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张晓霞
摘要:陕北民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其文化背景以及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在对陕北民歌进行英译时,要充分考虑跨文化因素,为国外民歌受众提供准确、合适的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交际失误。所以,译好陕北民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跨文化视角下着重探讨陕北民歌英译的现存问题,并就陕北民歌英译的规范化建设提出解决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陕北民歌,英译,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1.019
0引言
陕北民歌起于陕北,内容源于民间,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部史诗,是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是让世界了解陕北的一个重要纽带。陕北民歌作为陕北地区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陕北民歌英译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民族音乐的声音和文化内涵。但是,陕北民歌的英译研究涉及音乐学、文化研究、翻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译者而言极具挑战性。
随着全球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增长,陕北民歌的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学者对陕北民歌的英译进行了探讨,如唐忠江(唐忠江,2022)以许渊冲的“三美”为原则,从语义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来研究陕北民歌的英译,并指出译者在英译中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终目的是在意义美、声音美和形式美之间寻求平衡。而国外对民歌的研究目前大多数都是将英语作为源语的民歌翻译研究,对于英语作为目的语的民歌翻译研究远远不够。
国内学者对陕北民歌英译研究缺乏对这些歌曲翻译的全面研究和分析,因此在跨文化视角下探讨分析陕北民歌英译的现存问题,为陕北民歌英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并就陕北民歌英译的规范化建设提出解决方法,让陕北民歌“走出去”的同时传达中国歌曲的思想与精髓,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人民共享陕北民歌。
1跨文化交际与陕北民歌翻译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就是跨文化交际。在了解全球文化的同时还应该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陕北民歌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中外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国际友人通过这座桥梁来了解中国的文化,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让陕北民歌唱响世界。
2基于跨文化视角陕北民歌英译现存问题
2.1一名多译
通过查找搜集相关资料,发现陕北民歌歌名英译存在多个版本,同首歌曲译名不同,会引起歧义,因此对搜集到的300首陕北民歌歌名英译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英译方法大致可归为:无翻译、音译法、意译法。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无翻译59%,其次是意译法占比32%,最少的是音译法9%。陕北民歌要真正做到“走出去”,唱响世界,歌名翻译不可或缺。音译法是指按照拼音进行翻译,并要求译名与原名读音相似。译名可以是现成的英语词汇,也可以是臆造词。如“Sanshilipu”音译,可以看出原名的含义没有体现在译名中,译名本身也没有特殊含义,这是音译法的不足之处,会使外国读者误解。但其优势也显而易见:原名与译名读音相似,便于沟通;最后,使用意译法,译名简洁、易懂能够传递歌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失为陕北歌名英译的可行之法。
陕北民歌歌名的翻译存在不一致情况,是因为陕北民歌多为方言歌曲,方言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音译方式,也有些方言词汇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意义。很多歌名都是根据歌曲的内容、旋律以及艺人的表演方式来命名的,而不是根据标准的音译规则,因此,不同的翻译者和文化解读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背景对陕北民歌歌名进行不同的翻译。例如《三十里铺》在陕北民歌博物馆中对应的英文为“Sanshilipu”,采取音译的方法,显然不准确,《三十里铺》这首歌的实际意义是指陕北绥德县城东30华里的满堂川乡,如果直接音译会让听众引起误会,因为“三十里铺”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都有此地;而《西北回响》著作中对应的英文为“Thethirty-mileVillage”,采取的是意译,对其进行解释,浅显易懂;文世龙将其翻译为“Avillagecalledshanshilipu”对其稍作解释。再如《对花》在《西北回响》中的英译为“AntiphonalSingingonFlowers”,在陕北民歌博物馆的英译为“Duihua”。同一歌名存在多种译法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给人造成困惑、带来不便,反而违背了设置译文的初衷。因此,在翻译歌名时,官方机构应制定统一标准,避免语言被乱用滥用,引起歧义造成文化交流障碍。
