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看数智时代艺术作品“灵韵”再造

2024-06-26 21:40王蔷项文丽
艺术评鉴 2024年6期
关键词:人机协同

王蔷 项文丽

【摘   要】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艺术生产方式已经从手工时代、机械复制时代走入数智创作时代,数字技术以一种动态、智能化的方式赋能艺术创作,关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体系中,本雅明着重强调技术对于艺术生产的影响,提出传统艺术作品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灵韵”。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转型升级,数字技术、人机协同等概念进入艺术生产创作中,数字艺术产品的“灵韵”存续问题值得人们重新思考。本文通过梳理本雅明“灵韵”观点,提出通过沉浸式的“场景再造、人机协同的创作方式,以及数字技术赋能膜拜价值”等路径实现数智艺术作品的“灵韵”再造,以智能技术推动艺术作品的多元价值实现,并探究数智时代的大众文化和艺术生产参与。

【关键词】艺术生产  智能媒体  灵韵  数智时代  人机协同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6-0171-06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本雅明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家之一,从他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等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生产的理论虽然立足于马克思理论之上,但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灵韵”作为其理论观点中的核心概念,一直深受学界的关注。在本雅明强调的机械复制时代,他在观点中首先肯定了技术对艺术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哀叹于艺术作品“灵韵”的消逝,但本雅明本身未将“灵韵”完全抛弃。当下艺术生产与消费进入数智时代,技术与艺术生产结合更加紧密,艺术作品的“灵韵”是否能在数智时代实现再造仍然是当下艺术生产的重大课题。

一、技术赋能艺术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来源及其创新发展

1.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艺术生产理论最先由马克思提出,马克思经过思考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考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考察艺术起源、特点,以及艺术生产活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思考给予本雅明极大的启发,此后本雅明在继承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在艺术与社会、艺术和大众之间的关系中考察艺术生产行为和性质,本雅明重视艺术技巧的探索、接受大众的关注,以及艺术作品的“灵韵”研究。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指明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他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坚信,电影艺术的发展体现了机械复制技术对传统艺术在审美体验、传播方式和创作理念上带来的变革。尤其是机械复制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使艺术变成消费和可盈利的商业产品,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联系得更加紧密。本雅明曾明确提到,“艺术品的机械复制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生产技术的发展调整了原有的关系结构,大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机器把更多人转变为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众转变为共同行动的人。在本雅明看来生产和接受不可分割,艺术接受者也成为被瞩目的对象。因此,本雅明在他的理论中对大众的地位给予积极的肯定,并指出机械复制技术为艺术领域注入新的革命力量,它使得艺术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真正走向民众,实现了艺术的普及与解放。

2.本雅明的“灵韵”理论

本雅明对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划分提出一个新概念——“灵韵”,其用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征。本雅明指出,传统艺术作品因其固有的本真性、稀缺性和在场性特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技巧、美学深度和历史积淀,自诞生之刻起便天然地拥有一种令人向往又难以触及的神秘氛围与距离感。这种独特的属性使得传统艺术作品在人们心中激发起一种敬畏与膜拜的情感,仿佛它们被赋予超越常人的神圣地位。因此,传统艺术作品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往往占据着一种特殊而崇高的位置。

当下再次回顾本雅明的“灵韵”观点,对于数智时代的艺术生产关系仍有启示作用。在本雅明看来,“灵韵”无法被模仿和复制。其一,其代表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花费的精力,是艺术家创新性和艺术性的凝练。其二,有“灵韵”的艺术构成传统艺术“膜拜价值”的基础,使欣赏者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是一种人与作品本身、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折射。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类型逐渐丰富,艺术的膜拜价值不断降低,在艺术鉴赏中转变为无意识,但是它始终伴随着艺术品的生产消费过程。其三,“灵韵”表达了人的一种联想活动,人与物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感。在欣赏过程中,观众往往不自觉地怀有一种膜拜的情感和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体现在观众对作品的尊重与珍视。通过保持这种适当的距离,观众能够更好地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作品也能保持其原有的完整性和神圣性,这种相互尊重的欣赏方式有助于促进艺术作品的传承与发展。

