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艳
摘 要:供应链金融被众多银行视为一种创新的金融策略,它主要服务于供应链中的关键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中的多个企业合作,提供一系列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具有明显优势。随着中国金融结构逐渐健全,中国与全球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为紧密。因此,尽管中国的银行供应链金融面临更多机遇,但其风险也逐渐加剧。针对这一问题,从分析中国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9-0096-04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商业模式也逐渐创新与完善,与此同时我国企业规模与数量也逐年攀升[1]。供应链金融也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度与认可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有效增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的压力[2]。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化解银行在提供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危机,是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为深入研究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的各种因素,为其他研究者以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现状
(一)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以核心企业为重点,采用应收款融资、存款融资和预付账款融资三种不同的融资模式,对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递春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集结方式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分析,成功地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思想相结合[4]。陈帅男[5]和其他学者在其研究中,对学术界之前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制定了一套可以有效控制市场信用风险的策略。宋华和杨璇以供应链系统作为研究焦点,对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流程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探讨[6]。经过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供应链金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题。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相当丰富和显著的研究成果。Michael首次为供应链金融给出明确的定义,并强调要明确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关键是要从核心企业开始,并通过资金管理、成本分析、结构调整等多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供应链金融的成本,从而优化了供应链的融资方式[7]。DanSeanlan、Martin和Fellenz等人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供应链中企业之间资金流动交换对成本和效益的影响机制[8]。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风险管理涉及如何在一个明确存在风险的项目或企业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管理策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在研究供应链金融行业中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方式出发,深入探讨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原因、特点和应对策略。付玮琼[9]等人以供应链金融的多种表现方式为研究基础,对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信用风险进行详尽探讨。张丽萍等认为,要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中获得长期的成功,必须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整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10]。他认为,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评估方法,这使得他们难以全面了解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状况。在其深入研究中,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动态评估技术,该技术能够准确地评估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总体表现。薛小飞和邹卫星经过研究认为,随着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商业银行与融资公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1]。要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的积极作用,前提是科学化的风险评测、有效化的风险把控。Alidrisi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在处理供应链金融风险时,应优先考虑核心企业的行为约束,并建议可以根据供应链中的相关利益需求来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12]。
二、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一)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
在银行的金融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可能会对供应链的总体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风险可以分为供应链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供应链内部存在的风险主要源于供应链的内部构造和相关的操作流程。银行需要对核心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供应链的构成要做详细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供应链是一种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并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活动的过程中,银行应该对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构成进行即时分析和评价。在评估过程中,银行要深入研究供应链的各个构成元素和企业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对企业信誉和经济实力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银行要对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熟悉供应链的组织架构,并进行严谨和科学的研究与策划。通过将供应链中各节点上的业务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能进一步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关于供应链中各企业如何分配利益,以及这些企业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需要考虑到各个利益主体各自的特点,并且要兼顾各方的实际利益。
供应链的外部风险涉及供应链外部的经济环境、产业市场的不稳定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等方面。供应链的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市场和经济环境不稳定。在产业市场上,不同种类的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那些在技术和产品上高度可复制的行业,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对抗和相对较高的市场风险,其中一些企业甚至长时间面临亏损,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加上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些企业在进行交易时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来获取收益。因此,在这些企业成功地整合进入供应链之后,它们有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金融风险。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这些企业首先必须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应对策略。第二,企业内部的策略变革和调整。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获取更多利润,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和变革,不仅会对企业的生存和经济状况产生深远影响,还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
在供应链金融的范畴内,授信实体所遭遇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授信主体的信用风险,二是授信主体的财务风险。授信实体所处的各种环境都可能对其当前状态和将来的成长造成影响,银行应将这些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其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都纳入风险评估的考虑范围内。授信主体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才能满足融资需求。如果授信实体不能很好地管理其资产组合,就有可能发生信用风险或道德风险。因此,银行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应重视授信实体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供应链上存在大量的公司,而公司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所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就成为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供应链金融运作过程中,授信主体往往需要面对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当授信实体遭遇信用风险时,供应链的运营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加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程度。
(二)银行供应链金融中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在银行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信用风险被认为是最关键的风险因素,这涉及供应链内的金融活动和项目执行,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是指因外部环境变化而使企业自身的运行出现不确定性的因素;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指的是由组织内部操作引发的风险,也就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使得供应链运作中出现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与基础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许多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并不稳固,其发展策略也未完全到位,这可能导致它们在供应链的金融操作中遭遇经营上的挑战和风险。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内外部因素造成的风险,如用人政策、欺诈案件、系统性破产等。对于连锁经营的融资模式来说,操作风险很可能在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消失。一是信用研究阶段。在信用评估阶段,风险评估主要基于公司交易,而不是股权贷款的信用评估。这导致对研究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一旦出现研究错误,就会有操作风险。二是资金对账阶段。在确认业务运营融资过程中的错误和相关业务人员能力不足时,会导致操作风险。
