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若冰
《周易》用作“卜筮”,是一部通俗却深不可测的占卜之书,既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世间万物,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并奠定了中国美学坚实的理论根基,而它的思想原理对于古代诗词的比兴创作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周易》中的卦是由阴阳两种卦象构成的,它们根据特定的法则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阐释。艮卦是第五十二卦,本卦中所蕴含的中华先民的哲学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诗性智慧
(一)诗性智慧的内涵
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是对诗性智慧进行研究的先驱。他所说的“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力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历史最早时期的野蛮原始人所创造的一个诗意的世界,它的独特智慧就是没有逻辑的力量,却充满了强烈的感官和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国内学者也对诗性智慧作出了很多诠释,如郑琳的论文以维柯的《论意大利的古老智慧—从拉丁语源发掘而来》为例,探讨了原始文化、诗性智慧与诗性美学,对诗性智慧的思考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对维柯教育理念中诗性思维的实现作了扼要的总结。与以《新科学》为切入点不同,郑琳而是以《论意大利的古老智慧—从拉丁语源发掘而来》为切入点,探索维柯话语中所蕴含的诗性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内涵。李洪润的文章则主要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对维柯的诗性智慧和《诗》的“兴”进行了比较,从而揭示了《诗》的“兴”是对原始诗性智慧的继承,从而证明其在“形”和“意”两个层面上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外学者对诗性智慧的解读呈现出多种研究角度,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都揭示出了诗性智慧的某些特征。
在此基础上,“诗性智慧”应该界定为:符合诗的特性的智慧。因此,诗性智慧是一种由现实境况引发,含有丰富情感和想象,并指向美好的一种智慧。正如易晓明所说,存在两种诗性智慧:一是早期人类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即人在尚无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较弱的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非对象化、非主体化的生命状态,这是质朴性的诗性智慧;二是人在发展自我意识和理性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感性生命与逻辑理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是成熟的诗性智慧。
(二)《周易》中所表现的中国化诗性智慧
《周易》作为十三经之一,孕育于周代的巫卜文化,从周代政治领袖卜筮的典籍到思想丰富完备的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部,是体现中国思想特点与精神特质的一部经典之作,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同时,《周易》也是古人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以及人类想象力的贫乏,许多自然现象都被视为“怪力乱神”,这也折射出古人的强大的联想力量,而这些意象、比喻的使用,也反映出古人质朴的诗性智慧。当然,《周易》当之无愧作为中国诗性智慧的源头,它的博大精深在千百年来已经深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周易》的这种诗性智慧既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又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风格,也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泉。
众所周知,中国诗歌中不乏借景入情、寓情于理的作品,这种内蕴深刻的“诗性”也体现于《周易》之中。宋朝陈骙在《文则》中有“易文似诗”之说,而傅道彬先生在其论文中称:不是“易文似诗”,是“易文是诗”。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周易》的艮卦中所写的节奏和谐、寓意深刻的短句上,获得一种语言简洁而又富有内涵的启迪。因此,《周易》可以说是一本由“诗体”写成的书,是一本饱含诗性智慧的文学经典。
二、《周易》中艮卦的诗性智慧
《易经》的第五十二卦—艮卦,下上,其形象如同两座山峰叠加,象征着“抑止”的含义,揭示了对过度欲望的控制原则。《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大象传》又说:“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这两种释义充分阐释了静的义理和空间的自觉。船山先生王夫之以价值判断和合理性的角度来诠释“行止”的深刻含蕴,他认为人的“行藏”“应违”“作辍”“丰俭”“博约”“存察”,都是与“行”和“止”相对应的具体表现,而达到“行而不爽其止之正,止而不塞其行之几”的境界—行为之间不冲突,就是由“当”和“时”来决定了。周广友认为,艮卦中的“时”是一个人在做出某种决定时,所面对的客观情况和机会,是一种在内心深处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的情况,是一种已经被主观化或者主客结合的情况,在这里,“时”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物质的时间,而是一种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观社会环境。
故,我们要明白,“止”应当在行动尚未开始之前才能避免错误,也不会束手无策,无法恰如其分地停止或者过度追求,必然不愉快。只有当我们达到了不被外部事物影响,也不被个人欲望影响的两忘境地,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超越。那么,对《周易》“艮”之卦爻辞及解读如下: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是不听从、停滞不前的意思。欲念侵入时就要立即制止,不要让它继续侵占到全部。稳坐高堂者,在庭院中是看不到他的人影的,更不要说看见他在放浪江湖、游山玩水了,没有罪责。《象传》说:上下卦都是艮卦,像两座山相继阻挡,警示人们越过一步则进退失据,这就是艮卦的取象。“艮其背”,就是于所不见处求安,通过逃避外部的诱惑来获得心灵的平静。从人体的结构来看,背部是人体的一部分,它与人的双眼近在咫尺却又看不到,尽管可以有所欲望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主体在近处,不与它接触、不在它的感知范围之内,不会受到干扰,就能达到“止”。这就是要避开外部所有的诱惑,达到心灵的宁静的意义。君子由此领悟到,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不要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和能力水平。
