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探讨

2024-06-24 01:15陈国胜王会芳谢炳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共同富裕

陈国胜 王会芳 谢炳超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共同富裕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两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精神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应充分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有效解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失衡问题,以精神生活共富为引擎,通过公益慈善、帮共体、共富基金等路径,激发人民创新创业创富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富裕;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9-0010-03

回眸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历程,浙江在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片面发展都不是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精神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推进精神共同富裕?这些问题都值得人们深度思考与研究。

一、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精神生活是相对于物质生活的一个概念,主要的活动领域是人的大脑,如意识形态、道德观念、规范意识、主观感受等思维活动与心理状态[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精神凝聚力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精神富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精神富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内在动力;不论在什么朝代或年代,缺乏精神力量肯定不行,轻则人民看不到希望,重则国家治理乱套[3]。精神上的共同富裕不仅可以帮助人民群众提升获得感、满足感,更有助于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4]。人民精神生活的普遍富足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内涵,它既是中国文明转型崛起的价值支撑点,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底蕴所在[5]。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6]。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坚持以精神共同富裕为引领,激发全国人民的内在动力,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要提高各群体的思想意识,利用多种方式激励和引导富人奉献,鼓励“先富带后富”。

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的困难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绝对贫困慢慢被消灭,但相对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更加体现于阶层之间的差别,包括传统与新兴的行业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人际之间、老板与雇工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等等,收入差距非常明显。长此以往,如果这些明显差距反映到精神面貌上,就会产生阶层之间的矛盾,就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发展之路。

(一)第三次分配存在抵触心理

“三次分配”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厉以宁先生提出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大体上可分三种力量: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府,三是个人的道德水平。市场机制进行初次分配,政府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个人道德则对三次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呈“哑铃型”结构,高、低收入人群比重较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较小。要实现“橄榄形”理想的分配格局,就要提高各群体的分配思想与意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需要“扩中”“提低”,需要消灭绝对贫困。但是,当下某些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富裕以后不愿帮助他人,认为自己的富裕与他人无关,与政府无关,与社会无关,将自身的成功与社会剥离,逐渐在“有钱任性”中迷失。对于第三次分配,他们不但积极性不高,甚者还严重抵触。这些先富者,很少思考国家利益和百姓生活,不明白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由此缺失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二)一些后富的人缺乏精神动力

富裕的基础条件是健康,基本条件是勤劳,必要条件是知识。一个健康的人,如果既不勤劳,又没有知识,那就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无论是先富的人,还是后富的人,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勤劳与知识可以实现富裕、可以改变命运。但是社会上却有不少身体健康的人,因为生性懒惰,不勤劳、不努力、不学习、不动脑,一心依赖于别人帮带、依赖于政府供给,他们即使在精准扶贫的大势之下已经脱贫,也会又因其懒而返贫。为什么社会上有这样的人群?究其根源是他们内心缺乏精神动力,就是说,这些人的内心世界空虚,没有知识、没有专业,也没有追求,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不抱什么希望,由此导致缺少主观能动性,这些人将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绊脚石。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失衡

1.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在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始终将GDP摆在首要位置,导致“有钱就是爷”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由于个别地方缺乏对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缺少社会正能量的深度宣传,导致拜金、追星、玩乐、炫富等错误观念在年轻一代中尚有存在;由于某些地方在唯上论、唯政绩论的主观思想影响下,缺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导致浮夸胡吹、奉承拍马、形式主义的情况仍未彻底消除。这些现象与观念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完全相悖。

2.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如今,虽然对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并未缺席,但是随着价值多元化的涌现以及新事物的不断出现,道德缺失已在一定人群中蔓延。比如平台卖假货、电信诈骗、以强欺弱、变相敲诈,比如高空抛物、高铁“霸座”、随地吐痰、粗言狂语、遛犬不牵引,或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违规吸烟等等,这些行为不仅是个人问题,也会引发社会问题。特别是因为个人的道德缺陷,会影响到他人的安全、损失他人的正当利益、带来公共财物的损失、造成社会公共资源失衡,稍有不慎也会引起矛盾激化。

3.攀比、浪费等陋习尚未消除。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过度消费和盲目追求高消费的现象,个别人随着家里逐渐富裕,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奢侈生活心理的逐渐膨胀,特别想显富摆阔,这种爱面子、搞攀比、讲排场的做法,不仅带来严重浪费,而且破坏了社会基本准则。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不仅是因为物质富裕带来的攀比问题,还因为他们内心空虚、缺乏精神支撑而产生虚荣心,一旦这种现象成风,极易演变成贫富失衡问题。

