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之《我爱这土地》的音乐形态与声乐演唱分析

2024-06-26 15:33武一凡陈燕
艺术评鉴 2024年6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艾青

武一凡 陈燕

【摘   要】 《我爱这土地》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在1938年所写的一首现代诗,诗人以“鸟儿”的形象代替诗人本身,以此来表达诗人炙热的爱国之情。随后在2001年,该诗歌由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谱曲,发展为中国艺术歌曲,广为传唱。本文分别从作者、背景,以及音乐形态等方面分析该作品所包含的音乐美学价值与演唱艺术价值,并结合自身的学习与演唱经历,探析这首经典作品的音乐形态与演唱分析。

【关键词】艾青  形态分析学 《我爱这土地》 声乐表演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6-0087-06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自陆在易先生谱曲改编后,至今已传唱二十多年,深受广大听众与声乐学习者的喜爱。《我爱这土地》不仅在歌词上尽显诗人艾青炙热且浓郁的爱国之情,而且在旋律上伴奏与歌词交相呼应,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与音乐感染力。

一、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一)词作者介绍

艾青,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画家。他的真名叫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被一位贫苦的农妇养大,1928年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同年在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学习绘画,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回国后,艾青又创作了不少诗歌,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经发表,使艾青一举成名。随后在193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7年之后,艾青任《文艺阵地》的编委等职务,1941年来到延安后,任《诗刊》主编,在这之后,他开始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精神。随后,艾青在黑龙江、新疆期间中断创作长达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才重新执笔创作。1979年,艾青创作且出版《彩色的诗》《艾青诗集》《归来的歌》等优秀作品,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并于1985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因病去世,享年86岁。

(二)曲作者介绍

陆在易,中国著名作曲家,拥有“音乐诗人”之美称。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作曲。1943年陆在易出生于浙江余姚的小乡村,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系统学习音乐,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到上海音乐学院大学部本科学习作曲,并于1967年毕业后继续留校执教,直到1972年,陆在易被调到上海京剧院,在此期间,他曾参与编排创作十余部现代京剧,1981年调往上海乐团后,便长期兼任《上海歌声》的主编,以及任职上海乐团的作曲、团长与艺术指导。其创作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桥》《家》《盼》等优秀作品深受广大听者的喜爱,传唱至今。1997年陆在易先生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

(三)创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歌词出自艾青1938年所创作的《艾青诗选》,当时的艾青与文艺界的部分人士一起离开武汉,在桂林集合。艾青便于12月在桂林出版了《十日文萃》,并发表了这首满怀爱国之情的现代诗。艾青凭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歌颂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精神。

而中国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则是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2001年,由陆在易先生构思且创作完成的优秀中国艺术歌曲作品,该作品选录于2005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陆在易先生以《我爱这土地》来命名专辑,可见其自身对这首作品的重视与喜爱程度。该作品是陆在易先生在创作高峰期时的代表作品,也是首届(2001年)和第二届(2002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获奖作品。

二、歌词内容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未刻意追求诗句的韵律和字数,使用非对称的段落句式,长短句的结合使得语句富有节奏与韵感,铿锵有力。在《我爱这土地》中,诗人艾青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艾青曾在《诗论》中说道:“形象的魅力就是诗的魅力。”艾青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将景象拟人的虚拟形象,向人们转述了他所创作的形象故事。

诗词的开头,艾青便感慨地幻想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用“假如”一词便将自己与读者从现实中脱离出来,用“鸟儿”的视角代替艾青自己,表达出内心的呐喊与渴望,而“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又给予“鸟儿”立体且生动的角色形象,说明这只“鸟儿”是一只饱经风霜、命运多舛的鸟儿,短短的一句话奠定整首诗的背景与基调。“嘶哑”一词更使读者不禁感受到来自“鸟儿”的悲伤与奄奄一息。紧接着艾青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永远汹涌着的河流”“无止息吹刮着的风”等如此强烈的形容来修饰“土地”“河流”,以及“风”,直观地让大家感受到在当时“鸟儿”的视角下处境的艰辛,以及环境的恶劣,但接着“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却又快速缓和了之前紧张恐惧的气氛,在这里“林间的黎明”穿过大树之间的空隙,透出一道道光束,照射在大地上,仿佛给“土地”“河流”“风”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温馨,充满生机与希望。

