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视角下的学科教学探索

2024-07-01 10:07朱亚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校本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4-02-13

作者简介:朱亚芳,宜兴市荆溪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

摘要:宜兴市荆溪小学积极推进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校本实践探索”,厘清从基础研究走向实践探索的基本思路,以“融合育人”为出发点,找准着力点,明确“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育人理念下学科教学的特质,夯实学科育人的校本化实施路径,进行“五育并举”视角下学科教学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学科特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6-0043-03

传统教学由于受学科主义教学的影响,课堂教学常常出现学科功能弱化的倾向。如教师备课中制定目标过于空洞,为了“五育并举”而将各科内容拼接在一起,凑成大拼盘,把“五育并举”的学科教学变成杂糅式的教学活动,课堂成了大杂烩。宜兴市荆溪小学(以下简称“荆溪小学”)在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校本实践探索”的推进过程中,以“融合育人”为出发点,立足本校特色,找准着力点,不断进行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学科教学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下的教学特质

“五育融合”是以尊重学科独特价值为前提的,各学科各有特点,各有育人价值。“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应重视学科基本思想、知识、技能的教学,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的特质,同时加强各学科的融通,让学生乐学、好学、享学。“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下的教学呈现三种特质:

(一)普遍联系

古人有诗,“野色更无山隔断,山光直与水相通”。不隔,就是鉴赏山水的境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教师追求各学科教学对知识结构化的理解,甚至超越学科知识,把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达到让教学关联、融合、通透的目的。例如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认同“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二)综合融通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教师不仅仅要关注文本教学,更要注重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可以将学科知识提升到文化层面进行鉴赏与创造,为学生拓宽审美天地。正如于漪老师提倡教学要“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学科教学可以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催人奋进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匠心独运的艺术美。例如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解读人文深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让古老而醇香的传统文化深深积淀在学生灵魂的深处,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数学学科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主动嵌入《墨子·经上》“一中同长”的思想,了解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从圆心到圆周作直线,长度都相等的智慧,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半径、直径的概念,又不着痕迹地嵌入了民族自信的教育。

(三)乐之享之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荆溪小学的各学科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注意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景的渲染、情感的熏陶下学习。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也享受教学的快乐。例如教学英语学科中colour(颜色)这个单词,教师根据美术色彩原理,让学生们调一调、画一画、说一说,感受色彩的无穷变化;还用七彩色为主题创编好听的“彩虹rainbow”歌曲,通过唱一唱,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掌握了七种颜色的单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音乐、美术学科的元素,学生学得意兴盎然;作业布置中,学生可以对着画画的色彩,朗读着对应的colour,为家人演唱“彩虹rainbow”歌曲;家居生活中,乃至在上下学的路途中,教师引导学生找找相应的colour,这样的学习令学生乐此不疲。

二、“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下学科教学的路径

(一)夯实学科基础,架构“四学四融”范式

荆溪小学在新课程学科育人方式的改革中,准确把握学科特质,重视学科基本思想、知识技能的教学。学校坚持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注重语文、英语学科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数学学科的运算、解答技能,美术学科的构图技能,音乐学科的歌唱、表演技能,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信息科技学科的动手操作技能等技能的培养。这些技能的习得,来源于荆溪小学日常学科教学“四学四融”的有效训练。

学校推进“融合育人”新课堂范式的完善和深化,建构和完善“四学四融”课堂教学范式。“四学”即教学由“独学”(依托学案,独立学习)—“组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学”(展示交流,评价学习)—“检学”(巩固迁移,拓展学习)四个环节组成。“四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要求学生把会的做出来,把疑惑的标出来。学生在每一环节的“学”的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些问题,依次推移到下一环节的“学”中去解决。“四融”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真实情境和具体的学情,开展融境、融导、融合、融通的指导和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情、意,是一个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激励评价的过程。

“四学四融”贯彻“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让学习真正发生,架起学科知识结构,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单元学习、整体学习、贯通学习的意识,整个课堂呈现出学习的灵动和思维的进阶,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要学、会学的学习主人。

(二)立足学科特质,推进跨学科学习

荆溪小学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中,历来坚持立足学科教学,积极推进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就是引导学生连接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推进跨学科学习,能打破学科界限,打开学科内部不同的知识领域,打开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持续性地开放课堂、开放作业、开放活动。例如在教唱《春晓》这首歌时,教师引导学生朗诵古诗《春晓》,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了解古诗词的含义,在体验情感的同时,通过歌唱来升华情感。再通过多媒体欣赏春景,去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在与文学作品的对比中,在美妙的春景里,播放歌曲、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欣赏、歌唱,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韵律美和诗词的意境美。

(三)基于学科教学,适度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超越课堂的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基于自身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践,形成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课程学科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科主题学习、特色发展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三种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学校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引导各科教师用心发现、挖掘学科教学中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素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主题学习以国家课程为主,各学科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持续性地打造学科品牌,如语文学科的“荆溪韵”图书漂流活动,数学学科的“科学风”小主播课堂,音乐学科的“乐在荆溪”创意表演,信息科技学科的“民族风”绘画等。学生从单一的学科学习课堂中走出来,置身现实的学习环境,通过乐意阅读、大胆演播、创意表演、主题绘画等学习方式,体验着对知识的运用。

特长发展学习以学校特色社团为依托。如在学校的民乐特色教学中,教师从民族乐器的历史发展切入,从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着力,从某一种民族乐器的训练落脚,全校近千名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种类,选课走班,在民乐天地增长知识,习得技艺,传承文化。

综合实践学习以学生生活、校外实践学习为主。如四上语文第一单元主题是“自然之趣”。教师布置学生从文本走向大自然,开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悟自然之美”远足活动。学生从文本中的景致走进大自然,寻找秋日美景,感受秋日气息,用文字记录下了秋姑娘的足迹,用相机拍摄秋的美景。通过小练笔、“秋影”摄影展表达自己的不同感悟。在远足中,学生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体悟,更提升了户外活动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保护、探究意识。继而教师又组织学生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分组开展了绘制书签、制作手抄报、发起环保建议等多种活动。学生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生命成长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成果”,也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指导下学科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最核心的意义所在。荆溪小学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知识、技能、活动等都以“育人”为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指向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在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校本化实践中,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了项目建设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路径研究
玉林高级中学“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力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观照与理性回归
常态化系统推进:区域劳动教育的苏州探索
培养行动力:走向“新劳动教育”的“立新”实践①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省思与超越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