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锋 张秀云
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我们发现班主任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班级心理氛围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那么这个班的学风、班风就好,学生浸润于这种氛围中,如沐春风,如浴甘露,受益无穷。同理,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肯定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学生。每个班主任都应该加强班级文化和班级环境建设,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和谐、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和班级环境,给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物理空间,陶冶心灵。每一个学生就是一颗种子,播种在积极的、健康的班级里,他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如何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呢?
一、树立积极乐观的氛围
积极和乐观这两种情绪是形成积极、健康班级心理氛围的基础,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应该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
学生都有“向师性”,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的情感传递到学生身上,在学生心里产生情感效应。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受到激励鼓舞,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父母的话他可能不听,但是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色他会记在心上,直接影响他的情绪。
师德最重要的体现在课堂上,课堂就是教师的修道场。要想学生喜欢你、认可你,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想办法让课堂充满趣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信任你。上好课,必须要先认真备好课,要想备课变得生动、有趣,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阅读教材,使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相容,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培养心灵相容的氛围
心灵相容是营造积极、健康班级心理氛围的重要条件,师生之间只有做到心灵相容,班级才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班级心理氛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经常走到学生中去,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认真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做到师生之间心灵相容,孩子才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你,你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要选好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班干部选好后,还要加强培训,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在管理班级过程中秉公执法,依照班规,不护短、不拉帮结派。同时,同学之间还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习惯和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加强他们之间的心灵相容,这样才能做到同学之间的紧密团结。
三、培育平等客观的氛围
平等、客观评价学生,是保护积极、健康班级心理氛围的手段。教育者应该做到有教无类,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绝对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区别对待他们。应正确评价学生,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评价学生时,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个体,要动态地进行评价,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做得不足的也要客观批评指正,有理有据,让孩子们心服口服。老师不能夹杂其他个人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班级里培育平等客观的氛围,形成一种阳光向上的班级正能量。
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班主任要有爱心和恒心,只要长期坚持对学生抱有爱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营造像家一样的感觉,经常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参加他们的大课间活动,把学生的厌恶爱好记在心上,学生就会逐渐靠近你,走进你的心里,甚至与你心贴心,消除彼此之间的顾虑,让学生有归属感,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