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鑫 毕义星 齐欣 那朵 李宁宁 李恩维 窗外风 潘佑振
拾蜡记
包 鑫
年前的雪,下得坚硬而厚重,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却还是晶莹剔透的六角模样,看来丝毫没有受到黄河暖流的影响。一朝腊雪一朝晴,雪花非得把八百里沂蒙的各个山头铺得密密满满,方才作休,这时的太阳才出来探探。自腊月底到正月十三的今天,熹微的阳光也只是把山前阳坡的雪给化清,南山后依旧冰雪覆盖。
眼看又到了赶大集的日子,孩童们是操心费神的。和年集相比,元宵节前的大集,少了卖夹袄棉服、水果菜蔬的商贩,货摊上多了五颜六色的烟花爆竹。这冲眼的色彩比那鲜红的糖葫芦更诱人。烟花摊前孩子们的眼睛里也似绽开了焰火。掏出压岁钱,只买些划炮、窜天猴、烟花棒,还有胆肥阔绰的大孩子会买十二响的冬瓜雷。
相比之下,我更喜爱对面地摊摆卖的蜡烛,颜色也格外冲眼: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形状复杂多样:有元宝形、莲花形、宝塔形……大大小小,花样繁多,各不相同。眼前的蜡烛是石油的提炼物,不像古时的黄蜡、白蜡,那可算是奢侈品。王公大臣用得也少,平民百姓更无福享受。
大集上摆卖蜡烛也算是个新兴行当。早先年,农民家里穷,过节都是用萝卜来做灯碗——把萝卜切块呈圆柱状,中心掏出,插上缠着棉絮的黄草棒子作灯芯儿,再倒入花生油。也有用蒸好的“兔爷”“锦鲤”来作灯盏的,只不过在那粮食紧俏的年代,面灯也就不舍得用了。
在集上,母亲单挑实惠装,一包十二根。大门和堂屋门口各两个,锅屋和东屋门口各放一个,茅房、鸡棚、兔窝也放一个。天井里的四方桌上放三个,用来敬天敬地敬祖。再另买几个送到桥头和茔地。我扯着母亲的衣角百般恳求,想要那个石狮子形状的蜡烛,未能遂愿。我也只能怪它不是个玩具尚且不能度过三伏天。用作装饰,着实浪费,用作蜡烛,实在昂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母亲忙里忙外地张罗着,忽而伫在天井中央,抬头看着那光洁圆润的满月。月光似乎具有美颜功力,竟把母亲布满皱纹的黝黑脸庞照得面如白玉。
天上的明月亮得可人,地上的人们也不甘示弱。
母亲一声令下——开始撒灯!我连忙点着蜡烛放到门口。不一会儿,全家的每一个角落被照得通明。
外面姹紫嫣红的烟花把天空装点得妖艳婀娜,把大地照耀得形同白昼。我终于还是没能坐住,揣上划炮冲了出去。就让我放肆在这烟火的世界,和伙伴一起玩耍,和天地一同喧闹。
夜晚稍些安静了,我拖着意犹未尽的身体往家走。坐在家的大门口处歇歇,趁此和快活的世界作个别。我看到我刚刚放的蜡烛已燃尽大半,却依旧在燃烧。愈燃,火焰愈加旺盛。火苗不断地跳跃着,鲜红如血液般的烛泪大把大把地向四周流去。它是看到这皎洁的月亮和绚丽的烟花而热泪盈眶?还是因为没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香消玉殒”而悲痛号泣?
转眼间,一道明亮过后,蜡烛熄灭了。升腾了一缕烛烟,留下了一朵烛花。
正月十五的蜡烛散发出的是吉祥之光,照亮全家的每一个角落,表示一年明亮,日子红火顺当。暖香红焰一时燃,那最后的明亮不正是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牵挂吗?我知恩蜡烛将福瑞带给了我,打算将它回炉重塑,不知这样能否还它一重生。
正月十六日清晨,阳光依旧熹微,南山依旧冰封雪盖。我拎着铁皮油漆小桶,游走在村里的每条街巷。我把每家每户大门口的烛泪拾起,然后扔进小桶。俯身拾起,然后再扔进小桶。看到遍地烟花的残屑碎皮和朵朵紧趴在地面上的烛花,竟油然生出一丝悲伤。烟花易冷,蜡烛亦是,繁华过后,尽是悲凉。想到如果能生如烟花之绚烂,死如烛蜡之静美,也算是人生的幸福了。
走到桥头,才发现小桶已盛满。回到家里,我把小桶放在母亲早已生好的火炉上。伴随着“嘶啦嘶啦”的声响,腾腾冒出了几缕白烟。一会儿,朵朵烛花融化成了一汪赤水。将它倒进父亲昨夜喝净的酒瓶中,插入灯芯后,静待凝固。
等待的过程漫长,像是十月怀胎才孕育出它的新生。傍晚时分,晶莹满月显现出来,太阳于西尚未落下,正值日月同辉。那就让日月来见证你的重生吧。我拿起锤子,吭哧一下,不带一丝寡断。酒瓶粉碎,吐出了成型的蜡烛,总算是复活了。
昨晚的孔明灯还未放出,正是等待你的降临,它将带你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既然你不愿整夜守在门旁,那就把你送往天上。当你飞上浩瀚星空,俯瞰万家灯火时,请别忘记,还有一个抬头张望的脸庞。
讲春节故事,聊传统年俗
毕义星
贴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过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节令文化。贴春联有许多讲究。据我了解,特别是农村的朋友,家里既有大门,又有影壁墙、有屋门。一般讲究要贴了大门,再贴屋门。这个讲究叫“从外往里贴”。一副对联一般包括对联和横批。贴时先贴横批、再贴对联。横批内容是自左向右念,顺着贴就行了。贴对联的时候,必须竖着贴。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人面对着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由上联而下联,不能贴错了。当然贴错了,也无伤大雅,但要尊重传统,弘扬节令文化。要注意两联要对齐,贴得平平整整,讲究美观大方。还有个讲究,就是没人住的房子,过春节也得贴上春联。只有贴上春联,才说明这房子是有主人的。
贴福字,过春节,门口贴上个大大方方端端正正的福字。“福”字代表“幸福”“福气”“福运”。所以过春节,谁家也得请几个“福”字。一来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二来祈求“福运”降临到家中。福字都是正着贴,为何有时福字倒着贴呢?“福”字倒着——福“到”家了。这跟为长者长辈祝寿,送个大寿桃,祝老人家延年益寿;也跟好多人家客厅里挂一幅红红的柿子图画,表示“事事如意”一样,都有着深深的寓意。
春联演变小史
