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阿潭
一、案例背景
小娟(化名),15岁,初三女生,家中独生女,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生活,三年级后被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家族无精神病史。目前,小娟在学校成绩中等,自述能考上一所普通高中,而母亲的要求是至少考上重点高中,因此对她的监管十分严苛,并限制其交友权利。在小娟的眼里,母亲变得不可理喻、无法沟通。因母女关系的恶化对自身情绪产生了不良影响,小娟自愿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二、人本主义的治疗理念
人本主义疗法又称“以人为中心”疗法,由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被称为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股势力”。
人本主义理论对心理障碍的成因解释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之间的不协调。当自我概念不是由个人自己的评价过程来决定,而是内化了别人的价值并把别人的价值当作自己价值的一部分,为迎合别人的需求而否定自己的经验,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就会形成冲突并产生不和谐。此时,这种不和谐会使人越发感觉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出现焦虑、烦躁等异常心理状况。
该流派的基本理念: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具有无需咨询师直接干预就能解决问题的潜能;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咨访关系。因此,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辅导重点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空间,对来访者保持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寻找来访者自身资源,促进来访者自我解决能力的提升和达成自我实现。
三、心理辅导过程
(一)第一次辅导
首次访谈,心理老师通过倾听和共情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小娟主诉和妈妈的关系不太好,心理老师通过刻度化询问技术进行询问:“如果用0—10分为你和妈妈的关系打分,你觉得是多少分?”小娟说:“外表看起来是7—8分,实际上差不多3—4分吧。”通过打分,心理老师进一步了解了小娟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小娟还因为妈妈说自己“就算考上了普通高中也没用,那就相当于没考上高中一样”而感到难过,觉得不被理解。心理老师采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纳的态度,对小娟表示理解:“如果能够稳妥考上普通高中也是很不错的,只不过妈妈希望你在此基础上能更进一步,所以她自己也感到有些焦虑,是这样吗?”小娟点头表示认可老师的说法。通过将母亲的焦虑和小娟自身的感受相分离,有效帮助小娟调整了不良情绪。
此外,通过本次辅导,与小娟澄清了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人际关系问题:一是和班上同学的关系不好,觉得他们都不喜欢自己,会针对自己;二是和母亲无法沟通,母亲对自己监管过于严格,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学习不够努力。据此,我们的辅导目标定为调整和改善小娟因同学关系和母女关系导致的不良情绪。
(二)第二次辅导
小娟提及本周和一位同学发生了冲突,因自己擦黑板时无意触碰到对方,她就在体育课时找自己麻烦,还当面说自己爸妈的坏话,于是火气上来,推了同学一把。而母亲到学校处理此事时,也是让她忍让。
对于这件事,心理老师并未对小娟进行批评和说教,而是站在中立和客观的角度与小娟进行了交流。首先,对小娟动手的动机表示理解;其次,对这一冲突的发生进行开放式提问:“下次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觉得用什么方式可以更好地处理,而不至于让自己受到处分呢?”
小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如果她下次再这样说我爸妈,我就先怼回去,如果她变本加厉,我就先告诉班主任,看看班主任怎么处理。”心理老师点头表示肯定。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让小娟感受到被理解,巩固了咨访关系,也引导小娟意识到,好的动机也要通过合适的行为来表现,提升了小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次辅导
本次辅导,小娟主诉和班级同学之间关系不好,认为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这种想法有着明显的“以偏概全”的不合理认知理念的特征。于是,心理老师首先采用开放式提问:“能介绍一下你目前在班级中的朋友的情况吗?”
