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

2024-06-19 03:06:56孙风利曹玉娜
关键词:探究实践立德树人体育教学

孙风利 曹玉娜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使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其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立德树人;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6-0023-0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体育教学增强体质的目标和立德树人的要求,是体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实践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以推进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优化教学效果、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经验与智慧,通过系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教学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合理组合教学要素。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学生能否成为体魄强健、品格健全的人,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是学生强体、强心的基础,是“育人”和“育体”相结合的过程。以现代教学理念融合“传统体育文化”,分学段、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学,渗透“传统体育文化”,彰显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水平一,以拈石子、趣味跳房子、编花篮、编花绳等游戏为主,注重发展学生的精细动作;水平二,有趣味多元跳绳游戏、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等,注重学生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水平三,包括斗牛、拔河、定向越野跑、障碍跑等游戏,注重学生的力量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丢沙包为例,在初始阶段是最基础的丢沙包玩法,学生掌握基础玩法之后,与跳房子游戏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提高了趣味性,而进阶课程则是将沙包融入军旅课堂,变成“小小手榴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将军旅元素引入体育课堂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开展军事主题的团体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教学经验有机融合,突出特性,推进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二、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育承担着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任,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不断推进育体、育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以体化德。

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潜意识下做出本能动作,然后再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述动作要点,使学生的潜意识动作转为明意识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内化到身体,经过持续的拓展训练,进而超越自我。

以趣味跳绳为例,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能、技能掌握情况,分层、分组进行设计,有单人跳法、双人跳法、三角形平面结构跳法、平行结构跳法,还有多人跳大绳的玩法。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开发者与实施者,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情、了解身体结构、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境,潜心搭建舞台,引导学生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学生一起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塑造自己,注重让学生快乐运动,并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以体化德,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规范、身体动作规范以及思想来影响学生,以体育行为传承体育精神,遵身体之道,塑身体之正、之直、之美,培养人格健康、品行高雅的人。学校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体育+耕读文化”这一主题,精心构建“体育+劳动”的教育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体育与农耕相结合的“谁是丰收大赢家”“除草、除虫大作战”“我是播种小达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耕读文化”的学习中,切身体验活动的意义和乐趣。通过活动,学生传承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

三、重视学情分析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育化方式,承载着人类对健康的永恒追求。青少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群体,其健康状况更是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分析教材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正向影响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明确只有身体具备做此动作的功能,才能使技术动作得以实现。为了解身体的屈伸功能与身心的关系以及技术动作与身心之间的关系,以“前滚翻和山羊分腿腾跃”为例,以头部作为牵引点,低头顺势提臀翻滚,屈膝团身成蹲姿。若不够了解学生身体功能,就容易在课堂教学时,设置一个重点强调提臀的练习环境,从而忽视了头部的牵引和身体的随动。只有在了解身体良知良能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本能并促使其不断强大。

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首先对学生的体能、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高层次的学生要注重技能提升和竞技能力的培养,中层次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巩固和提高,低层次的训练重点为基本动作的掌握和体能的提升。以“跳绳”为例,在初始阶段有个人单跳组、个人双摇组,掌握基本跳法后则进行单人计时跳、单人双臂前、后交叉花式跳,最后是双人跳、三人跳、多人跳以及创编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化、游戏化、竞技化、情境化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四、推进育体与育心相统一

《课标》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相统一。教师在了解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层面的内涵后,将科学的教学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融合,探究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下的修身养性与现代的体育教学理念或体育课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身体文化”和“一体化”思想及“厚德载物”与“立德树人”的结合点,即“身心合一”“体用不二”。了解学生的良知良能,遵身体之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遵从身体,指于内心,与体育相结合实践“立德树人、以体化德”。

《课标》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现代科学的教学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不同层面对“立德树人”内涵进行了解读。首先是社会发展层面,教育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之人,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次是个人层面,“遵身体之道”是德,道为体,是规律,德为用,是规律的体现。教材在人体显现出的“德”“健”就是精神,是动力的源泉;最后,是课堂内容层面,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体育课的情感目标,诸如互帮互助、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拼搏向上的精神,另一层是以体化德,内化到身体的德,比如正、美和直,正是个体修身的德。具体体现在“体”和“用”两个方面。“体”是指修身之德,了解自身的良知良能,塑造优美姿态。“用”是指能够规范学生的身体姿态,如在“山羊分腿腾跃”教学中,以遵守课堂纪律、团结协作(相互保护和指导)、以身体姿态的展现以及阳光自信的态度等作为德育渗透点,于润物细无声中做到以体化德。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重规范自身行为,做好言传身教。

五、学习、思考与展望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体育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体能、技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创新教学设计,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达到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网络等媒介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在影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探索体育活动和课堂新举措,营造宽松、多元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持续推进体育教学设计的创新与优化。第一,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参与中感受运动的乐趣;第二,应注重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保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三,要加强活动设计的创新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四,在体育趣味活动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第五,解决并完善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更新,小学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教学活动也更加丰富多样,寓教于乐。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对当前教育改革积极响应,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深度关注。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猜你喜欢
探究实践立德树人体育教学
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探究实践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