(二)数智时代的艺术生产方式变革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品的复制规模更加宏大。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由本雅明所强调的艺术品“灵韵”特质被众多的复制品逐渐消解。与此同时,艺术品原本所承载的深深的膜拜价值也在频繁展览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更为世俗化的展览价值。艺术品的神圣性和独特性逐渐减弱,而它们的观赏性和展示性则日益凸显。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艺术品的价值体系,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方式。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不满于技术带来的对艺术作品的简单“占有”,反而更注重与艺术作品的“交流”或者是交互,这种“交流”区别于机械复制时代的“在地”的简单震惊效果,而是更加注重“在线”的沉浸感。数字技术更新了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生产由简单的裂变转向聚变,艺术创作的主体更加多元化,艺术类型之间的边界被打破,艺术作品的创作与鉴赏形式都在数智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

1.数字技术赋能艺术生产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虚实交融”是智能媒体时代到来的特点,人机协同进行艺术生产变革了原来的艺术生产方式,而生产主体也由原来的艺术家、专业人员衍生到普通大众。从PGC、UGC到AIGC,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极大地冲击了艺术创作领域。在2022年的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数字艺术大赛中,一幅由AIGC创作的杰出画作《太空歌剧院》凭借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理念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殊荣。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AIGC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卓越实力,而且进一步验证了数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在影视行业中,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众多头部公司如爱奇艺、腾讯、优酷等纷纷发表声明,强调将积极投入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融合与发展。这一趋势不仅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而且预示着未来网络视听产业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已有的影视作品中,《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除暴》《误杀》等影片都使用数据算法对剧本进行评估之后才投入生产创作。在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中,VR、4K、动作捕捉等彻底改变了电影的创作方式,智能灯光、机器剪辑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2.智能媒体创新艺术接受

智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可以让观众在“历史与未来、物质与精神、情感、情感与理智”等不同逻辑的时空维度自由驰骋。大众可以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实现沉浸式、全过程、主动性的参与。智能媒体发展衍生出全息展示技术,这使得艺术作品的传播场域区别于机械复制时代的僵化复制模式,可以实现立体互动式的欣赏与接受。博物馆中《清明上河图》可以再现北宋的人文风光,而梵高的“向日葵”可以装饰整个艺术展厅,观众可以实现身处梵高身旁,仰望同一片“星空”的愿望。虚拟化场景的塑造为实现与艺术作品的进一步交互奠定基础。在影视领域,《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片,其为观众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电影通过技术将造型美、表现美、色彩美、时空美,以及情感美达到统一,美学与技术的融合获得大众普遍的认可。

3.人工智能重构艺术作品

就艺术作品而言,数智时代对其拟真性、创新性、交互性具有新的要求。由人和机器协同生产出的艺术作品超越手工复制时代的简单模仿,而是更加注重真实、新颖、互动。艺术作品在形式上打破了艺术类型之间的壁垒,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以“汇聚”在同一个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不单单是艺术家运用不同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而是依托智能媒体平台以数字化的方式展览和传播。在电影《阿凡达2》中,导演卡梅隆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了一个全新的外星星球,还利用CG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合成以往无法进行实拍的人物和生物,电影上映后,3D环绕式的影院将观众带入故事,并使其沉浸其中。

在数智时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联系更加紧密,而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与观众相互联结的中介,不仅仅是艺术家情感、想象、创造力的凝结,更是观众消费、接受,再创作的基础。

二、数智时代艺术作品的“灵韵”生成范式重构

在数智时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真的会因机械复制而彻底消散吗?事实并非如此。在机械复制时代,尽管蒙娜丽莎的画像被无数次复制,但蒙娜丽莎那神秘莫测的微笑依旧如同磁石般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观众,这种独特的艺术吸引力并未在复制中消失,反而更加凸显其艺术作品的经典与不朽。而以蒙娜丽莎为原型的全息投影、虚拟展览展现出不同于原作的“数字灵韵”。数智时代下,人工智能通过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算法使艺术作品在数字空间获得新的生命。

