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物,他们分别构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哲学王”。“圣人”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哲学王”是拥有真知识的人。两种理想人格的相同点在于,“圣人”和“哲学王”都是国家的统治者,其意在实现的政治目标都是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两种理想人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圣人”的本体论基础是“道”,“哲学王”的本体论基础是“善”的理念;“圣人”的塑造方式是“志”和“学”,“哲学王”的塑造方式是“优生学”和“回忆”。不论何种理想人格,都为后世进行人格修养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理想人格;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2;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1-0140-04
“Sages” and “Philosopher-King”:
A 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Platos Ideal Personality Thoughts
Jin Rui
(School of Marxism,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Abstract: Confucius and Plato were the founder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y constructed their ideal personalities— “sages” and “philosopher-king” respectively. A “saint”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and a “philosopher-king” is a person who possesses true knowledg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ideal personalities lies in the fact that both the “sage” and the “philosopher-king” are the rulers of the state, and the political goal to be achieved is to build an ideal harmonious socie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deal personalities is that the ontological basis of the “sage” personality is “Tao”, and the ontological basis of the “philosopher-king” personality is the idea of “goodness”; the “sage” is shaped by “zhi” and “learning”, and the “philosopher-king” is shaped by “eugenics” and “memory”. No matter what kind of ideal personality, 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cultivate their personality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
Keywords: Confucius; Plato; ideal personality; comparative studies
孔子和柏拉图都在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内构建了最高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哲学王”是他们各自构建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哲学王”的概念是什么?它们有何异同?对两者概念和异同的探析,能够推进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交流。
一、“圣人”与“哲学王”的概念
“圣人”这一概念,是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最高体现。何为圣人?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①由此可知,圣人的品德应当与天地之道相符合,与天地之道合而为一。可以说,圣人是孔子心目中真善美的化身。
圣人有何种特点?《论语》中有这样的表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仁”是孔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圣”比“仁”更高,是更高的德。在这里,“圣”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更是最高的政治功业,连尧舜都难以实现。
“哲学王”这一概念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理想人格。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构成,前者是后者存在的依据,理念世界里的事物才是本质事物,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通过“分有”理念而产生。只有能够突破思想桎梏的人才能认识到本质事物,获得真知识,成为“哲学王”。
二、“圣人”和“哲学家”的相同点比较
(一)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孔子生活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末期,此时周王室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政治局势由大一统转向诸侯混战;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削弱,新兴封建地主的势力增强,阶级矛盾激化;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社会状况很不稳定。孔子追求稳定的社会关系,主张恢复周礼。他曾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鲁国国君沉溺于游乐后便对孔子的主张不理不睬。孔子周游列国,却发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与统治者的思想不符合,难以被采纳。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孔子热切呼吁一个理想君主的出现,他能够带来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圣人”这一理想化人格和理想的君主就应运而生了。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圣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他对于“圣人”的定义非常苛刻,只有上古三代的先王才能够称得上是圣人。在他的观念中,圣人皆为王者,他尊崇的周制是“先王之道”,又以“先王之道”为基础构建了更高水准的“圣人之德”[1]。可以说,圣人具有最高的政治地位,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权力与知识、道德的结合。
