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本质及价值

2024-06-20 08:55:07邹志鹏
关键词:世界历史共同富裕

摘 要:世界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在历史上和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洞察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总体走向和发展规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特殊的历史场域,“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美苏对抗的冷战格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特征。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大潮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了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不但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还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世界历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文明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24)02-0012-07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24.02.002

自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提出以来,这一命题就频繁地出现在党的文献和党中央领导的讲话之中,并迅速引发了理论界的广泛讨论和研究热潮。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必须要结合这一命题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场语境来看,其往往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一并出现,这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知,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在历史上和逻辑上是一致的。现代生产力作为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它的发展必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适应性变革。随着世界无产阶级的壮大,这种世界历史性的变革必然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4。从这个意义来看,世界历史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视角,只有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出发,才能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本质及世界历史价值。

一、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视角

现代化是实践和理论共同探索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虽然很少使用“现代化”的术语,但他在事实上从事着这一问题的研究。他在《资本论》第1版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10马克思所称的现代特指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3]32,这反映了马克思所理解的“现代社会”,并非对一切世代所处的社会的泛称,而是特指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社会。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3]592由此可知,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画定了“现代”的具体历史方位。列宁由此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马克思却说‘现代(modern)社会呢?他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现代一词,按什么标志来特别划出这个现代社会呢?”[4]105列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即马克思对历史时代的划分以客观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为依据。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指16世纪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动力和标志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则是指由工业生产方式变革所带来的全球性的社会整体变迁的过程。因为,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交往形式、政治形式、文明样态等社会各方面的适应性变化,而这个变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对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的影响,历史由此开始进入世界历史。

马克思还将对现代化的理解延伸到历史哲学领域。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的宏观历史出发,将现代化视为民族国家摆脱孤立发展走向互联互通的过程,也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世界历史”,并不是指通常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史,而是指相对于民族国家的地域狭隘性而言的“使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5]。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马克思跳出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狭隘视角,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考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受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状况限制,人类历史呈现各民族相对独立发展的状态。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旧的分工体系逐渐解体,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分工、消费和交往使得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共同体,“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3]35,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为世界性的存在。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继续壮大,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必然会联合起来推翻这个压迫无产阶级、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进而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对抗和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来看,“‘现代化过程本身就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内涵”[6]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26卷

第2期邹志鹏: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本质及价值

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马克思既没有断言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也没有制定一套抽象统一的现代化模式,而是基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境遇揭示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其一,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现代化不是抽象的理论探索,而是物质的实践行动。现代化始于工业革命的爆发,而后在世界市场的推动下,工业的生产方式迅速扩散成为整个社会的交往形式和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转型。其二,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资产阶级不得不通过加紧对生产力的束缚和对无产阶级的压迫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共同体,“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7]541-542。当所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都被清除,人类历史将从充满阶级对抗的“史前时期”过渡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历史”,即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其三,各个国家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的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但“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8]601,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等国情,最终导致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因此,尽管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但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和途径是多样的。由此可知,社会发展没有统一的“现代化模式”或者“现代化道路”,各国要根据自身具体国情探索独特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角洞察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总体走向和发展规律,探明了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从而为研究和分析现代社会提供了科学视角,为各国发展现代化指明了原则和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特殊阶段,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在一个封闭孤立的环境中实现。从大历史观来看,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形塑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与形式。

第一,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是中国开始现代化的最具根本性的历史场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资产阶级率先掌握现代化的“钥匙”,开启全球贸易和生产,并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生产形式,“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3]35,从而使得尚未采取工业生产方式的农村从属于城市、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国在资产阶级一波波的扩张浪潮中被推开尘封的大门,被迫接受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农业社会开始走向工业社会。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9]4。在这种历史境遇下,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站出来,以自己的方式救亡图存,试图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农民阶级和洋务运动中的地主阶级都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代表阶级,因而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从农业生产方式到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作为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他们一方面面临内部封建势力的阻挠,另一方面要面对西方列强在资本、技术和政治上的压迫,在国内外“三座大山”的重压下,他们的力量显得异常单薄和软弱。因此,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既“走不通”,也“走不好”,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和现代化任务不得不落到更强大的力量——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这是中国开启现代化的最具根本性的历史境遇。

