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

2024-06-30 12:35:42丁志英韩世范王效华赵奕雯程俊香张欢朱瑞芳
护理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代餐氧化应激

丁志英 韩世范 王效华 赵奕雯 程俊香 张欢 朱瑞芳

基金项目 山西省社科联2023—2024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23209

作者简介 丁志英,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 韩世范,E?mail:shifan.han@sxmu.edu.cn;朱瑞芳,E?mail:ruifang.zhu@sxmu.edu.cn

引用信息 丁志英,韩世范,王效华,等.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4,38(12):2092?2098.

Empirical study of family nurses dietary therapy theory in dietary intervention for overweight/obese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DING Zhiying, HAN Shifan, WANG Xiaohua, ZHAO Yiwen, CHENG Junxiang, ZHANG Huan, ZHU Ruifang

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AN Shifan, E?mail: shifan.han@sxmu.edu.cn; ZHU Ruifang, E?mail:ruifang.zhu@sxmu.edu.cn

Keywords  family nurses dietary therapy theory; meal replacement;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metabolic syndrome;nursing

摘要  目的: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探讨优化不同非营养素搭配比例的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对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调节代谢的效果,验证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抗炎、抗氧化的有效性。方法:招募符合标准的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受试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富含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家庭护士?专用茶+富含非营养素的个性化饮食),干预组给予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优化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家庭护士?专用茶+富含非营养素的个性化饮食)。观察干预6周后两组受试者体重、代谢指标、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干预6周后,两组体重、体质指数和腰围均有下降(P<0.05),干预组的变化值高于对照组。干预6周后,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较干预前改善(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6周后,干预组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饮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在减重、抗炎和抗氧化应激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富含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进一步验证了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代餐;炎症;氧化应激;代谢综合征;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2.005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代谢紊乱证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以及糖脂代谢异常等,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事件的发生风险[1]。超重或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键因素,目前全世界有多达21亿人为超重或肥胖[2]。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2%~37%,并且在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超过10亿人受到代谢综合征的影响[3]。代谢综合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内存在的代谢障碍、炎症、氧化应激是其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4]。家庭护士食疗理论诠释了地中海饮食等健康膳食模式背后的主要原理,从疾病的病理生理角度出发,将非营养素作为一个整体点,由氧化应激、炎症、代谢障碍3点组成的面代表慢性病状态,通过食物所含非营养素的抗氧化、抗炎、调节代谢的作用辅助治疗慢性病[5]。前期在该理论指导下构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将营养素与非营养素综合考虑,对较高剂量非营养素饮食与低剂量非营养素饮食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较高剂量非营养素的饮食方案具有较好的减重、改善糖脂代谢等作用,但存在受试者依从性较差,减重、糖脂代谢改善效果有待提高以及未对受试者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标志物进行验证等不足之处[6?9]。本研究将构建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探究其对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减重、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应激的临床效果及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计算方法,于2023年8月—10月通过张贴海报、微信平台宣传和电话联系的方式招募山西省太原市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7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2)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0];3)诊断为超重或肥胖者(体质指数为24~<28 kg/m2或体质指数≥28 kg/m2)[11];4)近期未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5)病人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备孕、妊娠、哺乳期的妇女;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呼吸衰竭等)或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3)诊断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或严重抑郁、焦虑等不能配合试验者;4)诊断为1型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或家族性血脂异常者;5)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及未服用抗炎药物者;6)对试验产品成分(荞麦、大豆等)过敏者。本研究已经通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批准号为:〔2022〕伦审字(K044)。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饮食情况、运动锻炼、现患疾病、服药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试验材料

1.2.1 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

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除含有一般代餐粉所具备的高植物蛋白,还对植物中所含不同非营养素搭配比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不同非营养素的协同作用,使产品优势最大化,起到有效减重和防治慢性病的作用。主要成分为大豆分离蛋白,其中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90%。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由山西全能家庭护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产品执行标准号:GB/T29602,生产许可证编号:SC10621021301197。

