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4-06-18 23:57张莹
求知导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课堂构建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与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构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探究,分析其意义和构建原则,同时以相应的教学案例具体阐述构建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构建

作者简介:张莹(1984—),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仁村小学。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被划分为若干板块,其中,空间与图形属于重要板块之一。该板块知识内容相对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构建减负高效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在明确减负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具体分析空间与图形知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主要以形象思维进行思考和学习。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在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有效的方法构建减负高效课堂,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生活案例,进行情境创设来讲述难点内容,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探究与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数学趣味性

在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教学中构建减负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使课堂氛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对空间与图形知识展开探究。另外,在减负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操作空间,引导他们通过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等方式对图形展开探究。这样可以使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持续的探究热情。比如,教师通过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要求他们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几何形状,阐述折出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可以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中,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主动操作、思考以及分享的过程中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动手画圆,并让他们利用刻度尺测量,计算圆的大小,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促使他们形成比较强的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一)时效性原则

如果教师的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就不利于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要跟上时代的变化、符合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教师要关注当前的热点话题,注重引入生活案例,密切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在帮助学生理解空间与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二)主体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好助手的角色,将自身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之前,教师要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好、更有效。

(三)渐进性原则

在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数学练习和课后作业的难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学生刚刚接触空间与图形板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难度较低的任务,随着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探究越来越深入,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比如布置实践操作类的任务、设置课堂小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观察活动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对各个教学因素展开分析,将多种教学方法与课堂各个环节融合起来,提高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灵活性[1]。教师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展开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开展观察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位置”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感知本课知识,感受到空间几何的美,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动物园示意图,创设游览动物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对位置知识展开探究。总之,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板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数学练习题:学校打算在综合楼后面建造一个底长为5米,底长是高的2倍的平行四边形花坛,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这一练习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只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适时提供帮助即可。此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平行四边形物品的底长和高,计算出它们的面积。这样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三)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在构建空间与图形减负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的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协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在思维交流与碰撞中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二)”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时钟指针是如何运动的,并请学生思考从钟表表盘中的数字“3”转到数字“6”,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基于时针的旋转,提出更多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展开探索。这样,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不仅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对知识形成更深入的认识,还可以提升协作能力,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四)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其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层次探索。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梯形,你们觉得它与之前学过的哪种图形有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觉得梯形与三角形有关,有的学生觉得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关,总之,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展开讨论与交流。在学生讨论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导、论证梯形面积的公式。例如,将一个等腰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重组,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这个新的三角形的底边长是梯形的上底边和下底边长度的总和,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公式:新三角形的面积=原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梯形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两个梯形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则是原梯形的高,由此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3]。

(五)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领学生展开探索,加深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空间观念。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三)”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图1所示的物体正面图,思考物体的形状,并用小正方体进行摆放,思考共有几种摆法。学生初步理解相关概念后,可以依靠想象力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尝试摆出物体的形状(如图2)。这样的问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地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深化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重视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教学中,为了有效构建减负高效课堂,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时候,在自学环节,教师可以布置以下自主探索问题:对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差异所在,并明确两者的特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在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后,若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而后帮助学生总结经验。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还可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图形是重要的板块,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教师需要重视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构建减负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创新,从以下环节着手开展教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观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展空间观念;重视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欧阳君英.“观察、品味、顿悟”我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广州: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2023:1046-1049.

刘中菊,黄学儒.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24):47-49.

牛永刚.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分析[J].求知导刊,2022(23):77-79.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课堂构建小学数学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