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眩晕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4-06-30 18:28潘乐谭茜荆璇陈钢钢刘爽赵奕雯郑智英张春明
护理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平衡能力医护一体化负性情绪

潘乐 谭茜 荆璇 陈钢钢 刘爽 赵奕雯 郑智英 张春明

基金项目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Y2021136038

作者简介 潘乐,副主任护师,本科,E?mail:panle092008@163.com

引用信息 潘乐,谭茜,荆璇,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眩晕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4,38(12):2213?2217.

Effect of integration of health care model on vertigo symptoms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vestibular vertigo

PAN Le, TAN Xi, JING Xuan, CHEN Ganggang, LIU Shuang, ZHAO Yiwen, ZHENG Zhiying, ZHANG Chunming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AN Le, E?mail: panle092008@163.com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health care; precourt peripheral vertigo;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egative emotions; balance ability; health education

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的眩晕症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住院治疗的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护理工作模式,试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眩晕、平衡状况和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眩晕、平衡状况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两组病人眩晕障碍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情绪方面,干预后两组病人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更早缓解了病人焦虑、抑郁情绪(P<0.05)。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干预2周后与1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能更早改善病人眩晕症状,缓解其负性情绪,加快病人康复。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前庭外周性眩晕;康复训练;负性情绪;平衡能力;健康教育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2.027

前庭外周性眩晕是常见的眩晕疾病之一,占所有眩晕的80%~85%[1]。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的症状经病因治疗后,已造成的前庭损害和功能障碍仍无法完全消失,病人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目前,前庭康复成为除药物、手术以外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2],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所证实[3?8]。前庭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病人常因效果不明显或训练过程中会引起不适、无人监督等未能坚持训练。且康复训练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前庭康复训练计划的有效落实,会对康复效果产生影响[9?10]。医护一体化是通过医疗、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等各学科间相互协作,为病人提供综合、全方位、全程服务,可有效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目前,医护一体化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中,但在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医护一体化模式与常规诊疗护理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疾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庭神经炎50例,梅尼埃病42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1例,前庭性偏头痛1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例。纳入标准:符合前庭外周性眩晕相关疾病诊断标准[11?15];年龄≥18岁;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经MRI证实有明确病变的中枢性眩晕;有严重认知、听力及言语功能障碍;有精神病史或抑郁症病人;有严重颈椎病、骨折、心功能不全等不允许躯体活动或训练不耐受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17~81(50.07±15.56)岁。试验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 18~83(46.90±16.47)岁。两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诊疗护理工作模式,住院期间病人的诊疗、护理、康复分别由医护人员干预。医生对所管病人进行医疗查房,给予药物等对症治疗,告知病人前庭康复训练相关内容。护士对病人进行床头交班,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病人饮食、药物及康复训练指导等健康教育。对有情绪、营养障碍的病人请精神卫生科、营养科会诊,给予相应干预。出院日对病人进行相关出院指导,并于出院后1周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

1.2.2 试验组

1.2.2.1 成立医护一体化工作团队

针对目前外周前庭性眩晕病人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治疗康复管理流程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任务分工不明确、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组建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各尽其职。根据美国国际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级-管理级-执行级-工作级,组建医护一体化团队,团队成员由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病区护士长、3名责任护士、1名康复师、1名心理治疗师组成。团队成员熟练掌握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的诊疗、护理及康复相关知识。

1.2.2.2 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

参照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康复治疗相关指南及文献,构建眩晕病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为病人提供入院、住院、出院延续护理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形式的治疗、护理、康复连续性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入院处置评估、查房、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疑难病例讨论、出院指导评价、出院随访等医护一体化干预方式。1)入院时,医护一体化团队对病人进行共同处置评价,深入了解病人病情状况,对病人的眩晕症状、自理能力、跌倒坠床风险、社会支持、精神情感状态、营养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对病人的症状、伴随症状及前庭功能等进行查体与检查;整合目前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状况,依据《前庭康复专家共识》[16]共同制定病人诊疗、护理、康复等个性化诊疗康复计划;共同查房,采用标准化沟通方式沟通病人目前的诊疗康复问题,及时调整病人治疗、护理康复方案,并在临床中配合实施,双方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治疗方面,对于前庭功能受损病人症状相对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进行训练,对病人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17]。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依据病人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在实施过程中护士对病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确保病人可以完全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和内容。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和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的内容与方式,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重要意义。2)治疗期间,及时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存在的不良情绪给予疏导、干预,加强医护患间的沟通,使病人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康复计划。基于格林模式,医护共同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认知,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对于疑难病例,医护一体化工作团队随时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会,对目前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分析,并给予积极解决。3)出院前,对病人眩晕残余症状及负性情绪进行再次评价,给予病人出院指导;出院后由医护人员在微信平台共同对病人康复训练进行督促与指导,及时评价病人康复效果。