第二,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国工业化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生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7]724。这段论述说明,任何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制度。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推动了一种迥异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的现代化方案的兴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现代化的走向开始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阵营采取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的态度,企图孤立、封锁和阻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从而在根本上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创伤下贫困落后的国内环境,中国开始学习苏联的现代化模式: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另一方面,推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本国工业化,并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0]291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道路。事实上,确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与形式,既是“冷战”格局的外部环境推动的,也是中国工业化的内在环境生成的。因为当时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都落后的社会,只有依靠更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和更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实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总之,国际格局与中国工业化的内在逻辑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第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突如其来的随意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470—471。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中,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可以跨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因此,客观认识当下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所具备的生产能力是推进本国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从世界形势来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科技革命,“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11]106,西方发达国家就必然要推动新一轮的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正成为世界新的时代主题。同时,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现代化的规划和推进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马克思曾不遗余力地抨击资本的罪恶,但也辩证地肯定“资本的文明面”。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逐渐找到一条“以国家权力为主导、以生产关系为中介驾驭资本”[12]的现代化道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化没有游离在世界历史之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大踏步走向现代化创造了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期。

第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催化剂和推动力。从世界历史的眼光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西方现代化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累积了大量问题,正陷入多重困境之中。一是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化,资本增殖必然带来资本集中,伴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富者恒富,贫者愈贫。二是阶级固化、社会分裂的问题。两极分化导致财富向少数富人集中,沦为贫困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欧美社会衍生了民粹主义的政治思潮,其反精英、反体制的激进立场,对传统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态构成重大冲击,引发了地区和世界形势的激烈冲突。三是殖民掠夺、霸权主义的现代化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至今仍在伤害发展中国家人民,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西方对现代化理论的垄断正在被突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百年世界格局正在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民的生活需要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反对以资本为核心,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效解决了困扰中国上千年之久的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社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有力地推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在世界政治上的话语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3]64,并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总之,世界与时代之变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三、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