数字艺术作品的“灵韵”再造根本上区别于本雅明的灵韵观点,在本雅明时代,技术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但是当下人机协同创作的艺术作品中,以大众娱乐产业体系为架构,消遣文化逐渐成为主导,数字文化产品以其独特的娱乐性、沉浸式的体验感、增强的互动性,以及高度逼真的模拟性等特点,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满足了人们在数字时代对文化消费的多样化需求,已经远超本雅明所处时代的想象,而本雅明所感叹凋零的“灵韵”理论在当今时代更需要创新与发展。

(一)数智时代数字艺术作品的“灵韵”特点

“什么是灵韵?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韵。”本雅明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复谈到“灵韵”具有神秘和本真性。本雅明在注重灵韵阐释的同时,也对大众文化进行论述。在智能媒体时代,重塑灵韵的特点仍需从大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考虑,但除此之外,数智技术对大众的影响仍然是关注的重点。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下,传统的艺术作品风格、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方式都被计算机以数据和算法的方式储存和利用,使得生产出的艺术作品具有永续性和再创性特点,数字艺术制品的重复欣赏性相较于传统艺术单一场景欣赏,成为不可抗拒的优势,更是数字“灵韵”重生的触发点。

其次,大众通过人机协同创作出的数字艺术作品是基于数据基础下学习后的智能创作,大众不再是掌握简单的复制技术,而是在人机协同的方式下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数字艺术作品。传统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也成为大众创作数字艺术的追求之一,因此艺术家依靠算法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具有这个时代独有的数字“灵韵”特点。

最后,虚拟交互性是数字艺术作品区别于以往艺术作品的特点。本雅明曾强调传统艺术作品“灵韵”重点在于“在场性”和“距离感”,而机械复制时代的照相技术使得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在智能数字时代浪潮中,智能媒体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观众能够借助数字技术无限趋近于真实的临场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艺术创作的“当下瞬间”。这种独特的“即时即地”交互方式使得观众能够与艺术品和艺术家进行深度对话,体验数字艺术所带来的独特精神之旅,因此数字艺术作品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生产方式形成新的数字“灵韵”,不断吸引受众。

(二)数字艺术作品的“灵韵”再造路径

数智时代,数字和人工智能依托智能媒体平台为大众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本雅明的“灵韵”凋零到数字“灵韵”再造,可以从人机协同、场景再现、技术赋能三方面实现数字艺术品的“灵韵”再造。

1.“灵韵”回归:沉浸式的场景再造

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艺术作品的欣赏与生产都出现变化,逼真的艺术鉴赏场景让观众从感官到理念、感性到理性都完全沉浸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例如电影制作技术的抠像合成技术、3D建模等为观众观影带来更为直接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互动,而虚拟化的场景和拟真作品呈现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实现欣赏艺术作品的“在地化”。

2.“灵韵”强化:人机协同的创作方式

早在2016年,一些艺术史学家和程序员通过算法对伦勃朗346幅肖像画进行学习,并完全用机器自动绘制一幅具有伦勃朗风格的“新作”,这幅作品是人机协同艺术生产的创新探索。当下盛行的AIGC技术就是将这一创作能力下放给更多大众,艺术家的风格具有独一无二性,而大众在创作时输出的指令也具有独一无二性,大众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时可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作,区别于机械复制时代大众对于艺术作品“粗暴”的掌握方式,群众智慧可以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数字“灵韵”特点是群众性与独一无二性的结合。

3.“灵韵”重塑:数字技术赋能新的膜拜价值

“艺术在人类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其价值结构会发生变更。”随着技术从机械复制到数智时代的演进,艺术品的核心价值也经历显著转变。在数智技术时代,艺术品的核心价值进一步演变为“体验价值”,侧重于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深度互动和情感体验。然而,这一演变并非终点,而是形成一个价值循环,最终回归于对艺术品内在价值的再次膜拜,实现了光晕的重塑与升华。传统艺术作品中,欣赏更多体现在仪式崇拜方面。艺术品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承载自己想象和情绪的结晶,因此艺术家的特点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更重视“展示价值”。到了数智时代,大众更加注重艺术作品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体验,当观众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适时互动,会同时产生对传统艺术和高科技技术的膜拜,这种膜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大众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参与使数智时代的艺术作品产生新的“灵韵”,且转变为文化观念。

