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新唱”教学实践研究

2024-06-21 22:47刘筠
高考·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音乐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刘筠

摘 要:本研究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探索了跨学科视角下“古诗新唱”赋能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通过明确融合目标与原则,本研究提出了以曲调传情、力度达意、唱古颂今和词器融合为核心的实践方法,并精选古诗词曲资源,融合音乐教师创作。实施层次与步骤包括规划课程教学细节和逐步推行教学策略。评价研究方面,设定了评价目标与原则,明确了评价内容与方式,并实施评价与反馈。本研究旨在通过“古诗新唱”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与鉴赏能力,促进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古诗新唱;高中语文;音乐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古诗词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颖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古诗新唱”,通过跨学科融合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以歌唱形式演绎古诗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诗词韵味,提升学习兴趣与鉴赏能力。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有望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本校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解析词义、背诵默写等,虽然能够确保学生对诗词的基本掌握,但却难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更遑论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了,本校的语文教学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应试层面,缺乏对诗词背后深厚文化内涵的探究与感悟。教师虽然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但由于缺乏跨学科融合的意识与实践经验,往往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本校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我们急需探索一种新颖、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跨学科视角下“古诗新唱”赋能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

在跨学科融合的视角下,“古诗新唱”这一创新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将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通过歌唱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味与情感,从而达到提升学习兴趣与鉴赏能力的目的。

(一)融合目标与原则

1.明确融合目标

在实施“古诗新唱”教学实践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融合的目标。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我们期望通过音乐与语文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鉴赏能力,使他们在感受诗词韵味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音乐的魅力[1]。

2.确立融合原则

在融合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尊重古诗词的原创性与文化内涵,不随意改动诗词内容或曲解其意;其次,注重音乐与诗词的和谐统一,选择适合诗词情感与意境的音乐进行搭配;最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创作与表演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实践路径与方法

1.“曲调”传情,感受诗词韵味

曹操的《短歌行》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若要为这首诗配上曲调,那必然是一种既激昂又略带忧伤的旋律,以体现曹操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忧思。起始之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曲调可以悠扬而起,宛如一位哲人在深夜独酌,对月吟哦。这里的旋律应该宽广而深邃,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引人深思。随着诗句的推进,“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曲调逐渐转为忧伤,音符之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而当诗句进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时,曲调可以稍作提升,带出一种寻求解脱的渴望。这里的旋律应该如同杜康酒一般醇厚,能够抚慰人心中的忧愁。接下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两句,曲调可以变得轻快而优雅,用以描绘曹操心中的理想世界和盼望贤人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急切心情。这里的旋律应该如同春风拂过原野,带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然而当诗句转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时,曲调再次变得忧伤而迷茫。这里的旋律应该如同月光下的孤影,表达出曹操对贤人难以寻觅的无奈和期盼。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曲调可以达到高潮,用以体现曹操的雄心壮志和统一天下的决心,这里的旋律应该如同战鼓擂动激励人心,让人感受到一代英雄的豪迈与激情。通过这样的曲调设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曹操《短歌行》的情感韵味和诗意美,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不仅让我们在听觉上得到享受,更让我们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

2.“力度”达意,创设诗词情境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其清新脱俗、自然真挚的笔触,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误入官场的悔恨。若要为这首诗配上音乐,那必然是一种力度变化丰富、能够深入传达诗意的旋律。起始之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音乐可以轻柔而悠扬,如同山间的清风,轻轻拂过听者的心灵,带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新气息[2]。随着诗句的推进,“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音乐的力度可以逐渐加强,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表达出诗人对误入官场的痛心与悔恨。当诗句进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时,音乐的旋律可以变得缠绵悱恻,如同一只被困的鸟儿在哀鸣,一条渴望自由的鱼儿在挣扎,深刻地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厌恶。接下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两句,音乐的力度可以转为明快而有力,如同农夫挥舞锄头的节奏,展现出诗人决心归隐田园、开垦荒地的坚定与豪情。随着诗句的继续展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音乐的旋律可以变得轻快而优美,如同田园中的鸟语花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最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音乐的力度可以达到高潮后骤然回落,如同一只挣脱樊笼的鸟儿飞向天空,表达出诗人重获自由的喜悦与宁静。通过这样的力度变化和旋律设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情感韵味和诗意美。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不仅让我们在听觉上得到享受,更让我们在心灵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好的田园之中。

