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清婷 王育育
[摘 要]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倡导大单元教学的背境下,依据文体特征细化教学则又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这导致实际教学中对散文的解读变得抽象和空泛。为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文章以《老王》为例,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文本细读策略。
[关键词]文本细读;散文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0-0004-04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将不同文体的文本融合在一个单元中。这一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不同文体的特征。然而,在倡导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依据文体特征细化教学则又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其中,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比相当重。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部分一线教师在教授散文时,常将作者深刻的情感抽象化,导致虚无的谈论,以致学生在课堂上言之无物。这一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散文理论研究的缺位、教师对阅读散文的理念误解以及未能积极贯彻有效的阅读方法。”[1]鉴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应用文本细读策略改善当前初中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本细读的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对阅读和思考的热情,使他们更好地领悟散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对初中生而言,深入分析作者的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思考过程和情感表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文本细读指导。本文探讨文本细读的内涵与意义,并论述如何在实际散文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与意义
文本细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己体察”说的其实就是文本细读之法,要求从易到难一一读来,反复读,反复思考,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和语用体验仔细揣摩文本内容。文本细读强调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旨在提升学生各个层面(包括行为、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观和技艺)的能力和素养。具体而言,文本细读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以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其将文本视为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信息源,要求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意义,分析语言的运用、文学形式和作者意图等。
应用文本细读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内化接收文本信息,在品读文学作品时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形成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文本细读策略:从表层阅读到情感领悟
在散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从表层阅读逐渐深入到情感领悟,教师应采用文本细读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语言、情感因素以及创作背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常情况下,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容易受情感的影响,他们对某些事物的情感认知尚未完善,个人情感可能会被迅速激发,但也容易显得冷漠。他们更容易接受情感的传递,对呆板、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有天然的抵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应提供合适的情感内容以满足学生的情感成长需求。此外,唯有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方能激发其对语文的热情,唤起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综合考虑初中生的情感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深入文本语言
“文本细读的核心在于深入字词,透析关键语句,领会言语的微妙之处。”[2]细细考量文本语言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语言的内涵。实际上,语言文字拥有丰富的表达潜力和情感信息。因此,文本细读强调持续回溯词句,探寻语言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节奏与机理。学会欣赏语言及体悟语言运用的千姿百态,是文本细读的起点。
《老王》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但蕴含深刻情感和丰富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减少频繁的碎片化问答和简短的表面性讨论,从散文的语言表达入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个细节探究,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深入揣摩语言的深层含意,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了解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教师设问: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当然”这个词语?透过“当然”这个词,可以洞察到杨绛夫妇内心怎样的情感?
经过学生探讨,得出以下解读:通常情况下,使用“当然”这个词语,意味着事情进行得合情合理。在这里使用,显示出杨绛夫妇之前对老王的帮助是真诚的,并不是期望他回报。同时,也表现出杨绛夫妇对老王贫困生活的同情,从未有过占他便宜的意图。
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教师设问:“从”和“压根儿”这两个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想法?“大概”和“压根儿”之间矛盾吗?
学生经过探讨,得出以下解读:“从”凸显之前从未有此情况,“压根儿”则表明杨绛深信老王不会欺骗她。“大概”暗示了这是作者的推测。“大概”和“压根儿”这两个词并不矛盾,反而表明作者深信老王绝不会欺骗顾客。
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教师设问:作者为何这样说?
