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借助了文化的沉潜性,也就是说,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对文化生活进行创造革新并加以提炼,之后又反哺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人民,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如此才不至于在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变革中被弱化,反而是在这些进程中益发丰沛。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古老的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关注当下文化发展与回溯历史相结合,在日常中发现文化的差异性,记录下来并使之延续下去,这也是个人经验在地域文化濡养之下的再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关键词 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沉潜性;多元性
我自己寻找了一个阅读的难题。在阅读半文新著《故乡的腔调:沙地土话与生活日常》(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词:自投罗网。阅读的兴趣与对陌生地域文化的认知渴求,对我构建了一个陷阱。当然,这个陷阱是我甘愿跳下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陷阱是半文刻意挖掘的。半文如同一位知晓猎物脾性的猎手,熟知每一位阅读者对于文字,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互为补充、互相融合的关系。这种种关系,半文在文本中都做了精心构建。我喜欢这种用文字缓慢地叙述的过程,换种角度说,是更加喜欢他叙述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半文生于沙地,长于沙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经历与沙地息息相关。他用“故土难离”描述对沙地的真实情感。这份情感隐于沙地的生活日常,他用沙地的土话,与读者对话,为我们展现了沙地的风土人情。
土话是本乡本土的文字发音,这些发音有别于他处。他处是有距离的,有的距离会近一些,也就五里地的距离;有的距离会远一些,十里,或者是大于十里的远隔南北与天涯。中国幅员辽阔,一道秦岭山脉隔了南北,人们约定俗成地将地域分为南方、北方,人们也依据这种分割标记了南方人和北方人。这种依据地理做的分割注定了文化也呈现丰富多彩的多元性。在胶东半岛有一句俗话说,“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此话的意思说明地理上的空间是导致风土人情不同的主要因素,由习俗形成了地域文化的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传统文化强大的分支,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多民族的团结大融合,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其实,在人们的认知里,更多地是以长江分隔南北,很难以学术界所公认的以秦岭与淮河分割南北。这不得不说及中国历史上文化辉煌经济繁荣的宋代。宋代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现代有许多的精辟总结会指向这个时代,在我不多的阅读经验里,至今记得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之战是南宋,也是大宋王朝最后的尊严。当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的时候,他不会想到,他的这一跳后人会给予这样的评价。对这样的评价我现在持怀疑态度。一个王朝,或者是一个时代终结,主要由天下劳动人民参与创造生成的文化也会跟随着一起毁灭吗?!只有文化形成的独有的属性才能代表一个国家,这些属性多样且具有连贯性。而大宋不过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有的标记。
我借鉴史学家和文化学者对文化属性的分类,尝试着对文化的属性归纳了几点:沉潜性、适应性(或流动性)、多元性。《汉书·艺文志》里说:“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丢失了传统的礼节、道德、文化等,不得不去民间寻找。这对文化的沉潜性做了最好的注解,是对前面提到的“崖山之后无中国”论点最好的评判。
《诗经》是中华民族以汉字记事以来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就《诗经》的整体而言,文本中更多的文字是写底层人稼穑、狩猎等各种劳动场面,包含大量恋爱、婚姻、家庭伦理、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据传周代设有“采诗”的官职,每年春天,这些采诗官便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劳动人民日常中对天道、自然,甚至是情恨爱仇的本初认知。
