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4-06-21 17:22盛超
师道·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永乐遗失批判性

盛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拓宽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尤为重要。

一、分析语篇特点,开展思政教学设计

“Yangle Dadian”是牛津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Encyclopaedias主题的补充阅读,旨在让学生了解百科全书的文本特征,并通过《永乐大典》这一文本,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永乐大典》的编纂,体现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心。

历史意识教育。通过《永乐大典》的遗失和现存副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传承。探讨明朝灭亡后《永乐大典》原件失散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变迁对文化遗产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历史中学习,避免类似的文化损失。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分析《永乐大典》未被印刷的原因,讨论当时的技术限制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用现代科技保护和传播古代文献。通过探讨《永乐大典》可能的遗失原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推导语篇结构,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研读《永乐大典》,并对其语篇结构进行推导。

进行引入和背景设定。阐述永乐帝朱棣发起编纂《永乐大典》的历史背景及其初衷,帮助学生理解该决定背后的逻辑及其目标追求。

对实施过程进行细致描述。详细介绍学者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搜集并抄写全国文献,以及《永乐大典》最终完成的规模和内容。分析编纂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策略。

探讨成果与影响。通过分析《永乐大典》对后世文化、科学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因果和比较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关注遗失与保护问题。鼓励学生探讨《永乐大典》遗失的可能原因,并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假设和解决方案能力。

进行综合讨论与反思。整合上述各点,全面评价《永乐大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这一阶段,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逻辑推理、批判性思考,从多个角度评价《永乐大典》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摆脱语篇局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设计读后升华活动,旨在摆脱语篇局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想象如果《永乐大典》完整地保存至今天,它会如何影响现代社会、文化或科学的发展。学生可以选择编写一个故事、一篇论文或创作一首诗,表达他们的想法,促进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历史事实与现代情境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跨学科研究项目。学生分组探究《永乐大典》涉及的不同领域(如历史、艺术、科学等),并提出一个现代应用方案或项目,比如设计一个基于《永乐大典》的虚拟现实历史博物馆,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将历史知识与现代技术结合,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辩论。学生扮演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官员等角色,就《永乐大典》的价值和应对遗失的策略进行模拟辩论。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学生能从不同视角审视问题,提升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创新设计大赛。挑战学生设计一种新的存储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不仅限于书籍,也可以是艺术作品、手稿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思考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通过全面分析《永乐大典》并探讨其教学设计,展示了历史文献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该书不仅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更是连接过去和现在、沟通文化和教育的桥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元的活动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将《永乐大典》等历史文献纳入课程体系,无疑会为思政教育带来更深远、更丰富的影响。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永乐遗失批判性
自己睡觉
彩色笔动起来
遗失的灵魂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遗失的鱼鳞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寻找遗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