2.2一曲多译
王宏印教授编写的《西北回响》中提到民歌翻译往往在歌唱性和文学性之间调和,或者在押韵和不押韵之间调和,于是产生的歌词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形态。因此目前存在多种陕北民歌的英译版本,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译文难以准确传达民歌的情感和文化含义,有的译本适合朗诵,但很难达到传唱水平;有的译本不符合英语句法规范,不但扭曲原文的思想情感,也很难被读者听众理解接受。因此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不同译本的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英译版本大有不同,王宏印译本可读性和理解性强,而文世龙译本传唱性强。王红印译本中的垫字与装饰性的音节大多删去,如: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这句歌词中的“那个”和“哟”翻译时都删除了,使文本的流畅性和整体性加强,能够准确传情达意。而文世龙译本的可读性明显低于前者,但便于传唱,如Mountainaftermountain,riverafterriver此处的翻译重复出现“mountain”来保留歌曲原有的重叠的韵味。因为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中文中多用叠词和衬字,而英语恰恰相反,几乎没有这些词的用法。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处理好叠字衬词的翻译,避免将汉语中的情感表达传达错误甚至漏掉。翻译演唱文本时,不仅要在音上边符合原歌曲的特征,而且要准确传达语意,避免凑韵、凑音等现象发生。翻译歌词文本时。意是重要元素,音和形次之。
2.3原文与译文文体风格不一致
陕北民歌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歌词深刻。陕北民歌传唱于山间、田野、村庄,是陕北人民表达情感、宣传文化、传承历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陕北民歌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其歌词和文化内涵对于非本地人士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翻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原文与译文文体风格不一致,如《搭伙计》这首民歌充斥着大量方言,整体风格偏口语化,但是在《西北回响》中翻译比较正式,偏文学性,与原文风格不太对等,因此歌曲传达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跨文化视角下翻译陕北民歌尽量在传递文化的同时使译文与原文风格尽量对等。
2.4方言土语、叠字衬词翻译不准确
陕北民歌惯用方言土语、叠字衬词,其多彩的语言,浓郁的地域文化等特点要求译者必须了解陕北的地理文化背景。具体而言,陕北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后生(青年人、后辈)、婆姨(媳妇、成年妇女)、大(父亲)、搭伙计(交朋友、谈恋爱)、牲灵(牲口)等等。此外,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模拟词,多数为形容词加“格”再加叠音词构成。如“俊格丹丹”“白格生生”“蓝格茵茵”等叠词的运用。叠词的使用渲染了歌曲的情感,翻译时要准确传达意思,如:蓝格莹莹(纯净的蓝色),泪格蛋蛋(泪珠子),毛眼眼(眼睛)等。但是经过调研发现陕北民歌英译中存在多处方言、叠字衬词翻译不准确,如《阳关三叠》中的“风吹羊皮发冻、沙打滚子裹肚”,陕北方言中的“风吹羊皮”的意思是“风吹着羊皮袍子”,英译为“windblowsonleathercoat”,其中的“leathercoat”虽然准确,但和汉语不太一样,可能会有些生疏。再如:“双了辫辫一了,那个甩扭呀么扭嘴嘴”中的“扭嘴嘴”翻译为“twistingherlips”,会闹笑话,让人会觉得这女孩长得倒是挺漂亮,就是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扭嘴的毛病。因此在陕北民歌中叠字衬词、方言土语的准确翻译非常重要。
3跨文化视角下陕北民歌翻译原则
3.1可唱性原则
陕北民歌翻译的首要原则是要遵循可唱性。可唱性是指陕北民歌的译词要与原歌曲的节奏、韵律要契合。使其朗朗上口,便于演唱。因为陕北民歌的翻译与其他文学翻译不太相同,既属于文学翻译,也属于艺术翻译。如果译词只是对原歌词的语言、结构和立意进行翻译,那么译文只能算对歌词进行了“歌词翻译”,而缺乏了对曲的整合。因此可唱性原则在陕北民歌翻译时尤为重要。译者在翻译时要反复推敲以确保“词”与“曲”的完美结合、“达意”与“配乐”的完美契合。
3.2三美原则
陕北民歌翻译要基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即强调译文的“形美”“意美”和“音美”。在陕北民歌中,“形美”就是歌曲的语言之美;“意美”就是歌曲传达的意境之美;“音美”就是歌曲的音乐之美;在翻译时,尽量在这三者之间追求平衡。陕北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翻译时要注重美学的传达,而不是只考虑歌词的意思或者个别字句,而是要在音、形、意三者之间尽量追求平衡,在歌曲翻译和艺术翻译之间达到平衡,从而提高译作的音乐性和美的感受,使文化沟通的桥梁搭建起来,让全世界人民了解陕北民歌文化内涵。