可是,“鸟儿”最终还是倒在母亲大地上,甚至“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句词深刻描写了艾青从内心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大地坚贞不渝的爱,紧接着便是一句意义深重的反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直抒胸臆,将整首诗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最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强调主题,一问一答点明主旨。“深沉”一词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底,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艾青将形容词“深沉”放到动词“爱”后面,是整首诗中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词语,此时,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呈现得恰到好处,且直击人心。艾青认为哪怕自己只是浩瀚蓝天中一只柔弱的小鸟,但当面临着“暴风雨”“狂风”时,也要抱有勇敢呐喊的勇气与决心,即使声音弱小,即使喉咙嘶哑,也要坚韧地为那“黎明”而歌唱。就像诗中的“鸟儿”终将要降落在大地上,就连羽毛也要腐烂在这片土地里那样,艾青对祖国无与伦比的热爱与疼惜将随着眼里饱含着的滚烫泪水,一起融进这片土地里。

艾青在这首诗中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将自己对祖国无尽的怜惜与爱意满满地充斥在这首诗里。艾青用鸟儿的视角歌颂了祖国的大地、河流、风与黎明,也向大众展现了他刻骨铭心且伟大炙热的爱国之情与奉献精神。

三、《我爱这土地》的音乐形态分析

(一)《我爱这土地》的曲式分析

歌曲总体是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是主调降G大调,1~9小节为引子,前奏部分开头的从高声部的旋律和宽广的和声使听者更好地进入情绪,且奠定全曲基调。第2小节,左手伴奏织体的展开表达了全曲的主题背景,分解琶音的织体设计使歌曲在引子部分便充满音乐的律动感,为歌者与听者酝酿情绪进行铺垫。10~19小节为二部曲式的第一段,乐句主要以中音区为主,非常考验歌者的气息,以及对情感的精准把握,拍子也相对自由。第一句的结束停在主调降G大调的半终止上,与第二句歌词情感的表达与衔接形成流畅的过渡。20~40小节为第二乐段,由三乐句组成,非方整性乐句巧妙地与歌词呼应,使得旋律层层递进、流动不息,情绪也逐步递增。41~50小节为补充段,调式为降G大调,这里的变换拍子使旋律更加贴合情绪变动,节奏的自由急促烘托了焦躁不安的情绪变化,速度、强弱的对比强调歌者要保持歌唱的腔体状态与高位置,这里也是要避免受变换拍子的影响。51~62小节为间奏的华彩部分,一开始旋律从G大调进入,各种临时变化音反复出现,形成激烈的复合音响效果,58小节回到主调降G,不仅烘托了诗人激动而愤怒的情绪,更为第二部分的音乐内容与调性转变进行铺垫,承上启下。

第二大部分63~95小节是对第一部分乐句的变化重复,63小节由A大调进入,调性色彩变化赋予主旋律新的情感需要,推动了歌曲与情绪发展,而第二部分相比第一部分情绪更加激昂丰富,但速度却由每拍70变为每拍74,之后在乐句的后半部分又转回原调,回归主体。96~114小节是尾声,进入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情绪推到极点,强调整首作品的感情主旨:对祖国深沉浓厚的爱。其中“啊”的无词吟唱部分,旋律优美且流动,情绪也更加饱满热烈,最后由强变弱再变强,充分抒发爱国之情。115~118小节是尾奏,音乐材料则是前奏旋律的改编再现,这里的中板节奏进行最后的情绪铺垫,直至结束。

整首歌最难的地方是对变换拍子的把握,节拍在2/4、5/4与4/4之间多次变化,看似杂乱的节奏处理却生动表现出诗词中激动的情绪与内心的焦急,这也是作曲家的高明之处。第一段情绪较平稳,音域跨度也不大,第二段情绪开始逐渐上升,伴奏也从第一段的六连音织体变为复合式和弦和有持续音的和声织体,使作品更加生动,且极具戏剧性。

(二)《我爱这土地》的和声伴奏赏析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具有不同于歌剧的重要地位,它不仅要与主旋律形成完美的融合,更要在歌声空白部分起到补充音乐内容、与歌声相呼应的作用,因此艺术歌曲的和声伴奏与主旋律的关系不再只是“红花”与“绿叶”,而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而钢琴伴奏不仅仅要做到衬托主旋律,铺垫情感,更要有自己的音乐表达与补充。因此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音乐个体,是艺术歌曲作品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诗词的角度分析,《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现代诗体裁,也称自由诗。不等长的段落句式,使陆在易先生在歌曲的调性、速度上有着较为自由的创作空间。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伴奏织体整体上以六连音为主,这样的织体结构不仅凸显了音乐的流动性,具有推动情绪、营造氛围的作用,而且与歌词相呼应,模仿了狂风阵阵呼啸而过的声音,体现了鸟儿在暴风中飞翔的紧张情绪,使其艺术表现更加真实与生动。