根据史料记载,春联最早是由桃木演变而来的。神话传说中桃树下面有两个神,这两个神专管各路妖魔鬼怪。因此,秦汉以前,每逢过年,为了驱鬼避邪,求个吉祥平安,人们就在桃木板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的两边,就叫桃符。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有一首《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旧符”,说的就是这个事。“新桃”“旧符”就是最早的所谓春联。
唐代以后、宋代以前,有个最乱的时期,叫五代十国。有一年过年,后蜀的帝王孟昶,也是个词人,能填词写诗,是个文化人。他觉得,桃木板上画神像没多大意思,就在桃木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话——这也就是我们中国的第一幅春联。后来,有了纸,桃木是红色的,因此用红纸替代,春联直接写在纸上。桃符也就变成了春联。一千多年了,这个春节习俗直到现在仍然红红火火。大门上不贴春联,怎么叫过年呢!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春联的内容也与时俱进,不断求新。原来多写些“五谷丰登”“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天增岁月人增寿”一类的吉祥话,如今多写一些紧跟新时代的内容,歌颂国家政策英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
岁朝图
画家有庆贺佳节的特殊形式,就是画《岁朝图》。岁,就是年,朝,就是开始。通过画《岁朝图》庆贺春节。据说,这一年俗是从宋代皇宫中兴起的。当时,宫廷画师画的,多是冬天不容易看到的红梅、菊花、水仙、牡丹等花卉,也有画爆竹、柿子、灯笼的,用这些物象表达新的一年开始了、春天就要到了的意思。后来有些宫廷画家,开始画皇宫里面,帝王之家摆上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阖家欢庆团圆的场面。也有画京城人家的院子里,孩童们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嬉笑闹玩情景的。当然,也有画普通人家在吃年夜饭、家庭妇女忙碌准备“祥和图”的,如此等等。总之突现一个主题,即团圆、欢乐、幸福,通过绘画来淋漓尽致地渲染新春佳节吉祥平安、幸福和谐的气氛。
淄博地区传统年俗
在我们淄博地区,旧时民间传统意义上的年俗,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年。从腊八日泡腊八蒜拉开序幕,然后是小年,即腊月二十三,辞灶、吃糖瓜。辞灶,在饭屋里锅灶的墙壁上贴一张“灶王老爷”像,摆上祭品,磕个头,求灶王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带福来”;吃糖瓜,日子过得甜甜蜜蜜。腊月二十三之后,一天比一天忙:打扫房屋、办年货、蒸干粮、蒸年糕、出豆腐、炸菜肴,剃头洗澡。说着说着就到了除夕,贴上春联,除夕之夜,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围坐一起,聊天守岁,千百年了,如今这一节俗亘古未变。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起床放鞭炮,吃过饺子去拜年,长辈会给压岁钱。记得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有一首《元旦口号》写得好:“喔喔邻鸡唱晓风,楮钱烧罢火飞空。稚孙自炫新衣美,也学成人拜老翁。”农历的元旦,即俗话说的大年初一。前两句,是说祭祀神灵和祖先,点上香烛先烧纸钱;后两句是说幼辈穿着鲜亮的新衣,学着大人的样子给长辈拜年。“稚孙自炫新衣美”,将孩子们在新春之日无比愉悦的心理状态描绘得细腻入微,非常逼真,充满朝气,给人信心。
初二开始走亲戚。这天得走最尊贵的亲戚,未婚青年男女走姥娘家、舅家,已婚的丈夫陪媳妇回娘家,岳父岳母请女婿。新媳妇回娘家,夫妇二人都非常讲究仪式,穿戴整齐,打扮得漂漂亮亮,为的是让庄里人不小看自己。之后是一天天地走七大姑、八大姨家。因为那时,走亲戚都是步行,亲戚多的,“五马日”(正月初五)走不完,有的甚至走到正月十五。又过了好几年,有了自行车,开始骑车走亲戚。如今小轿车开进了寻常百姓家,又兴开私家车走亲戚。同时,过年,各村庄一般从初四开始,搭台唱大戏。更多的是本村子弟戏,就是本村或邻村喜欢唱戏的人自导自演。条件好点的村子,就请外地戏班子来唱,一唱就是四五天。正月十五元宵节更热闹了!到处里挂上大红灯笼,张灯结彩;大街上扮玩队伍敲锣击鼓,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抬芯子,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还有传统的打铁花、猜灯谜等等庆祝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一件新褂子
我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人。我十一二岁时,很多商品凭票证供应。
眼看就要过年了,可是我身上的棉袄穿了好几年,袖子已经磨破补上补丁了。过年,得有个新褂子套在外面“遮遮丑”啊。为了让我能穿个新褂子过年,一连几天,我父亲拿着攒下的布票、攒下的几块钱,早起去供销社门口排队,但几次去都是乘兴而去,失意而归。排队的人那么多,布就那么一点点,没有几个抢到手的。母亲就对在大队里当会计的父亲说,你不是认识供销社一位售货员吗,可以找她试试看。于是父亲把布票和钱托给人家,这才扯来布料。大年初一,我终于穿上了新褂子,父母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如今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有了。
狮舞状元府
齐 欣
腊八龙春近,扮玩贺岁时。家乡有好戏,戏戏展新奇。
每逢腊八节,在临淄徐家圈村,舞狮迎新春,是村民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