1.2.2 家庭护士?专用茶

家庭护士?专用茶是特殊工艺专用茶,富含非营养素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苦荞、枸杞,由山西全能家庭护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产品执行标准号:GH/T1091?2014,生产许可证编号:SC11461012208320。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富含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1)给予家庭护士?专用茶和富含非营养素的个性化饮食:用家庭护士?专用茶作为日常饮用水增加非营养素含量,一袋3 g,每日2袋,每日冲饮次数至少3次,以便充分发挥产品功效。此外,根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12]及《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13]的建议,对于体重超标的代谢综合征病人,为达到减重的目的,可在每日所需总热量的基础上减去300~500 kcal的能量。参照先前研究超重/肥胖慢性病病人饮食干预中能量占比,糖类占总能量的45%~50%,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5%~30%,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14];根据少量多餐的原则,在3次正餐间给予2次加餐,早餐占30%,午餐(含上午加餐)占40%,晚餐(含下午加餐)占30%。综合考虑受试者的体重、饮食习惯、职业、病情等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餐单,餐单中主食以粗粮为主,其余选择非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烹饪方式以凉拌、蒸、煮、涮为主,少油少盐,清淡饮食。采用面对面的方式给予饮食指导,让病人学会识别食物类型,手测法估算食物大小,掌握食物生熟转换比。餐单为1周方案,根据受试者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2)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受试者在干预期间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现,立即进食糖块、饼干或糖水等,并及时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应严格监测血糖水平,谨防低血糖发生。3)建立微信群对受试者进行线上管理,定期在微信群中发送代谢综合征相关饮食治疗内容及科普文章、视频等,每日提醒受试者饮食打卡,对饮食行为进行评价,纠正偏离正确饮食的行为,共干预6周。

1.3.2 干预组

实施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用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替代主食,早、午、晚3餐各1袋,每袋20 g,300 mL温开水冲饮,其余食物的选择与对照组相同,详细告知受试者饮食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共干预6周。

1.4 观察指标

1)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体重和胰岛素抵抗指数。2)次要结局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减重效果[分为显效(减重>5%)、有效(减重3%~5%)、无效(减重<3%)]、代谢指标[包括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脂代谢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3)依从性描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5]对受试者饱腹感和饮食行为符合度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人体测量学指标比较(见表1)

2.2 两组代谢指标比较

2.2.1 两组糖代谢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

2.2.2 两组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见表3)

2.2.3 两组血压比较(见表4)

2.2.4 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比较(见表5)

2.2.5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6)

2.3 两组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比较(见表7)

2.4 两组减重效果比较(见表8)

2.5 两组受试者饱腹感、依从性及体重随访分析

干预期间,干预组受试者当餐饱腹感和饮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餐后饥饿感低于对照组;干预组饮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体重随访,对照组较干预结束时平均增加2.98 kg,干预组较干预结束时平均减少0.48 kg。详见表9、表10。

3  讨论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实证研究证明了非营养素的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两种饮食方案对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干预组在减重、抗炎和抗氧化应激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受试者的饱腹感和饮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受试者有较好的依从性,3个月后随访,干预组体重没有反弹。说明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易使受试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但该方案对于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的长期干预效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3.1 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可以提高减重效果

研究发现,体重减轻3%可以降低超重/肥胖个体的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体重减轻5%是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开始显著变化的标志[16]。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干预6周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受试者体重和腰围降低,改善了受试者体质指数,干预组体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干预组每日用优化非营养素搭配比例的低能量高蛋白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作为三餐主食,对照组每日主食以粗粮为主,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富含高植物蛋白,可增加每餐的饱腹感,使干预组受试者的饮食依从性更高。前期课题组试验体重平均下降3 kg,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较前提高了减重效果[6?7]。中心性肥胖(腹部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关键组成部分,以腹腔内脏脂肪堆积为主,临床实践可通过体质指数和腰围间接反映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每增加1 cm,心血管疾病风险就会增加2%[17]。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两组腰围均显著降低,干预组降低幅度更大,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受试者在饮食干预后随着腰围的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降低。Guo等[18]研究发现,超重/肥胖受试者在晚餐食用一种低能量液体代餐,12周后体重下降(4.3±3.3)kg(P<0.001),腰围减少(4.3±4.4)cm(P<0.001),同时伴随血糖、血压的显著改善。Kempf等[19]研究发现,高蛋白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代餐饮食干预比单独的生活方式干预更能有效降低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受试者的体重,同时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一项评估成年人体重减轻和运动独立和综合影响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饮食组体重下降10%,饮食运动组体重下降9%,与饮食组相比,饮食运动组的瘦体重和髋部骨矿物质密度下降幅度更小,对身体机能的改善更大[20]。本研究由于经费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只对两组受试者的体重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对照组3个月后平均体重较干预结束时增加2.98 kg,干预组3个月后平均体重较干预结束时减少0.48 kg。可能是因为干预组在6周结束后,受试者饮食量较之前减少,口味逐渐清淡,会主动选择低脂低盐的食物,形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照组因干预期间依从性较差,6周后失去监督管理,体重较之前稍有增加。因此,可以认为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对体重改善更有效,而且易使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2 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可以改善代谢障碍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胰岛素水平的持续升高已被证明与体重增加有关[21]。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两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改善,干预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与体重降低有关,干预组体重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改善更显著,还可能与优化非营养素有关,干预组使用的家庭护士?蛋白复配粉对植物中所含不同非营养素搭配比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不同非营养素的协同作用,使产品优势最大化,起到有效减重和调节代谢障碍的作用。与前期课题组中使用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6周干预结果一致[8]。有研究表明,代餐饮食主导的生活方式管理6周后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血脂水平[22]。