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涉及在控制借款人流动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包括金融机构和其代理人在法律层面上的无效行为,法律条款的不确定性,以及法律制度的失效等问题。虽然目前供应链金融主要依赖于合同法、担保法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还没有完全覆盖在线供应链金融的所有方面。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可以被解释为,金融产品的价值或收益因利率、汇率、股市和商品价格等多个市场变量的波动而出现不稳定性。市场所遭遇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在中国,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定价策略上,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依然使用固定的利率,这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方法是一致的。如果利率出现波动或调整,银行将无法在基准利率变动的次年开始调整贷款利率,只能在这段时间里承受由利率波动引发的风险。
三、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一)优化供应链金融的宏观发展环境
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环境和信息技术环境,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法律环境的完善程度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活动密切相关,良好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环境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银行应积极利用法律工具来规避各种风险,从而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然而,从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来看,与供应链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供应链金融活动的法律操作性较低。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利于银行供应链风险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金融信息技术对供应链融资环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质量和金融产品的品质上,还体现在银行风险分析的结果上。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信息技术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识别出供应链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进行合理控制。金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这些风险。银行在处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复杂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度。
(二)优化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工作
为供应链的财务风险管理创造更好的工作机会,我们需要从两个关键领域开始努力。首先,要积极地培训相关的技术专家,并加强供谈业务的体系建设。为了在金融领域中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并依赖各种不同的业务,更为关键的是,应当大力支持与供应链融资有关的长期技术银行。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体系对于进行供应链业务是非常重要的。供应链融资涉及很多企业,各个企业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互动混乱等问题,银行有必要构建一个高效、科学且人员配置齐全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更有效地进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此外,合理配置对市场信息的不稳定性和风险评估模块,以确保风险评估及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强化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以及专门针对劳动领域的措施。银行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其内部风险,必须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配置其人力资源,并建立清晰的专业部门和人员结构,以更好地进行供应链金融管理。在业务操作中,对潜在的风险做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银行需要拟定明确的操作计划和必要的文档,规范员工操作流程,通过组织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技巧。最后,银行应该定期为其专业团队提供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培训。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我们不只是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还需提高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技巧。
(三)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督体系
为了构建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银行应当严格遵循与供应链融资有关的准入标准,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首先,需要对供应链的资金来源进行严格的管理。不论是中央企业还是供应链融资的其他企业,都应该具备产业发展瓶颈和逆转时期的经验,评估金融风险隐患时,应综合考虑企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本身的具体状况。对于供应链融资模式而言,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在经济低迷期间,企业有可能对供应链金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损害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银行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地调整经营战略,以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地完成融资工作。在当前阶段,我们应该依据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估来设定银行的退出融资目标,这将有助于降低企业成长受阻所带来的供应链融资风险。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银行需要从供应链融资本身出发,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此外,在银行考虑进入供应链融资之前,应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实际能力来制定相应准入标准。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个人信贷和不利的业务操作带来的财务风险,必须制定合理、科学、严格的准入标准。其次,建立针对相关风险的预警机制。在发放供应链贷款之后,银行面对着影响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这是因为该公司的经营活动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当企业遭遇运营上的困境时,它可能会对银行的贷款申请造成障碍,这不仅会损害银行的盈利,还会对整个供应链的金融进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金融供应贷款发放后由于摊销和偿还错误导致的金融风险,银行应该建立相应预警系统。首先,面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融资方式,银行需要根据其独特性,对与供应链融资相关的潜在风险做出预警,并提前规划出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其次,银行应当主动实施科学且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利用之前制定的紧急预案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同时,银行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来选择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最后,银行有义务对企业的实时运营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督,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施加适当的限制和管理措施,以预防金融风险在早期阶段的发生。
总之,银行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构建和完善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明确供应链融资公司的入场标准,并努力创建相应的预警系统,以预防金融风险,确保在供应链预测和财务风险管理上表现出色。
参考文献:
[1] 姚昌承.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9(6):104-105.
[2] 杜竞欣.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9(24):32-33.
[3]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供应链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从信用孤立到信用穿透的嬗变[J].西南金融,2020(7):65-75.
[4] 递春.供应链金融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理[J].河北企业,2020(3):18-19.
[5] 陈帅男.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纳税,2020(1):257.
[6] 宋华,杨璇.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与系统化管理:一个整合性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4):119-128.
[7] Michael Lamoureux.A Supply Chain Finance Prime[J].Supply Chain Finance,2007(4):34-48.
[8] David A.W utke,Constlant in Bloom,Michael Henke.Focusing the Financial Flow of Supply Chain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erational Jourmal of ProductionEconomics,2013(2):773-789.
[9] 付玮琼.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机理研究[J].企业经济,2020(1):136-143.
[10] 张丽萍,刘波.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风险及管理策略[J].银行家,2019(7):88-90.
[11] 薛小飞,邹卫星.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9(5):23-28.
[12] Alidrisi Hisham.Measuring the Environmental Maturity of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A Big Data-Based Multi-Criteria Perspective[J].Logistics,2021(64):96-102.
[责任编辑 卫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