多年前学习《中国法制史》,知道了作为律法起源的“礼”在周代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至今乡村俗语还说:礼从周起。所以待人接物用“周到”“周全”来描述一个人办事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此处的“周”,当然是指历史上制定了“礼仪”之源的周朝。语言的教义与强大,谁也无法轻视与回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就是借助了文化具有的沉潜性,也就是说,文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创造革新并加以提炼,又反哺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人民,指导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如此才不至于在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变革中被弱化,反而是在这些进程中益发丰沛。回到半文为我们构建的文本。阅读半文的《故乡的腔调:沙地土话与生活日常》时,他所描述的局限于沙地的风土人情,使我想到半文如周代的“采诗官”一般,行走在沙地的大地上。他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用语做了深入的挖掘与剖析,不难想象,多少年之后,这些日常用语会生变于一些历史的瞬间。有的用语会更加丰沛,被注入更多的内涵;有的会逐渐凋敝,甚至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不闻不见;也可能是改变了起初人们赋予的特定的意义而转向承载别意。然而,对这些日常用语的流变所做的每一份记录都是对地域文化的刻印与传承。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注意到几个词:猜枚、埠、犯贱骆驼。就猜枚和半文聊过几句,也和本地的朋友们聊过几句。我说,我们这边也说猜枚,但我只是知道读音,并不知道读音具体指向何字。半文说,这个词差不多是由北地迁移到此地的。南宋时代,北朝官员跟随着皇廷南迁,官员中多北地人,一些生活日常的口语也一并带了过来。本地的朋友们说,我们这里说猜闷儿,乍一听,与猜枚的发音差不多。猜闷儿就是猜谜语,谜底就闷在谜面里不出来,直到猜中为止,因此也把猜谜称作猜闷儿。
某电子工具书对“猜枚”是这样解释的:中国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多用为酒令。其法是把瓜子、莲子或黑白棋子等握在手心里,让别人猜单双、数目或颜色,猜中者为胜,不中者罚饮。这个解释特别提到了一个词“民间”,猜枚的游戏来于民间。
猜谜同样是一种游戏方式,解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的易经八卦。猜谜就是指通过给定的指示性文字或者图像等,按照某种特定规则,猜出规定范围内的某事物或者文字等内容。猜谜的形式中以中国灯谜最为常见,往往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进行有意识的别解谜面。
通过对两个词语的解释,我们会发现,二者的起源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猜枚与猜谜活动在发源之处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猜谜是一种智力游戏,易经与八卦的哲理性不是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参透的。而猜枚只是日常的一种娱乐方式。两个名词,或者是两种游戏方式有着质的区别。半文通过沙地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在沙地,猜枚是‘猜谜的意思”。他在书中明确无误地指出,“枚”就是谜语,并且举了一个实例:白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谜底是花生。这个谜语在我们胶东也是家喻户晓。我曾在北地一些地方听闻过这个谜语,也将猜谜称为猜闷儿,或者是破闷儿。当然,实例也是谜底为花生的谜语。
从南北不同的读音衍生出同一读音下不同的汉字,而这些汉字所承载的意义已经发生改变。易经与八卦具有哲理性,在它诞生之初,即是皇廷达官贵人和上层社会的一种游戏方式。随着岁月的流逝,词语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猜谜走向民间,与猜枚融合为一体。不管是说出哪个词语,听者对于该词语的理解都是一致的。