这天一大早,状元广场上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盛世景象。一个年逾八旬、依然身姿矫健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就是徐家圈制狮、舞狮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徐延年老先生。提起这位徐老先生,他是我嫡亲的小舅姥爷。我的童年和少年在徐家圈曾外婆家度过,自幼受到小舅姥爷制狮、舞狮文化的熏陶,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培养了我不断探索舞狮文化的浓厚兴趣。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临淄区敬仲镇徐家圈村,是清嘉庆年间武状元徐华清的故乡。他任福建省陆路提督驻防福州时,福州舞狮名满华夏。他极其热爱舞狮,便派出专人到狮馆学习,将福州舞狮技巧辗转传入故乡。受武状元的影响,徐家圈村民春节期间常以舞狮为乐,发展传承至今。
徐家圈舞狮在民间很有名气,有“江北第一狮”之美称。狮队舞姿优美,技法高妙,不仅有南狮的灵巧,而且兼具北狮的刚猛,融合了中华南北舞狮之长。徐老先生作为舞狮队的领头人,行话称为“引狮郎”。他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本领自成一家,武、舞结合,技艺高超,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引狮时,躲、闪、腾、挪,无一不包含了中国舞狮文化之气韵;逗狮时扑、跌、翻、滚,处处融合了中国功夫之风采,深受四方百姓赞誉。
徐家圈舞狮队又称状元府邸舞狮队。舞狮表演时配有专门锣鼓队,配乐演奏沿用状元府内欢庆、迎送使用的鼓曲,有“八步路穗子”“青龙过江”“玉狮子”等传统曲目。舞狮成对出现。表演时随着锣鼓点的快慢轻重做出翘首、摆尾、低顾、匍匐等动作,表演花式、花样繁多。
狮子有雌雄之分,造型非常逼真。雌狮狮头偏圆偏大,刻画的重点在于头顶鬃毛蓬起,粗眉大眼;鼻根短且稍显凹陷;嘴巴大而阔,成墨黑色;双耳短圆而后抿,额脸成大红色。狮身躯体粗圆,狮衣披金黄色毛发,多成叠缕状,突显柔韧强壮;雄狮则狮头略小于雌狮,最明显的差异在于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形状的不同,以及额脸颜色的差异。雄狮头顶的鬃毛浓密顺滑,眉细眼长;鼻子高挺;嘴巴扁而长,成苍白色;耳朵长尖而前招,额脸成深绿色。狮身躯体瘦长,狮皮披青绿色毛发,多成顺直状,突显其凶猛威武。制作者在缝制狮衣的时候,还要在舞狮者穿的裤子和鞋子也都缝上毛发,即狮子的四条腿也缝上相应颜色的毛发和指爪。这样,舞狮人只是在披挂装扮齐整,停顿未舞时刻,让人看起来已经惟妙惟肖了。
狮队表演时,大狮子有前后两个人互相配合,前者为扮演狮头的人,此人个子要高,体力要壮,双手托举的力量要特别强,因为狮头比较重,需要舞狮人用双手执狮头高高举起,狮嘴还必须与舞狮人的眼睛保持平衡,以方便舞狮人视物。狮头的额头、双眼、一直到鼻子都是不可视遮挡物,舞狮人只能从狮子嘴巴的空隙里观察外物;人们从外观看上去,狮头是戴在头上顶着,其实大部分的重量舞狮人全靠手臂的力量举着。后者扮演狮身,需要俯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部,披上用毛发缀成的狮被狮皮盖住身子,两人合作共进退、齐腾挪,四肢力量、脚上功夫须配合得天衣无缝才好看。幼狮一般是有一个小孩头单人独骑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雌狮生幼狮的时候,小狮子就第一滚离开母体就算成功。
徐老先生作为舞狮队主帅,训练舞狮队员时,善于从娃娃抓起。他曾改良幼狮为一孩单独表演的方式,决定尝试用两个孩子互相配合进行幼狮表演,从小培养舞狮队员的精诚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曾记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也是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与狮队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徐进之先生有过一次合作。我们一起扮演一只幼狮。五岁的徐进之托狮头,六岁的我居狮尾,藏在大表叔徐华龙扮演的雌狮的狮被底下,舞到火候上,恰到好处时,只等引狮郎一声令下:“生小狮子了!”我们叔侄两个就要前后配合,狮头携狮尾,来一个痛快淋漓的鲤鱼大翻身,一骨碌从雌狮腹下翻滚而出,徐进之敏捷地带动着狮头早已翻出了狮腹,我在紧张之下,在黑咕隆咚的狮被底下辨错了方向,使劲朝着徐进之相反的方向滚去,本来是顺势而为、一气呵成的滚翻,变成了天鹅梭子鱼和虾拉的大车,狮尾偏离了狮头引领的方向,把狮衣拧成了麻花状。挣扎中,我右脚上的金黄毛团小舞鞋蹭开了鞋带,顺着翻滚的力道脱脚而出,接着被高高甩出,不偏不倚打在正在逗引雌狮生幼狮的引狮郎头上,幸亏他反应迅速,只听他高声说道:“舞鞋飞出,吉吉利利!狮爪及头,好运连连!”他急中生智化解了失误,引来围观的人们一阵哄堂大笑之余,是高声喝彩和热烈的鼓掌。
按照惯例,每年的腊八节,是舞狮队开箱披挂,舞狮彩排之日,也是领头人为狮子点睛之时。在这个特殊时刻,领头人徐老先生一大早就把舞狮行头装扮齐整,带上家祖传承下来的狼毫和宝砚,精神抖擞来到状元广场上,击鼓聚将,列阵以待。
八点整,点睛仪式正式开始。徐老先生健步走到四对威猛雄壮的狮子面前,提笔挥毫,饱蘸香墨,为狮子点睛。徐老先生说:“提笔为狮子点睛,为的是让狮子有眼光,有灵感,这样舞起来才更生动,更带灵气!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画狮点睛能给老百姓带来好运和幸福!”
在这个锣鼓铿锵、吉狮献瑞的时刻,也有记者在场,并对徐老先生即兴采访。记者问到他的感想时,徐老先生激动地说:“在这个崭新时代,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所带领的状元府舞狮队,要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如今我们舞狮队的阵容也越来越强大了,状元府舞狮队这张非遗名片也必将越叫越响,也越走越远!”