(三)数智时代的大众文化

在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的深入分析中,他提出一个与阿多诺截然不同的观点:大众并非如阿多诺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所消极操控的群体。相反,本雅明认为大众是具备积极主观能动性的消费者、审美者、鉴赏者,他们能够对文化产品进行自主选择、理解和解读。机械复制时代得益于技术发展,使得人人都能接触到艺术作品,艺术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在数字智能时代,数字技术为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艺术作品的“灵韵”通过技术被再次焕发,数字技术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值得人们再次思考和认真对待。

首先,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大众文化的时空维度。现代数字技术使得大众的艺术需求得以随时随地满足,同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形式。这种变革促使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增强了文化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性,大众不再受到时空限制,可以更加自由、灵活地参与文化消费和创作,进一步推动了大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数字技术满足大众参与艺术生产的需求。大众在接受艺术作品、消遣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在对艺术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艺术作品的价值通过技术赋值大众文化,数智时代的艺术作品兼容更多思想,但又不失创新,在大众深度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艺术的魅力,而且促进了对自身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强化了其本身的文化认同。

最后,数智时代的艺术作品是科技生产力与时代精神的映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之一便是借助这些作品推动数字文化科技繁荣。在技术赋能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都以编码的形式融入艺术作品中,大众成为再创造主体,智能媒体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大众文化发声的平台和手段,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被提升,因此讨论数字艺术作品的“灵韵”时,大众文化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版块。

三、结语

从本雅明技术观的双重性视角审视体现了本雅明对技术影响的深刻洞察和多元思考。他既流露了如波德莱尔所展现的观点,对技术导致“灵韵”消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他又受到布莱希特的影响,对技术的未来发展持有积极乐观态度。基于机械复制时代下艺术作品“灵韵”的消逝,本雅明提出指向审美的救赎之路,那就是在新型艺术中再现“灵韵”和利用新型艺术的震惊效果驻足当下,在反思中完成对未来的实践。

在人工智能发展当下,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功能发生变化,大众在通过科技辅助创造艺术作品时更加注重艺术作品的完美性。在艺术生产之后,消费主义成为艺术作品价值属性的重要部分,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被重新塑造。在数智时代大背景下,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欣赏层面,而是进一步拓宽,融入服务大众的新功能。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艺术作品的多元价值,而且反映了数智时代大众对艺术参与度的提升和需求转变。为确保数智技术能够健康、正向地服务于艺术生产过程,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数智技术真正成为大众广泛参与并推动文化革新的有力工具,为大众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注入批判性的解放力量,从而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玉珍.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评析[D].保定:河北大学,2006年.

[2][德]瓦尔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谢霜天.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影视艺术创新研究[J].现代电影技术,2023(10):59-64.

[4]吕欣.数字媒体艺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刘寅.探讨现代科技和传统美学在电影制作中的碰撞与融合——以《流浪地球2》为例[J].现代电影技术,2023(04):4-12.

[6]于悠悠.数字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光晕再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01):134-138.

[7]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9.

[8]李凤亮.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9]李雷,赵飞.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变革与审美救赎——论本雅明的艺术观及其现代性反思[J].美育学刊,2023(05):55-60.

[10]康雅琼,冯加林.数字时代大众文化的特征及其现实效应——从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出发[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05):112-119.

[11]王欣芸.技术·艺术·大众——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中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7):198-200.

猜你喜欢
人机协同
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走向人机协同:算法新闻时代的新闻伦理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面对人工智能挑战人才培养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人机协同决策支持的个性化适性学习策略探析
以指数思维引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智能制造人机协同制造系统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应用、前景及应对
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新趋势
从NLG到机器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