4.唯利是图的现象仍有出现。商人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用最少的社会资源生产最好的产品,追求合理的利润,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但当今社会,仍有一些生意人唯利是图,他们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在乎违法违规、不顾消费者死活,千方百计追求盈利;有些创业者,为了第一桶金,不踏踏实实创业,而是搞歪门邪道;也有一些有权或有背后人脉关系的人,他们在职权上、在人脉上大做文章,只要能赚钱就干;更有一些年轻人,不考虑声誉与未来,靠吃青春饭过日子;还有一些人靠不正当的手段、不法行为赚钱。这些唯利是图的行为与观念,会阻碍实现共同富裕。

三、推进精神共富的实现路径

(一)推进公益慈善事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的个人财富显著增长,高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而徘徊在小康底线的人群也很多。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让先富的人群主动回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形成共建共享共富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的慈善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是没有在精神层面下功夫,导致一些富人对慈善事业不关心。因此,政府在考虑制定第三次分配等相关制度时,除了完善捐赠者免税抵税政策,还要在精神层面做文章,将精神鼓励、荣誉奖励、社会地位与个人或企业的捐资、捐物、做好事挂钩;设立慈善排行榜,对于热心慈善的案例利用官方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典范,推动奉献高尚、捐助光荣的新风,形成一种热心慈善的社会氛围,鼓励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设立慈善公益基金会,确保慈善可持续。各级政府要完善慈善制度,树立现代慈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慈善文化资源,唤醒中华民族慈善文化自觉,坚定中华民族慈善文化自信,完善慈善组织监管制度,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慈善捐赠开展全流程智慧监管,打造为民慈善、阳光慈善。大力倡导守望相助的仁爱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之心和扶危济困的社会担当。引领政治生态向善、商业向善、科技向善、社会服务向善,不断形成广泛慈善共识,升华向善向美的人格教化意义,让“人人做慈善”成为日常生活价值理念[8]。

(二)加强精神生活共富宣教

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下,如何宣传“三次分配”、如何动员先富带后富、如何挖潜先富者的内心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值得我们在落实政策、执行精神上深入研究,特别要在精神富裕层面入手,大力宣传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从精神层面去引导人们形成慈善意识,变动员要求为自愿奉献,将慈善事业与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完善慈善机构制度,让奉献者放心、让全社会放心,营造积极、正面、奉献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变“关怀”“献爱心”为公民的一种责任感,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是这个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打造共富新型帮共体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让先富者、后富者、帮助者、被帮助者都能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如何将硬任务变为自觉行为?如何让先富人群自愿奉献?如何让脱贫人群自强自立?如何将“脱贫攻坚”成为植入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机制、一种责任?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抓起,只有精神富裕了、境界提升了,才会形成自觉自愿奉献的精神,才会产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实践中,只有激发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才能变被动致富为主动致富。要通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领结对帮带机制可持续性发展,2021年7月浙江启动的构建山区26县新型帮扶共同体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通过新型帮共体,增强后富群体信心,加强新技术推广,加强对共富学堂等文化设施的投入,通过提高文化素养、加大教育投入等手段为后富群体提供致富助力。

(四)创新设立共富基金

共富基金是共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基层慈善、企业慈善等公益基金的发展形式多样,一些慈善组织也在探索公益基金模式或与公益基金合作,以公益基金来保障公益慈善可持续性发展、稳定性保障。浙江省多个地市已经建立了共富基金,如:浙江省级“共富基金”、钱塘区义蓬街道“共富基金”,萧山打造共富联合体,成立“新乡贤共富基金”、温州青年共富基金等,新世纪发展集团“三老关爱基金”等等,是金融与地方经济共建共享,共荣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有不少企业、社团、社区和一些公益机构,根据当地、行业或针对某些人群的特殊性,设立有针对性的公益基金,尽管规模不大,但能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这些基金能让更多慈善公益资金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和服务,能够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共富食堂建设的投入,能够汇集或利用多方的力量,来共同推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打造创新创业创富社会氛围的前提。解决这个难题,主要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重视高质量发展、追求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要从精神层面以精神生活共富为引擎,激发人民内在动力,形成人人为共同富裕作贡献的良好风气,用文化和精神的内核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物质富裕为精神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富裕为物质富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而一起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2.

[2]   申国华.精神生活亦当富裕[J].新长征,2021(10):64.

[3]   刘永富.有效应对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N].人民日报,2018-10-21(5).

[4]   朱力.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J].国家治理,2021(45):19-23.

[5]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6]   孙瑶.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初探[J].福州党校学报,2022(1):37-42.

[7]   刘东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J].党建,2022(2):35-37.

[8]   王春光.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基本定律与实践路径[J].新视野,2022(3):19-27.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