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赏析《秋兴八首》其一

2024-06-26 19:09王海燕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5期
关键词:秋兴巫峡夔州

王海燕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不朽的,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代表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亦被称为“诗史”。那么,杜甫的伟大体现在哪些地方呢?通过了解完杜甫的一生之后,你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本文分别对杜甫读书壮游时期、长安十年时期、战乱流离时期、漂泊西南时期进行概述,进而对作品《秋兴八首》其一及其诗中出现的意象进行分析,表现出一位游子无法归家的无奈与辛酸。

《秋兴八首》其一整首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在描写大自然萧瑟秋景的同时,也描写了个人之“秋”,后又将国家之“秋”渗透进作品中,而国家之“秋”正是诗人所悲所感之“秋”。整首诗将诗人所处之境、所目之景交融于一起,写景之处处处有情,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感、思乡之情,因此其超越了一般的悲秋作品,内容显得更为深刻。

叶嘉莹先生曾这样评价杜甫:“唐朝诗人中摩诘(王维)之高妙,太白(李白)之俊逸,昌黎(韩愈)之奇崛,义山(李商隐)之窈眇,可以说各有千秋,而只有杜甫可以被称作集大成者。他生而禀有着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的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202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主持人迈克·伍德给杜甫冠之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的头衔,算是西方视角下对杜甫给予的极高评价。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何其多,为什么杜甫能够被BBC纪录片强势点名,成为“最伟大的诗人”而非“之一”?通过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其人其作,我们才能得到完美的答案。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读书壮游时期、长安十年时期、战乱流离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首先,读书壮游时期。杜甫15岁就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20岁后,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漫游吴越。而杜甫之所以在青年时期离家漫游,目的是结交天下之士、四海朋友,也是希望权贵的引荐使自己能踏入仕途,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24岁归来,他科举未中,但已初露诗才。天宝三年(744),他与李白在洛阳相会,“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二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闻一多先生十分形象地比喻说,这是中国的太阳和月亮碰了头。这个时期的创作,杜甫表现出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例如,写《望岳》时杜甫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诗歌字里行间洋溢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其次,长安十年时期。天宝五年(746),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十年之久。“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道尽了生活的辛酸。但由此他也接触到底层百姓的生活,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大大丰富了他创作的视野,于是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其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再次,战乱流离时期。杜甫45岁以后,由于安史之乱,目睹了洛阳、长安的离乱,写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句,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百姓的苦难。他携家眷和百姓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时代的灾难震撼着杜甫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以及“三吏”“三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最后,漂泊西南时期。杜甫48岁时来到成都,投奔好友严武,在好友的帮助下杜甫到严武处担任参谋,但任职的时间并不长,后杜甫辞职,靠严武的接济生活,直到严武去世。后来,他又到了夔州,想着回归故土。再之后,他又漂泊于湖北和湖南,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这一时期的杜甫创作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八哀》《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秋日夔府咏怀》《戏为六绝句》等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命运、对国家,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思考和关心,风格更为沉郁顿挫。

综观杜甫一生,其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致君尧舜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正如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里说的:“他作为一个小人物,对发生在他身边的大事件感到无助,他无法抑制自己写作的欲望,他必须用写作来说出自己所有想说的……他的诗歌艺术就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突破,超越了一个普通的人。他通过战争和苦难的经历成了伟大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他在构建这个国家的价值观方面,比任何皇帝都做得更多。他用汉语中最伟大的语言,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也许,这才是杜甫能够跨越时空的伟大魅力所在。

杜甫能把自身的苦难化为滋润后人的沃土,他有一种心系天下的高度使命感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傲岸人格,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部分。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蝉联的一组七律诗,融合了夔州萧瑟的深秋之景,夹杂了诗人壮志难酬、落寞阴郁的心境。这组诗属于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杜甫写此诗时已经57岁了。虽然此时的他贫病交加,然而胸中牵挂的仍然是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安危。《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序,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形象的描绘,烘托出阴森萧瑟、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阴郁萧瑟的秋色,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身处他乡孤独抑郁之情。