在整首歌的歌词刚开始进入时,伴奏和弦大多采用主三和弦来增强调性,强调主题,Ⅰ级与Ⅴ级和弦在听觉效果上也是比较明亮与稳定,表达了音乐叙述与诗人感慨幻想的开始,例如歌曲的第一句,即10~11小节,伴奏和弦分别是Ⅰ-Ⅴ-Ⅰ,歌曲的第二句,即12~14小节,伴奏和弦分别是Ⅰ-Ⅳ-Ⅴ。而进入第二个部分,歌词开始从个人视角展开,描述周围的环境,新的旋律进来,伴奏和弦也开始逐渐使用除主三和弦以外的Ⅱ级和弦、Ⅳ级和弦,以及Ⅵ级和弦,从而丰富旋律色彩,例如第19~22小节,伴奏和弦的走向是Ⅰ-Ⅱ-Ⅰ。而到了41~50小节,歌曲到了中间的休息与缓冲环节,和弦也是在Ⅰ、Ⅳ、Ⅵ直接相互衔接,并在50小节以属主进行了全终止,这里的伴奏织体也由前面流动的六连音变为宁静的柱式和弦。这一部分的歌词也表现的是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节奏相对较慢,也更加自由,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为歌者演唱主旋律留出更多的发挥空间,并在听觉上与前面六连音伴奏织体对歌词内容的铺垫与烘托形成对比,渐慢渐弱,强调了作者想要深情表达的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之情。

间奏部分的柱式和弦与九连音织体遥相呼应,交替出现的变化音使音响效果格外规律与丰富,特殊的节拍错误更使间奏部分突出情绪的挣扎与激动,为第二段旋律与情绪的变化重复提供了想象空间。

第二部分的“假如我是一只鸟”在A大调基础上又向上小三度,伴奏织体的变化重复充分体现出情绪的高升与激动,不仅出现五连音、七连音等变化织体,部分离调处理也使整个作品得到更具有张力的升华与表达,后又回归原调,前后呼应,表达主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72小节之后,伴奏织体与前面的伴奏结构大不相同,这里的旋律律动由左手转换为右手,由低声部转为高声部,也由之前的波浪式音阶上下行变为右手32分音符的下行音阶,伴奏织体的变化使歌曲第二部分的后半段旋律变得更加悲伤与急促,既区分了两段歌词演唱时情绪的递进与不同,又推动了整首歌曲进一步走向尾声,而尾声中左手的伴奏织体为一拍四个十六音符,整体节奏放慢,与前奏遥相呼应。

四、《我爱这土地》的声乐演唱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我国著名且经典的一首艺术歌曲,自创作以来赢得众多人的喜爱。通过以上对《我爱这土地》的背景、歌词、曲式、和声等分析可以感受到这首艺术歌曲的音乐魅力与演唱难度,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对作品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歌者只有在熟练掌握演唱技巧与方法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度学习与理解,再加上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处理,演绎出最贴切作品本身与自身感悟的表演,才算是真正完成对作品的二次创作。

在开始演唱这首艺术歌曲之前,可以通过朗诵的方式来理解歌词、理解作品。在演唱《我爱这土地》时,第一句歌词的呈现要轻柔,节奏稍慢,但不能过于拖延,既要将歌词中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儿的遐想意境唱出来,还要保证音乐的流动性,另外,还要注意第一个字“假如”中的“假”不要把辅音吞掉,且“鸟”的六度旋律下行时也要注意歌唱位置不要跟着移动。第12小节要注意第一拍中八分音符的空拍,以及歌词“我也应该”中不要被日常口语的重音所干扰,在“应”上拖长和加重,这一句的重音要往“该”上靠,与四四拍的节奏重拍相符合,而第15小节中第二次“假如我是一只鸟”的重复呈现要与第一次的假设语气形成对比,在力度上要加大,在声音的表现上要更加坚定与沉稳。整体来看,10~19小节这一部分在演唱时情绪不应该有太大的起伏,强弱的处理也应尽量做到平缓与和谐。

随后第20~40小节,作曲家在旋律的节拍、力度等方面都做了较多变化。歌者切记要保持气息的沉稳与位置的统一,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中,“这被”两词不要紧张急促地带过,一定要按照节拍唱清楚,而“暴风雨”也一定要咬好“暴”的辅音“b”,与“悲愤的河流”一样语气不要太强,为后面更高的旋律高潮部分做好情绪递进与铺垫。之后的歌词“这无止息”声调可以适当升高,表达出作者对敌人的愤怒之情,但在这句最后“激怒的风”则要结合谱例做减弱处理。然后紧接着的“啊”需要做中弱处理,第三拍中的八分休止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要保持中弱的强度,语气温柔坚定。随后的第二次“这无止息”要将情感迸发出来,仿佛在嘶哑呐喊一般,但并不能一直渐强,而是要在唱到“激怒的风”时逐渐减弱,再通过“啊”将前面激动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形成对比。

