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文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6-30 22:16刘嘉雯
师道·教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诗词初中语文

刘嘉雯

初中语文古诗文选材往往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如果能够恰当地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下面,我首先来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现存问题,然后提出几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古诗文教育环节渗透的策略。

一、当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教学层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语文教学实践中难点环节之一,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掌握了多种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应试等各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古诗文的灵魂,有的甚至导致学生单维度的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无法更好地理解古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二)学生学习层面。学生对古诗文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的理解,为其学习古诗文大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很多学生因古诗文同自己所处的年代相距甚远,课前又缺乏对文章资料查询,单单从死记硬背的目的去学古诗,以至于对古诗文学习不感兴趣,这种对古诗文轻视的想法非常不利于开展古诗文教学。

(三)教材衔接层面。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同初中阶段的教材区别大,衔接不连贯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古诗文教学的一大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文篇目非常少,难度低。这样一来,学生如果在小学较少接触古诗文,到了初中深入学习就会感觉措手不及。这存在于教材中的衔接问题不利于学生古诗文基础的积累,有的甚至不利于其后期更好地开展古诗文学习。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育环节渗透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渗透优秀文化传承思想。首先改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态度,用一种崭新视角来看待诗词文化,进而认识到古诗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例如,在讲《观沧海》时,可依托多媒体展示白浪翻腾的视频画面,这样利于学生产生一代英雄临江而歌的情境,进而向学生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最后充分感受曹操当时的非凡气度。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朗诵这一古诗文,让学生体味曹操的英雄气概,进而让这种豪迈气概扎根于学生脑海。这样一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胸襟,而且还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古诗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的吟唱中,学生情感得到了较好地培养,便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改进古诗文教学,渗透优秀文化传承思想。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应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创作背景,缩短时代距离感。在利用古诗特有音韵美,让学生反复吟唱来自主发现对诗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向教师进行发问。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诗文中字句的理解和记忆,并促使学习效率得到极大地提升。此外,教师还应在教授古诗文中进行教学创新,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还主动权给学生。唯有学生提升其对诗词的兴趣,并产生对诗词的良好认知,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传承文化这一重任。

(三)注重日常传统文化的渗透。大多古诗文都是古人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和表达,初中教师为了更好进行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可在日常中强化并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画展,借助于画上的诗词来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渗透,这样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此外,很多古诗文中存在着与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基于这一情况,教师还可依托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便更好地深化学生对诗词中作者依托节日抒发情感思想,这不仅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节日内涵,同时还利于实现文化传承。

(四)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思想精髓。现代文有思想精髓,古诗文亦为如此,诗词作者通常也将其思想情感融入诗词中。例如,“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这句诗中的“尽”,生动形象地再现满园春色的自然景色。再如,在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字巧妙地利用了双关的修辞,“丝”谐音为“思”,写出了爱情的至死不渝。古诗文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创作出来的,因而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思想精髓,就应将着眼点放在诗词的文化背景方面,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唯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本质上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思想,并对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