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研究

2024-06-18 04:06张佳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6期
关键词:福州外语高职

①基金项目:2022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SZW2206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佳楠(1992—),女,汉族,福建南平人,教育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摘           要]  坚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土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根植于地方的、由居民世世代代共同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闽都文化为例,探究如何将闽都文化融入福州本地高职院校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并完成特定文化主题项目,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理解、欣赏和感悟闽都文化内涵和价值,加深学生的爱乡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提升高职公共外语课程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价值。

[关    键   词]  本土文化;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闽都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093-0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也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推动职业院校把‘授业和‘育人有效结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因此,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高职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对发展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都十分有益。本文以闽都文化为例,将闽都文化丰富的资源有机融入福州本地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并完成特定闽都文化相关主题项目,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理解、欣赏和感悟闽都文化内涵和价值,让高职公共外语课堂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场所,更是学习闽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地方,加深学生的爱乡、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充分起到新时代高职公共外语课程的文化育人作用。

二、本土文化及其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意义

(一)闽都文化

本土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根植于地方的、由居民世世代代共同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对于福州高职院校而言,本土文化即福州文化,又称闽都文化,是一种包括海洋文化、历史文化、移民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内的多元文化。几千年来,福州居民传承和创造了这一具有深厚底蕴及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为华夏文化的谱系增添了亮丽的一笔。闽都的文化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有可称为“福州文化之源”的海洋文化。第二有历史文化。福州自古为闽都,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文化时期,历史十分悠久。第三是移民文化。其包含海外华人的文化。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贯穿于福州这座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其对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传承都影响巨大。第四是饮食文化。福州菜肴别具一格。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有着“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闽都文化的特点不仅在于种类多样,还在于其蕴含包容开放、勇于开拓、务实创新、为百姓谋永福的优秀文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闽都学子,应了解闽都文化,感受闽都文化的魅力,并努力将闽都文化带向世界,同时提升文化自信。

(二)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学生通过预先用心设计的项目,在真实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中完成一系列相关任务,持续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成体系的学习组织形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寻找、分析和整合信息,并与现有的信息进行连接融合,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交流与合作,促进自身学习,也助力目标项目的完成,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项目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方式,能够让高职学生在主动丰富知识的同时,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应具有的优秀素养,即批判思考能力、分析信息能力、合作并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本土及本国文化意识及文化自信。外语学科的人文性及外语课程丰富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价值。目前,高职公共外语教学开始逐步尝试项目式教学模式,但当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更多是基于介绍西方文化的教材单元主题,对于中国文化或本土文化融入较少,对本土文化意识的培养及文化自信的提升不够。本土文化对学生来说,是最贴近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将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中,可让学生沉浸于与本土文化知识、文化实践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描述本土文化相关项目成果,潜移默化地实现语言能力与本土文化意识的有机融合及发展,达到对优秀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其次,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各所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外语中开设相对多的一门语言课程,英语课程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其影响较多。此时,及时将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项目式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增强文化辨别力,增强对本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有利于丰富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资源及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创新。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土文化,例如闽都文化,也承载了本土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民俗特色、优秀精神等。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资源库有这些文化资源的补充能变得更加丰富。同时,有助于推动各地高职高专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院校办学特色创新,为自身文化建设和发展助力。

三、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现状

本土文化教育与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外语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然而,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以闽都文化融入当地高职院校为例,从教学角度看,其现状主要有二:一是公共外语教学内容与闽都文化相关内容的融合度不高。选用教材相对缺乏对闽都文化的直接描述与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较少将教学内容与闽都文化有机融合,进而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效果甚微。二是教师的闽都文化传播意识仍需加强。具有非常强烈且明确的闽都文化传播意识才能够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而更好地发挥高职公共外语课程育人功能及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职公共外语教学面向高职院校非外语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占比大,是高职学生群体中的中坚力量。由此,他们对于闽都文化的理解与掌握非常重要。目前,从学生角度看,主要现状有三:一是学生对于闽都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对于闽都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色等了解不足,甚至有部分学生对闽都文化知之甚少。二是学生对闽都历史的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许多学生对闽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展历程等了解不足。例如学生知道三坊七巷是福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但对其历史发展知之甚少。三是学生对于闽都美食及旅游了解及兴趣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对其双语介绍知之甚少。