“然后我死了”这一段是整首歌曲最安静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歌者在演唱这一段时,一定要准备好自己的情绪,像朗诵一样的歌唱,字正腔圆,但咬字注意不能咬得太死,切记不能因为这一段的节奏比较自由就乱了节奏。四句话整体的情绪处理也要层层递进,最后整首诗的主题结尾落在“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虽然这里的旋律音不高,但情绪应该是最饱满且最深情的,这对歌者的表达能力是一个较大考验。第一段结束,在下一段开始之前,歌曲有一段非常华丽的钢琴间奏,这段钢琴独奏的作用不容小觑,不仅延续上一段结尾时热烈坚定的爱国之情,更为下一段歌词内容的重复呈现营造新的情绪氛围,因此歌者在等待下一段演唱调整状态与呼吸的同时,也要仔细聆听钢琴的这段独奏,继续酝酿感情,融入音乐。

而在第二段演唱时,整体的速度都要稍作提升,相比于第一段的叙述性演唱,第二段要更加强调音乐的旋律性与律动感,但在这一段的“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部分,应该贴合伴奏织体变化,情绪激动,但不做太多扩张,节奏上也要相比第一段更加紧凑,最后“啊”的部分也要充分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注意不要太过强硬,在气息的推动下尽可能做出强弱对比,使最后的旋律表现更加富有内涵与深度。“因为我对这土地”要逐渐减慢,在继续下一句演唱之前做好呼吸和情感的准备,“爱的深沉”要把重音放到“深沉”上,重点是要字正腔圆,语气庄重但不笨重。

整体来说,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篇幅较长,情绪张力较大。在演唱该作品时,需要歌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且做好该作品情绪处理的准备工作,要在兼具爆发力的同时,还要掌握好细腻的情绪表达,要在感受歌词本身内涵的同时,更要分析整首歌曲中的伴奏织体结构与和声走向。正是因为该作品的戏剧表现之突出、精神内涵之丰富、声乐处理之难度,使其成为中国艺术歌曲中最具演绎挑战且最受歌者喜爱的作品之一。

五、结语

音乐是有生命力的,而声乐更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经典的诗歌都被谱曲改编为艺术歌曲等音乐作品,这恰恰说明音乐对于情感信息传递的重要意义。而音乐表演作为作品的二度创作,有其自身创作原则与要求,尤其是声乐表演。如何准确完美地诠释作品内涵,并在尊重原作的情感背景与风格特点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对该作品的感悟与表达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还要恰到好处地演绎出来,这是对一个歌唱家非常全面且严肃的考验。

《我爱这土地》展现出艾青先生的诗句与陆在易先生的谱曲完美结合。本就激昂的诗词,有了音乐的烘托,更加生动表现出诗句中深深的爱国之情。这首歌不仅考验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基本功,更考验歌者的情绪表达和作品的处理能力,一首经典且优秀的作品是需要歌者长时间的打磨,以及不断重复的多次练习。随着歌者自身技术的熟练与人生经历的丰富,每一次对该作品的诠释都将获得新的体会与感悟。声音的技巧与方法是演唱作品的基石,没有方法就唱不了作品,但如果只有方法,就会唱不好作品。因此这便要求歌者必须加强对音乐作品理论的学习,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作品的演唱更加深入人心,扣人心弦。

参考文献:

[1]吴凯.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音乐表现与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23(18):75-77.

[2]李晟.歌曲《我爱这土地》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2年.

[3]张营.歌唱中的“以情带声”——以《我爱这土地》为例[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22年.

[4]曹佳琳.论艾青诗歌的美学特征——以《我爱这土地》为例[J].新纪实,2022(12):23-26.

[5]邹玘琛.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音乐分析[J].歌唱艺术,2022(04):32-40.

[6]王晓潇.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与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21(12):126-128.

[7]张华丹.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演唱分析[J].艺术品鉴,2020(20):182-183.

[8]刘静.浅谈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及演唱特点[J].黄河之声,2019(15):63.

[9]黄小芳.浅析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7(05):214.

[10]于湛.《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3(04):86-87.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艾青
艾青林场守鹿
艾青《我爱这土地》
艾青来了
艾青来了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结合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无题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