同为“埠”,胶东半岛的理解简单直接,偏旁为“土”,“阜”为辅音字,意为高高的土堆;而在沙地却是指水边的小码头。这便是地域文化的差异。曾经在微信聊天室与福建的文友聊过关于地域文化与整体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文友搬书上的经验放在具体的地域,说某某地域文化已经丧失,他是有特指的,并且具体到了北方,而他说的这个北地,恰恰是我所在的北地。我并没有进行反驳,只是讲了一个亲身经历。
此地每年腊月三十这一天是要祭祖的。祭祖的方式、时间都不同,还有祭祖的物品也不同。不要说北地相较于一个村庄的庞大性,即便是我们一个胡同的左邻右舍也是不同的。许多年前我便发现了这些不同之处。比如,俺家是在三十的清早祭祖,用大米蒸干饭。邻居家是中午祭祖,用大米熬制米汤。我曾向老人们说出我的疑问,老人们说,这些都是每家每户从祖上传下来的,谁也不曾有过疑问,只是按照祖传的规矩做。末了,再说我一句,你的脑子里整天想什么?老人的说辞我装在心里也有几十年了。在十几年后,我想通了这个现象背后隐含的意义。俗语说,男主外女主内。一家的日常由女人打理,少不得带了在娘家的一些规矩。就像前面说到的祭祖方式,当然还包括那些盛大的节日。这就牵扯到文化的适应性或流动性。远嫁远娶、近嫁近娶都会带了不同的日常生活习惯,这些习惯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发生融合,或者是被摒弃,生成适合自家的日常生活习惯。
从我的经历想到,半文会不会也有如此的经历,毕竟那些日常用语的发音,还有那些日常生活的习惯,随着时间的迁移都在无声地发生着改变。南宋官员南迁带去了北地的生活日常,也带去了日常的语音。这些日常习惯与日常语音都会在特定的时代里与当地的日常习惯与日常语音发生融合并形成新的习惯与语音。乍一看,好像是丢失了一些东西。如果是持这样的态度理解问题,就显得十分偏狭。实际上,旧有的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应了新时代而做了新的调整。
外出时,人们通过我的口音判断出我的家乡。不管我行多远,他们都会听出我语音的源头。有一句谚语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指的是同乡在异地相逢,感到特别亲切。这是基于特定地域的文化所承载的情感。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记录了一个不同的画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某电子工具书对“老乡”一词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指对具有相同和相近的习俗、风俗、方言口音等文化背景的同胞的称呼。广义上指对来自同一地区或同一省区的同胞的称呼。我去往的是异地,贺知章所描述的是年老回归的故地。不管是异地还是故地,都是在辛苦游走后的抵达。我将故地的风土人情带到了异地,贺知章将异地的风土人情带回了故地。相信这些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如见水便生的草籽一般,会有一个萌发的时机。当然,不要是邯郸学步才好。
半文在书中说到的另外一个词是犯贱骆驼。骆驼生于大漠,奔行于大漠。它所处的位置比我所处的北地还要向北。沙地是南方,是长江以南。沙地人以骆驼的一些特性进行深挖做了日常用语。我们介于南方与大漠之间,这种说辞直到今日我才从半文的书中知道了它的存在。这个词语是如何落户沙地,成为沙地日常生活用语的,半文在书中没有说,他只是由日常的人事加以说明沙地人使用这个词的范围。
半文对“犯贱骆驼”这个词语是这样解释的:听起来像是贬义词,语气怨恨的,但是脸上是有笑意的,多用于形容小孩子不打不成器。明白了它所代表的意义,相信今后这个词也会出现在我的口语中,并得到传播,这不得不说到文化的适应性。
丰子恺先生说,无论鱼、肉、鸡、鸭,日本人统称“鱼”。大约是日本人喜欢吃鱼,把鱼当国菜,因此凡是鱼,都是菜;凡是菜,都叫鱼。国人从前大约吃素居多,只吃菜,不吃肉,所以不论荤素,都叫“菜”,鱼是菜,肉也是菜。这段叙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语言的来历,是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造成的。语言的发音更是与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在半文构建的文本中,一些词语在当下虽是沙地的日常用语,但在我们北地也会找到它们的影子。比如:偷拳头。我所处的北地直接叫“偷拳”。虽只差一个字,但是半文解读,偷拳头与偷拳的内涵还是有着些微的区别。在沙地,“拳头”可以是武功,也可以是各行各业秘不外传的方法。在我所处的北地,“拳”就是武功,这个解释简单、干练,不旁生枝节,这应该是与民风有关系。这样的词语还有许多,诸如:三脚猫、毛脚、西洋镜、看人家、造业、装胖,等等。不知因了何种机缘,这些词语在不同的地域落地生根,长出不一样的叶,开出不一样的花。
半文的书写给我提供了新的阅读经验,即关注当下与回溯历史相结合,在日常中发现文化的差异性,记录下来,并加以传承。这也是个人经验在地域文化濡养之下的再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提云积:作家,供职于山东省莱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 牛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