因此,积极将闽都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闽都文化相关的项目中动起来,亲自查找关于闽都文化的知识,了解、感受闽都文化的魅力,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高职公共外语课程在文化育人方面的教学质量及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将闽都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应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要点与途径,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设计高职公共外语闽都文化项目式教学课堂,激发学生了解闽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情况

本次选择的项目教学实施对象是福州英华职业学院2023级非外语专业学生。选择的项目课程以公共外语的英语课程为例,项目任务为闽都双语宣传图册制作与介绍。本项目还结合学生的英语教材《高职国际英语进阶综合教程1》中的第一单元Unit 1 People。此单元主题为初次见面与人问候并介绍自己及家乡文化等,教师在介绍西方问候礼仪等文化基础上融入本土文化相关元素,例如闽都人民的问候方式以及闽都文化介绍,由此将闽都文化融入教学,并以项目的形式呈现。

(二)项目规划与准备阶段

项目准备:一是完成班级分组。每个班的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分为8组左右。二是收集项目主题资料并完成相关整理、筛选和学习等。教师提前一个月告诉学生项目为闽都双语宣传图册制作与介绍。项目核心驱动问题是如何通过闽都双语宣传图册宣扬优秀闽都文化。项目成果展示方式为在学院职教周“闽都文化”专题双语作品展上向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及来自福州国际友好交流城市的外国友人展示手绘的闽都双语宣传册并介绍闽都文化。每个小组可从闽都饮食文化、闽都海洋文化、闽都历史文化、闽都移民文化等闽都文化类别中选择一类或几类文化进行相关背景知识了解、相关英文表达的收集与识记和项目成果展示时的介绍稿。

教师在各小组准备项目的过程中会帮助学生搭建好项目完成所需的三大支架,即语言支架、知识支架及方法支架。首先是语言支架。必要的语言输入是项目成果阶段语言输出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架,即结合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导学生如何与人开启一个话题及简要介绍闽都背景信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积累与闽都各类文化相关的英文词汇,为完成项目打下语言基础。其次是知识支架。教师为学生提供与闽都文化相关的线上线下双语资源以丰富学生在闽都文化专题领域的知识储备,例如分享《大美福州》系列双语视频资源,让学生通过视频进一步丰富相关语言表达积累并领略福州的特色历史文化,增加知识储备。最后是方法支架。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需提供方法供学生参考。例如如何进行组员的分工分配,再或者如何利用信息搜索工具了解更深层次的闽都文化双语资源。

(三)项目实施与展示阶段

项目开始实施时,教师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定期了解各小组的项目实施进度并及时调整方向,保证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偏离、不停滞、不拖延。同时,也要注重及时给予班级学生鼓励和信任。

在项目展示阶段,学生按分组准备展示。展示的顺序由现场随机抽签决定。以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小组为例,此小组选择介绍闽都饮食文化。学生A用双语介绍闽都饮食文化的渊源,学生B用双语分享闽都饮食文化故事,学生C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了闽都饮食文化宣传图册的绘制思路,学生D负责将项目成果展示给各个小组欣赏交流。通过第二小组的展示,学生首先了解了许多闽都小吃,如同利肉燕英文叫Tongli Rouyan,同时解释了Rouyan are dumplings with pork fillings and wrappers。再如永和鱼丸叫Yonghe Yuwan,同时解释了Yuwan are pork-filled fish balls。其次,通过学生B的介绍,大家也了解到福州鱼丸不仅美味可口,其历史还很悠久。福州鱼丸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渔猎采集时期,那时人们以捕获鱼类和采集淀粉类薯果为生。到了汉唐宋元时期,福州的海洋文化逐渐繁荣,鱼糜食品开始出现,此也为福州鱼丸雏形。到了清朝,福州海洋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福州鱼丸也日渐成型,成为福州经典美食之一。小组成员在介绍的过程中声情并茂,中英文表达流畅,从表达言语间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闽都文化的自豪感,文化自信也有所显现。