血脂代谢异常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脂水平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效果不明显,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与前期对超重/肥胖冠心病病人的干预结果[14]类似。本研究结果不仅与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中饮食结构的特点(低脂、低糖类、高蛋白质)有关,更重要是由于在饮食方案中选择富含黄酮类等非营养素的食物,并对各种食物非营养素搭配比例进行优化。两组饮食结构上要求低脂饮食,脂肪占总能量20%~25%,且优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橄榄油、坚果)作为脂肪摄入主要来源;两组在6周的饮食干预后未将三酰甘油降至正常水平,可能与研究时间过短有关。

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诊断之一,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都会增加高血压风险,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R?hling等[23]研究发现,高蛋白中等能量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代餐饮食可以改善超重/肥胖高危人群的血压。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干预组收缩压显著降低。考虑与干预组体重下降介导的血压降低有关,同时高蛋白低糖类的饮食结构也对收缩压降低有效,加上饮食方案要求烹饪时低盐低油。前期研究对超重/肥胖高血压病人给予富含非营养素的个性化家庭护士食疗方案,6周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降低[6],与本研究趋势一致。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对高血压病人诊断的同时筛查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做出针对性治疗。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叶酸和B族维生素重要食物来源,蔬菜和柑橘类水果的消耗量增加,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24]。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干预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原因可能与试验周期较短、样本量较少有关。

3.3 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可以降低炎症水平

慢性低度炎症介导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程度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25]。研究证实,肥胖病人的体重减轻与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减少有关[26]。内脏脂肪是一种高度活跃的组织,比皮下脂肪组织更容易发生脂解,产生更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内脏脂肪和腰围的减少会降低炎症水平[27]。当人们经常进食高脂饮食(富含饱和脂肪酸),会直接促进体内炎症反应[28]。本研究由于经费的原因,只对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研究,干预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研究中体重、腰围下降和胰岛素抵抗改善一致。Davis等[29]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相比,代餐饮食干预后受试者的体重下降幅度更大,明显改善C?反应蛋白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Kempf等[19]研究发现,高蛋白低血糖的代餐饮食较单独的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能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低度炎症水平升高与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有关,有研究表明,运动和减重可降低低度炎症[30]。较高的锻炼频率会减少炎症标志物,这可能与腹部脂肪量的减少有关[31]。Church等[32]研究显示,体重未减轻的运动锻炼与C反应蛋白降低无关。

3.4 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可以控制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受试者氧化应激增加是多种异常代谢组分叠加影响的结果,包括肥胖、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炎症和血脂异常等,其中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关系最密切。López?Domènech等[33]发现,对肥胖病人实施6个月的极低热量饮食,不仅改善了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还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6周后干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考虑可能与限制能量后,干预组体重显著降低有关,对照组体重下降幅度不足以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发生变化,还可能与干预组优化不同非营养素比例有关。同样类似的短期研究,对肥胖受试者进行8周饮食能量限制,结果显示体重下降(5.9±4.6)kg,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加12%(P<0.05),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显著变化[34],提示即使是短期的饮食干预也会对抗氧化状态产生有益变化。Chung等[35]发现,为期4周的富含抗氧化剂的综合饮食干预可以改善氧化应激并增加抗氧化能力,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本研究中两组在改善丙二醛方面无明显效果,可能与相对较小的样本量或者饮食干预中部分人在食物的选择上与总体原则有所出入,导致指标无明显变化。

4  小结

综上所述,两组饮食方案对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但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在减重、抗炎和抗氧化应激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富含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进一步验证了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的有效性。家庭护士食疗优化方案提高了病人饮食依从性,促使病人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可作为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简便、有效的饮食治疗策略。本研究由于经费原因,只对3个月后的体重进行跟踪随访,未来将对其他指标进行随访评价,并考虑扩大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观察方案的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LEMIEUX I,DESPR?S J P.Metabolic syndrome:past,present and future[J].Nutrients,2020,12(11):3501.

[2]  NG M,FLEMING T,ROBINSON M,et 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ults during 1980-2013: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Lancet,2014,384(9945):766-781.

[3]  SAKLAYEN M G.The global epidemic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J].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2018,20(2):12.

[4]  FAHED G,AOUN L,BOU ZERDAN M,et al.Metabolic syndrome:updates o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in 2021[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2):786.

[5]  韩世范,冯耀清,高文晴.非营养素防治慢性病的食疗理论模型[J].护理研究,2023,37(4):565-569.