浓浓年味忆亲情
那 朵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儿时记忆里,仿佛这一天就是“抛砖引玉”为大年的到来做铺垫的。按家乡的习俗,小年之后,扫房子,糊墙纸、挂灯笼、赶“花花集”等活动就开始了,这其中无不融入了浓厚的亲情,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糊墙纸
迎接新年的序幕,从小年这天就徐徐拉开了。先是除旧迎新大扫除,屋内墙角旮旯、桌椅板凳,院内角角落落,目光所及之处,积攒了一年的尘灰无不被拿下。经过一番突击打扫,原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农家小院平添了几分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心境敞亮。
大扫除结束,就要糊墙纸了。儿时的记忆中,贴墙纸总能唤起浓浓的年味。等娘打好糨糊,搬出报纸,摆好小桌,就开始结合我们姐妹四个各自的优势分配任务了:大姐个儿高,负责糊报纸;二姐有力气,负责传递报纸;三姐干活仔细,就由她往摊开的报纸上刷糨糊;我年龄最小,却像个小监工,在一旁“指手画脚”,一会儿告诉大姐这张报纸贴歪了,一会儿又喊二姐赶紧递报纸,一会儿又“监督”三姐哪个地方没刷匀糨糊,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边当“监工”,还能一边看报纸上的图画,顺便找寻我看着面熟的字,由此,渐渐发展成为我平时躺在炕上看房顶玩的一种乐趣儿。
在我们四姐妹的嬉嬉笑笑、默契配合下,一张一张报纸慢慢地被糊在了顶棚、墙壁,屋内也像太阳徐徐经过一般,一点点亮堂起来,心也跟着暖起来。
北墙八仙桌上方的墙壁上,娘觉得太素净,为图个喜庆,总会贴点鲜艳的图画做一下点缀。这时,我“辛辛苦苦”积攒了一年的烟盒,就成了娘点缀墙壁的首选之物。爹娘都有吸烟的嗜好,平日里他们不经意丢弃的烟盒,我都会收集起来,去掉内层,留下外面带图案的这层,夹在书本里压好。记得多数都是“灯塔”“巨轮”“振华”之类的烟盒,偶尔也有“恒大”“大前门”牌的,但比较罕见。除了烟盒,还有糖纸、火柴盒上的“火花”,都被我收为囊中之物。糖纸多半都是大白兔、高粱饴的,“火花”图案,我尤其喜欢身着绫罗绸缎的美人图,如红楼梦里的黛玉、晴雯、宝钗等古装美女,让我爱不释手。在娘的好言“蛊惑”和糖果的“利诱”下,我拿出了这些珍藏多日的宝贝,虽然心有不舍,但看着经过这些彩色图案点缀的小屋充满喜庆的年味,还是满心欢喜的。
叠葫芦
我出生在松花江边,那里过年有挂葫芦的习俗,寓意吉祥如意。后来随爹和娘回到山东老家,依然延续了这个传统,每年过年,喜欢用彩纸叠五颜六色的葫芦来装扮窗户。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娘喜欢挂葫芦,我们姐妹几个也都乐此不疲。
准备动工了,娘却记不得葫芦的叠法,试了好几遍都没叠成,还是我这个不善言辞的“闷葫芦”,帮她解了这个难题,三下五除二就叠出一个红色的小葫芦。叠好之后,再双手捏着两边的小翅膀,对准中间的小孔使劲一吹,刚才还瘪瘪的葫芦一下子鼓起了肚子,变戏法儿似的成了一个挺着小肚子的胖葫芦。每个葫芦上大姐都要拿针线穿上彩条做的小穗头,轻轻摇晃,就像松鼠尾巴飘逸、灵动。看葫芦做得差不多了,娘就拿出秋天从沟边割来的艾蒿,把一个个葫芦串连起来,挂满每个房间的窗棂,装点出过年的祥和氛围。
裁纸剩下的下脚料也不会浪费,用剪子剪碎,撒在窗户的双层玻璃之间,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上面,亮闪闪的很漂亮,仿佛给沉闷的冬天画上了快乐的小音符。所有这些,都能引来左邻右舍的啧啧夸赞,每每这时,娘总是喜不自胜,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我自然也是喜滋滋的。
赶“花花集”
我家所住的乡镇,每年腊月二十八是赶“花花集”的日子,这也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之所以被叫作“花花集”,是因为这天集市上的物品极为丰富,男孩儿喜欢的鞭炮、女孩儿喜欢的花儿、好看的服装、对联、年画、烟酒、糖果、瓜子、农副产品等都像长了腿一样,赶着来这里“亮相”,集市上花花绿绿,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平时节俭惯了的庄户人,不管钱多钱少,这个花花集都是要赶的,哪怕只买副春联、几挂鞭炮回去,也要图个过年的喜庆。
娘则领着我们姐妹几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见缝插针地穿行。不用问,我也知道这是去服装市给我们买过年穿的新衣服,别看平常时候都是大姐穿小的衣服给二姐,二姐穿小了再给三姐,等传到我这里时已经旧得不成样子,但过年时娘却一定舍得给我们一人买上一身新衣服。那时候年龄尚小,体会不到爹娘拉扯我们一家人过日子的艰辛,现在回想起来,还依然能感受到新衣服包含了父母浓浓的爱。
一年当中,唯独腊月二十八这天的“花花集”是赶一整天的,好像是生怕谁家忘记买什么年货一样,商贩们商量好似的一直到太阳落山,才肯收摊。娘常常干着活突然想起忘买了什么,就赶紧派大姐去买,这时我都会像个小尾巴一样如影随形,与其说是帮着拿点小东西,倒不如说是为了得到大姐额外的“福利待遇”。看着我蹦蹦跳跳地跟在身后,大姐总会大方地拿出攥在手里舍不得花的几角零花钱,买上一串冰糖葫芦一起吃,沉浸在酸酸甜甜的美妙感觉里,我们仿佛吃出了家乡特有的年味。
拜大年
大年初一,爹格外勤快,早早就起来,先把锅里添足水,架好柴生好火,就开始呼啦、呼啦地鼓动风箱。水开了,娘就开始下饺子。这是爹一年当中唯一一次帮娘烧火,真应了“大年初一头一回”那句老话,其后三百多天的日子里,爹唯恐一不小心就会丢了他一家之主的范儿,就再也不肯做烧火这样的“琐事”了。
吃饺子前,就要郑重其事地给爹娘拜年了。大姐、二姐、三姐依次跪在小垫子上,说诸如“爹、娘,过年好,给您拜年了”之类祝福的话,然后磕过头,接过娘用红纸包裹的压岁钱,一个个欢欢喜喜地开始吃饺子了。可轮到我的时候却犯难了,平时内向又胆怯的我本来说话就“惜字如金”,此刻更是憋得面红耳赤,吭哧半天也没蹦出几个字来,急得撇撇嘴只想哭。娘看着我窘迫的样子,心疼地一把将我搂在怀里,并打着圆场说:俺这丫头孝顺着呢,心里头啥都有。然后顺势把一个比姐姐们都要大的红包塞进我的新衣服兜里。此时,我就像获得大赦一样,赶紧就坡下驴,梆梆磕过两个响头,在爹有些不依不饶的目光中开始吃饺子了。
吃完饺子,天还没大亮。爹已开始在堂屋的地上铺一块大大的旧毯子,等着村里的晚辈们来拜年。不一会儿,拜年的人开始陆续登场了,一拨又一拨不断溜儿,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个个都是欢声笑语、喜笑颜开,说着祝福的话,仪式感极强的给爹娘磕头拜大年。爹娘也立刻拿出准备好的香烟、瓜子和糖果来招待他们。
这时,我们四姐妹也开始行动了,随着拜年的人流开始走街串巷,去给长辈们拜年。一圈大年拜完,我的花衣服兜兜里也早已装满了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看着颜色各异、形状不一的“战利品”,心里乐开了花,刚才还窘迫不已的拜年糗事儿,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回想小时候过年,我们姐妹围绕在父母身边,其乐融融,那份剪不断的亲情,伴我们度过了那个不算富裕的年代,让我们永远怀念。
荠菜飘香年味浓
李宁宁
梁实秋说,过年须在家乡才有味道。这是他《北平年景》里的第一句话。细咂摸,这“味道”一词说得极有味道。
于人到中年的我而言,年味是“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的忙碌?是“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的扑鼻香气?还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喜庆?抑或是“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的憧憬?