3.“唱古”颂今,体会诗词情感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愤懑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启示。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开篇即引人入胜,黄河之水的奔腾不息,犹如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让人不禁陷入深思。反衬手法的运用,则更加凸显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让人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想象与夸张手法的运用,则让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抒发。其次,诗中的直抒胸臆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真诚与豪放。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得意之时应该纵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空对明月[3]。这种乐观、自信、豪放的态度,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后,诗中的对比与用典更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血泪控诉。诗人通过对比古来圣贤的寂寞与饮者的留名,表达了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对豪门权贵的蔑视、鄙弃和否定。而借用曹植的典故,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黑暗险恶现实的愤恨与控诉。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忙碌与奔波,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品读这首《将进酒》时,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这种情感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有着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追求自由、保持真诚与豪放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同时,这首诗也警示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勇于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不公与黑暗。在“古诗新唱”的教学中,我们通过现代音乐的编曲手法,将这首古诗词演绎成一首具有现代感的歌曲。学生在歌唱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和情感,还能体会到古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跨时代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4.“词器”融合,领略古韵新声

在“古诗新唱”的教学实践中,《临安春雨初霁》这首陆游的经典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将古诗词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创造出既具有古典韵味又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声。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我们尝试将其与现代音乐相结合。通过运用现代音乐的编曲技巧,如和声手法、旋律创作和节奏设计,我们为《临安春雨初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学生在歌唱中,不仅能够领略到古诗词的古典美,还能感受到现代音乐的魅力,实现了古今文化的完美融合。在音乐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演绎这首诗。有的学生选择用现代流行音乐的曲风来诠释它,使得古老的诗词在现代旋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有的学生则尝试将古典乐器与现代乐器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这些尝试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词的内涵,还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通过这种“词器”融合的方式,我们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古韵新声的魅力,还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歌唱和表演中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和现代音乐的活力。

(三)教学资源与开发

在古诗词教学中,精选古诗词曲资源和融合音乐教师创作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我们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挑选出既具有代表性又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作品。这些古诗词应该既包含经典的名家名篇,又涵盖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佳作,以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选古诗词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整理,使其更加符合教学需求。其次,融合音乐教师创作是古诗词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音乐与古诗词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5]。因此,我们可以邀请音乐教师共同参与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将音乐元素融入古诗词的朗诵、赏析和创作中。例如:可以为古诗词配上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吟唱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进行音乐创作,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三、跨学科视角下“古诗新唱”的评价研究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跨学科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高中语文“古诗新唱”教学实践便是其中之一,它将语文与音乐两个学科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歌唱中领略古诗词的韵味,提升文化素养。然而,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这一实践活动的成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对“古诗新唱”教学实践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评价目标与原则

在进行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原则。评价目标应该关注学生在“古诗新唱”实践中的全面发展,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展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具体来说,要评价学生对古诗词准确理解和运用古诗词中的语言元素,如词汇、句式和修辞;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发展;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方面的进步;通过“古诗新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承情况。同时,评价还应遵循多元性、发展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二)评价内容与方式

针对“古诗新唱”教学实践的特点,本研究采用纸笔测试、课堂评估和实践考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纸笔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默写、填空、选择等题型;课堂评估则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考评则是对学生在“古诗新唱”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创意改编等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跨学科视角下“古诗新唱”赋能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证实了这一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实施层次与步骤的规划,以及评价研究的开展,本研究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还促进了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古诗新唱”教学实践,探索更多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鑫.以古诗文为载体,探寻跨学科主题教学之路[J].四川教育,2023(12):24-25.

[2]田元.“古诗新唱”创作中的音乐文化研究:以央视经典咏流传为例[J].艺术大观,2021(33):82-84.

[3]王淑婷.如何让学生“享受”音乐:“古诗新唱”多样教学的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21(31):114-115.

[4]曹旻玥.音乐课中融入古诗词艺术初探[J].作家天地,2021(30):65-66.

[5]雷天胜.古诗新唱 唱古颂今:音乐课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3):62-64,80.

本文系2023年度安徽省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跨学科视角下以‘古诗新唱赋能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融合新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26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音乐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跨学科融合的探究与实施
深化人文综合体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对策建议
情商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师生互动实践
“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的优化
浅谈音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