[6]  蒋尔丹,韩世范,石莹,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107-2113.

[7]  陕弋华,韩世范,石莹,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100-2106.

[8]  王妍,韩世范,朱瑞芳,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085-2091.

[9]  张欢,韩世范,陕弋华,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病人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092-2099.

[1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9):757-784.

[11]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5):321-339.

[12]  中国医促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1):1-55.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7):581-583.

[14]  石莹.超重或肥胖冠心病病人食疗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23.

[15]  FLINT A,RABEN A,BLUNDELL J E,et al.Reproducibility,power and validity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s in assessment of appetite sensations in single test meal stud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2000,24(1):38-48.

[16]  WILLIAMSON D A,BRAY G A,RYAN D H.Is 5% weight loss a satisfactory criterion to define clinically significant weight loss?[J].Obesity,2015,23(12):2319-2320.

[17]  THAIKRUEA L,THAMMASAROT J.Prevalence of normal weight central obesity among Thai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VD risk:a cross-sectional study[J].Scientific Reports,2016,6:37100.

[18]  GUO X H,XU Y F,HE H R,et al.Effects of a meal replacement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among subjec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J].Journal of Obesity,2018,2018:2837367.

[19]  KEMPF K,R?HLING M,BANZER W,et al.High-protein,low-glycaemic meal replacement improves physic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igh-risk persons for metabolic syndrome--a subanalysis of the randomised-controlled ACOORH trial[J].Nutrients,2022,14(15):3161.

[20]  VILLAREAL D T,CHODE S,PARIMI N,et al.Weight loss,exercise,or both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obese older adult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1,364(13):1218-1229.

[21]  KOLB H,STUMVOLL M,KRAMER W,et al.Insulin translates unfavourable lifestyle into obesity[J].BMC Medicine,2018,16(1):232.

[22]  张倩,张永莉,逯明福,等.代餐饮食主导的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1):65-68.

[23]  R?HLING M,KEMPF K,BANZER W,et al.A high-protein and low-glycemic formula diet improves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high-risk individuals[J].Nutrients,2022,14(7):1443.

[24]  倪薇,赵欣,范小旭,等.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29(10):78-80;84.

[25]  胡仁明.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16,31(9):960-963.

[26]  SALTIEL A R,OLEFSKY J M.Inflammatory mechanisms linking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7,127(1):1-4.

[27]  LOZANO C P,WILKENS L R,SHVETSOV Y B,et al.Associations of the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with total adiposity and ectopic fat through the gut microbiota,LPS,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multiethnic cohort-adiposity phenotype stud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22,115(5):1344-1356.

[28]  TAN B L,NORHAIZAN M E.Effect of high-fat diets on oxidative stress,cellular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ognitive function[J].Nutrients,2019,11(11):2579.

[29]  DAVIS L M,COLEMAN C,KIEL J,et al.Efficacy of a meal replacement diet plan compared to a food-based diet plan after a period of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utrition Journal,2010,9:11.

[30]  SWARDFAGER W,HERRMANN N,CORNISH S,et al.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meta-analysis[J].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2,163(4):666-676.

[31]  IHALAINEN J K,SCHUMANN M,EKLUND D,et al.Combined aerob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decreases inflammation markers in healthy men[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2018,28(1):40-47.

[32]  CHURCH T S,EARNEST C P,THOMPSON A M,et al.Exercise without weight loss does not reduce C-reactive protein:the INFLAME study[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010,42(4):708-716.

[33]  L?PEZ-DOM?NECH S,MART?NEZ-HERRERA M,ABAD-JIM?NEZ Z,et al.Dietary weight loss intervention improves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and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in leukocytes of obese hum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19,43(11):2200-2209.

[34]  KANIKOWSKA D,KANIKOWSKA A,SWORA-CWYNAR E,et al.Moderate caloric restriction partially improved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in obese humans[J].Antioxidants,2021,10(7):1018.

[35]  CHUNG H K,KIM J H,CHOI A,et al.Antioxidant-rich dietary intervention improves cardiometabolic profiles and arterial stiffness in elderly Korean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Yonsei Medical Journal,2022,63(1):26-33.

(收稿日期:2024-05-21;修回日期:2024-06-10)

(本文编辑 苏琳)

猜你喜欢
代谢综合征代餐氧化应激
一种健康的幻觉
当代工人(2020年18期)2020-10-09 10:37:30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代餐”减肥真的靠谱吗
37°女人(2020年4期)2020-04-26 01:40:05
“代餐热”,盲目跟风要不得
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上海医药(2016年22期)2016-12-13 11:50:35
代谢综合征文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上海医药(2016年11期)2016-06-30 21:48:32
粗粮代餐粉
华人时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10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