都是,又远不止这些。
我记忆的年味,是从挖荠菜开始的。
荠菜是越冬野菜,其他野菜在寒冬里零落成泥时,它在冻土里蛰伏,气温稍有回升,便立马伸胳膊拉腿的舒展开了腰身,“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真是说的一丝也不差。在沂蒙山区,寒冬腊月挖荠菜的乐趣远胜过春天,荠菜瘦小又擅隐藏,稍不仔细,便被蒙混过关。在土壤松软肥沃的麦地、菜地里,荠菜如大家闺秀,娇滴滴的,青葱碧绿的叶子,纤细柔嫩;若生在干硬的田野或堤堰,它就长成了乡野村姑,红褐、棕黄色的叶子硬挺肥厚,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每逢寒假,挎着篮子挖荠菜,曾是我最热衷的乐事,母亲忙着掸尘扫灰准备吃食,我则忙着漫山遍野跑着挖荠菜,小小的人儿体会不到“时绕麦田求野荠”的闲情逸致;不知道荠菜有明目、解热、利尿、治痢的药效;更不晓得“春来荠香忽忘归”是何等的风雅;只知道,自己的小菜篮里装着过年的美味。隔着重重光阴,如今每次路过田间地头,绿化带的空隙,总会禁不住弯腰搜寻荠菜的踪影,想透过那抹青绿,回味童年的时光,那余味儿,后劲极大,成了瘾。
年关临近,阳光晴好的下午,最适宜挖荠菜。铲刀一拿,小筐一挎,一路不停歇地弯腰、低头、下蹲,土地像是永远掏不尽的大口袋,筐子很快就冒了尖。回头一看,我的家,我的村庄,已被远远撇在后面。寒冬的午后如缩水的衣服,紧巴巴的,黄昏眨眼就来了,夕阳像熟透的红柿子,咕咚一下从山头跌落,炊烟袅袅升起,给村庄罩上一雾霭轻纱,薄薄的轻纱裹不住若有若无的香气,被冷风卷着忽南忽北地在田野里乱窜,香气里夹杂着羊儿咩咩的叫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进腊月,鞭炮声就此起彼伏,从稀稀拉拉到密密匝匝,越近年关,响得越紧凑,听得我心潮涌动。小时候盼年,就是这样简单又急切,听着鞭炮响就开心不止,如迎春花开,开了一朵,春花就紧随其后呼啦啦开而不绝。
挖回家的荠菜,带着根部的泥土,装进塑料袋里,能从年前吃到年后。
母亲常用荠菜熬粥、炸春卷、做豆沫,最简单省事的还是凉拌,荠菜在开水里打个滚,捞出切段,浇上蒜泥,撒上味精、盐、醋、少许白糖,粗陋的乡间做法成就了这道菜无与伦比的清香,汪老先生不是说过嘛,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荠菜鸡蛋饼、荠菜鸡蛋汤,皆是鸡蛋的美梦,因为荠菜的香,鸡蛋也跟着香得昏了头,无原则的鲜美起来。荠菜切碎,锅里淋上一勺自家榨的花生油,磕上俩鸡蛋,加盐,中火翻炒,黄的如金,绿的如玉,堆金砌玉的一碟子,单看颜色就赏心悦目之极;荠菜炒香加适量水,水开倒入蛋花,只需加点盐,一碗鲜香扑鼻的荠菜鸡蛋汤就做好了,翠绿嫩黄的搭配,养眼养胃又养心,明媚的春光也不过如此啊。我一直认为,吃荠菜无需调味料,“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来自大自然馈赠,原汁原味就好,但凡加入调味品都是对珍馐的亵渎。
荠菜水饺,是我家年夜饭上的主角。老家有“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之说。除夕这天,母亲早早将荠菜剁细,和上白生生的豆腐、葱姜末,或是拌入红艳艳的猪肉馅,包上两箅子荠菜水饺。一家人围坐一桌,透过腾腾热气,看到怡人的翠绿,静静卧在晶莹剔透的薄皮里,就着腊八蒜,一口下去鲜香四溢。这样的水饺,每一个都舍不得入口,恨不得藏到碗橱里,慢慢解馋。母亲说:“这样的好日子得一晚当两天过。”“措入口中,嚼生宫商角徵”,那个物质不太充裕的年代,荠菜肉水饺真的能吃出丝竹之声。
年前年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烙上一盘荠菜煎饼,在“咬春”的民俗里,沂蒙山人把春天具体到了煎饼里。荠菜煎饼,也成了家乡独有的一道美食。荠菜煎饼首先要有一张饼,我们最常用的是玉米煎饼,要摊出一张煎饼,至少得两天,先把玉米用石碾碾成细细的糁子,将糁子泡入盆里大半日,再用石磨把糁子磨成糊,发酵后上鏊子摊。村妇们摊煎饼的程序大同小异,先把鏊子烧热,用“油搭子”蘸上花生油,把鏊子擦得铮亮,舀一小瓢糊子倒在滚烫的鏊子上,伴随着“嗞啦”作响的声音用竹劈把糊子薄薄地、均匀地摊开。热气升腾间,煎饼一翘边就熟了。煎饼揭下鏊子的瞬间是动人的,薄如纸、绵如布,绝对是一件艺术品。将烙好的一摞煎饼叠好,中间夹上荠菜豆腐做的馅,再放到鏊子上小火慢烙,这样的菜煎饼外酥里软、粮食的香气、花生油的香气与荠菜的清鲜浑然天成地结合在一起,芳香袭来,荠菜煎饼的魅力任谁都无法抵挡,壮劳力能吃一摞,小孩儿也能吃两三个。在我们老家,不管谁家烙荠菜煎饼,周围的小孩会闻香而动,一群小人儿扛着荠菜煎饼,边吃边玩边掉渣,上一口,下一口,中间来一口,咔嚓之声不绝于耳,小腮帮鼓得像松鼠,吃着吃着扑棱一声就跑远了。一个啃完扑棱一声又跑回来,再扛起另一个。
东风消尽门前雪,又见墙阴荠菜生。荠菜煎饼吃过,春天也来了。
仿佛几个晨昏,荠菜就伸长了脖颈,顶起白色碎花帽,带着光阴的沉香,拽动着我那些繁杂的记忆。如今生活日新月异,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断,甚至千里之外的蔬菜隔天就能上桌入盘,念念不忘的还是年关里的荠菜,我执着的,或许不仅仅是它独特的味道,还有围绕着它而滋生的团聚与幸福吧!
