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愿清单》到《人生大事》

2024-06-26 09:57纪晓莹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5期
关键词:人生大事遗愿小文

纪晓莹

当今社会人们不能正视“人生句号”这一天的到来,同时也对殡葬行业及殡葬工作者产生偏见。根据这一社会现状,笔者结合《遗愿清单》和《人生大事》两部影片加以阐述说明,详细阐述人们正确对待死亡的重要性,以及使人们正确理解殡葬行业的重要意义;同时,支持影片以积极的方式表达对这一敏感话题的呈现,希望通过这两部影片可以产生以小见大的影响,使人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人们向来忌讳死亡,无论是国内电影还是国外电影,都很少有表达“死亡”这一主题的影片。而《遗愿清单》与《人生大事》这两部影片没有将这一主题呈现得很沉重,反而用温情、喜剧的形式去诠释这一主题,让受众直视“人生句号”到来的这一天。其实,电影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只是让世界在你眼里出现得更真实,没有羞羞答答的蒙蔽与掩盖,让人的视角层面拓展得更加旷远与宽阔,丰富观影者的思维,使之与原生蕴存的思想、观念得以多元交汇,获得新生思想的启蒙。本文将从影片《遗愿清单》到《人生大事》进行对“人生句号”的分析。在人的一生中,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看待、如何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人生大事》中莫老爹说:“人生就像一本书,哪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画的是句号,有的画的是省略号。”他以平实之语道出了死亡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准备的,另一种是没准备的。不管如何,死亡都是生命的终局,这看似残酷,却也映照出一种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必然的“归宿”?

一、两部影片折射的社会态度—“死亡”的偏见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已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大家对于“死亡”“殡葬”这一类词仍然是忌讳的、有偏见的,人们认为这是不祥的、不吉利的。现实主义戏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生活的重现,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强调和升华,因此,需要在确保作品贴近生活的基础上,辅以戏剧化手法进行提升,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遗愿清单》中,爱德华得知自己患癌症之后精神萎靡,对于生活没有了热情。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和爱德华是一样的心态呢?当然,人们对于殡葬这个行业也是极具歧视的。在《人生大事》中,婚庆店老板的儿子无意在“上天堂”殡葬店门口摘了一枝祭祀的花,却被老板娘呵斥,觉得晦气,让儿子快扔掉,然后立刻进屋洗手。莫三妹送小文回舅舅家,没想到却被小文舅妈嫌弃,赶他走,说脏了他家地板。莫老爹在片中用一句话对殡葬行业进行了说明:“这一行,有能耐的看不上,没能耐的干不了。”但是,这一行也是要有人做的,因为殡葬工作者才是给予逝者最大体面的人,这就是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其实,无论是亡者,还是殡葬工作者,都跟“晦气”无关,反而有着别的身份职业无可比拟的感悟。

二、两部影片的叙事手法—“死亡”的悲欢

在我们的观念中,这个话题其实是敏感的,同样,以死亡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仍然较少,大多是以悲情伤痛为主题的,而《遗愿清单》和《人生大事》是为数不多的以温情加喜剧的形式展现的作品,这两部作品正面直视了所谓的“人生句号”,也没有给观众带来对死亡的极致悲痛之感,反之,它们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并带给了我们许多人生思考。