1.3 评价指标

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出院日)、干预后2周(出院后1周)分别对两组病人的眩晕、平衡、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

1.3.1 眩晕

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价,该量表可反映病人的眩晕症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是目前在前庭康复疗效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眩晕量表[1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功能(9个条目)、情感(9个条目)及躯体(7个条目)3个维度,以总是有影响(4分)、有时有影响(2分)、无影响(0分)计分,总分0~100分,≤30分为轻微障碍,31~60分为中等障碍,>60分为严重障碍,评分越高,说明病人眩晕程度越重。

1.3.2 平衡

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病人的平衡症状,观察病人规定的时间或距离内完成由坐到站、无支撑坐位、无支撑站立、由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两脚并合站立、手臂前伸、弯腰捡物、转头向后看、原地转圈、双脚交替踏凳、前后脚直线站立和单腿站立14项动作,每项评分0~4分,0分代表无法完成动作,4分代表可顺利地完成动作,满分56分,分数越高,说明平衡能力越好。

1.3.3 焦虑及抑郁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病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焦虑量表(HADS?A)和抑郁量表(HADS?D)2个分量表,分别有7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3分,每个分量表得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0~7分为无症状,8~10分为可疑情绪障碍,11~21分为肯定情绪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DHI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2周试验组病人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1周、2周两组病人DH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2周两组病人DHI评分均低于干预后1周(P<0.05);不同组别、时间点的主效应显著(P<0.001),不同组别与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8.998,P<0.001)。见表1。

2.2 两组病人BBS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2周试验组病人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1周、2周两组病人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2周两组病人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后1周(P<0.05);不同组别、时间点的主效应显著(P<0.001),不同组别与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47.945,P<0.001)。见表2。

2.3 两组病人HADS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HADS?A、HADS?D及HAD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2周试验组病人HADS?A、HADS?D及HAD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1周、2周两组病人HADS?A、HADS?D及HAD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周与干预后2周两组HADS?A、HADS?D及HAD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时间点的主效应显著(P<0.001),不同组别与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1)。见表3。

3  讨论

3.1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病人眩晕症状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控制眩晕并可避免头晕症状反复发作的无创物理治疗方法,其增强视觉稳定和平衡功能的作用已经得到临床验证,其对外周前庭功能减退病人是安全、有效的[16]。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治疗后,两组病人DH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BB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与既往前庭康复有效性相关文献结果[19?23]一致,证实前庭康复治疗对于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是有效的。但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前庭康复缺乏多学科协作和沟通,对病人实施的康复训练和指导缺乏连续化,过程也缺乏指导和监督,无法为病人提供监督下的个体化的康复治疗,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眩晕病人的管理[24]。故本研究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加强多学科协作,通过制定科学、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在康复方案实施的同时监督并指导病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B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实施康复训练,医生可对病人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及时调整,护士的指导与监督可以促使病人坚持前庭康复训练,避免病人锻炼过度或不足[25],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良好的认知及较早进行前庭康复对前庭康复疗效起决定性作用[26?27]。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病人从各角度了解疾病、治疗、护理及康复等相关知识,明确尽早、全程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可有效促进康复训练的实施。病人出院后的居家训练配合程度及依从性对改善病人头晕症状、提高其平衡能力及康复训练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医护一体化结合微信平台对病人进行随访和延续护理,对病人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起到了提醒、督促和监督作用,同时可以了解病人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依从性,指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掌握康复方法,积极配合,并与医护人员取得有效的沟通。对病人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医护人员可以给予科学的指导和解答,有利于病人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可有效改善病人头晕症状,提高病人的平衡能力,在前庭疾病病人的前庭康复中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

