样看来组织内部的R&D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知识补充及更新活动。组织内的知识有两种形态,一种以静态存在于组织中的知识基础(存量知识),另一种是动态形式的知识流;存量知识是知识流得以实现的前提[1]。企业的R&D活动可以认为是更新组织内知识流量的行为。

当组织内部形成知识缺口时,就需要开展知识搜寻的活动。这样的缺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企业内部在知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比较匮乏;其二是企业内部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但由于知识的内隐性及缄默性使得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如果是前者,那么组织需要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弥补在创新中的知识资源贫乏;反之则需要在组织内部进行R&D活动,开拓现有的知识资源。两者相比,由于内部新创的知识具有隐含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

1 企业内部知识源R&D活动对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知识基础的调节作用

1.1 吸收能力概述

吸收能力最早由Cohen & Levinthal(1990)提出时,吸收能力被看作R&D活动的附属产品,把吸收能力看做了一种静态资源[3]。把吸收能力作为一种静态资源而不是动态的过程,忽略了过程性、动态性。吸收能力一系列连续的过程,包括获取、内化、应用三个相继阶段,即识别新知识价值得能力,并将之与内部特有知识结构相适应产生新知识的能力,并应用于创新过程中。具备吸收能力的前提是组织内存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存量知识),这样才能依赖先前的知识去识别、消化、使用新知识。可见,吸收能力与组织内部的R&D活动、知识基础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1.2 企业内部知识源R&D搜寻活动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企业内部的R&D活动被视为组织内部的知识源的搜寻行为[4],这项活动能够在研究开发过程中获得许多产品的创意及技术相关的知识。这是因为研究与开发这项活动由组织中不同专业背景知识成员所组成,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技能,组织通过R&D活动可以接触到每个成员的知识,过程中这些频繁的交流使得这些新知识在组织内部得以沟通和传播,增进了R&D活动过程中的新知识碎片结合的能力。随着内部研发活动水平越高,知识再结合的概率越大,结合的新知识成为进一步创新的基础,又构成先前吸收能力的一部分。

H1 企业内部知识源R&D搜寻活动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

1.3 知识基础在R&D搜寻活动与吸收能力间的调节作用

知识基础指的组织中及员工拥有的技能、经验。拥有厚实知识基础的企业有可能在预测未来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方向上拥有一定的突破,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吸收能力;反之,在某一领域内缺乏知识或拥有较少知识的企业,会对该领域内知识与信息缺乏灵敏的反应能力-即知识获取的能力。吸收能力就是组织利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搜寻、获取、消化新知识,可见,吸收能力是建立在组织的经验及知识基础上的,可以认为深厚的知识基础对提高吸收能力有积极影响。

企业须在当前的知识基础上对R&D活动创造的新知识源进行内化、吸收,将现存的知识基础与外部新的知识相结合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组织在特定的领域中有有丰富的知识基础时,往往倾向于依赖组织内部的资源进行知识的创新,这样形成组织内部范围内的搜寻与挖掘;随着投入的增加,组织就难以摆脱路径依赖的特点。

H2 知识基础在吸收能力与R&D搜寻活动中有调节作用。

H2a知识基础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

H2b知识基础对R&D搜寻活动有负向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本文调查问卷作为数据获取方式,并结合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次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河北省高校中在校MBA人员及在职培训的企业高管发放问卷,填写后以电子邮件方式回复。共发放问卷156份,总计回收1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7份,有效回收率87.8%。

2.2 变量界定

R&D搜寻活动用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与R&D的各项物资投入代表企业的R&D活动强度[5];知识基础用核心技术拥有量、组织信息化水平及员工受教育程度体现;吸收能力用广泛搜寻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发掘获取知识的价值,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融合;根据新知识改造现有的工艺、产品和技术三个问题表征[6]。

2.3 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果分析

将搜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表明R&D搜寻活动、吸收能力、知识基础的Chronbach′s α系数均达到了0.8以上;所有指标的KMO值均在0.7以上,表明问卷的题项信度、效度良好。

利用统计软件AMOS21.0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路径系数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标准化得路径系数显著性均小于显著性概率0.001水平;各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因子载荷也均在0.05以上,经过修正后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模型的路径分析如表1所示,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

3 结论

组织内部的R&D搜寻知识源的活动对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有显著的作用,然而组织内部的存量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虽然组织内部丰富的存量知识对企业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有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组织内部充足的知识基的惰性阻碍了新知识的创造,所以应处理好R&D搜寻活动、知识基础与吸收能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建刚,吴洁.结构化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基于知识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11):628-639.

[2]胡玮玮.基于知识缺口和知识源的知识管理战略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3-96.

[3]Cohen,W.Levinthal,D.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Special Issue,1990,35:128-152.

[4]袁健红,李慧华.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新颖程度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92-1899.

[5]刘敏,徐凯,田增瑞.不同R&D资源对技术创新新颖性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10-14.

[6]赵红岩,将双喜,杨畅.吸收能力阶段演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02):3-16.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吸收能力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基于领导力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中国西部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