在《遗愿清单》中,老富翁爱德华查出身患绝症,本想入住单人间病房的他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与身患绝症的另一位病人卡特同住一个屋檐下,刚开始害怕病魔的爱德华与坦然接受一切的卡特相处得并不融洽,但是通过慢慢相处,二人结下了友谊。有一天,爱德华偶然间发现卡特扔在地上的遗愿清单,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让纸上最后的愿望逐个实现,故事也逐渐发展到了高潮:他们一起跳伞,一起参观世界知名陵墓—埃及金字塔和泰姬陵,一起来到中国香港,一起登珠峰,等等。当然,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属于卡特的“人生句号”的那一天到来了,卡特病情恶化,坦然接受一切的他永远闭上了双眼,而畏惧病魔的爱德华病情竟奇迹般地痊愈,离“人生句号”的距离还剩下一段路程。在影片的结尾,二人合葬在了珠峰的峰顶。该影片没有以悲痛的基调来展现,而是以喜剧、温情的形式来讲述。例如,二人决定一起跳伞前,爱德华的反复纠结、卡特的疯狂期待;二人爬上了金字塔,却不知如何下去等情节则带有一定的喜剧色彩,而对遗愿清单上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这一幕,更是充满了温情。在爱德华与女儿重归于好之时,他看见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外孙女的那一刻,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爱德华在为卡特主持葬礼时,回忆二人的过往与经历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最后,二人一起合葬在生前最想埋葬的地方,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人生大事》将悲与喜完美地呈现,达到了一个极致的观影效果,观众在感动与悲伤中感受人情冷暖,在大笑中感悟死亡真正的道理。这部影片中出现了许多对比之处,比如“上天堂”殡葬店与婚庆店开在一起而形成的鲜明对比,一个代表着人生旅途新的开始,一个代表着人生旅途的完结;主角莫三妹对于殡葬习俗是没有忌讳和偏见的,甚至从火盆里捡起烧的纸钱,用纸钱上的火点手上的香烟。然而,婚庆店老板的儿子随手从花盆里摘了一枝祭祀的花,老板娘却说晦气,让他扔掉立刻去洗手。在许多人的眼里,莫三妹是个不靠谱的刚出监狱的小流氓,连他的父亲都不相信他,但是,他对小文的付出令人改变了固有观念,他以温暖治愈的形式给天真烂漫的小文解释了死亡的含义,一步步承担起了这份职业的责任。

提到关于死亡题材的作品,就会让人想到剧情一定煽情、沉重、悲伤,然而,这部影片却给我们带来了“笑点”,生长在寿衣店的小文对殡葬文化耳濡目染,孩子的天真烂漫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忌讳的文化,甚至她可以将这个文化运用到表演的节目中。在一次幼儿园的演出现场,小文和隔壁家婚庆店老板儿子小胖一起表演“孝子摔碗”,两人站在舞台上,婚庆店老板娘还兴致勃勃地举起手机录像,期待儿子的精彩演出,但没想到的是,一个高唱“跪,孝子打碗、西方接引”,一个身体力行摔碗,哭喊“妈,一路走好”,这段颇有喜剧效果。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个节目只会出现在单纯的幼儿园里,出于对文化的尊重,殡葬文化确实不应该被拿来娱乐,但是剔除对殡葬文化强烈的沉重感和人们对于殡葬文化的偏见,殡葬文化也只有单纯的孩子可以正大光明、不顾一切地拿出来探讨,他们不会对它有所偏见,也不会认为它不吉利,所以我们要正视殡葬文化,它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文化。

三、两部影片核心主旨的升华

(一)死亡的体面—《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这部影片共呈现了五场葬礼,每一场都具有标志性的作用与非凡的意义。

第一场就是小文外婆的去世。在发现时,她的身体已经变僵硬了。为了使逝者去世得体面些,莫三妹主动上前帮助逝者化妆、整理遗容,给逝者留下最后的尊严。小文与莫三妹也是因此相遇,小文以哪吒般倔强无畏的性格出场,因为在将外婆遗体运走时,小文拍下车子的照片,找到“上天堂”店朝莫三妹要外婆。在小文三番五次的哭闹下,莫三妹和朋友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外婆变成天上的星星了,她在守着小文。这个解释既治愈又温暖,帮助我们得到了内心的平衡,减少了我们对去世亲人的极度悲痛。

第二场是一名小女孩的离世。她的父母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误以为殡葬工作者没有人性只是为了挣钱。莫三妹也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小文是他的女儿,他以这种共情的方式使去世女孩的父母放心地把后事交给他,没想到小文在订制的骨灰盒上画星星,本以为小文闯了大祸,不料最后小文的举动获得了去世女孩父母的认可,小文在以自己的方式祭奠她,因为她认为在天上有这么多星星陪伴她,她在天上就不孤单了,只有小孩子才能理解小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场是给活人办葬礼。刘爷爷家常常因为得到的一笔拆迁款而鸡犬不宁,于是刘爷爷想到用给自己办一场葬礼的方式花掉这笔钱。这看似是一场闹剧,实则令人心酸,烘托出了刘爷爷虽然有好几个亲生子女,却无人赡养的凄凉与无奈,再现了有的老人“老无所养”的生存环境。同样,莫三妹团队的举动也很暖心,虽然给活人办葬礼很荒唐,仔细想想,自己的葬礼自己是看不到的,在生前安排一场属于自己的葬礼,也算是正视与接受了自己的最终结局。