3.2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

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因前庭损害和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有时会伴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研究指出,在头晕病人中,未被认识到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很高,在所有头晕病人中,40%存在心理障碍[28],眩晕病人中焦虑占41%,抑郁占15%,病人常处于焦虑不安、依赖、急躁易怒等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有极大的影响[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HADS焦虑、抑郁及总分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缓解更明显。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医护可全程参与对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与干预,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引导病人表达治疗、康复及生活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2周与干预1周情绪变化无差异,病人的情绪障碍与疾病眩晕症状有关,在经过治疗及康复训练后,症状改善使负性情绪得到控制。通过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配合科学、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加快了病人眩晕症状的好转,增加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早控制眩晕残余症状,从而缓解病人焦虑情绪。另外,病人负性情绪的控制又促进了主观眩晕症状的改善,两者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医护一体化模式比常规诊疗护理干预能更早地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4  小结

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疗效确切,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眩晕残余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有好转,但与常规诊疗护理方案相比,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更早改善病人的前庭失代偿症状,提高了病人的平衡能力,保证了病人的康复效果。通过对眩晕残余症状的控制,能更早地缓解病人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KRISTIANSEN L,MAGNUSSEN L H,JUUL-KRISTENSEN B,et al.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an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persistent dizziness[J].Pilot and Feasibility Studies,2019,5:69.

[2]  WHITNEY S L,ALGHWIRI A A,ALGHADIR A.An overview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M].Amsterdam:Elsevier,2016:187-205.

[3]  MCDONNELL M N,HILLIER S L.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for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ysfunction[J].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5,1:CD005397.

[4]  LACOUR M,THIRY A,TARDIVET L.Two conditions to fully recover dynamic canal function in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hypofunction patients[J].Journal of Vestibular Research:Equilibrium & Orientation,2021,31(5):407-421.

[5]  HOSEINABADI R,POURBAKHT A,YAZDANI N,et al.The effects of the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on th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recurre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otolith dysfunction[J].Journal of Audiology & Otology,2018,22(4):204-208.

[6]  潘晓峰,刘红梅.手法复位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5,30(5):368-369.

[7]  林晨珏,席淑新,王璟.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改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32):2503-2506.

[8]  刘斌,段作伟,张海峰,等.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1):860-862.

[9]  任秀平,王克芳.综合护理干预对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67-69.

[10]  李菲,官春燕,王淼,等.外周前庭功能低下病人前庭康复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3,30(14):46-52.

[11]  李斐,鞠奕,张甦琳,等.前庭神经炎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9):985-994.

[1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EB/OL].[2023-10-16].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428/content-1215046.html.

[13]  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9,58(2):102-107.

[1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67-172.

[1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6):443-447.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耳鼻喉科专家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医学分会,等.前庭康复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6):2037-2043.

[17]  姜树军,孙勍,荣良群,等.常用的前庭康复疗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0,18(1):1-4.

[18]  FORMEISTER E J,KRAUTER R,KIRK L,et al.Understanding the 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a 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of symptom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DHI variance[J].Otology & Neurotology,2020,41(1):86-93.

[19]  揭文妙,姚欣,熊建忠,等.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7):177-180;184.

[20]  陈碧兰.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4):172-174.

[21]  马荣荣.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65-67.

[22]  陈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24):13-16.

[23]  庄宇,吴沛霞,李文妍,等.前庭康复对梅尼埃病慢性失衡患者的疗效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9):675-678;684.

[24]  宋宁,祁晓媛,张赛,等.前庭康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6):2091-2094.

[25]  姜树军,韩鹏,孙永海,等.美国理疗协会《周围前庭功能低下前庭康复临床指南更新版》解读[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2):17-22.

[26]  姜梦莎,席恺.前庭康复在前庭外周性眩晕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7):566-570.

[27]  HUNTLEY A H,SRBELY J Z,ZETTEL J L.Experimentally induced central sensitization in the cervical spine evokes postural stiffening strategie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J].Gait & Posture,2015,41(2):652-657.

[28]  孙爱红,潘光惠.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3486-3489.

(收稿日期:2023-11-24;修回日期:2024-06-03)

(本文编辑 苏琳)

猜你喜欢
平衡能力医护一体化负性情绪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习练八卦掌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