柏拉图出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个贵族家庭,是苏格拉底最杰出的学生。这时候的古希腊城邦林立,雅典城邦在波斯战争中取得了霸主地位,但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去了霸主地位,迅速衰落下去。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逐渐被专制制度取代,“三十寡头统治”了雅典,民主政治转化为暴徒政治,苏格拉底因“不敬神明”被处死。经历了这些的柏拉图认为,一切国家都治理得不好,他意图借助好的机遇对国家进行变革,这促使了柏拉图“哲学王”理念的诞生。他认为,一个完美的国家应该是哲学家和统治者融为一体的,这是一个叫“理想国”的完美国度,它的统治者则被称为“哲学王”。
(二)相似的政治目标:“大同”和“理想国”
《礼记》描述了孔子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形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设想,“圣人”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会出现,选贤举能代替了任人唯亲,人人各有所用,社会风气良好。
柏拉图在自己的《理想国》中构想了“哲学王”统治下的理想城邦——理想国的图景。他认为整个世界是由“善”的理念统辖的体系,掌握了“善”的理念的哲学家应当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国家是放大的个人,柏拉图将人的灵魂的组成成分划分为三种:理性、意志和欲望。这三个部分各有德性,分别是智慧、勇敢和节制。当灵魂的每个部分都分别恪守自己的德性时,灵魂就达到了一种和谐状态,也就具有了最高的德性:正义。与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相对应,国家应该有三个社会阶级,分别为统治者、保卫者和劳动者,这三者各司其职时,遵循“正义”原则的理想国便诞生了。遵循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这四种德性而运行的理想国,便是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提出的政治目标。
三、孔子与柏拉图理想人格思想的不同之处
(一)本体论基础和治世方式:“道”和“善”的理念
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是以“道”为核心展开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道”处于孔子哲学思想中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层面,是最高的范畴。“仁”和“礼”分别作为“道”的内在经验层面和外在经验层面,共同构成了“道”的形而下基础。“道”之发用具体地落实在复礼和归仁两个方面[2]。“仁”与“礼”各自为对方存在的前提,“礼”来源于“仁”,复礼的社会需要以仁心为前提。
孔子认为,世间最根本的终极价值是人自身的生命存在,特别强调生命的自然形态应该向价值形态超越。所以他认为人们求“道”应该建立一个终极目标,即达到“圣人”人格,通过“志于道”“志于学”的方式去追求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道”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圣人如果为“道”,实行道德教化,那么“复礼”的实现指日可待,和谐的人伦生活秩序就能得以实现。有了“道”作为孔子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仁政”“复礼”就成为圣人治理国家的方法。对于仁,他有着这样的表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王者实现仁政需要一世的时间。他又讲“仁者爱人”,将“仁”直接定义为爱人。对于“圣”与“仁”,《论语》认为王者追求仁政,“圣”又比“仁”的层次更高,所以圣人治国的方法是施行仁政。“仁心”的培养和造就依赖于“礼”,所以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圣人与民众之间具有相同的人性论基础,其不同于人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各阶级之间能够凭借教化互联互通[3]。
所以,“道”是孔子哲学观中的最本质思想,而且“求道”这一方法能够构建“圣人”理想人格和仁礼结合的社会生活秩序,“道”是孔子“圣人”思想构成的本体论基础。“仁”和“礼”是“圣人”治国的方略,也可以说孔子期冀的圣人治国方法是以“德”治国,带有明显的以人为本的“人治”色彩。
柏拉图认为,“理念”涵盖世界的一切方面,不仅是独立于事物的实在本体,也是独立于头脑的客观精神,现实事物通过对理念的“分有”而出现。“善”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关于正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善的理念)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出自《理想国》。。正如前文所说,一个城邦具有与灵魂相同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对应到城邦中的社会阶级,分别是统治者、保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级分别是金、银、铜铁三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三者各司其职,一个符合“正义”原则的理想国就诞生了。理想国中等级森严,这种等级划分完全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隔断开来,各等级之间不可能相互逾越。而且,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城邦应该是四德统一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作用[4]。与孔子的“仁政”思想相比,柏拉图对城邦中的人作了更加严格的等级划分。这两种理念在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孔子倡导的仁政更注重道德的感化,柏拉图的等级制度则强调秩序和规则。
(二)理想人格的塑造方式:“志”“学”与“回忆”
普通人要如何通过自己的修养而成圣?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志”与“学”在成圣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志”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指的是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它的对象即以“仁”为核心的政治哲学,这段话就是孔子对圣人的修养阶段的描述。