龙灯扛阁舞起来
李恩维
每当临近春节、元宵节,民间舞蹈“龙灯扛阁”便带着吉祥的寓意闪亮登场,给佳节增加了浓郁的喜庆色彩。
龙灯扛阁历史悠久,如今成为当地百姓在喜庆节日里的传统文化项目。它早在1750年就流传在临沂市河东区三官庙村一带。相传过去祭祀求雨时,人们扎起一条龙并将孩子举过头顶随龙狂舞演化而来,是一种将民间常见的龙舞和扛阁两种形式融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由于它粗犷奔放,气势恢弘,独具风格,加上队形变化繁多,极具观赏性,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年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至元宵期间表演,因而至今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临沂市内较有影响的舞蹈形式之一。
“龙灯扛阁”成为临沂非遗文化中的年俗年味。就舞龙而言,其他地方以舞大龙为主,一般7节,摆开20余米,小而轻,而三官庙村舞的双龙是东海苍龙,龙身9节或12节,最长的达13节,大而长,摆开足有50余米,用竹、木、布等物料扎糊后彩绘而成,节内燃烛,后来有的放置电灯炮。龙灯扛阁的整个表演时间约为10-15分钟,舞龙者多为青壮年,有两组轮番上场,每组10人(或14人),1人擎珠,9人分执龙头、龙尾、龙身;8副扛阁由16人表演,8个成人为“下扛”,8个儿童为“上扛”,多扮成童男童女或神话故事,如《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形象,不时做出各种戏龙的惊险动作,场面精彩,引人入胜。龙灯表演由擎珠者指挥,龙灯紧随龙珠舞动,基本套路有站龙翻腾、卧龙翻腾、盘龙、双窜龙、泼龙、滚龙、龙盘玉柱等,套路均以“速场”连接贯穿。动作要求“窜”“泼”一边倒,“翻腾”要轮圆,跑、站记住“活”,时刻不能闲。扛阁则要求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则插入龙队中穿行回旋,共同表演。只见“下扛”跨鹤登荷,飘逸潇洒,他(她)们摆动双脚,甩动双臂,时而抚摸龙头,时而依偎龙身,时而欲骑龙体之上随着震天的鼓声,龙走四门,阁排八方,窜龙、卧龙、藏龙、蛟龙沿阁挥舞,上下翻滚。整个表演在龙体翻滚卷起的雾霭中时隐时现,给人以腾云驾雾之观感。
龙灯扛阁表演采用打击乐队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风”两种,前者节奏平稳,力度与速度视表演气氛而定,根据场上的表演情况随机应变;后者节奏快而热烈,用在舞龙激昂时(如窜龙、泼龙时)。表演进入高潮时,可由老艺人在场外以“打口哨”的方式表现“龙鸣”,以渲染气氛。龙灯扛阁表演服装艳丽而喜庆,舞龙者头系绿色花布巾,额前打结,穿白色红边对襟上衣、深蓝色彩裤。擎珠人头系白毛巾,额前打结,穿红色白边对襟上衣、蓝色彩裤、黑色鞋,腰扎绿色绸带。扛阁人的服装和舞龙者一样。扛上男孩头戴蓝色小生巾,穿蓝色大襟上衣、柿黄色彩裤、快靴,脖子上系一条浅黄色长绸巾;女孩戴红花,分别穿红、绿色镶边无领褂,红、绿色彩裤,穿彩鞋,腰扎红、绿绸带。
1998年,龙灯扛阁表演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临沂市正式命名三官庙村为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10月,三官庙村龙灯扛阁队作为山东省惟一的代表队出场,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图司、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华龙舞邀请赛。该队以精湛、高超的表演技巧,全力展示了舞龙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备受瞩目,一举荣获“齐鲁神威奖”和“邀请赛纪念奖”两项大奖,在全国参演的18支龙队中脱颖而出,获综合奖项一等奖。 “龙灯扛阁”现已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
不仅是春节等传统节日,近年来,“龙灯扛阁”催热了乡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角”引来百花齐放。在河东各社区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四邻八乡的农民欢聚一起,唱歌跳舞的,健身的,交流致富信息的,传播农业技术的……可谓百花齐放,有的农民建起自己的文化网站,让“龙灯扛阁”和乡俗文化传遍四方。“龙灯扛阁”表演入乡进村,营造出了浓浓的和谐氛围。
“骑”父赶年集(外一篇)
张 翔
岁末最后一天为“岁除”,晚上便是除夕夜。但这一天最热闹的地方在老家年集上,十里八乡的乡人们都来赶年集,听戏、看炮仗、接对联、买年花等等,欢乐、祥和的年味早已把年集撑得丰满起来。
虽乡里每村都有村集,以农历每十天一周期轮换成集。但因老家村集在乡里数最大,赶集人多,一到大年三十,不论村集该轮到哪个村,统统搬至老家村头聚成年集,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老家年集在村庙与戏台间的一片大空地上,最南边是清河堤,卖头猪鼓了包,牵只羊过年旺,这里便是家畜买卖。最北边是村中主路,摊位上全是新衣新裤,你还价我讨价,买身新衣裳过年最中意。中间以东西为走向划成多条摊位长廊,瓜果蔬菜、锅碗瓢盆、油茶盐酱醋,什么都有满足乡人们过年的需求。但村妇们则穿过人群到村庙摊位,买好香火和塑料年花再到村庙里敬上一炷香祈祷美好。男人们在戏台后几家炮仗摊位前转悠看炮仗,谁家放就赶紧凑前听听响,一会二踢脚升了空;又一会花炮响了天,提前预热过年的声响。数条通向年集的乡路两旁摆满了春联,赶完年集回家的人们顺道看中便花钱接回家贴对联。年集人头攒动,赶集的人摩肩接踵,那戏台上的年终戏曲正借着音响传进千家万户,听戏的人们乐了,看戏的孩子笑了,赶集的人们被挤热了,敞开怀背着年货,大声喊着家里娃赶紧回家过年。
而儿时赶年集,最幸福的莫过于“骑”父赶年集。幼小的我骑在父亲那宽大的肩膀上赶年集,瞬间成为年集“最高的人”,备受大人们逗笑和玩伴们羡慕。我依“骑马脖”身高的优势,南一指,北一指,小手乱指地朝着冰糖葫芦、玩具枪等好吃好玩的货摊向父亲撒娇讨要。父亲不紧不慢地在各个摊位间游刃有余地穿梭,仿佛有着神奇力量和平衡力,在拥挤不堪的人群里将我稳稳当当驮在肩上。我的小小背包慢慢地被我要的物件塞得满满当当,父亲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我多次欲要下来,父亲不肯,说着:“孩长爹高,跨新年,登高望远,好风景。”年幼不懂,但“骑”父赶年集的记忆画面深刻在脑海里,每每回忆都是幸福的。而今早已明了父亲心甘情愿地把父爱的肩膀给我,愿我年年都有好风景。
