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悠长不复醒,悲天恸地雷雨声

2024-06-23 01:34徐晶晶
新课程·上旬 2024年9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雷雨

徐晶晶

《雷雨》被称为“中国话剧史上不落的太阳”,课本中关于周朴园和鲁侍萍多年后的重逢戏是全剧中的一场重头戏,通过该选段的学习,学生虽然能感知周、鲁二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但无法全面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态度等。受学习时间的限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观看影视剧片段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整个戏剧的阅读和学习,然而电视连续剧的内容和原著的内容是有出入的,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开展《雷雨》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基于此,本文以《雷雨》为例,通过对戏剧文学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讨,引导学生感受戏剧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方法,领略悲剧的艺术魅力。

一、整体感知,把握戏剧人物

戏剧人物是把握戏剧文学的核心要素。从写作目的来看,戏剧以“人”为描写对象,通过人物所处的某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以反映生活、书写人性,从表面上看似是写生活、写社会,其实质上依然是以写“人”为主,可以说戏剧是为人写人,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性的揭秘,是戏剧永恒的追求。从写作过程来看,“人”是叙事载体,人的欲望是叙事的动力,人的行为推动戏剧情节发展,不同人的欲望、不同人的性格之间的相互碰撞便产生了冲突。戏剧文学的核心是矛盾冲突,而矛盾冲突主要是由“人”推动情节而形成,戏剧文学和小说一样,也是以塑造“人”的形象为主要任务的。可以说,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

一场雷雨,一场梦,一座雨中的公馆承载着八个人的情感纠葛,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女人,三十多年的爱恨情仇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开展戏剧文学,我们首先需要站在整本书的角度,理清《雷雨》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在整本书导读课中,学生要阅读《雷雨》全剧,梳理全剧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系列矛盾冲突,绘制《雷雨》中八个主要人物的关系导图,标注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矛盾纠葛。

通过此次人物关系导图的制作,学生对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这有助于他们解读剧本主题。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我们根据八个人物形象及特点将整本书内容议题化(见表1),以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从而实现文本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议题及议题间的关系就构成了整本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二、细读归纳,欣赏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更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冲突可以说是一部戏剧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外戏剧理论史上,黑格尔首先提出完整的戏剧冲突理论,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将戏剧冲突明确定义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我国戏剧批评理论认为,没有戏剧冲突就没有戏剧。

《雷雨》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展现了悲剧的进程,狭小的舞台上不仅显现了伦理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与环境、时代格格不入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立足矛盾冲突,以教材选文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从课内阅读拓展延伸到整本书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欣赏戏剧作家设计冲突的艺术手法,感受作者的悲悯情怀。

任务一:理解选文部分里的人物矛盾冲突

活动1: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对矛盾冲突?请尝试梳理并加以分类概括。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形成表格(见表2)。

活动2:以上五种矛盾冲突集中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有什么作用?

活动3:剧本以“雷雨”为标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任务二:理解整本书中的矛盾冲突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在《雷雨》这本著作中,人与人、人与事、阶级与阶级、传统与现实、理解与不理解、人与自然、社会阶层与阶层、利益与利益等之间的矛盾随处可见,作者通过多重矛盾的细腻描写,带给观众更大的冲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家庭、对社会的思考。教材选文中的矛盾只是整本书中的冰山一角,要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把握戏剧文学的文体特征,教师还需要从选文拓展延伸到整本书阅读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好整本书中的矛盾冲突,并选取一组或两组,结合整本书分析冲突双方的立场、产生原因以及冲突的作用等,并在整本书阅读分享会上进行展示。

三、品味语言,揣摩人物性格

戏剧文学是靠人物语言塑造形象、展开矛盾、反映生活的,而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对话、独白、旁白、唱词等),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个性化。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戏剧的语言极具个性化,能够反映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二是动作化。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三是潜台词。这也是戏剧语言最为显著的特点,一句简单的话就可能有多种潜在意思,即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的、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是台词字句底下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的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这也是戏剧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认真揣摩,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我们通过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精读台词,揣摩台词暗含的意思。

