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策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与学的策略

2024-06-23 18:06:41杨丽
高考·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杨丽

摘 要:新高考政策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落实新政策的最佳途径就是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新高考政策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主要对高考新政策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教与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新出台的高考政策中重点强调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及文学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师所共同探究的基本方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本次高考改革制度的落实能够更进一步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等情况,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要在进行基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基础素养,让学生能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合作素养,具备更加完善、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成此类内容的核心就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进,教师也积极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的多方要求,在教学中创新、实践、总结、革新。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发地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是与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自身所涉及的学习活动的预先计划与安排;其次是对自身实际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表现、学习结果、学习反思层面上的管理、评价与反馈;最后是对自身自主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与掌控。自主学习活动不仅是单方面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更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动性、反馈性、迁移性和有效性的掌控。

二、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自主学习是新高考政策下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新高考政策改革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核心观念。语文学科的教学是教师进行精神文明传递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核心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自主发现、自主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想要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新高考政策的推进,就应该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同步发展,要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与共同进步[1]。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关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地质疑、分析、探究与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具备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个性化地展开学习与思考,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和谐地达成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这也是新高考政策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

(二)自主学习是新高考推动下语文学习的必然发展方向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模式相对被动,但这种学习方法之所以如今仍然存在其必然是有一定优势的。被动学习模式,首先其短期的教学效率相对较高且方向性较强,语文知识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加上教师的标准型示范往往能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一套系统化的认知。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渐转变为了教育领域当中的毒瘤,教师并未关注到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以及学习需求[2]。之所以说教师需要去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知识体系才能够进行被动学习的有效应用,其主要目标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过去学习过的旧知识之间有一个连接性的锚点,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正确理解。在这种意义上的被动学习与应试教育当中的“灌输式”教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将知识按照自身的认知结构逐步进行填补与完善的,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记忆,这也是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进行知识的分化与整合,这也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外在表现。以这一理论作为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观察学生是否能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探究的学习倾向,这也是判断学生是否展开了有效的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这些内容并不能够被教师所关注,其外在表现仍然是以死记硬背、机械化的训练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能力成长等方面也因此受到限制。而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新高考政策的落实加快了这一教学理念的发展节奏,自主学习也成为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必然途径。

(三)自主学习是新高考推动下语文学科进步的必然方向

新高考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感受其中思想、情感的艺术魅力,发展自身的想象力与审美素养,并努力提高对古代诗词语言的感受与解析能力[3]。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既定的学习目标诵读经典文学名著与其他多种门类精选读物,通过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形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感悟其中的丰富内涵,分析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进而一步步形成自身的独立思想与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想要达成新高考当中的这些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严密性的提升,也能让学生的思想更加深刻,学会从批判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世界。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的进步十分重要,语文学科的基本发展方向也应该要以自主学习作为基础逐步展开。

三、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落实自主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个人的学习目标往往都有着清晰的规划,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也要注意尽可能地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结合,充分落实新高考中关于自主学习部分相关要求[4]。

以《读书:目的和前提》为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针对性设计,让学生能在教师的辅导下达成充分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读书:目的和前提》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就是读书的意义、如何读书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其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目的”也是全文的核心所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外,也应该将文章进行全面解析并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比如写作手法、议论观点、修辞手法、段落划分、核心思想等内容。随后,教师要根据划分出的知识点分别进行教学目标的构建,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的目标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重叠。首先是文章的核心观点,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经验找到其中的关键点,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尝试找出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表达自己观点的?哪些笔触存在着特别之处等。随着教学进度的逐步推进,学生能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逐渐展开自主学习,在学生完成一个既定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则可以结合已完成的学习目标开始对下一个学习的目标进行推导。

以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较为全面的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一步步完成对语文知识的解析,这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成长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此外,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的同时,也应作为学生的核心引导者,避免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影响学生学习进度。

(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就能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突出语文学科趣味性较强的一面,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期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较高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发展。

以《庖丁解牛》为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逐步导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庖丁解牛》作为典型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学习压力,有些学生也会因此而逃避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找到文章中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征并将其放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进入对文章的探究中,进而达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庖丁解牛》本身有着较强的画面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教学导入环节的针对性设计,进而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积极性,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庖丁解牛》的内容,信息技术的直观展示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教材当中的内容,这样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逐渐被唤醒。在信息技术展示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阅读时间,并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互动,总结其中的关键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给出的目标尝试完成任务。以这种方法作为基础进行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设计,能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与探究兴趣,在了解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此外,在学习兴趣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选择添加学生投票所选择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与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意愿的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赋能,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助力。

(三)构建开放课堂,提高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的应用并不仅仅针对教材中的知识,更加广泛的天地都应该是自主学习的素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开放、自由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与学习经验,奠定学生的全面成长基础。

以《党费》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仅仅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学习经验,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学生的成长基础。《党费》一文主要是描写我国革命战争期间从事地下工作的女党员为缴纳党费与掩护革命同志而牺牲的故事,充分表达了人们在危难时刻对党和人民的热爱,重点突出了为革命利益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文章丰满的笔触能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撼,细腻的文笔也能让人受益匪浅。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对故事当中的内容进行全面阅读与总结,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加强文章情感的感知。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按照段落的划分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快速地完成对知识的整理与归纳。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同类型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筛选内容较为接近、描写策略接近、人物性格相同等具备共同特征的文章。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全面阅读的同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学会在阅读中筛选重点信息。以群文阅读作为基础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开放,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快速成长,学生所积累的阅读经验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能了解到更加多样化的写作方法与修辞手法,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也能具备更加完善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政策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跟随教学改革政策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逐渐形成能够适应如今社会发展的关键技能。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并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纪宏涛.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7):42-45.

[2]罗辉,房贞望,李军.“马尾范式”:自主合作学习区域形态研究:区域“自主学习新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21(5):128-135.

[3]杨霞.“双减”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9):102-104.

[4]单小红.新高考形势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J].教育艺术,2021(12):75.

[5]郭绍莉.“双减”政策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应用探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10):74-7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