中国的现代化始于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最终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主动选择下,变被动卷入世界历史为主动融入世界历史,成功创造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特征。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遵循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现代化道路。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阶段划分的基本依据,他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8这充分说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从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过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百余年进程中,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的是百业凋敝、一穷二白的社会现状,毛泽东感慨道:“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0]292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工业是现代国家的命脉,“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了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14]253。于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从1953年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时,工业及手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钢材自给率达到86%,旧中国重工业极度落后的状态得到极大改善,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15]714-71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中国抓住机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积极融入全球的产业分工,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回顾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16]124。从历史逻辑来看,现代化首先要求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尤其是精密工业的发展必然要靠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驱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必须有完善的法制、先进的治理等上层建筑的保护。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总体要求。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之路,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代化道路。为了实现现代化,世界各国大体采取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制度和道路,一种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和道路,另一种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和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在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的、以追求资本增殖和剩余价值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血腥的屠杀,对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和战争动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马克思“全面诊断了西方现代化的 ‘问题因和 ‘矛盾链”[17],提出了一条有别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现代化方案。苏联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具体实践,但由于苏联后期的贪污腐败、封闭僵化,长期忽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逐渐变质、变色、变味,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很早便清醒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毛泽东曾要求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要“以苏为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科学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等十大关系[18]243-266,使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推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双循环,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9],“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9]171。从邓小平勾画的“三步走”战略到习近平擘画的“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4的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描绘得越来越清晰。总之,中国共产党是开辟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资本逻辑,也突破了苏联现代化道路的守旧逻辑,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立足中国国情、面向时代的现代化道路。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条件,由于每个民族、国家具备的条件不同,因而形成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中国走向现代化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从现代化的类型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现代化,即启动中国现代化的动因来自外部,在现代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被迫性、激进性和自上而下性的特征。作为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开启现代化的条件落后于西方的内源型现代化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在积累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的同时,还要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掠夺和打压。毛泽东就曾感慨:“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20]1470这是因为,先发现代化国家只有保持与落后国家的发展代差,才能持续从落后国家获取原料并倾销产品。因此,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无法效仿内源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道路,而是必须组织起一个领导核心,唤醒民族的主体意识,凝聚起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从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来看,推动超大规模的人口共同迈进现代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肩负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21]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既没有可以照搬的现有经验,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外部力量,而是必须凭借自身的力量创造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通过立足中国国情、面向时代、拥抱全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正将人口劣势逐渐转变为人才优势,将人口红利逐渐转化为人才红利,为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解决的世纪之问。只有破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立足本国国情,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凸显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性,三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性,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13]64这一论断深刻指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经过百年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已不同于传统性质和形式的现代化,不再是“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现代化,也不再是被动卷入的现代化,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继续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主动选择的现代化。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格局。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格局的分布由世界各国的力量决定,而世界各国的力量归根到底是由其所创造的生产力决定。西方资产阶级作为世界历史的开创主体,由于率先开启现代化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称其“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36。在此基础上,西方资产阶级开创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后,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世界格局。随着苏东剧变的发生,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创,甚至有人扬言“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却依然爆发了磅礴的生命力,经过70年左右的时间就成为经济、工业、贸易和科技等方面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积攒了信心和底气。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1]383如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而且“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13]63-64,极大动摇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极大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未来走向。

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工业革命爆发以来,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欧洲和北美洲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些学者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总结为“华盛顿共识”,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包装成为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吸引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搬运、移植和嫁接,结果非但没有带来积极成效,反而将这些国家裹挟到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中心—边缘”的资本主义经济格局之中,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22]302,陷入了依附性发展的困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这使得中国既能扎根中国本土,又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通过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9]123,各国完全可以走出符合自身历史特殊性的现代化道路。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文明形态。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由此伴随着新的文明形态代替旧的文明形态。从“师夷长技”到“全盘西化”,再到得出“先生老是侵略学生”的教训,中国的现代化在学习和批判的基础上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较资本主义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而言,它强调在实现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成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物质主义膨胀、精神颓废滋长、方法封闭守旧的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在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积极主动的发展姿态打破了西方话语中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挑战—应战”的文明演进方式,以自身的发展成就改变了自西方现代化以来所形成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文明格局,以多维现代化走出了“两极分化”的文明困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了“二元对立”的文明冲突。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坚持在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积极创新,形成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为解决世界之乱、促进世界文明共同进步做出了中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 杨耕.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三大历史转折[J].前线,1998(5):4-10,125.

[6] 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5-11.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 唐爱军.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哲学研究,2021(9):5-12,127.

[1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4]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7] 黄建军.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与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6):32-43.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07-28(01).

[2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N].人民日报,2021-08-12(01).

[22] 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杨衍永,齐海燕,毛金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Study on Formation, Essence and Valu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History

ZOU Zhipeng

(School of Marxism,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history and the process of human modernization are historically and logically consistent.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world history, Karl Marx had an insight into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verall trend and development law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human society, which has become the basic guidelines for the opening up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re is a special historical field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in creating a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The world pattern of “the East is subordinate to the West”, the Cold War pattern of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s of the world in a century have shape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different era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In the historical tide of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to world history”,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ollows the general law of world modernization and reflects the essential provision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special provision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which not only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but also affected the trend of world history.

Key words:world history;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ommon prosperity; civilization form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左翼力量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01:1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现代交际(2016年18期)2016-11-10 14:52:36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
人民论坛(2016年14期)2016-06-21 1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