第四场是前女友丈夫的葬礼。莫三妹在得知父亲将房子过户给他这个信息时,他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的女友,却被告知分手,女友“劈腿”了曾经让他坐牢的人。但不幸的是,前女友的丈夫车祸身亡,并且面目全非,需要他帮忙做遗体美容修复。虽然这个人抢走了自己最爱的女人,但是,在前女友的苦苦哀求下和自己对职业的尊重他答应了这一请求。在有祖传手艺的父亲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这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从心里放下对逝者的恩怨,给逝者留下了最后的体面,他也重新认识到了殡葬师的职责。

第五场是莫三妹为父亲办葬礼。莫老爹一开始对莫三妹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他放心地将“上天堂”交给了他。莫老爹做了一辈子殡葬师,始终相信让人走得体面是一件有功德的事,他始终要求自己有一个不一样的葬礼,这也给莫三妹留下了一个课题。后来,他觉得将父亲的骨灰做成烟火并绽放在天空中更好。这让我们明白“体面”这个词不一定是将骨灰安稳地放置在墓地里,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体面的形式,而殡葬工作者就是帮助你实现“体面”的人。这部影片表达了中国人朴素的传统生死观,也让观众看到了现代人对生命的祝福。在整部影片中,莫三妹办了五场葬礼,每一场都具有标志性作用。

(二)死亡的直视—《遗愿清单》

活着的人怎样面对已经被死亡之神宣判死期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作为癌症患者的家人,一般都会从自身出发,认为自己最爱的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恨不得将时间放慢,每一分每一秒都待在他的身边。其实,要知道在患者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有没有没完成的梦想,对这段人生有没有遗憾?在《遗愿清单》中,爱德华和卡特从刚开始的彼此看不惯,到相互考虑与忍让,最后成为莫逆之交。在死亡通知书的高压下,两个人选择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之前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完成一桩桩最后的心愿。编剧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态度来表现向死而生,在引发观众大笑的同时又引导大家要珍惜生命,认真享受生活的每一分钟,不要让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卡特与好友爱德华在病房内列出了自己的遗愿清单,想要在“人生句号”这一天到来之前完成自己的心愿,飞到全球各地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他们面对死亡是直视的。所以,我们不要等到失去时才知道珍惜,最重要的还是珍惜当下。人生在世几十载,等不来的人和事不必再等,想要去的地方及时去,想要说的话及时去说,想要做的事及时去做,想要见的人及时去见。人生是自己的,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坚信,梦想在路上!

四、现实主义电影存在的意义

现实主义意味着什么?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是一种建设性的而非一种破坏性的解决理念和解决方案。这些影视作品都面向现实的困顿和艰难,甚至不回避现实的痛苦和不堪。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是温暖的、阳光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和建设性的。这两部影片告诉我们要直视“人生句号”到来的那一天,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其实,人是会死三次的,第一次是在他停止了呼吸的时候,从生物学上来说他去世了,失去了思考、做事的能力;第二次是在他下葬的时候,亲朋好友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过往人生,这是代表着他在社会上的死亡,活人的世界里他将不再存在,也没有他的位置了;第三次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或者去世了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地死亡了,才是永远地不在了。就像小说《活着》中所讲的,活着就是活着本身,因为这难得一次的生命,所以不管再苦再难,都要甩开膀子活一场,才对得起来世间这一趟。即便人生苦短,我们也能找到那短暂的甜。为了这一刹那的甜、一瞬间的暖,我们也应该昂起头来、扬起脸来,好好地活一场!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活着的过程,是追寻喜欢的事业和守护爱的人。只有真正接纳告别,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余生、珍惜眼前、珍惜人世间的每一份温暖;只有真正理解死亡,我们想起逝去的亲人时,才会不再只有痛苦与悲伤,而是有星入梦,温暖相伴。

猜你喜欢
人生大事遗愿小文
《人生大事》8·5登陆北美
《人生大事》朱一龙
恋爱遭遇不婚族,怎么办?(一)
我兄我弟生死一线承让爱:“遗愿”苟且余生晴朗
天门石
鲤鱼跳龙门
七步之才
骆驼之死
事半功倍
亚历山大大帝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