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尧?李晓青?武喜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就业形势和平台不断涌现,纵观高校教育现状发现,就业需求与实际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对高校而言有助于更好地调整教育模式,针对性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在教育招生和就业体系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就业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本文深入探讨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从就业指导角度出发,寻求新途径解决问题,目的是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提升学校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并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就业途径
引言
近年来,就业问题对于民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优先考虑就业政策的出台与推行使就业机会更多。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屡创新高,媒体对此现象的大量报道也似乎在暗示着就业市场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2024年全国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人,使高校的就业和创业服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每年就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增加更为就业形势蒙上一层阴影。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仍然是高校就业市场,在这种新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市场的质量、丰富就业市场的内涵、优化就业市场的环境,成为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工作体系建设的紧迫议题。
一、关注高校就业市场的重要意义
随着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分配转向自主选择和市场择业的演变,大学生群体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换,从过去的供应方变为需求方。这种转变极大提升了大学就业市场的作用与地位,使其成为高校就业服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市场经济和人才流动的大背景下,高校就业市场作为一个载体和服务平台,促成了政府、高校、企业与毕业生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四方互动。
首先,随着大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迅速上升,使就业市场面临重大挑战,导致了就业环境的紧张。通过优化就业市场的建设,可为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能够提升就业质量。其次,高校就业市场的内涵正在逐步丰富和完善。它不仅为用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了双向选择的场所,而且还起到了连接政府、高校以及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促进了教育、产业、研究和应用的全面合作。
对于高校而言,全面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对打破传统界限至关重要,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在就业市场中起到引导作用。这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对接,扩大高校的影响力;用人企业可以更精确地了解高校及其毕业生,提高人才选拔的精准度;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为其将来就业或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专业教师也能及时获取企业的最新动态,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需要。
二、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教育的积极性较低
在我国,部分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未投入足够资源来构建科学且标准化的就业指导系统。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并不科学,部分高校将学生招生和就业指导任务合并至同一部门,造成两项工作都难以有效执行。这反映出高校普遍存在更为重视招生而轻视就业指导的问题,导致就业指导未能获得与科研和教学工作同等的重视度。其次,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存在官僚化现象,相关工作往往根据行政逻辑而非市场需求来开展,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难以贴合实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最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主要职责通常局限于发布就业信息和宣传政策,并不能提供专业化或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二)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
虽然多数高校设有旨在为学生职业道路提供指导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没有作为独立学科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只是作为一般的课程内容来讲授。这种轻视态度影响了教师对这类课程投入的热情。内容方面,课程经常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职业道德以及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反而过分侧重于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立即性。此外,高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特色,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而是经常通过大课堂讲授、集会和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提供政策、职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等偏重短期和技能的指导,缺乏对学生的系统性和深度培养。
(三)就业信息渠道建设形式较单一
至于就业信息的获取,高校学生主要依赖于传统方法,如参加招聘会或亲自拜访招聘单位,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且由于招聘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分散,给求职的学生带来诸多不便,并且这种方式的签约效果通常并不理想。此外,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招聘网站众多,但这些网站往往信息泛滥且安全性不高,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在信息洪流中辨识真正有价值和可靠的信息颇为不易。高校在利用大数据手段整合资源、精准把握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仍显不足,缺乏高效的管理体制,就业指导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和领导,服务范围狭窄且缺乏主动性,与企业的互动不足。尽管高校拥有学生数据资源,却未能建立完善的用人企业资源库,很难有效满足用人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所以,学生对用人企业和就业市场知之甚少,企业亦面临招聘难题,难以找到真正符合需要的人才,学生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种现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1]。
(四)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全面性
在就业指导内容的全面性方面,尚有高校未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和系统的培训,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尽管高校设立了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部门,但这些部门往往无法充分发挥就业辅导的作用。面对海量的就业事务,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提供专门的就业辅导服务。此外,由于缺乏连贯和系统的培训,就业辅导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无法满足有效就业辅导在信息了解和知识储备方面的要求[2]。
三、高校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分析
(一)转变传统观念
