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任务精选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等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重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考复习课又称“再次教学”或“重组性教学”,是学习再次生长的过程。议题式教学与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在知识系统化、思维结构化和素养层次性等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能够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真思、真议,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悟、真信、真行,进而提高高考思想政治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议题式教学;模式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0-0045-05
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评价理念上,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转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称“新课标”)将思想政治课定位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复习备考只有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的指引下,以学为中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恰当的情境为载体,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备考目标的最优化。《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颁布后,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从复习的一般模式构建上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三新”视域下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与议题式教学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的突出要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高考思想政治科目涉及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方面的考查内容,遵循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维度的考查要求,通过设置2类3层试题情境落实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高考思想政治科目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以关键能力为抓手,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要求教师转变备考观念,推动复习策略“转型升级”。
(二)新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实践的趋势
从近几年高考的全国卷、地方卷来看,思想政治试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紧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主题,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体现鲜明的时代要求;命题凸显“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特点,选择生产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或者结合我国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进行编拟,突出对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知识跨度大,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从考查知识上看,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更为精细的分类和系统整合,同时要结合社会问题,形成全科知识体系;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科素养,且对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新课标的新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以“生活为中心”,改变了旧教材的以“知识为中心”。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情境问题、背景资料、活动设计、探究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为教学留下了大量的思维和活动空间,体现出从“教教材”向 “用教材教”理念的转变,以“探究性”取代旧教材的“接受性”。同时新教材还具有内容多、跨度大、课时紧,逻辑性和活动性强等特点。新课标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明确定位为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四)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与议题式教学的关系
高考复习课又称“再次教学”或“重组性教学”,是学习再次生长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对核心概念、基本观点有深刻、系统的理解,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使知识专题化、序列化、网络化。因此高考复习课要以情境为载体,倡导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索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规律,寻找课与课、模块与模块、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按理论、主题、题型等总结知识,使学生练习系列化、能力培养阶段化,以期收到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逻辑主线,其核心关键是“议”。议题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基于生活情境的议题探讨中,实现议“题”引领、“议”题贯穿,通过体验、探究、发现来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关键能力,提高核心素养,这与高考思想政治复习在知识系统化、思维结构化和素养层次性等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议题式教学可以通过精选议题、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解决复习课“炒旧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可以围绕议题,在情境中融入知识点,克服知识点零散、浅表化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关联,推进深度学习。
二、“三新”视域下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中实施议题式教学的一般模式及策略
(一)“三新”视域下高考思想政治复习的一般模式
在“三新”(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视域下,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所在学校根据高考思想政治复习的不同阶段,构建了议题式教学的“五步”课堂架构的两种复习模式。
一是一轮复习中以构建基础理论体系为主要目标的主题型复习模式(见图1)。
将基础知识放在一个体系、一个结构中去理解,有利于把握知识的全貌。统编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以大单元体系呈现,而体系型知识大都适用于议题式教学,例如“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新理念”“市场与政府”“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国家制度”“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等。通过议题式教学开展高考思想政治复习应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使知识专题化、序列化、网络化。
二是二轮复习中以能力素养综合提升为目标的话题型复习模式(见图2)。
在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中,二轮复习上承一轮复习、下接考前冲刺,处于关键地位,但二轮复习有时会存在以下问题:视阈狭窄、不窥堂奥,把二轮复习变成一轮复习的简单浓缩重复;陷入时政热点的专题“宣讲”,不符合中学生的视角和脱离高考评价要求,贪多求全、漫无边际。这些做法都没有遵循“进阶”原则,且缺乏针对性,容易使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因此,二轮复习的重点,一是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重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方法;二是把握社会生活的主题,以问题为中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把握高考答题规律,建构解题思维模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思维品质。因此,采取话题型复习模式,即以“话题”为议题统领,通过专题探究引领知识框架重构、渗透解题方法指导,将知识重组、热点探究和方法指导融为一体,立体推进复习过程是最好的选择。
传统式复习教学与议题式复习教学有较大的区别(见表1)。
(二)“三新”视域下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中实施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1.深度研读“三新”,做好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和新课标是教师开展高考复习活动的依据,教师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深度。教师必须深度研究教材和新课标,不仅要了解一框一课的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还要理顺框与框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整个课程的角度整体规划复习。在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中实施议题式教学,教师只有依据新课标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构,使复习内容完整化、体系化,既反映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又反映时代发展需求,才能高屋建瓴地明确复习目标,合理确定议题、设置任务;才能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创设,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打造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活动型课堂。
