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玮
[摘 要]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忽略插图,无法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插图设计具有审美性与教育性,能够增增文章内容的易读性、完善语文教学的情感逻辑、为语文教学增添美感。为此,教师应利用好插图这个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文章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插图;教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2-0020-03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相较于以往各版本教材而言,在编写理念、文章编排上更符合现代特点和实际生活。不仅如此,统编教材对插图也进行了创新。插图是文章内容的一种表现方式。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应用插图呈现学生较难理解的文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拓展学生理解文章的新思路。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应用插图,正确处理文章内容与插图之间的关系,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统编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
(一)以图像增强文章内容的易读性
语文教材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引领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中编排的文章暗含不同的道理与哲理。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会更依赖形象思维,而插图主要通过线条、色彩等图像化呈现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能够增强文章内容的易读性,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1]。统编教材插图均与课文内容相关,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体裁课文的插图呈现了文中的故事场景,而这一场景正映衬了这篇课文的核心情节。因此,若能有效应用这张插图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度理解。
(二)完善语文教学的情感逻辑
情感逻辑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即以情感为出发点和标准进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产生理性逻辑,也会产生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更多强调理性逻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这也是缺少情感逻辑的体现,会削弱语文教学的育人效果。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学习中对感性的情感元素有极大的需求[2]。统编教材中编排的文章均是优秀的名篇佳作,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有些课文插图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与课文作者所说露的情感相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司情感。
(三)为语文教学增添美感
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应将美学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以美育促进学习者对大自然产生更多的认知,并健全学习者的人格。插图是美学元素的一种形式载体,能够使学生体验美。统编教材的插图具有教育性和审美性,能够美化教材的呈现形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具有重要意义。统编教材的插图丰富多样,与文章内容贴合,为学生指明接触美和发现美的路径。教师应有效应用插图,引导学生感知插图中蕴含的“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修辞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语文教学增添美感。
二、统编教材插图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前感知,导入环节激趣
在阅读前先通过插图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这便是阅读前感知。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泠沅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对教师应抓住初中生好奇心旺盛的特点,在导入环节应用教材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赋予学生视觉上的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课堂教学高效开展。
以《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插图(见图1),让学生在观察插图后讨论图中的内容。学生在观察后发现图中有我国医护人员和一名外国人,而这名外国人便是课文的主人公白求恩,他正在和两名中国医护人员共同救治伤员。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插图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学生问:“为什么白求恩会来到中国?”还有学生问:“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这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被充分激发了出来,而学生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与课文的重点内容息息相关。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将图文结合,增强情感体验
1.图文对照,补充背景信息
统编教材的插图十分生动形象,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3]。教师应将插图有效融入教学,使学生能够结合插图了解文章内容,避免他们因课文难以理解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以《梦回繁华》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此文是对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讲解和评析,是一篇介绍艺术作品的说明文。这一文章的内容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并向学生介绍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课文,这有助于降低文章的阅读难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对此类文章产生学习兴趣。
2.解析图像语言,提升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的一项重要语文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文字和图像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常,教师在教学中会着重发挥文字的功能,从而忽视了图像的功能。统编教材选用的插图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如情节图以展示文本内容为主。学生通过观察情节图,能够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师应有效应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提炼出插图中蕴含的信息,解析图像语言,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助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以《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展示教材插图“童子问答图”(见图2),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插图,着重关注图中二人的位置、神态、动作等细节,从插图中提取视觉信息进行再创造,并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如此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表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呈现对比图,凸显视觉反差
两张图片产生的鲜明对比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反差,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初中生各方面能力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客观事物获得感性认识[4]。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展示一组或几组对比图使学生产生视觉反差,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同时,这样做还能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以《故乡》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此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他的文章一直是各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故乡》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少年闰土》存在一定的关联,它们均为鲁迅的作品。《故乡》一文的创作背景是被封建剥削的旧中国。《故乡》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探究文中典型人物的形象。教师通过对比少年和中年时期闰土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首先,教师提出问题:“闰土是这篇课文中的重要人物,你们是怎样看他的?”有的学生认为闰土沉默寡言,有的学生认为闰土受到封建剥削,已经麻木了,还有的学生认为闰土不再像少年时期一样活泼了。其次,教师顺着闰土的变化展示对比图(见图3、图4,无度为教材插图)。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幅插图,并根据课文内容对闰土的变化进行分析。学生进行了如下分析:少年闰土是个精神奕奕的少年,戴着一个银项圈,拿着一柄钢叉正要刺猹,十分机灵、勇敢;中年闰土脸色蜡黄,穿着破旧,神情麻木。少年闰土活泼、勇敢、机灵;中年闰土木讷、寡言、畏畏缩缩。
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对比两幅插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几十年后的闰土没有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为什么会与‘我之间出现隔阂?”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闰土是因为受到了封建制度的剥削,在经历种种苦难后被现实打败。通过展示对比图能够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封建制度。
(四)学生补充图,深化文本理解
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不仅体现在课堂导入和课堂教学,还体现在课后。也就是说教材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课堂结束意味着学生已经学完了这一课的知识,还意味着学生课后拓展学习的开始[5]。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应注重优化课后巩固环节,鼓励学生将思考延续至课后,为学生的想象提供空间。教师可以应用教材插图让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创作插图,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此文重点展现作者史铁生对亡母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教材插图中的史铁生却笑得十分开心,这与文章的感情基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教材选用此图的原因,作者感受到了浓厚的母爱,要为了母亲好好生活,所以要做到笑对人生,以此来告慰母亲。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拓展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合欢树》《我二十一岁那年》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更为深入地体悟教材插图的意蕴。为了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教师还让学生在课后以“点缀式涂鸦”的方式,对《秋天的怀念》的插图进行重构,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以及审美追求。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自行创作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这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总而言之,插图是初中语文课堂上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插图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章,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进一步挖掘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将插图解读等作为切入点推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焦会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28):39-43.
[2] 冯国福.插图资源:初中语文教学的利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8):76-77.
[3] 郑振慧.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的功能价值研究[J].教育界,2022(3):35-37.
[4] 李宁宁.例谈插图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1):67-70.
[5] 焦会银.刍议统编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河中石兽》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29-31.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