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石刻探究

2024-06-21 01:11陈虎
东方收藏 2024年2期
关键词:国号群臣刻石

陈虎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部3公里处的朱山,古称“猪山”,西与聪明山对峙,东与狗山相连,孤峰突出,最高处海拔为239米,方圆0.7平方公里。据清代《广平府志》载:“猪山,一太宗山,在聪明山东南,与娄山对峙。一名石山,绝顶有摩崖石刻。”又据清代《永年县志》载:“传因山顶上有猪槽而得名。”又因山石多为红色,亦称“朱山”。也有站在洺河北岸易阳城台地上南望猪山,恰似一头神猪雄踞矗立的说法。如今,当地已建立起朱山石刻文化园(图1),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往参观。

朱山石刻又称“汉朱山群臣上醻石刻”,为西汉后元六年(前158)西汉封国赵国诸臣为赵王祝福、祈祷所镌刻。石刻镌刻于朱山顶上的一块天然石面上,刻石与山体相连,石质是细砂岩,为长条状摩崖石刻。刻字面依山斜面西向,长约150、宽约52厘米,竖排阴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图2),其书体处于秦篆向隶书过渡时期,并由秦篆之长形演为方形。隶书笔意甚浓,是现存汉篆中最早的刻石。

该石刻最早是在清道光年间被时任广平府知府杨兆璜发现并将其公诸于世的,推测当时杨兆璜原意或许为访唐碑,不承想竟得到汉碑,真有“乞浆得酒”之快意。据清光绪版《永年县志》记载:“其为文是小篆,断不会是战国时代的赵,又考后赵石氏建襄国,综其在位也不上廿二年,疑是西汉侯国赵国的赵。”《中国书法大辞典》载:“其书法已由秦篆之长形演为方形,隶书笔意甚浓,书写草率不及‘泰山刻石工整。”清代康有为评其书云:“朴茂雄深,得秦相笔意。”清代刘位坦考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之物。据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河北金石辑录》记述:“金石学者以为是汉初赵王的字迹。原因是汉初所封各王都有自己的纪年,用自己的国号,故不用大一统的国号‘汉。从书法上来看,战国时还不可能有这种方折的篆书。”照此朱山石刻内容所反映的年代应该是西汉前期,即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赵王刘遂时期。

赵王刘遂是赵幽王刘友之子,汉文帝刘恒登基时(前179)被封为赵王。《汉书》卷四《文帝纪》载:“(元年)十二月,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刘恒到汉景帝刘启前元三年(前154)被杀,在位26年。刻石上所说赵廿二年,正值刘遂事业鼎盛,在汉文帝刘恒跟前受宠,众大臣前来庆贺,于是便到朱山以北(易阳城信宫一带)焚香、祈祷,为赵王刘遂祈福,求长生不老。为讨刘遂的欢心,祈福仪式极尽豪华奢侈,隆重非凡。

关于朱山石刻的内容和地点,曾出现过许多错误。许多资料将朱山石刻的地点说成是河北永丰县,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另外,普遍流传的说法是把朱山石刻称为“娄山石刻”,或叫“娄山摩崖刻石”,如日本二玄社以及香港等地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都以讹传讹。但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清光绪版《永年县志》即把朱山石刻误写成娄山刻石。《故宫博物院院刊》曾刊发过相关文章,提及该石刻内容为“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为王上醻此石北”,多了“为王”二字。关于上醻的“醻”字,因原刻文是个篆书字,为“酉”字旁加一个篆书“寿”字,致使许多地方写成“寿”或“上寿”刻石。

朱山石刻的纪年为“赵廿二年”,西汉分封诸侯王以自封地为纪年极为罕见,它的发现表明西汉初年各诸侯王在所封地内有各自纪年的事实。因此,朱山石刻对研究西汉时期政治、文化等具有极高的参考及实物佐证价值。

朱山石刻是继中山国“守丘刻石”后河北地区最早的汉代摩崖刻石,自清代被发现后,其独特的魅力及研究价值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专家及书法爱好者到此考察。

关于朱山石刻的年代问题,学者杜振国经过潜心研究,倾向于为战国赵武灵王时期。他根据鞠德源所著《万年历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进行查证,结果表明,除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即赵王刘遂二十二年,公元前158年)八月有丙寅日(八月廿四)外,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二十二年(前304)八月亦有丙寅日(八月十五),因此,认定该石刻的年代基本可以锁定在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即赵王刘遂二十二年)八月或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二十二年八月。

笔者在此做出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一是从国号和纪年上比较分析。“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十五字内容中,赵为国号,廿二是纪年。战国时期的赵国从武灵王即位元年始称王,之前一直为侯爵称侯,如肃侯、成侯、敬侯、烈侯、献侯,再之前为子爵称子,如简子、桓子、襄子。武灵王在赵国历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国号下直接纪年,合乎事理,也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而西汉时期的刘遂作为一个分封侯国,不可能甩开中央王朝国号在一个分封侯国国号下直接纪年,更何况国号“赵”又不是他个人的“专利”,在他成为赵王之前,同姓王有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异姓王有赵王张耳、赵王张敖、赵王吕禄等。

二是从“群臣上醻”释义上比较分析。在《说文》中,醻同寿,解释为主人进客也。《诗诂》云:“主人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主人曰酢,主复酌宾则曰醻。”据此可知,“群臣上醻”为君臣相互劝酒之意。《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在他当政的第十九年(前307)完成了胡服骑射的历史性改革,第二十年(前306)亲自深入中山国探察,掌握了军事行动上的第一手资料,归来后,又分派使者到秦、楚、韩、魏、齐等国修好,消除后顾之忧。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于第二十一年(前305)出兵中山国,一举占领了大片土地,中山国“献四邑”讲和。出师大捷,举国欢庆,“群臣上醻”是情理中的事情,刻字朱山之顶则是庆贺阶段性胜利的文字表述,非为狭义的祝寿之类。而西汉时分封侯国刘遂,为赵王期间未有大的喜庆之事见于史册,就算出于祝寿目的或者有不臣之心,也不过如《广平府志》记述的那样,不至于狂妄到使用“群臣上醻”这类语气。

三是从“此石北”释义上比较分析。“群臣上醻此石北”指的绝不是醻于这块刻石的北边,而是刻石所在的朱山北边。赵武灵王在朱山北边建有议论军国大事且非常豪华的信宫,而西汉时信宫坐落之地已沦为易阳县城,赵王刘遂不可能偕从他的臣子们到一个小小的县城去“群臣上醻”。

四是从书体上比较分析。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受命“书同文”,规定一律使用小篆体,但小篆体绝非李斯创造,之前恐怕在七国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李斯只不过用行政手段把文字统一到小篆上来,故后世有“李斯小篆”之说。“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十五字中,“赵”“上”“醻”“年”四字均系大篆体,其他为小篆体,这更说明刻石的时间正是由大篆体向小篆体的过渡时期,这种混杂使用现象只能是在秦灭六国之前,不可能在秦统一全国之后。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属赵国的版图,文化方面比起其他六国相对来说要先进一些,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也必然先行一步。在该刻石的十五字内容中,小篆体字多,大篆体字少,正符合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而赵王刘遂所处的西汉文帝时期,这种大篆体写法已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朱山石刻应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二十二年所刻,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

猜你喜欢
国号群臣刻石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赐诗探得『神』字》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绝缨宴
元氏所出十六国后赵时期界封刻石小考
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阮福映请赐“南越”国号之事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