学生经过探讨,得出以下解读:通过“我知道”这样的重复表达,反映杨绛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了他并不是为了金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则强调了委婉之意,表明作者担心老王会不好意思收钱,所以以“免得托人捎”为理由,给老王创造了一个体面接受金钱的机会。
(二)找寻情感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应在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中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3]“体验是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内在过程,既是一种对对象的感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人们思考、意识活动存在的基础。”[4]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识别散文中情感切入的点,即是最为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或描写手法。”[5]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情感切入点的选择不必局限于中心句或抒情句,可以选择那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情感的句子,即使它们在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
例如,可将《老王》结尾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为本文的情感切入点。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何在?教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学生厘清全文的情感线索,感知作者的情感,以更深入的方式解读文章的主题。
经过师生讨论,学生得出了以下对于“愧怍”的理解:
理解之一:老王带病上门送礼以表达最深的感激之情,而作者未能意识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也没有完全领会老王的真正用意。作者仅以金钱作为回报,与老王没有更深入的交流,因此感到未能充分回应老王的情感。
理解之二:作者通过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一直扮演给予者的角色,从未接受老王的回馈或无偿的帮助。尽管这看似是对老王的一种回报,但实际上让老王一直感到欠了作者的人情。当老王最后送来鸡蛋和香油时,作者没有接受,还用金钱来回馈老王。作者后悔这种行为,因为这等于“侮辱”了老王的真诚心意。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了作者家。因此,作者一直在思考,是否老王明白她领受了老王的感激之情。作者因为自己过于“自以为是”和“不够体谅他人”而感到内疚,这体现了知识分子珍贵的自我反思品质。
(三)捕捉细节
阅读散文时,捕捉细节并做深细入探析能获得深层情感体验。这些细节包括词语、句子(描述性话语、人物对话等)、符号等具体元素,它们是文本细读的精髓,也是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关键。《老王》这篇散文中有多个关键细节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杨绛的写作意图和内心情感。
1.车费减半: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散文中提到的“车费减半”以及“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这些细节表明老王以自己的方式回报了作者家对他的恩情。这反映出老王忠厚善良、知恩图报的品质,凸显了老王的形象特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他。
2.老王不要钱:老王热心送钱锺书去医院,且诚心诚意地表示“不要钱”。这个细节凸显了老王善良朴实、知恩图报等美好品质。尽管生活困苦,但老王不忘关心作者一家,这深化了学生对老王的认识。
3.作者谢礼:当作者谢过老王的香油和大鸡蛋后,老王表示“我不是要钱”,而作者回应“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这个细节凸显了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和礼貌。老王可能担心作者真的托人送钱给他,所以愿意等候。这体现了老王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这些细节是作者描写的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杨绛对老王的关心和呵护。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细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杨绛的写作意图和内心情感。这包括作者对老王的感激、对人性中的善良和相互关怀的认可与赞美。探究这些细节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更亲近作者的心灵世界,并启发学生对人性的更深层的思考。因此,细节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构建元素,同时也是传达情感和主题的关键工具。
(四)还原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至关重要。孙绍振先生指出:“深刻的文本分析需要将文学作品放置到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中,以了解作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背景和氛围。”[6]创作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章的走向、意蕴、主题。文本的创作背景影响着作者的情感表达。对文本创作背景解读的深浅指向不同的文本解读。在文本细读中,还原创作背景是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文本。背景因素可能包括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性情、文学风格和创作缘起等。还原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赏析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回溯《老王》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篇散文的情感和主题。
文本的创作背景通常不会直接呈现在文中,但其影响着文本的表达方式、内涵和主题。还原《老王》的创作背景对于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非常有益。在进行背景还原时,需要避免陷入单一的线性思维,不能仅收集某一方面的背景信息。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实现更全面的背景还原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如作者曾反复修改文伯结尾,将“这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修改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其中涉及的复杂的情感表达方式,与现代中学生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这一修改,学生难以进行全面解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考虑引入以下背景信息。
背景信息一:文章创作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顾了自己一家与老王的交往过程。这篇文章的叙述背景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杨绛夫妇被视为“反动学术权威”,他们身边的一些人因担心被牵连而对他们有所回避。杨绛在《控诉大会》中这样说:“避免接触我在情理之中,我没有怨恨。而那些不回避我的人,我至今感激不已。”
补充这个背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老王的行为在作者看来如此珍贵。
背景二:物资匮乏。“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物资匮乏,食品、衣物和工业用品等必需品需要通过政府发放的票证限量购买。
背景三:钱钟书和杨绛的遭遇。 钱钟书和杨绛都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牛鬼蛇神”,承受了严重的困苦。杨绛被剃成阴阳头,甚至不得不做一顶假发来掩饰。在那个时期,他们被分配去进行辛苦的劳动,一切正常的业务活动都被取消了。
这些创作背景与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息息相关。了解这些背景后,便能知晓老王的行为和作者的反思在这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特殊的含义。老王送的礼物代表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而作者的内疚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压力和价值观。学生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表现出的情感,包括感激、内疚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体验作者的情感,并对文本传达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敏感度,还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赞美人性善良、知恩图报等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提高他们洞察文学作品背后深层情感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实情和文化背景。培养这种文学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批判文本所探讨的议题。
因此,创作背景的还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文学素养培养和批判性思维提升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养料。
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文本细读已成为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其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然而,文本细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灵活的教学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探索文本的语言和情感等,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中感知教材的人文内涵。在应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情感特点,巧妙运用课文中与学生情感相关的元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应注重背景的还原,以助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批判文本所探讨的议题。将以上因素纳入文本解读的考量范畴,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陈鲁峰.走进言语的生命深处:《故都的秋》文本细读[J].语文建设,2016(31):52-54,8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郭元祥,王金.课堂教学何以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159-166.
[5] 姜莲玉.文章因情而著,教学为情所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及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56-57.
[6] 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续)[J].语文建设,2008(4):7-9.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