4跨文化视角下陕北民歌英译方法
(1)方言叠词,适度处理在陕北民歌中常常出现“哥哥”和“妹妹”这两个人称代词,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这两个代词一般是指代情人哥哥和妹妹,如果翻译中按字面意思,将其直译为“brother”和“sister”,译入语读者会有些不理解和别扭;然而如果每次都将其翻译为“lover”,又显得单调。译者可采取一些创造性的方法,适度处理源文本中的口语及方言表达如:将“哥哥”和“妹妹”直接转换为第一和第二人称,直接用I,you来表达让阅读者有了代入感,更容易理解文意。还可将其译为mydear,goodgirl,mysweatheart,mydearboy,mygirl,来传达原文的意思。在汉语当中有许多叠词,如“山丹丹、红艳艳、绿茵茵”等,但在英文中叠词的使用几乎没有,因此在翻译时可以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更好地传达叠词的感觉。
(2)风格一致,韵律和谐。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有感而发、即兴而作之曲,并没有经过刻意的打磨与润色,它的语言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文体比较随意。因此,译文语言也应尽量与原文对等,在文体风格上尽量保持一致,避免文绉绉或过于正式的语言。翻译时要立足于“可颂、可唱、可听”,在节奏与韵律上尽量保持与原文对等。具体而言,用词要避免复杂难词,多用常见词汇,即用词非正式化;句子应尽量短小精悍,便于演唱,避免过于复杂、冗长的句式,有助于传达陕北民歌高昂、激情的效果,这样才能符合陕北民歌的文体特征。此外,在歌曲译配时,尽量根据歌词的关键词或歌词气氛来定韵律。
(3)规范译本,避免歧义。对于陕北民歌的英译版本存在多个版本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不同版本的翻译可能会传达不同的意义和情感。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和误解,建立一种标准化的翻译规范,以确保不同版本的翻译都能传达原歌词的核心情感和意义。这需要有资深的译者和专家共同努力来制定。其次,考虑文化背景,陕北民歌通常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翻译者应该具备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以确保歌词的情感和内涵在目标语言中能够得到恰当传达。
多版本并存是由于陕北民歌的丰富多样性,不同版本的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表达。可以鼓励不同翻译版本的创作,以展示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但需要设立一个专业机构或委员会进行专业审核陕北民歌的英译版本,以确保质量和准确性。这有助于提供更多可信赖的翻译版本。
5结语
陕北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翻译是让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在陕北民歌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要遵循可唱性原则和三美原则,并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最佳跨文化交际效果;最大限度地保留陕北民歌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本文旨在规范陕北民歌的英译,尽最大可能传播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努力向世界推广具有鲜明、生动和传统特色的陕北民歌。并且希望更多的翻译人员可以致力于陕北民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杜丽萍.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陕北民歌英译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4):146150.
[2]缑斌.由逆而顺,走向读者、演唱者与听众——以受众为目标的民歌翻译策略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32(02):111119.
[3]宋春霖,张芳.跨文化视角下广西壮族民歌翻译策略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2,27(02):272277.
[4]覃军.中国歌曲“走出去”:译配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2021,42(04):150157.
[5]汤素芹,李明.目的层次论观照下中国经典歌曲英译的可传唱性[J].外国语文研究,2021,7(05):7684.
[6]唐忠江.许渊冲三美原则在陕北民歌英译中的体现[J].文学教育(上),2022,(07):158162.
[7]王宏印.西北回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8]张胜芳.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陕北民歌英译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9]朱益平,马彩梅.跨文化视角下的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料英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