这几年,农村超市、乡村快递站都开到了家门口,网购和逛超市更加便捷,但对于老家人而言,赶年集才是最有意义的过年大事。每逢过年前,父母总催着我带着妻女回家过年。他们老两口领着我们去赶年集,置办年货不重要,重要的是逢人聊几句就突然把话题转移到我们身上。父母亲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说着我们的城市生活;说着我们那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工作;说着我们的事业成就,所有我们的一切都成父母亲告诉他人的谈资,我们只好在一旁赔笑。年集上各式各样的家乡过年物件,女儿看到就要,父亲不顾我和妻子意见全依女儿的心意,说,“过新年,别惹小孩哭。”其实,赶年集对于年轻人是个稀罕事,图个乐呵。但对于父母这辈人是久未谋面的乡亲们家长里短拉呱,知晓人世。
当我以“骑马脖”姿势驮着女儿,她在上面东一指、西一指向我和妻子撒娇讨要时,完全复制粘贴了童年时的我。而我像父亲一样,扎稳脚步,一步一步地驮着她赶完年集,告诉她我儿时赶年集的种种趣闻,惹得她咯咯笑。让赶年集的欲望埋在她的脑海里,延续了有关老家过年的美好记忆。
腊八粥,乡情浓
刚进腊月,朋友圈的年味就浓了起来。父亲转发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春联集锦,母亲收藏诸多美食新法欲要露一手,朋友晒幸福婚礼图,一场又一场年末喜庆正在延续……而我数着日子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馋,哩哩啦啦二十三……”盼着腊八节和一碗腊八粥,越盼越想念腊八粥的家乡味道。
在老家,流传着关于腊八粥的神话故事。古时候,腊月初七晚上,衣衫褴褛的男人和女人带着四个孩子突然出现在村庙里,看样子是逃荒的却不讨饭,而是像神仙无声地盘坐在那里。乡里人都好奇地观望,不知所措。族长和村中的几位掌事者商议决定,明天是腊八,咱们喝粥过年,不能让他们在这里挨饿受冷。于是东家人端来一碗小米,西家人捧来一捧黄豆,南家人扛来一捆柴火,北家人抱来几床被窝……一时间,大家伙齐心协力为他们取火搭窝,支锅煮粥,便离开村庙,生怕他们有被施舍的羞耻负担。腊八清晨,人没了,庙里却多了一堆五谷杂粮和六尊如同昨晚六人的泥像,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此以后,每逢腊八家家户户集资出力在村庙中煮腊八粥施于众人。
而今,村庙旧址盖起来现代化学校,施粥习俗已被送材送粥取代。特别到了腊月,家里妇女们特爱串门子去送材。你家送他家一碗红豆,他家送她家一把红枣,他家送你家一捧高粱……慢慢集齐腊八粥食材。因“材”通“财”,若是谁家腊八粥食材样数多,说明谁家收到财越多,祝福越多,过得越好。
煮腊八粥是很费时的,是个慢工夫,但母亲总是很有耐心和热情。腊月初七夜里,将花生、黄豆、红豆等分别泡在一个个碗里,红枣、大米、小米主料等淘洗干净放在锅沿边,备好生火的麦秸秆和干柴。朦胧明时,厨房里就忙活起来了。先在锅里添两瓢井水,烧温水清锅,再舀出废水重新添加井水,然后依次加入泡好的食材和主料,待锅烧开后将灶膛内的火势减弱,一边小火慢煮,一边用长勺轻轻搅匀,时间就慢慢地溜走了。当浓浓的粥香味在屋院里弥漫开来,寒冷阻挡不了一颗吃货的心,嗅着这馋人的味道快速起床。母亲早已盛好多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嘱咐我们小孩先给家中长辈和左邻右舍送粥,端起这烫人又诱人的一大碗腊八粥小心翼翼地走去,又心急火燎跑回家。捧起一碗就着几碟酸甜爽口的腌菜,“吸溜吸溜”地喝起来。母亲总打笑说:“慢着点,慢着点。喝粥,要清清肠刮刮肚,等着过个好年。”而我们却顾不了母亲的说词,一口一口地将腊八粥的味道喝进胃里,温暖心窝;喝进记忆里,慰藉心灵。
胃知乡愁。腊八未到,那先打开味蕾的记忆,在思乡的情绪里喝一碗腊八粥,将乡愁化解在浓稠的腊八粥里,再哼唱起:“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切块肉……”
古商城的花灯
窗外风
用流光溢彩来形容古商城的灯,一点都不过分。
坐落在淄博市周村区拥有六十点五公顷的古街,就是周村古商城,周村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北方重镇,乾隆御赐“天下第一村”,从而给周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条古街是周村最古老的街区,始建于公元1410年,这里是鲁商文化的起源,每个建筑都是清朝保存下来的,旱码头的故事和大染坊的传奇在街区飘荡,仿佛真的在诉说着千年故事。
夜晚的古商城张灯结彩,无数大红花灯组合成一条长一百八十米的长龙花灯,这条喜庆的中国龙在人们头顶盘旋,贯穿整个古街区,非常气派,龙头制作得栩栩如生,仿佛是真龙在世,充满了力量与生命的气息,龙头两侧的龙须随风飘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灵动。在古街区随处可见的就是飞舞的中国龙,身穿民族服装的人们,飞舞着红飘带在街上飞舞,是一条条灵动的中国,又或者长袍马褂让你感受清朝的风韵。走在古商城,两千余盏花灯为游客绽放,让游客尽享花灯的璀璨。
漫步在周村古商城,古老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上百年的老店铺在街道两边林立,仿佛站在了几百年前的古时候,做梦一般让人分不清前生今世。在这里,时光都慢了下来,无论多么焦灼的心情都会被这慢悠悠的时光浸染。无处不在的花灯,让古商城变得熠熠生辉,增添浓浓的节日气息。
周村古商城,又名周村大街,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是我国江北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商业街区。周村大街古商城至今仍保留着市场主体——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虽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闯关东》以及电影《活着》等先后在此拍摄。
周村的丝绸业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周村也因此成为我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公元1904年达到繁荣鼎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重镇,有“金周村”“旱码头”“丝绸之乡”等美誉。