小娟介绍了在班级中的几个重要人际关系:“和A同学一开始是闺蜜,但后来因很多理念不同,所以渐渐疏远;和同桌B同学相处得比较多,但关系一般;和C同学关系较好,会经常一起学习、谈心。”
心理老师进一步引导小娟分享:为什么和C同学关系更好,她身上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小娟回答:“因为C同学为人比较和善,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不会斤斤计较,而且她学习上也比较认真刻苦,经常会和我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心理老师采用发掘学生积极面的方式进行回应:“你觉得同学们都不喜欢你,其实老师却觉得你挺会交朋友的。听起来只是个别同学和你有点不和,但你也有相处得很好的同学。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是一样,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而你和C同学相处得很好,发现她身上很多闪光点,这也说明其实你挺擅长挑选朋友的,不是吗?”
小娟听到反馈,眼神中透出一丝光亮,这也许是她第一次从第三方的视角得到正面的回馈。通过发掘小娟的积极面,引导她发现自己在交友上做得好的一面,既改善了她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也调整了其在交友方面追求完美的认知信念,从而缓解其焦虑情绪。
(四)第四次辅导
本次辅导,小娟简述了自己的成长史,并阐述了妈妈的一些不合理做法,导致小娟对妈妈的管教产生不服气的心理。比如,让同学关注小娟在学校里的一举一动,并向她汇报;把自己的隐私到处乱说,等等。心理老师让小娟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的妈妈,小娟回答说:自私、固执、不可理喻。
紧接着,心理老师向小娟进行提问:“你觉得妈妈这样的表现,和你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点像?”这个问题让小娟陷入了沉默,她思考一会儿回答说:“感觉和我外公外婆有点像。”“能具体说说吗?”老师问道。小娟继续回答:“外公性格有时候较为固执,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以前他们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外婆和人相处会比较小气,总是只顾自己。”老师问:“这样来看,能让你更理解妈妈的性格和行为吗?”小娟点点头。
通过本次辅导,学生能够从家庭系统的视角认识到,母亲的性格是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母亲的一些令小娟不满的行为及沟通方式,也许并不是母亲有意为之,而是早年的成长环境塑造了母亲的性格和行为。
(五)第五次辅导
在第五次谈话中,小娟提及在生活中感到和妈妈无法沟通。主要表现如下:发生争论的时候,妈妈总是喋喋不休,坚持自己是对的;对自己管束过于严格,还经常私下查看自己的手机,感觉很不可理喻。
心理老师运用奇迹提问的方式问小娟:“假设有一天,发生了一个奇迹,你所困扰的问题解决了,也就是妈妈不再对你管得那么严格和喋喋不休,你觉得那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小娟一开始感到有点一头雾水。在心理老师的鼓励下,她开始慢慢去思考。最后,小娟说:“那可能是因为我考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高中吧。妈妈就会觉得我比较自觉,自己能管好自己,自然就会多给我一些空间。”
心理老师对小娟的回答表示赞许,并进一步询问:“那么,你觉得通过自己什么样的表现,可能会达到这一目标,让母亲对你更放心呢?”小娟继续思考,并郑重地回答道:“如果我在薄弱的语文、英语学科上再提高一点分数,考上重点高中的机会会更大一些。”老师继续问道:“那么,你在自己的行动上会做出哪些调整呢?”紧接着,小娟详细阐述了自己在学习上应该调整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最后,心理老师总结:“作为青春期的我们,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这是很正常的,当然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我们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家长也更加放心的时候,我们的独立空间自然也更多。”通过本次辅导,小娟开始意识到,对待他人,自己能改变得很少;而对于自己,改变的钥匙其实一直都握在自己手中。
四、案例小结
该案例中的小娟,在和母亲相处的过程中,较少能得到积极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因而造成其内在自我的评价也较低。心理老师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取向,在辅导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和技巧。例如,采用短期焦点解决问题的“刻度化询问”和“奇迹提问”技术,在来访者表述不清的地方进行澄清,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利用精神分析和家庭系统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受到自己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的影响;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善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以偏概全”的不合理认知,从而调节自身的消极情绪。
秉持着心理辅导的“助人自助”原则,心理老师通过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资源,让学生内心滋养出力量,帮助她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地面对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