但是,在孔子看来,“圣人吾不得而久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圣人境界在现实世界中是难以达到的,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修养,人有可能达到“君子”这一标准。不仅如此,孔子否认自己能够达到圣的境界。太宰曾问子贡:孔子“多能”,能否称得上“圣”?孔子认为自己“多能”只是因为“少也贱”,并不能被称为“圣”,成“圣”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上天赐予贤明君主的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圣”是与神秘的天道结合在一起的,“天道”是上天赋予的能力。自己仅仅有“德”无“位”,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不能被称为“圣”的。他还认为君子应该“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更是将“圣人”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不过,孔子倡导“内修圣人之德”,主张后天的自我修养能够使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趋同于圣人。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可以通过“学”的方式使人无限趋同于“圣人”,但是很难真正达到“圣人”的境界。
柏拉图认为,“善”的理念是引领人们进行人格修养的指南针。整个世界是一个至善的、绝对公正的神创造出来的,而理想人格的目标就是“变得像神”。“灵魂”是贯穿于“哲学王”思想的核心观念。我们的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居住在“理念世界”里,本具有关于各种理念的知识,因为后天依附于肉体而被遮蔽了。想要使得灵魂回到原本的澄澈状态,就要通过“学习”恢复灵魂的本性,使之重新变得超凡脱俗。这种“学习”在柏拉图看来是“回忆”的过程,而回忆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需要通过不断地“转向”,才能够使知识呈现为一个线性的上升过程。
如果能弥补灵魂中“无知”的缺陷,最终能够看到“善的相”,从而拥有真正的知识,才能够达到正义和至善的境界,变得“美善”。要达到这个目的,柏拉图首先主张,通过优生学原理由国家统一安排优秀男女的结合,他们的孩子也交由国家抚养。然后,让这些青少年学习基本的“四艺”——数学、几何学、天象学、谐音学,用这些课程锻炼他们的基本能力,再让他们学习辩证法,对哲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努斯(来源于古希腊,其本意是指心灵。编者注)的觉醒,促使他们实现灵魂的转向,实现迷狂和爱欲的升华。不过,“迷狂”和“爱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迷狂”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实现的飞跃,“爱欲”没有被柏拉图明说,但是这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神的恩赐”。完成了这些步骤以后,一个正义和至善的哲学王就出现了——很显然,柏拉图认为哲学王可以通过后天塑造的方式形成,虽然学习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是理想国中依然有真哲学家会诞生。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便是这样一位“美善”的人[5]。
总的来看,孔子的“圣人”思想和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的相似性在于,它们的政治目标都是在战乱的社会背景中建立一个和平的国度,并为这个国家寻得一位贤明的君主。它们的相异性在于,“圣人”思想的本体论基础是“道”,这要求人们以“道”为追求目标,寻求“仁”与“礼”的结合,奠定了古代中国“人治”的基础。柏拉图以“善”的理念为本体论基础,构建了等级森严的治国系统,是古代西方“法治”的前身。要想达到“圣人”的标准,需要通过“志”和“学”的方法进行自身修养,但是,因为“圣人”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君王,统治地位由上天赐予,所以一般人不能达到“圣人”境界,只能达到“君子”境界。“哲学王”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的,优秀的青少年由优生学的方法被挑选出,然后被教授“四艺”和辩证法,虽然达到“哲学王”的标准还需要努斯的觉醒和爱欲的迷狂,但是这些条件并不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哲学王”是可以通过自身后天的修养培养起来的。
四、孔子和柏拉图理想人格思想的启示
(一)加强自身人格修养
虽然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无论是追求“圣人”还是“哲学王”的境界,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正如孔子所说,“志于学”是成为圣人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不懈的努力。不仅如此,加强自身人格修养还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通过“转向”而认识到事物本质的,转向即为反思和再反思。在现代社会,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以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战乱的时代,所以他们都提出了建立理想国家并寻求理想君主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应该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孔子提倡的“仁政”和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虽然具体实践方式不同,但都在寻求一种能够平衡社会矛盾、实现国家安宁的领导力量。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需要寻找一种能够使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治理模式。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和理性思维的培养,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宫浩然.从“圣吾不见”到“涂人为禹”:荀子、孔子圣人观比较[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6):1-3.
[2]王新华.孔子道学形而上学探本[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8-31,79.
[3]施凯文,梁涛.圣的起源与先秦儒家的圣人观[J].道德与文明,2021(5):80-89.
[4]邓向玲.四德何以为“一”?:柏拉图《理想国》中德性关系辨析[J].现代哲学,2023(5):86-92.
[5]王璐.试论柏拉图理想人格思想[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金睿(1999—),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