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已成为检验高校持续教育能力的重要标准,面对这种挑战,高校必须将招生和就业指导并重,视为其核心任务。传统就业指导多以管理为主,缺乏服务意识,但在当前形势下,就业指导机构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从入学到教学管理再到毕业就业,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实现由单向管理向多维服务的转型。传统思想影响下,人们常认为就业指导仅为特定部门职责,与其他教职工无关,实则不然。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对学校的招生吸引力和整体发展至关重要[3]。在这个循环中,每位员工都与就业指导息息相关,都应对此负责。只要共同努力,考虑毕业生的未来和命运,齐心协力,最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就业指导不应是被动地宣传,而应主动加强。这包括强化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形势、政策、创业和诚信的教育。高校应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树立积极就业观念,增强基层创业的意识,形成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并把握正确的就业方向。同时,需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宣传在基层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范,以此激励更多毕业生投身基层,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积极的舆论环境[4]。
(二)优化指导模式
1.高校应该建立全面和高效的就业信息系统。目前,大学生往往被动接收就业信息,这种情况通常是等待企业和机构公布职位后,学校才向学生传递这些信息,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时效性丧失。为此,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高校需打造能够及时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的平台,这一措施是当前就业服务的关键所在。
2.高校应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职业教育服务。例如,针对大一新生,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明确其未来职业方向;当学生升入大三时,应在教师协助下加强技能的培养,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并丰富实践经验;而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则需要着重在求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撰写简历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矫正学生求职时的心态偏差,还可以促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5]。
3.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有效的就业指导应当是科学的,并且紧密贴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针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供个性化的建议,以保证就业指导的科学性。
4.设计和实施具有科学性的就业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应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焦点,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或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在职场上的技能和经验。
(三)加大保障力度
1.高校必须将就业市场的构建及其升级视为关键任务。在国家就业政策的引领下,探索如何有效建设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改进就业制度和提升就业环境,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言,这是实现互选和自主职业选择的决定性步骤。另外,高校需要积极实施就业领导责任制,通过整合所有可用资源,有目的地开辟和培养新的就业市场,形成协同效应。
2.积极寻求教育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用人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政策、资金、人才、项目、服务等多个层面获得更多的援助。同时,高校应顺应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就业政策,从实际出发,制订符合各自特点的就业市场工作保障体系。可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市场准入、就业信息审核发布、求职信息审核、就业质量调查、企业回访、校园招聘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以推动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开展。同时,要强化对现场招聘活动的管理,保证就业市场的活动能够高效且有序地展开[6]。
3.专业型人才是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关键保障,需建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教师队伍,专门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设立专职管理人员,统筹就业指导工作;各个学院也应配备负责该领域的专职教师,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
(四)寻求多方合作
教育管理部门拥有大学生就业信息和用人企业需求的重要数据信息,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实现智能工作匹配。智能系统可以向应届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政策、资讯以及指导建议,有助于对职场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得到有效的就业市场支持。大学应当主动加入教育机构举办的就业市场研究、校企对接以及地区合作活动,通过推广其特色专业和学校品牌,吸引用人企业注意,开拓更多的就业和创业途径。
此外,高校还应与人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与本地及行业人才机构的合作层次。通过深入融入当地的发展战略,输送多方面人才,推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及时建立就业市场服务点,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型就业市场结构。
校友会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一方面,校友可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就业职位和信息资源,高校可以与校友所属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以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另一方面,校友的成功经历和经验对在校生具有参考价值。高校可以邀请校友返校举办讲座,分享就业市场分析、求职技巧和职业技能等,为学生提供精确的就业指导,起到就业导师的作用[7]。
深化与用人企业的合作关系也至关重要。高校需要定期回访和跟踪重点用人企业,巩固现有的就业市场成果,并推动校企合作,共享资源,促进产教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同时,不应忽视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中小微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在技术领域的支持,共同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8]。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就业市场的日益紧张,高校需将就业指导视为重要任务,采纳科学且合理的方法来加快就业指导服务的发展步伐,确保此项工作全面而有效地执行。同时,高校应当承担责任,为学生在职业选择、创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并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的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政府、用人企业、家长与学生应当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营造每个人都关心并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春.高校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12):89-96.
[2]温晓年,陈炳权.地方高校就业工作中“共谋”行为生成的制度逻辑与治理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05):85-90.
[3]姚崇,孙泽璐.新时代高校就业育人工作体系构建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10):31-38.
[4]蔡乐才,徐斯雄,郭少飞.新时代地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逻辑依据及创新理路[J].江苏高教,2023,(08):109-113.
[5]孙慧,袁珊.个体化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职业选择[J].青年探索,2023,(04):45-54.
[6]谢俊,狄金华.高校就业率的产生过程及其逻辑——以某地方高校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23,39(03):87-96.
[7]金韦明,沈延兵.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J].青年学报,2023,(01):94-98.
[8]邓琨,唐永,单思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问题与途径研究——以嘉兴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2,13(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