2.合理设计复习议题,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议题式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议题开展的。
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复习规律,具有可议性、主体性、学科性、思辨性。可议性——要求具有议论空间,需要听取众人意见;主体性——强调与学生情感、思维水平相符;学科性——要求围绕学科概念,指向学科素养的培养;思辨性——要求学生通过议和辩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讨论中、在思维碰撞中闪现思维火花。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复习中的议题与新授课中的议题不同,高考复习中的议题需要围绕学科大单元概念,对复习的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助于建构条理化、网络化的知识。高考复习中的议题,可以以理论为核心,如“企业发展面面观”“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文化发展之我看”等,通过创设情境和设置任务完成对知识有体系、有条理的复习;也可以以时政热点为核心,如“构建统一大市场”“数字经济新引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只此青绿》背后的传统”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腾飞之路”等,通过时政热点将不同模块的知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还可以以方法研究为核心,寻找答题共性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答题思维。如在一轮复习文化交流传播的相关内容时,课堂教学以“《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背后的文化创新与发展”为议题,既关注社会生活问题,贴近学生,又充满现代感和童趣,同时把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化的交流等知识融为一体,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纵深、条理化复习。
当然,不是所有高考复习的内容都需要或者都能用议题式教学的模式,复习课模式的选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创设真实议学情境,促进学生真思真议
情境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载体,生动真实的议学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知、信、行统一。
与新授课不同,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充分体现核心价值,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对所选取的素材进行结构化处理;必须为落实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服务,通过情境讲故事,使学生能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深入理解知识,同时加强对知识的应用。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中的情境创设可以利用真实生活场景、热点时政背景,也可以利用真实的高考真题,通过对高考真题的整理、归类,使学生有所收获。
下面以二轮复习中“人生事迹类高考题解答”为例分析情境创设对促进知识深度应用的作用。本课议题为“从名人事迹看人生价值实现”。
【议学情境1】整合以名人事迹为情境的高考真题。
2019年全国Ⅲ卷(焦裕禄、兰考县委的事迹)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019年全国Ⅱ卷(其美多吉的事迹)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0年全国Ⅱ卷(四位青年的创业事迹) 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
2023年全国甲卷(林占熺的事迹) 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我国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胡凤益的事迹)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胡凤益能够实现少年时期梦想的原因。
【议学活动1】分组讨论分析这5道高考真题在设问结构、知识范围、材料结构、题目赋分方面的共性与个性。
【议学情境2】 胡凤益的图文报道。
【议学活动2】根据新闻报道总结胡凤益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议题情境3】高考真题再现——以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胡凤益的事迹)为例。
【议学活动3】
(1)独立思考:根据高考题的材料,如何有逻辑地解答设问。
(2)小组探讨:高考题目命制、材料设置与真实生活情境的关系以及高考复习的启示。
这是哲学的二轮复习,教学目标是把握高考答题规律,建构解题思维模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思维品质,超越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议题式教学的情境设置要求感悟真实和生动,对学生而言真实的情境也包括高考真题。在该课中通过对高考真题重新归类,总结高考真题在材料、设问、解答等方面的规律,同时通过挖掘高考题目命制背后的真实意图,领悟高考命题人的命题逻辑和思维,使学生获得“生活即是考试”的领悟,把学习从课堂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4.梯度巧设议学任务,助推学生深度迁移
议学活动中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是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且议题活动的设计应该是有层次的,由浅到深,由低阶到高阶,从知识的输入到知识和能力的输出、转移、应用和创新,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所收获。在精选议题和创设真实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围绕议题、结合情境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提高活动的参与性,进而有效落实议学任务。
如在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设计议题“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好制度”,并让学生分组完成以下议学任务。
(1)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选择一个现实案例,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共性与个性)。
(3)结合其中一项制度,分享对“为什么说这个制度是好制度”这个问题的认识。
(4)选择一项制度,谈谈实现这一制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变”与“不变”,及其背后彰显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这一议学任务的完成过程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低阶到高阶,层层递进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提取信息、访谈等议学活动将外在的知识从了解到理解再到内化于心,这是知识技能输入的过程。
高考复习是一个对知识整合重构和迁移应用的过程,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并加以转化应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直至解决问题。因此知识和经验的输出在议题式教学中属于中级和高级任务,是学生通过分析、论证、推导、设计、应用等实践活动输出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过程。
如在复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教师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设情境,以“弯道超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与腾飞”为主议题,通过视频播放和文字材料呈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前世今生及新能源汽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给学生布置以下议学任务。
任务一 结合素材,分组讨论总结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内因与外因。(该任务体现知识的输入,属于相对较低层次的复习要求)
任务二 分析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借鉴之处。(涉及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等内容。该任务体现从具体知识的输入到知识的迁移、转化和应用,属于相对高阶的复习要求)
任务三 很多企业都想转行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经营,请你进行市场调研并给出投资建议。(需要学生对市场发展前景、产业现况、企业自身条件、政府政策等进行充分了解,将储备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调动起来,对调研情况进行合理评估,进而提出合理建议。该任务既包含知识的整合运用,又体现辩证思考、创造性思维,是高阶思维、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输出)
总而言之,议题式教学模式与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在知识系统化、思维结构化和素养层次化等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能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考试情境,引发学生真思、真议,在步步求“真”、立“真”的过程中,使理论、思维、情感、实践等元素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使学生真悟、真信、真行的效果,进而提高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2023)[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辛晓华,郝风恋.浅谈高考思想政治阅卷带来的备考启示[J].教学考试,2020(52):4-6.
[5] 卢火花.新高考视野下思想政治学科高三复习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16):57-58.
[6] 赖兆平.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政治备考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8):63-65.
[7] 林羡飞,刘金松.基于议题式教学的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课堂架构:以《政治生活》模块“国家治理”的复习为例[J].教学考试,2021(25):63-66.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