活动一:组织辩论赛

辩论赛作为辩论式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学生能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激烈辩论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也是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一种有效模式。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雷雨》这本著作,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及心理的复杂性。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探索实施辩论式教学方法,就是摆脱书本的局限,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通过辩论促使学生对剧本进行深层挖掘,对人物语言进行深度剖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性格。相比于传统的人物语言分析方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谈论的时间和空间,在引发学生表达欲望的同时,更能让他们在唇枪舌剑中实现对文本语言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冲突是值得细细琢磨和分析的。大家请结合全剧,细品第二幕,就“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一话题开展辩论交流。学生要结合戏剧台词进行重点剖析,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言外之意”。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辩论片段:

正方辩手: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

观点1:周朴园不畏门第与鲁侍萍结缘,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原文中,鲁侍萍说道:“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而周公馆少年周朴园却爱上了这样一位与他地位悬殊的下等人,并生下了两个儿子,他这样的行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下是鲜少有的,他的爱显而易见。

观点2:当他们再次谈话时,周朴园对她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他三十年如一日,把鲁侍萍的相片摆在客厅的柜上,将她作为正式嫁入周家的人看待,还一直保留着关窗习惯、保留着有关鲁侍萍的家具以及那件绣着“梅”的衬衣,他说过:“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为的就是不忘掉鲁侍萍,他对待往后的任何一任妻子都绝不会像对待鲁侍萍这般用心,这不是爱是什么呢?

观点3:当鲁侍萍要走的时候,周朴园对她说:“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还说:“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他爱她,所以他想尽办法去对她好,弥补她。

反方辩手: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假的。

观点1:周朴园说鲁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实际上鲁侍萍并不是小姐,也不贤惠,所以他才枉费心机,说她好的一面,掩人耳目,说白了,他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伪君子罢了。

观点2:当周朴园发现眼前的鲁妈就是鲁侍萍时,他肉眼可见地慌张,害怕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所以他急于“补偿”鲁侍萍,以撇清两人的关系,后来他如释重负地说:“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并给鲁侍萍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以封口,急于将她再次赶走,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潦草解决,一个男人怎么会推开自己的爱人呢?

观点3:当鲁侍萍想见儿子时,周朴园却说:“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让鲁侍萍与周萍相认。当周朴园见到鲁大海时,他明知道眼前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狠心地说道:“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他亲手断了鲁大海的主要经济来源和他们之间的最后一丝情分,如果对鲁侍萍是真情,他就不会做得如此决绝。

……

活动二:排演戏剧

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提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剧本并亲自登上舞台,亲身体验,去感受戏剧的魅力。因此,把文学形式的剧本搬到舞台,打通整本书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切入点,这一思路也与研究台词特色、品味语言特色的设想契合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挑选整本书中的任意一幕排演戏剧,要求尊重原著,自由分工,形式不限,可以是舞台剧、歌剧、话剧等多种形式,参演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深入研读剧本,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及人物语言特点、潜台词,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等和师生共同欣赏、品评等一系列环节,演绎了一场场由命运与人性交错编织而成的人伦悲剧。“悲欢归去尽人情”,学生通过体味书中人物,再现经典场景,把自己的体会与思考融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恩怨”的《雷雨》之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舞台经验,表演难免有些青涩,可只要一只脚迈上舞台,他们就无暇顾及自己的这份紧张,全心全意地投入剧本中,他们是周朴园、周萍、周冲、繁漪、四凤、鲁侍萍、鲁贵、鲁大海……他们仿佛就是角色本身。

读好文章如饮好酒,其味无穷,久而弥坚。阅读经典名著,走进大师笔下的世界,和书中人物交流,可从他们那里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开展《雷雨》整本书阅读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再读经典,积极再创作,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书籍的个性化解读,身临其境地感知剧本中的戏剧冲突,看清剧中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感受文学的魅力。在这个多元化的课程体验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最终实现了课程的生态和谐,让名著在语文课堂里充满生机。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做快乐读书人。

(作者单位:泗洪县第二实验学校)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雷雨
雷雨天
雷雨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
《雷雨》(节选)
雷雨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