(四)项目评价阶段

项目评价是即时评价和总结最终项目成果的完成情况。项目式教学提倡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每班按计划占用1个课时左右,以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形式完成多元评价。

首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做完项目后,根据自己在整个项目中的表现,认真地对自己进行点评。其次,教师将项目成果评议表发给各小组。各组组长组织组员从项目成果内容、展示方式、展示效果等维度共同评议其他组的作品。教师会随机选择3至5组进行现场评价分享。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会根据各小组在本次项目准备及展示的表现进行打分并算入本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同时,也就本次项目完成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并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项目反思。由此,调动学生的内驱力,锻炼的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主题项目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闽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提升了文化自信。

以上项目式教学实践设计案例,是可以通过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用心设计运用到其他地区、其他语言专业以及其他主题的项目设计中的,具有较强的参考性,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具体项目中了解及弘扬本土文化,体会本土文化精髓和优秀精神,让学生能够热爱当地文化,进而热爱中国文化,并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五、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效果反馈

为更好地了解项目实施效果,本次随机选择6名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访谈。访谈的对象专业和程度不同,能够代表大部分学生的感受。访谈在教室中进行。访谈问题包括:(1)你认为将闽都文化融入项目式教学模式与之前了解闽都文化的方式有何不同?(2)你认为通过完成此次闽都文化主题项目,是否能够有效地增进你对闽都文化的了解及提升文化自信呢?访谈的结果整理如下。

首先,将闽都文化融入项目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闽都文化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且更加深刻地理解闽都文化。如学前教育专业二班Z同学表示项目式教学模式本身能有效地提升小组的凝聚力和积极性,大家团结一致参与到闽都双语图册的制作中,一起构思,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感受闽都文化的魅力。大家之前对闽都文化的了解都较浅,例如鱼丸,只知道鱼丸是福州的一道特色美食,不曾想其背后竟有那么悠久的历史。通过项目团队的团结协作,团队成员从浅层喜爱到深度文化认知,是一种进步,也是未来学习和传播更多闽越文化知识的动力。

其次,增进了对闽都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升了文化自信。如护理专业七班的×同学表示通过完成本次项目,能够促使自己通过不同的语言感受闽都文化魅力,激发了自己对闽都文化及更多中国文化的兴趣,激发了自己想要将这些优秀文化传递给世界的想法,并意识到作为闽都学子,作为中华儿女,应为家乡及祖国的优秀文化感到自豪。

通过访谈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将闽都文化融入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闽都文化知识及相关英文表达的时候更加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闽都文化及更多中华文化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六、进一步推进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项目教师团队的本土文化素养

将本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教师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教师的本土文化素养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高职院校传承本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故可以通过举办与本土文化主题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让教师有更多了解本土文化的渠道和机会。或是通过鼓励教师申请本土文化相关的院级课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深挖适用于项目式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提升本土文化素养。

(二)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活页式教材

在现使用的高职公共外语教材及项目式学习环节设计中,与外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占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可以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活页式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本土文化发展及时替换和添加活页,更新教材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进行编排,保持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结合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特点,探索一体化特色项目式教学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是一支重要力量,其为地方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相关功能,让企业指导老师及本土文化专家一起参与到公共外语项目式教学体系建设中,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能更好地理解本土企业文化及发展意义,助力本土企业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提升高职公共外语课程在文化育人方面的教学质量。

七、总结

努力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项目式教学及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是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重要职责。对此,教师应将本土文化融入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了解本土文化,理解及认可本土文化,学习本土文化双语介绍,将本土文化传播出去。在这一过程中也将爱乡、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深深植于其心中,为学生成为具备良好自主外语学习能力且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优秀高职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鲁习.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式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与反思[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4):48-50.

[2]盛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指导下中国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徐州地域文化故事双语课程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1):68-70.

[3]王荟.本土文化在地方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以闽都文化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5):63-65.

[4]晓聪.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5):125.

[5]张兰英.地域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以闽都文化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5):10-13.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福州外语高职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寻味福州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