在古商城,祥和茶庄、石榴厅古玩、清心斋、煮锅、周村烧饼、蕴宝轩、大染坊、旱码头、大通德票号,还有瑞蚨祥丝绸等,每一个门面都仿佛散发着百年前的气息。
“瑞蚨祥”是丝绸界的老字号,清道光元年(1821年)在周村大街挂牌。同治元年(1862年),第一家分号济南瑞蚨祥绸布庄开张。光绪十九年(1893年),成立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京城“八大祥”之首。“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腰缠四大恒”,那是以前北京城里有钱人的面儿。
1949年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广场上见证新中国诞生的国旗,就是由位于周村的百年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供料制作的。瑞蚨祥丝绸,就像一个人飘渺的心思,亮汪汪的,让人瞬间恍惚。选一根丝巾围在脖子上,丝巾在风里跳呀跳,摇曳出一片斑斓。
买到心心念念的周村烧饼,烧饼薄如秋叶,铺满了芝麻,一口咬下去酥脆飘香。薄脆的是烧饼,厚重的是历史。在灯影里,可以观赏烧饼的制作全过程,还可以坐在八仙桌前,慢慢地品尝。
鳞次栉比的老墙,屏蔽了现代的喧嚣,那些老字号,与百年老字号连在一起的传奇人物,隔了时空的墙,似乎依然在半空中俯视着子子孙孙。在丝市街的北面,有一座状元府,它的主人是康熙年间的状元王应统,也是周村唯一的状元,王应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状元府简朴大方却自有一番威严。“今日无税”的石碑,无不让人对为民做事的官员心生敬仰。这些无处不在的五彩的灯,让古商城里这些古老的建筑有了现代的神韵。
节日期间的周村古商城,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儿,有舞狮、武术、变脸、抛绣球、大染坊招工、李化熙巡街等传统民俗表演,传统演艺、国风歌舞与古城商埠文化相结合,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漫步在古商城,总会给你时光交错的感觉,在这流水般的时光里,古商城就像一枚巨大的琥珀,包裹下几百年前的时空,定格下一花一草一虫栩栩如生的瞬间。
春联里的年味
潘佑振
在春节的繁忙与热闹中,春联犹如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勾勒出浓厚的年味。无论城市的车水马龙,还是乡村的炊烟袅袅,春节的脚步都伴随着家家户户门上那红彤彤的对联,热闹而温馨。每当我看到家家户户门上那些鲜红艳丽的春联,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它们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新的希望和期待也随之而来。
一进腊月,大家就合计着置办春联,正所谓“赶早不赶晚”。在这个到处都可以买到印刷春联的时代,一副亲手写出的对联就显得格外珍贵。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浸润在“书圣故里”浓厚的氛围之下,家里凡有学生、孩子的,大人都要求孩子写对联,这是一次学以致用的最好实践。于是,孩子们都努力练习毛笔字,希望过年的时候,获得邻居和亲朋们互相拜年时的点评,听上几句夸奖。在我住的小区,为了感谢家长们的支持,教授毛笔的课外培训班就免费承担下了这个义务。
等到寒假学校都放假了,挑选一个周末,书法班的老师同学们都穿上红褂子,把桌子工具搬到了小区的广场上就开始了写春联的活动。物业群里早有通知,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涌到广场,那阵势就相当可观了。虽然一户人家要的春联不多,但也架不住大家热情高涨,大卷小卷好几副。写字的应接不暇写错了怎么办?物业和培训班都把春联纸备得足足的。义务写春联,贴纸贴墨贴工夫,但便民惠民利民,大家也乐意看见这邻里其乐融融的场面。
人一多就怕领错,于是干脆在旁边候着,你写他帮忙。写完烘干整理好才走人。高峰期时,桌上一大堆,地下一大摊,挤着一家人。老师和学生们三两个人一组,得负责拆开、写好、晾干等一整套程序,很是麻烦。毛笔字是老师的招牌,能不能写得了春联,直接关系到大家对你的认可度。有人来时就准备了春联内容,有人不同的门要贴不同的内容,这就非常考验写春联人的文化素养了。比如大门通常会写上“福星高照”“紫气东来”等寓意吉祥的词语。书房或正屋则更适合“春满人间”“欢度新春”等表达希望和喜悦的春联。如果家中有年长的成员,就会选择写上“天增岁月人增寿”等祝福他们健康长寿的春联。而家中有年轻人的,则选择“锦绣前程”等激励他们奋发向前的词语。后门适合贴上“人勤春早”,寓意勤劳和勤奋。
“吟诗辞旧岁,举杯贺新年。”这些寓意美好的春联依旧为我们营造出浓浓的年味,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心生眷恋。每一副春联都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和温暖的慰藉。作为书法爱好者,我也趁着这难得的时候过一过众星捧月的瘾。在洒金的大红纸上,墨汁跟随着毛笔的动作轻盈流淌,更显顺畅与纯粹。下笔时,浓黑光洁,为我的字画勾勒出了最好的形状,也为这诗意生活点上了清雅脱俗的一笔。我喜欢沉浸在醇厚的墨香里,如同一位默默无闻的战士,站立在纸上,用黑色的语言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梅花报春息,瑞雪兆丰年。”一场来去匆匆的雪,带着曼妙的姿态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银白的雪与火红的春联相映成趣,让我的心里也腾起了莫名的兴奋。回望我们小区一些居民贴出的春联,可谓是百花争艳,尽展风采。“喜居宝地千年旺,笑逐春风万事兴”“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春节迎来新气象,龙年抖擞虎威风”。细心赏读,这些春联写得别开生面,颇有不入俗套之奇丽。温暖的春联依然营造出浓浓的年味,依然祝福着我们平安顺遂。2024年是甲辰龙年,我为家里写的春联是“玉兔呈祥同贺岁,金龙献瑞喜迎春”,横批“龙年大吉”。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春联红了,春节近了,春天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