全诗以“秋”为主题。“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如悲秋之祖宋玉《九辩》中所言:“悲哉,秋之为气也。”因此,整首诗在给读者展现深秋之景的同时,将悲怆,凄凉、哀怨的感情宣泄出来,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之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感受。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以“玉露”起笔,“玉露”指白露,说明是已到深秋之时,此时的秋天草木衰落,白露为霜,满目萧瑟之景于人心间。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曾写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之句,其中以“露”和“月”入手,不仅表现的是深秋之景,也蕴含了诗人心中感伤之情。诗人再用“巫山巫峡”点名所处之地,用“凋伤”“萧森”使整首诗进入了一个衰败、阴郁、萧瑟的景色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为全诗定下感伤、悲怆、苍凉而又豪壮的情感基调。前两句诗意境辽阔高远,气势苍凉悲壮,使整首诗进入了一个悲凉的氛围之中。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用对偶句展开悲壮的景象,使诗的意境拓展开来。抒情诗最主要的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而此诗就是很好的范例。其中,“江间”是指长江巫峡,“塞上”则指的是巫山要塞,这两处景物指出的是当时夔州的山水特色,江间关塞到处都是惊涛骇浪,凸显出萧瑟隐晦、动荡不安之状。与此同时,从这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极度的不安,内心中翻腾起缕缕忧思,而忧从何而来?是诗人深深感受到国家局势的变幻无常和岌岌可危。诗人把自己生活经验中最深刻的思想感情融入进去,以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被描绘的景有了生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语简意繁,心情寂苦而意境奔阔。描述波浪汹涌的感觉像是天空也在翻动一样,巫山风云与地下的阴气相接,波浪滔天,风云变幻,使深秋的萧瑟之气充斥整个巫山巫峡,让人能够感受到秋之萧瑟,诗境之开阔。诗人在这里不是简单地描述所见所闻,也不是单纯地描写江水的湍急、变幻的风云以及深秋之景,诗人选用这些意象是想给读者展现出这些景物的内在精神,通过惊涛骇浪、动荡不安、萧瑟隐晦,形象地展现出诗人的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幻无常和岌岌可危。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之景、诗人个人的身世之哀和国家的局势之乱都包括在里面,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也有了依附,真正做到了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杜甫受祖父杜审言的影响,“杜审言善于把握变幻莫测的风物和微妙的情绪”(陈贻焮《杜甫评传》),杜甫也深得真传,这句“巫山巫峡气萧森”就是最好的体现。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由写景直接转入直接抒情。“两开”表明时间的流逝。而这里诗人用“菊花”这个意象,有两个原因:首先,菊花是秋天植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其次,菊花是“四君子”之一,高洁不俗,最能体现杜甫的风骨。“两开”二字是双关,既指菊花开了两次,指诗人离开成都东归的旅程中两次见到菊花开放,去年的秋天因旅途不顺滞留云阳,今年的秋天,又滞留夔州,两次未归,两次见菊;又指诗人因回不了家而流泪两次,表现了羁留夔州的凄凉心情。正如“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李开先《夜奔》),这泪是漂泊思乡之泪,是感受到人生蹉跎半生的辛酸之泪。“孤舟”一句体现出没料到船停靠到缆江边上就长期羁留不前,就像是自己思念故园的心也似被牢牢拴住,心境得不到片刻舒展。故园心,是思乡之心。此时的杜甫百病缠身,归心似箭,渴盼落叶归根。此句也含有思故国之心,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出诗人晚年身在异乡,无法相见却又无可奈何,身在夔州却心系故园,他日思乡流泪,今日菊花开放再次流泪。正如诗人在《秋夜客舍》一诗中所写的“南菊再逢人病卧”,以及《九日》中的“系舟身万里”,怎能不教人思念故乡?一个“系”字,将诗人内心对亲人和对故园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而更能深刻体现出诗人思乡之情之深。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用急切的暮砧声把杜甫从对故土的深深怀念之中唤醒,回到夔州的“系舟身万里”的现实之中。“刀尺”在这里指剪裁。“砧”指的是捣衣石砧。古人制作御寒的衣物,通常是先把衣料在捣衣砧上捣平,然后再裁缝。“处处催刀尺”指的是家家赶制御寒的衣物,捣衣声此起彼伏,这种带有季节性的习俗,常给征人、思妇的心灵上增添几分感伤。古典诗歌中常用以寄寓怀人思乡的情绪。通过时序的转移写秋声,诗人独自站立在暮色的寒风之中,深秋的夜晚萧瑟寒冷,因此,人们便加快制作冬天的衣裳。在白帝城楼之上,静寂的夜晚传来阵阵妇女们制作缝衣时砧杵的响声,而此时诗人身在异乡,感受到寒冬将至,漂泊无依,而更多的伤感则是来自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及对国事之秋的惆怅。这首诗在薄暮白帝城急促的捣衣声中结束,而诗人羁旅天涯的无穷忧思却随着砧声在巫山巫峡中扩展、延伸,这种情境使诗人笔下的秋更加渲染了寂寥悲凉的心情。

《秋兴八首》其一蝉联一体,整体结构、表现手法、声情格律均臻于完美。整首诗将诗人所处之境、所目之景交融于一起,写景之处处处有情。“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寓示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以及人心波澜的起伏;“丛菊”“孤舟”“白帝城”“急暮砧”这些意象的应用塑造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也体现出其无法回家的无奈与辛酸,使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诗人胸怀深沉,发雄浑壮丽之辞,字字句句皆厚重多蕴,最得“在有限中见出无限”的真谛。纵观全诗可以看出杜甫入蜀后的诗歌不再像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但是思想上更加复杂深沉,艺术上更加圆熟老练,风格上更加沉郁顿挫。

猜你喜欢
秋兴巫峡夔州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湖北巴东巫峡口景区费家岭索道顺利竣工
忆杜甫-秋兴
杜甫咏诸葛亮诗略论
夜怀
唐五代时期夔州军事初探
国画《巫峡秋涛图》
《杜甫 秋兴一首》
秋兴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何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