卦辞是对等均衡的两个排比句。前一句是说欲念问题,一旦沾染上就要立即清理掉它,不能够任其发展进而控制了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悔之晚矣。后一句是说行为问题,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像不要出现在自己不应该出现的地方一样,使之完全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读史书就可以知道,国君的任何不适当行为,就会暴露其特别的喜好;一旦暴露出任何喜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例如,《左传·庄公二十七年》中的“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诸侯出境是身处险地,故非朝、聘、会、盟不得出境。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初六,就像在脚趾运动以前就自觉停下来一样,没有罪责。可长久保持。《象传》说:是没有失去公认的规范。脚趾是动作之初始,就像在脚趾运动以前就自觉停下来一样,其效果丝毫没有显现出来,等同于从起心动念时就停止了。该段象征行动在没有发生之前停止就不会失当、没有灾难,但必须长久坚守正道,才能有利。制止自己不合理的行为,最好从起心动念就开始,这样更加容易,造成的损失也最小。要想做到这一点,非得有较高的修养不可,我们可以参照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或可行之有效。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六二,就像在小腿肚运动以前就自觉停下了一样,使它不能够支撑起大腿而继续行动,这样一来情绪是不会舒畅的。《象传》说:是因为无法撤回已经被接受了的想法。脚趾已经行动了,再去制止小腿肚,难免会产生反抗情绪。反抗情绪就是不想收回已经做出的行为,这是因为思想上已经接受了。该段象征柔顺中正,由于不能退一步听从,不得不追随,行走时颤动难止,如行事太急,不听劝阻,以致闷闷不乐。应止不止,勉强追随他人,不会愉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九三,就像在腰部运动以前就自觉停下了一样,这样做像撕碎了脊背上的肉一样难受,有潜在危险的欲念像烟火炙烤一样影响着人的思绪。《象传》说:是因为像身临山巅一样的处境已经让他陶醉其中了。“厉”与“危”都有危险的意思,但是二者有区别。“厉”,是指石头下的蝎子,潜在的危险;“危”,是指身处山巅而产生的恐惧,步步惊心。整个人已经被欲念完全控制了,既像被熏晕了一样,又像陶醉了一样,只见到位高之好,却想不到树大招风。这时候再去制止行动,就像去撕裂他脊背上的肉一样,其痛苦和反抗是可想而知的。该段象征与上下左右的人都不能和谐相处,以致上下叛离,左右决裂,当然危险,内心极度不安。及时停止,不会众叛亲离。
“六四:艮其身,无咎。”六四,就像要停止妊娠一样,没有罪责。《象传》说:要像停止身体各个部分的共同运作一样。“身”的本义是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诗经·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妇女在妊娠阶段,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运作都要让位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为胎儿提供营养、提供保护。即使如此尽心竭力,也要马上停止,即“无咎”。该段象征停在应该停的地方,能自我控制,不妄动,就不会有灾祸。人要懂得审时度势,自制理性。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六五,就像在上牙床运动以前就自觉停下了一样,言辞获得了先后条理,懊恼消失。《象传》说:是因为言辞没有偏离符合大家心意、合乎社会公义的标准。“辅”与“车”分别指上、下牙床,牙是说话的辅助器官之一,在说话的过程中牙齿运动,下牙床动、上牙床不动。所以,“辅”代表被动,就是说受到别人影响,还在附和的阶段,没有到主动发声阶段。在问题的初级阶段,还没有造成巨大的影响的时候,及时停止,是可行的。因为改正问题的思想压力大大减轻了,容易再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该段象征在紧要关头停下来,小心说话,合时合位,这样就不会有烦恼和遗憾了,同时说话也要有所思考,有所把握,有所分寸。
“上九:敦艮,吉。”上九,能够用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理念来自律,吉祥。《象传》说:这样做就能够可靠地停止。此为艮卦的主爻。敦艮之道,如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是可以终生践行的人生信条。该段象征最后的坚持最重要,也最吉祥,谨慎敦厚才能“止于至善”,得积之厚,得止之终;保持冷静,行止有序;抑止邪欲,获得善终。
三、《周易》中艮卦的诗体结构
《周易》,这本古老的智慧之书,它的文字如同行云流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它不仅在内容上洋溢着诗性般的智慧,更在表达形式上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诗体结构美。这种诗体以简洁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形式和平仄和谐的节奏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特别是艮卦,它在《周易》中诗性的结构表达尤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复沓结构的运用
复沓,又称为复叠或复唱,源自《庄子·田子方》,它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达手法,通过在句中固定句式但换用不同的词组来传达信息。在艮卦中,这种手法被巧妙地运用到极致,每一句都只换用一个词语,但这样的变化却能使整个卦象的意义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通过“艮其……”这样的句式的引用,整个卦象既保持了诗卦的连续性,又避免了过度复杂的结构带来的阅读困难,其如同一首完美的诗章,每一节都紧密相连,充满了诗意与韵律。
(二)比喻手法的运用
艮卦中使用了脚趾、小腿肚、腰部、腹部怀孕、牙床等身体部位来描述其论点。人如果无法在某些重要阶段和时刻及时停止下来,就会酿出大灾祸。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六四:艮其身,无咎”。此爻辞显然是使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即使已经像妇女妊娠一样精心运作和全身心投入了,也要果断停下来,这样才能避免后续问题的拖累,免除后遗症。
本文以艮卦为例,分析了《周易》中反映的诗性智慧和诗体结构。从艮卦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所蕴涵的哲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知止”,站好自己的立场,不逾越规矩和礼仪,就不会有过错和不必要的忧虑与烦恼。总之,对艮卦的论述体现了中国人的诗意智慧,这种诗意的根源就在于《周易》中蕴藏的最深层的文化内涵与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