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地图的使用

2024-06-21 06:19金华
师道·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图册深度核心

金华

地图册作为教科书的辅助资源,是以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为参照,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而编写的。粤版《历史地图册(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粤版地图册)约有图片180幅,除了传统的路线图、疆域图等地图外,还有其他如知识框架图、表格、年代尺图、人物图像、文物图像等各类图片,可谓是类型丰富,素材多样。就粤版地图册栏目设计来看,十分有利于开展深度学习。每个单元都有时间轴,对有关知识进行了持续整合,时空观念贯穿始终。同时每个单元还设有单元导读,每课有课时导读,将单元或课时中的学习重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笔者以如何利用深度学习理念,对地图册进行充分使用,发挥其功能服务于教学,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以图为境,对地图中的信息进行深度提取,培养学科的关键能力

有别于传统的知识框架或表格,粤版地图册中的地图8-1“三国至隋唐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将教科书中大段的文字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简单而又略显枯燥的基础知识变得灵动,也更具有空间感,同时可以利用的图片信息也增加了。根据地图8-1右下角的图例说明,图中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文学艺术成就代表(人物)、科技成就代表(人物)和代表人物的籍贯或出生地。图片中的表象信息都是一目了然的知识呈现,且有些零散、杂乱,很容易让人忽视其中隐含的深层信息。“以联想的、结构的方式去学习,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引领学生逐步提取出图片中的深层信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补充、联想新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结构化,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问题1是根据地图表象信息进行的设问,问题2是对原因的深层思考,问题3是结合教科书对地图进行补充,进一步将地图信息完善,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有关知识掌握得更全面。问题4则是针对完善后的地图进行设问,不仅将图例中的“籍贯或出生地”这一信息利用充分,还可以通过此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更多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针对地图8-1的情境创设,通过精巧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动手与思考中对知识进行理解、迁移,并学会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深度学习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以研为核,对地图中的问题进行深度拓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如果说粤版地图册中地图16-1“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表现的是鸦片战争的过程,那么地图16-2“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割占的领土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再现的则更多的是结果。这幅图弥补了教科书中没有具体提及的内容,如“十口通商”,通过地图的时空演绎,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本质。当然,本质不可能自动呈现在眼前,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表2就是以地图16-2为例,通过对地图中的角度分类设问,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引发内心的体验,培育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表2中的例子是以素材为依据,从地图信息中找角度,通过设置连贯的、完整的梯度问题链,指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大方面在表2的案例中都有涉及,并非刻意凸显“五位一体”,而是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正好有助于这五个方面的提升。同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都有四个水平的划分,在教学目标中的表达中可以不必细致地将每一个水平层次罗列出来,但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毕竟选择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学实际中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就能落实五个方面的素养和兼顾各个素养的不同层次,因此,更要兼顾好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相互统一和协调。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是深度学习的根本追求。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在不断地学会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尝试并学会解决问题,需要阶梯式的问题作为引入点和能力素养提升的“脚手架”,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一定的能力或素养的高度和深度。这个过程是深度学习的过程,更是知识、能力和素养内化的过程。粤版地图册中的图片有些信息量大,有些角度多,更有利于教师因图制宜、灵活设问,为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服务。

三、以融为径,对地图中的要素进行深度整合,重构综合性学习主题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和更大的设计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设计出更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帮助学生拓展历史知识的广度和认识的深度。常见的整合方式有横向和纵向的整合,如新课程标准中示范的活动主题案例“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就是纵向整合。粤版地图册素材丰富,很多图片都可以从中提取多个历史线索,将相同的或有关联的线索整合在一起,从而凝练出或建构出新的综合性探究学习主题。表3就是将多个地图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主题“中国古代(战国至明清)的经济发展”,并针对此主题,设计3个探究性问题和活动,促进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培育学生的各项学科能力和素养。

表3中的例图都是经济发展方面的地图,其共同的地图元素有:粮食主要产区、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水利建设地区,据此设计探究问题,更有利于把握战国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线索。这种纵向整合的思路在选择性必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的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地图开展教学。当然,也可以将地图册上、下两册中的素材进行横向的整合。若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教学素材绝不限于地图册中的图片,教学主题也可以更丰富。图片有其自身特点,相对而言,地图可能比较适合疆域的变迁、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海洋意识的培养等这样的一些主题。整合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知识融合,培养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还可以尝试整合其他学科,建构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主题。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图册深度核心
南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日本级进模排样图册》简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